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法集資經偵立案後多久可以破案
非法集資報案和立案時有明確的時間規定的,但是破案是沒有時間規定的。
這主要是有的案情復雜,調查和取證都存在困難的,所以破案目前還不能規定具體時間。
不過只要立了案,一經發現犯罪嫌疑人,什麼時候都可以進行逮捕,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刑法》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2. 非法集資怎麼報案
直接撥打報警電話,警察會調查此事,如果查明情況後會處理的。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指出非法集資是犯法的。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
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請參考以下法律條例: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二十八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非法集資報案期限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同時指出:
第二十七條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的;
(四)其他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3. 非法集資如何報案
舉報違法犯罪行為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而公民遭受到犯罪行為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是維護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對於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公安機關有責任立案偵查,那麼非法集資不報案就不給賠錢嗎?遭受到非法集資如果不報案的,公安機關不知道有非法集資的行為,公安機關就不能對違法所得進行追繳,從而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是非法集資,有受害人報案,那麼你沒有報案的話,是沒有影響的。也是有賠償的。因為你是相關的第三人,當然,前提是公安已經立案了。其次,非法集資者是有賬目的,這樣在法院庭審時會因為你是案件相關的第三人將你追加進去,並且按賬目來對你進行返還欠款,(未全部追回的情況下,按比例進行返還,其餘的都是債權。)最後,法院庭審時你可以選擇不去,也是有你的返款的。但是,如果非法集資的賬目上沒有你,你這個時候最好拿出證據證明非法集資的受害人有你,並且最好能把數目證明清楚,例如簽訂的合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 非法集資案我們已經報案了,為什麼經偵大
非法集資報案和立案時有明確的時間規定的,但是破案是沒有時間規定的。這主要是有的案情復雜,調查和取證都存在困難的,所以破案目前還不能規定具體時間。不過只要立了案,一經發現犯罪嫌疑人,什麼時候都可以進行逮捕,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刑法》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5. 非法集資多久必須立案
公安機關接受涉嫌經濟犯罪線索的報案、控告、舉報、自首後,應當進行審查,並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立案審查的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公安機關接受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後,應當在三日內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立案。
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或書面通知立案的,應當在指定期限內立案偵查
6. 非法集資判下來後要多久才結案
刑事案件中僅僅是偵查期限並沒有明確規定,但對於偵查羈押期限是有明確規定的。《刑事訴訟法》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
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因: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移交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6)非法集資報案期限擴展閱讀:
非法集資具體手段
非法集資波及的領域日漸廣泛,商品營銷、資源開發、種植養殖、投資擔保等傳統領域案件時有發生,借貸理財、私募股權、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等新興領域已逐步成為非法集資犯罪的重災區。特別是互聯網上非法集資犯罪成為普遍模式,跨界特徵更加突出,傳染積聚速度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低收入人群、農民群眾、退休人員參與其中,有的案件中超過半數參與者為老年人,不少群眾把「養老錢」、「救命錢」投入集資,幾乎血本無歸。
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暴利引誘,是所有詐騙犯罪分子欺騙群眾的不二法門。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往往許諾投資者以獎勵、積分返利等形式給予高額回報。
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開始是按時足額兌現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後是拆東牆補西牆,用後集資人的錢兌現先前的本息,等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7. 非法集資報案人數只有七人能立案嗎
能立案。
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准。
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
也就是向不特定主體進行集資,資金使用主客觀一致,即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集資後不用於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於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
(四)將集資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佔有目的的情形。
只要有以上行為的,都是可以立案的。
(7)非法集資報案期限擴展閱讀:
條件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
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
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
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
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於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
至於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並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
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後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