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5種情況下購房者可以單方面解除購房合同
購房合同是為了保障購房者和開發商的權益,在發生糾紛時可以以合同為法律依據。買房簽訂購房合同後,不少人覺得房子買的不劃算或者因為樓盤負面新聞不斷等各種原因而想要解除購房合同。在哪些情況下,購房者是可以當方面解除購房合同的呢?
QFCBKJCGFHT01
發生以下情況購房者可以單方面解除購房合同:
1、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購房合同目的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2、房屋存在質量問題
房屋存在重大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會影響正常的居住。
3、賣方明示違約
在規定的履行期限內,開發商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即開發商明確表示將不交付房屋的,購房者有權解除合同。
4、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
因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房屋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核驗確屬不合格的。交付時若房屋的主體結構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標准,購房人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購房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委託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房人有權退房。
5、擅自改變規劃設計
已預售的商品房,房產商不得擅自變更規劃、設計。經規劃部門批準的規劃變更、設計單位同意的設計變更導致商品房的結構形式、戶型、空間尺寸、朝向變
化,以及出現合同當事人約定的其他影響商品房質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產商應當在變更確立之日起10日內,書面通知購房人。購房人有權在通知到達之日起
15日內做出是否退房的書面答復。購房人在通知到達之日起15日內未作書面答復的,視同接受規劃、設計變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價款的變更。房產商未在規定時
限內通知購房人的,購房人有權退房;購房人退房的,由房產商承擔違約責任。
6、面積誤差超過法律規定
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面積或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面積誤差比,絕對植超過3%的;合同約定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發生誤差,合同
中未約定處理方式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購房人有權退房。購房人退房的,房產商應當在購房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將購房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購
房人,同時支付已付房價款利息。
7、先賣後抵押的
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賣方未告知買方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導致買方購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8、一房二賣的
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賣方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導致買方購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9、在建工程轉讓而未通知
房屋預售後,房產商欲轉讓在建的房屋建設工程,房產商應當將房屋建設工程轉讓的情況書面通知商品房購房人。購房人有權在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30日內要求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購房人未按照規定要求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應當由房屋建設工程受讓人繼續履行商品房預售合同。
10、隱瞞無證售房事實的
賣房人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預售許可證明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11、隱瞞房屋抵押的事實
賣方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12、隱瞞房屋已出賣或為拆遷安置房屋的事實
賣方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13、無法辦理產權登記
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屆滿後超過一年,由於出賣人的原因,導致買受人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
14、過分遲延交付房屋的
賣方遲延交付房屋,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買房人有權解除合同。
15、法定不得轉讓的情形
司法機關或者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權利的,則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購房者也可退房。
以上就是關於哪些情況下購房者可以單方面解除購房合同的相關解答。買房子畢竟是一件大事,誰也不願意自己辛苦賺的錢,最後卻打水漂了。一旦出現上述的情況,購房者可以解除購房合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8-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貳』 賣家和中介隱瞞房屋產權年限,可否解除合同
我認為,此種情況,屬於以欺詐的手段,使您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您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相關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叄』 買二手房時賣方沒有講明房產證年限買方解除合同定金能退嗎
可以退。
二手房的房產證年限直接關繫到房屋的使用年限、使用安全、使用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構成成交的主要因素。
通俗點說,就是如果這些因素決定了購房者是否願意以原來的價格購買、甚至放棄購買。
因此,對於這些情況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定金,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法律規定:
《民法總則》第147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民通意見對重大誤解有更加明確的規定,再次不加以贅述。)
《合同法》第58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返還必要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上可見,不光可以要求返還定金,還可以要求有過錯方賠償損失。
『肆』 能以賣方隱瞞事實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嗎求答案
合同簽訂當天吳某付了定金l萬元,買賣雙方對交房、付款等條款作了約定。簽約一周後,吳某反悔,並向中介發出書面通知,認為賣方隱瞞了在一年內房屋裡連續死亡兩人的重要事實 能以賣方隱瞞事實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嗎? 相關: 吳某通過中介看中一套二手房,經過中介的居間服務,吳某與賣方朱某簽訂了《房地產買賣合同》。合同簽訂當天吳某付了l萬元,買賣雙方對交房、付款等條款作了約定。簽約一周後,吳某反悔,並向中介發出書面通知,認為賣方隱瞞了在一年內房屋裡連續死亡兩人的重要事實,造成重大誤解,要求解除買賣合同。賣方原本不同意解除買賣合同,經中介溝通後同意解除買賣合同,但對定金退還不能達成一致。 兩個月後,賣方將房屋另售他人,並因定金退賠問題與吳某鬧上法庭。庭審中,吳某認為,房屋內發生過死人情況,不吉利,因賣方沒有告知而產生誤解,合同解除歸咎於賣方。賣方認為,生老病死屬人之常理,買方沒有詢問,自己沒有告知的義務,合同解除應歸咎於買方。法院經審理判決將合同解除歸咎於買方,駁回了吳某的訴訟請求。 法院的判決主要有三個依據: (1)對人員死亡的事實是否應當告知存在爭議,多數人認為,除非買方事先有特別要求,否則賣方對屋內死過人的情況沒有法定的事先告知義務。 (2)沒有證據證明賣方或中介有欺詐行為。欺詐通常是指故意告訴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請使對方作出錯誤決定的行為。 (3)重大誤解之說難以成立。重大誤解通常是指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內容、行為對象或其他直觀信息認識錯誤,導致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的情形。在庭審中,買方提出其購房目的是用作婚房,但由於無證據證明在合同簽訂前有過約定或要求,且其同意接受房屋內原有設施、傢具,法院據此沒有採納他的辯解。 律師提示 如果有證據證明買方購房的確是用作婚房,法院應酌情採納吳某的請求。因此在購房之初,購房者也可把自己對房屋的要求向出賣方或中介公司講清楚,最好是落實到書面上,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本文主要分析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解除情況,解除後的損害賠償。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在解除後,在何種情況下可請求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損害賠償。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概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房地產將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會銷售並轉移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可見,我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可以分為商品房現售合同和商品房預售合同兩種。 在實踐中,還出現有商品房書,即商品房買賣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是指商品房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簽署預售或買賣合同之前所簽訂的文書,是對雙方交易房屋有關事宜的初步確認。其性質為商品房買賣預約合同,而非正式買賣合同,是開發商在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和買房人所簽訂的預約合同,但同樣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伍』 能以賣方隱瞞事實主張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嗎
合同簽訂當天吳某付了定金l萬元,買賣雙方對交房、付款等條款作了約定。簽約一周後,吳某反悔,並向中介發出書面通知,認為賣方隱瞞了在一年內房屋裡連續死亡兩人的重要事實,造成重大誤解,要求解除買賣合同。賣方原本不同意解除買賣合同,經中介溝通後同意解除買賣合同,但對定金退還不能達成一致。兩個月後,賣方將房屋另售他人,並因定金退賠問題與吳某鬧上法庭。庭審中,吳某認為,房屋內發生過死人情況,不吉利,因賣方沒有告知而產生誤解,合同解除歸咎於賣方。賣方認為,生老病死屬人之常理,買方沒有詢問,自己沒有告知的義務,合同解除應歸咎於買方。法院經審理判決將合同解除歸咎於買方,駁回了吳某的訴訟請求。 法院的判決主要有三個依據: (1)對人員死亡的事實是否應當告知存在爭議,多數人認為,除非買方事先有特別要求,否則賣方對屋內死過人的情況沒有法定的事先告知義務。 (2)沒有證據證明賣方或中介有欺詐行為。欺詐通常是指故意告訴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請使對方作出錯誤決定的行為。 (3)重大誤解之說難以成立。重大誤解通常是指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內容、行為對象或其他直觀信息認識錯誤,導致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的情形。在庭審中,買方提出其購房目的是用作婚房,但由於無證據證明在合同簽訂前有過約定或要求,且其同意接受房屋內原有設施、傢具,法院據此沒有採納他的辯解。 律師提示如果有證據證明買方購房的確是用作婚房,法院應酌情採納吳某的請求。因此在購房之初,購房者也可把自己對房屋的要求向出賣方或中介公司講清楚,最好是落實到書面上,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陸』 二手房買賣合同簽訂後,發現賣方有隱瞞行為,合同能取消嗎
可以。如果買賣雙方及中介能協商成功,且順利簽署解約協議是高效的,然而在實際案例中,有許多情況都是三方無法達成共識,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會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因此賣方在簽署合同時,需仔細了解合同中對雙方違約情況責任的認定及賠償金額的約定。
在房屋買賣過程中,常會出現雙方簽署合同後,一方毀約的情況。一般來說,雙方簽署完房屋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益就受到了合同法的保護。
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中的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都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如果買方存在違約狀況,而賣方提出解約,並三方無異議的也可直接簽署《解約協議》,賣方可要求不退定金。
買方違約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買方提供的資料不完整、不真實、無效導致房屋無法過戶;
2,由於主觀原因,買方不想買了;
3,買方超過合同約定期限支付房款;
賣方單方面提出解約,需賠償買方違約金,支付違約金一般有兩種情況:
1,合同中無具體規定,且賣方僅收取定金,尚未發生其他費用,則賠償雙倍定金。
2,如合同中有具體規定或給買方造成損失且買方可提供證據的根據合同規定及損失裁定。
『柒』 再線等。。。。新房要簽合同我發現土地使用年限是從06年開始的我可以因為產權不足70年要求解除協議么
法律的規定是簽訂合同買賣雙方必須在公平自願的原則基礎上,如果你覺的對你不公平你可以提出來或是不簽合同,還可以就合同內容進行補充,這些都是你應有的權利,就是實施起來可能不太順利。對於購房者來說我們是弱勢群體,想要要求什麼是很難的所以簽合同之前一 定要看好合同內容。希望你天天有個好心情,哈哈哈...
『捌』 買二手房買之前賣家說70年產權過完戶了發現賣家欺騙我實際是50年產權能退嗎
可以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4、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8)隱瞞房屋年限解除合同擴展閱讀: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債務相互抵銷;
(四)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五)債權人免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3、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