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刑法最高判刑年限是多長
最長的就是無期徒刑。根據中國的刑法規定,管制刑期,一般是三個月到兩年,版拘役,是一個月到六個月,有權期徒刑六個月到15年。無期徒刑和死刑,數罪並罰的話,管制不超過三年,拘役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不超過25年。
『貳』 中國現在的刑法中關於坐牢的年限是怎麼算的
那是。在看守所已被拘留了4個月。4+8=12。
如果判5年,除減去看守所已被拘留的時間,其餘每年按12個月計算。
『叄』 刑法中年限訂立的標準是什麼
刑法中的年限標準是法定標准,通過立法程序而制定,法定的標准就是司法執行標准。刑法中的年限標准主要涉及到處罰(裁量刑罰)年限與執行(減刑限定)年限。同時,還有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年限。
『肆』 刑法中都包括哪些時效
無意中發現了你的問題:
刑法中有兩種時效:一種是追訴時效,另一種是行刑時效。
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超過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
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注意:在一種犯罪有幾個量刑幅度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犯罪的實際情況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長短,即犯罪符合哪一個量刑幅度,就應當以那個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確定追訴時效的期限。
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情況。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時效中斷。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在一般情況下,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行刑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被判刑的人執行刑罰有效期限的制度。犯罪人被科處刑罰後,只有在行刑時效期內,刑罰執行機關才有權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期間內所判處的刑罰未執行,超過行刑的時效,便不能再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完成,是刑罰執行權消滅的一項重要事由。我國《刑法》對行刑時效未作具體規定。
『伍』 中國刑法服刑年限如何計算
一、《刑法》第47條,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開始計算,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抵刑期一日。當然是公歷一年抵一年,你說的可能是假釋、減刑。這需要另想辦法。
『陸』 刑法最低要辦多少時間
刑事案件從刑事拘留到人民法院判刑需要經過的程序和期限,具體規定如下 :
(1)刑事拘留及批准逮捕階段:《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決定。」
(2)偵查階段:《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已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3)審查起訴階段:《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4)法院審判階段:《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柒』 刑法中量刑的年限有具體的依據嗎
從立案的那天開始計算的
『捌』 新刑法無期徒刑最低服刑年限是多少年
無期徒刑,是剝奪罪犯終身自由的刑罰,是對嚴重犯罪分子強制勞動改造、僅次於死刑的嚴厲懲罰,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刑法的規定仍然是給出路的政策,即在判決宣判之日起兩年期間後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依然給予減為有期徒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減為有期徒刑後,其刑罰執行期的計算依刑法規定,從裁定減為有期徒刑之日起計算。無期徒刑犯在執行期間,如果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服刑二年以後,可以減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無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服刑二年以後,可以減刑。減刑幅度為: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可以減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八條 無期徒刑罪犯經過一次或幾次減刑後,其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十三年,起始時間應當自無期徒刑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我國《刑法》第七十八條規定,對無期徒刑罪犯的減刑後的最低服刑期限規定為13年,即不管對無期徒刑罪犯怎麼進行減刑,至少要13年後才能出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第二款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下列期限:(一) 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 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十三年;(三)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年。
『玖』 新刑法中時效規定有哪些改變
一、《刑法修正案九》
2014年10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2014年11月4日至2014年12月3日,草案公開公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之後,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各方面的意見,對草案作了修改,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次審議稿)》。2015年6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日期截止到2015年8月5日。[2]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
二、新舊刑法中的時效規定
根據我國《刑法》,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三、新刑法對追訴時效期限的規定:
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