『壹』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不專能確定保密期限的,應屬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一旦泄露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這些具體事項包括: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等。
(1)密級的保密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條規定: 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其中,保密級別最高的是絕密。
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
機關、單位執行上級確定的國家秘密事項,需要定密的,根據所執行的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確定。下級機關、單位認為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有關定密事項屬於上級機關、單位的定密許可權,應當先行採取保密措施,並立即報請上級機關、單位確定
『貳』 保密期限可以用三種方式表現,分別是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第十四條,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各機關、單位在依照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以下簡稱保密范圍)確定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時,應當同時確定保密期限。
第三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規定外,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
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計;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內的,以月計。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標明的制發日起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國家秘密,自通知密級和保密期限之日起算。
第四條 確定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確需長於本規定第三條所限定的保密期限的,應當上報有關中央國家機關批准;有關機關應當在接到報告的三十日內作出答復。
第五條 根據主管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關中央國家機關可以對保密范圍中的某類事項規定保密的最短期限;有關機關、單位在確定、變更該類事項的保密期限或者決定解密時,不得短於規定的最短期限。確需使保密期限短於規定的最短期限的,應當上報有關中央國家機關批准;有關機關應當在接到報告的三十日內作出答復。
第六條 制定保密范圍的中央國家機關可以規定有關保密范圍中某類事項的保密期限為「長期」。在有關中央國家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作出解密決定以前,其他機關、單位應當對保密期限為「長期」的事項長期採取保密措施,不得擅自決定解密。
第七條 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應當依照《保密法實施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程序擬定和確定保密期限。
第八條 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變更。
第九條 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確定或者變更後,應當分別依照《保密法實施辦法》第十三條和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及時標明和通知。
如果保密期限與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所限定的最長期限相一致,可以免除標明或者通知。凡未標明或者未通知保密期限的國家秘密事項,其保密期限按照絕密級事項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二十年、秘密級事項十年認定。
第十條 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屆滿即自行解密。
第十一條 國家秘密事項經主管機關、單位正式公布後,即視為解密並免除通知。
第十二條 各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或者決定解密的內部工作程序,依照《保密法實施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復制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其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保密期限。
第十四條 上級機關和有關政府保密工作部門發現有關機關、單位確定、變更保密期限不適合本規定或者不適合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當及時通知其糾正。
第十五條 上級機關和有關政府保密工作部門認為某一國家秘密事項應當解密的,可通知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進行解密。
第十六條 本規定由國家保密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叄』 國家保密法規定了各個密級一般的保密期限,秘密級不超過多少年
秘密級的保密期限為不超過十年。超過十年的,應當解除秘密保護。
《保守國家專秘密法》
第十五條屬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肆』 秘密等級、保密期限、緊急程度 有哪些
1、秘密等級:簡稱「密級」。即對於文件內容機密程度的區分。一般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並用印章、注記方法在文件上標明。其目的在於根據規定的工作制度,按照秘密等級,保存和使用文件。
2、保密期限: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規定外,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計;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內的,以月計。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標明的制發日起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國家秘密,自通知密級和保密期限之日起算。
3、緊急程度:公文行文時應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標明「特急」、「加急」;按辦理的緊急程度劃分,公文分為特急公文(特急)、緊急公文(急件)、常規公文(平件)。
緊急電報應分別標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緊急電報緊急程度辦結時限為「特提」1天內,「特急」3天內,「加急」5天內,「平急」10天內。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標明「在×日×時送達」。
其他保密規定:
復制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其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保密期限。
上級機關和有關政府保密工作部門發現有關機關、單位確定、變更保密期限不符合本規定或者不適合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當及時通知其糾正。
緊急程度:
特急公文,是指事關重大而又十分緊急,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形成、運轉和辦理的公文。
緊急公文,一般也是涉及重要工作需要急速形成、運轉和辦理的公文。
常規公文,是指可以按正常速度形成、運轉和辦理的公文。但常規公文也要及時辦理。
『伍』 國家保密法規定了各個密級一般的保密期限,秘密級不超過____年
《國家保密法》並沒有規定各個密級的保密期限。在《國家保密法實施條版例(徵求意見稿)》權中規定了這樣一條:
「第二十條機關、單位應當每年對所確定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對符合保密法規定應當解密的事項,應當及時解密;對需要延長保密期限的,應當在保密期限屆滿2個月前作出決定;延長保密期限使累計保密期限絕密級超過30年、機密級超過20年、秘密級超過10年的,應當報規定該保密事項范圍的中央有關機關批准。」
由此可見,秘密級累計保密期限可以在10年之內,也可以超過10年,但要「報規定該保密事項范圍的中央有關機關批准」。
『陸』 公文密級和保密期限的正確標注方法是
公文如需標注密級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標注。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代替GB/T9704-1988)
8.1 眉首
8.1.1 公文份數序號
公文份數序號號是將同一文稿印製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如需標識公文份數序號,用阿拉伯數碼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8.1.2 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如需標識秘密等級,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
8.1.3 緊急程度
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緊急程度,秘密等級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拓展資料:
密級,檔案文件保密程度的等級。
定密,就是把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每一具體秘密事項,按照國家劃定的「絕密.核心、絕密、機密、秘密」四個等級,依照法定程序確定下來,並通過相應的法規制度予以保護,從而達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目的。
定密工作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保密工作管理體例結構中的首要工作,是各機關、單位必須履行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只有認真地把屬於國家秘密的每一具體事項及其密級,及時准確地依法確定下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受損害。
不定密,會混淆密與非密的界線,分不清在哪些是國家秘密,哪些是非國家秘密,更談不上貫徹「積極防範,突出重點」的方針,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既不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又會不同程度地妨礙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因此,搞好定密工作至關重要。
參考鏈接:網路-密級
『柒』 法規定了各個密級一般的保密期限,秘密級不超過多少年
各個密級一般的保密期限需要根據具體工作進行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相關規定:
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
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7)密級的保密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相關規定:
第十八條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變更。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的變更,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決定,也可以由其上級機關決定。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變更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
第十九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滿的,自行解密。
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審核所確定的國家秘密。對在保密期限內因保密事項范圍調整不再作為國家秘密事項,或者公開後不會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繼續保密的,應當及時解密;對需要延長保密期限的,應當在原保密期限屆滿前重新確定保密期限。
提前解密或者延長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決定,也可以由其上級機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