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審刑事案件審理期限需要多少時間
一審刑事案件審理期限一般需要兩個月時間。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內條規定:人民容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貳』 公訴案件期限
補充抄偵查在偵查階段兩次為限,在法庭審理階段也是兩次為限。本案12月25日退回補充偵查發生在偵查階段,3月29日和6月16日的補充偵查都出現在法庭審理階段,所以不違法。
但法庭審理中的補充偵查,檢察院應當自行偵查,必要時可由公安機關協助。
因此,3月29日和6月16日的兩次補充偵查都由公安部門完成是違法的。
在偵查階段,補充偵查完畢移送檢察院後,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審查起訴期限為1個月,必要時可以延長半個月。
因此,2009年1月25日才開始計算審查起訴期限,並可以延長1個半月。那麼,到2009年2月25日是過了1個月,再加半個月(15日),剛好是3月19日。因此沒有超限期。
在法庭審理階段,如有補充偵查的情況,法院應延期審理。補充偵查完畢移送法院後,重新計算審限。
公訴審限,至遲不得超過2個半月。
那麼從2009年6月16日到8月4日,沒有超限期。
『叄』 刑事訴訟案件一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款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後六個月以內宣判。
(3)公訴一審程序期限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刑訴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審判期間,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肆』 公訴案件在檢察院最長期限是多久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所以只能認為案件還在公安局的偵查階段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偵查階段的最長時限為300天,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共計217天,兩審審判為300天。全案累計817天(不含不確定時限)。
一般情況下時限 偵查階段,拘留一般時限為3天(69條),捕後偵查60天(124條),合計63天,其間刑事拘留報捕審批7天時限不含在內(69條)。審查起訴階段,一般情況為30天(138條)。審判一審二審程序一般情況各45天(168條、196條),公訴90天。偵、訴、審一般情況下共計183天。
特殊情況下時限 偵查階段,拘留特殊情況可延長4天(69條),最長時間不超過30天(實際再延長23天)(69條)。捕後偵查經上一級檢察院批准可延長30天(124條)。兩次經省檢察院批准各延長60天,共120天(126條、127條)。兩次退補偵查各30天,共60天(140條)偵查階段特殊情況下最長時限為237天。審查起訴階段,特殊情況可延長15天(138條)。兩次補充偵查後移送檢察院每次不得超過45天,共90天(140條)。改變管轄重新計算不得超過45天(138條),(此規定有爭議)。法院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30天,(138條)。審查起訴階段特殊情況下時限為180天。審判階段一審程序經省級法院批准可以延長30天(168條)。退回補充偵查後再起訴,一般情況45天,特殊情況可延長30天(168條)。改變管轄重新計算,一般情況45天,特殊情況可延長30天(168條)。二審程序經省級法院批准可延長30天(196條)。審判階段特殊情況下時限為210天。偵、訴、審特殊情況下共計627天。
不確定時限 特殊案件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無限期(125條);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發現之日起重新計算(128條);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自查清之日起計算(128條);精神病鑒定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122條);庭審中有三種情況可以延期審理,無期限規定(165條),(三種情況即: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物,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3、由於當事人申請迴避不能進行審判的);死刑復核程序無限期等等。
以上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辦案時限。此外還有國家有關部門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辦案時限也應列入超期羈押認定標准之中。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2002]29號,《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一條中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這在《刑事訴訟法》中是沒有此項規定的。類似此種情況很多,不能一一列舉。此外,不確定時限還應包括途中押解時間,郵寄卷宗時的郵寄時間均不能計算在辦案單位的辦案時間。
『伍』 公訴刑事案件的審判期限
刑事審理期限是一個月,
既然已經開庭審理了,如果審理完畢進行了最後陳述,那就不會再開庭審理了,只是擇期宣判。擇期宣判還是由法院自由在法定期限內決定時間的。
開庭宣判時會通知的。
但也規定法院可以延長半個月結案。
『陸』 公訴案件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應該是還在偵查階段,因為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所以只能認為案件還在公安局的偵查階段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偵查階段的最長時限為300天,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共計217天,兩審審判為300天。全案累計817天(不含不確定時限)。
一般情況下時限
偵查階段,拘留一般時限為3天(69條),捕後偵查60天(124條),合計63天,其間刑事拘留報捕審批7天時限不含在內(69條)。審查起訴階段,一般情況為30天(138條)。審判一審二審程序一般情況各45天(168條、196條),公訴90天。偵、訴、審一般情況下共計183天。
特殊情況下時限
偵查階段,拘留特殊情況可延長4天(69條),最長時間不超過30天(實際再延長23天)(69條)。捕後偵查經上一級檢察院批准可延長30天(124條)。兩次經省檢察院批准各延長60天,共120天(126條、127條)。兩次退補偵查各30天,共60天(140條)偵查階段特殊情況下最長時限為237天。審查起訴階段,特殊情況可延長15天(138條)。兩次補充偵查後移送檢察院每次不得超過45天,共90天(140條)。改變管轄重新計算不得超過45天(138條),(此規定有爭議)。法院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30天,(138條)。審查起訴階段特殊情況下時限為180天。審判階段一審程序經省級法院批准可以延長30天(168條)。退回補充偵查後再起訴,一般情況45天,特殊情況可延長30天(168條)。改變管轄重新計算,一般情況45天,特殊情況可延長30天(168條)。二審程序經省級法院批准可延長30天(196條)。審判階段特殊情況下時限為210天。偵、訴、審特殊情況下共計627天。
不確定時限
特殊案件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無限期(125條);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發現之日起重新計算(128條);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自查清之日起計算(128條);精神病鑒定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122條);庭審中有三種情況可以延期審理,無期限規定(165條),(三種情況即: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物,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3、由於當事人申請迴避不能進行審判的);死刑復核程序無限期等等。
以上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辦案時限。此外還有國家有關部門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辦案時限也應列入超期羈押認定標准之中。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2002]29號,《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一條中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這在《刑事訴訟法》中是沒有此項規定的。類似此種情況很多,不能一一列舉。此外,不確定時限還應包括途中押解時間,郵寄卷宗時的郵寄時間均不能計算在辦案單位的辦案時間。
『柒』 什麼是公訴案件第一審程序
您好:
公訴案件的一審程序
1.對公訴案件的審查:一審法院收到公訴案件後,應由院長或庭長指定審判員對起訴材料進行審查,只要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並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照片的,應當作出開庭審判的決定。但是,證據是否確實可靠,不是決定是否開庭審判的必要條件。
2.開庭審判前的准備:(1)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不屬於合議庭組成人員由院長或庭長指定審判長。(2)在開庭10日前,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3)將開庭的時間和地點在開庭前3日通知人民檢察院。(4)傳喚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最遲在開庭3日前送達。(5)告知被告人可以委託辯護人,必要時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6)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前先期公開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7)有關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案件不公開審理;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已滿16歲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法庭審判
(1)開庭。審判長應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是否公開審判;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名單;告知當事人有申請迴避的權利。告知被告人有辯護的權利等。
(2)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控辯雙方通過各自舉證、發表意見來揭露案件真實情況的過程,是法庭審理的中心環節,具體程序有:公訴人宣讀起訴書;被告人、被害人陳述;訊問、發問被告人;核實證據等。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過去時行調查核實,當事人和辯掮,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3)法庭辯論。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有、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並且可以互相辨論。
(4)被告人最後陳述。它是法庭審判的必經程序。是指被告人陳述自己對案件的意見或表明自己的認識和態度,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能剝奪被告人最後陳述的權利。法庭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寫成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後,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
(5)評議和宣判。合議庭根據法庭審理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確定對案件如何處理並作出處理決定,合議庭評議秘密進行,分別作出如下判決:
①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②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③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評議結束後即可當庭宣判。當庭宣告判決,應當在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檢察院;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後立即送達判決書。
4.延期審理、中止審理和終止審理
5.第一審程序的期限,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
6.第一審程序的法律監督。《刑事訴訟法》第16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糾正意見」。
『捌』 刑事案件第一審程序的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一審程序
▲庭前審查
對於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法院都應當受理,...........如果檢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材料的,法院可以通知檢察院補充材料,檢察院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補送。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的期限計入人民法院的審理期限。
▲庭前活動
開庭10日前,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人、辯護人(特別提示:速裁程序不受此限制);
開庭5日前,通知當事人、法代、辯護人、訴代在開庭5日前提供證人、鑒定人名單及擬當庭出示的證據。
開庭3日前,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檢察院;將傳喚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3日以前送達(特別提示:速裁程序不受此限制)。 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一審審理期限
應當在受理後2個月以內宣判;
至遲不得超過3個月;
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6條規定情形之 一(交、集、流、廣)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3個月;
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一審的審理期限一般總結為:2+1+3+X
▲宣判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5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公訴機關。
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公訴機關,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簡易程序審理期限
3年以下的案件,應當在受理後20日內審結。
3年以上的案件,可以延長至1個半月。
▲速裁程序審理期限
1年以下的案件,應當在受理後10日內審結。
1年以上的案件,可以延長至15日。
▲自訴案件的審限
未羈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應當在立案後6個月內宣判。
已羈押:如果被告人被羈押的,審理期限與公訴案件的相同(2+1+3+X)。
▲缺席審判
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中止審理超過6個月,被告人仍無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或者同意恢復審理的,法院可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況下缺席審理作出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