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折舊年限
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細則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專另有規定屬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第六十四條生產性生物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10年;
(二)畜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3年。以上述規定,企業最好在不低於以上年限的基礎上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折舊的年限屬於會計估計,預計使用年限來自企業管理層的估計:鋼板材料的油罐折舊年限可比照生產設備10年以上;路面的折舊年限可比照房屋建築物20年以上;關於苗木,如果不屬於生產性生物資產,直接計入費用,如屬於生產性生物資產則按不低於上述規定。
㈡ 單位買的工藝品如何入賬
1:單位買的工藝品,如果是為了出售,計入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科目)
2:單位買的工藝品,如果是為了持有,計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科目)
3:建築工程單位買的工藝品,如果是為了對外施工,計入工程施工:
借:工程施工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科目)
4:房地產開發單位買的工藝品,如果是為了對外開發房地產,計入工程施工:
借:工開發成本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科目)
(2)藝術品折舊年限擴展閱讀:
對於普通工藝品,其購入的目的主要是裝飾,屬於與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持有目的,且其使用壽命預計超過一個會計年度,因此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 4 號——固定資產》第三條對「固定資產」的定義,且其成本能夠可靠計量,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因此建議列報為固定資產,
在適當的年限內內計提折舊。對此類固定資產,如果未來預計也可以轉售,則可以為其確定較高的預計殘值率。如果一次性購入數量較多、單價較低的普通工藝品,也可按照是否為每件工藝品單獨設立卡片管理,以及單價大小等,計入低值易耗品或者長期待攤費用核算。
對於長期投資收藏品,由於其最主要的持有目的為投資升值,該主要持有目的與會所經營的關聯度較低,因此不應作為固定資產核算,而是屬於投資性資產。對投資收藏品而言,其所包含的經濟利益是通過後續處置獲取升值收益體現出來的,而不是通過持有期間的日常使用體現出來的,
因此不對其計提折舊或攤銷。鑒於此類收藏品的價值在於其「唯一性」,不同字畫價值差異很大,不存在活躍市場,因此建議採用「成本-減值准備」的後續計量模式。如果發現此類收藏品的市價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時,即考慮對其計提減值准備,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不得轉回。
期末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對投資收藏品可按其賬面價值列報為一項「其他非流動資產」,並在附註中披露其明細情況。
對於短期投資收藏品,其持有的目的是為了在短期內出售以獲取收益,較為接近於《企業會計准則第 1 號——存貨》第三條規定的「存貨」定義:「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因此可比照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後續計量模式。在期末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將其列報為「其他流動資產」。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網路-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
㈢ 固定資產的分類及折舊年限
在會計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殘值率可以由本企業自己來做決定,但稅法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上有規定如下(最低折舊年限):房屋、建築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俱等為5年,而且稅法規定凈殘值率不得低於10%。
所以為了,年底匯算清繳時不調整這些內容,還是按稅法規定的好。詳細如下:
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表
一、通用設備部分
折舊年限
1.機械設備
10━14年
2.動力設備
11━18年
3.傳導設備
15━28年
4.動輸設備
8━14年
5.自動化控制及儀器儀表
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設備
8━12年
電子計算機
4━10年
通用測試儀器設備
7━12年
6.
工業窯爐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產用具
9━14年
8.非生產用設備及器具
設備工具
18━22年
電視機、復印機、文字處理機
5━8年
二、專用設備部分
折舊年限
9.冶金工業專用設備
9━15年
10.電力工業專用設備
發電及供熱設備
12━20年
輸電線路
30━35年
配電線路
14━16年
變電配電設備
18━22年
核能發電設備
20━25年
11.機械工業專用設備
8━12年
12.石油工業專用設備
8━14年
13.化工、醫葯工業專用設備
7━14年
14.電子儀表電訊工業專用設備
5━10年
15.建材工業專用設備
6━12年
16.紡織、輕工專用設備
8━14年
17.礦山、煤炭及森工專用設備
7━15年
18.造船工業專用設備
15━22年
19.核工業專用設備
20━25年
20.公用事業企業專用設備
自來水
15━25年
燃氣
16━25年
三、房屋、建築物部分
折舊年限
21.房屋
生產用房
30━40年
受腐蝕生產用房
20━25年
受強腐蝕生產用房
10━15年
非生產用房
35━45年
簡易房
8━10年
22.建築物
水電站大壩
45━55年
其他建築物
15━25年
㈣ 企業購入藝術收藏品應計入哪個會計科目應如何處理
一、用於投資增值的藝術品的財稅處理
(一)會計處理
用於投資並獲取升值收益的藝術品,往往價值重大,通常不對外展示而是收藏起來,對於此類藝術品,企業可以參考「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增設「投資性藝術品」科目單獨核算,該科目屬於非流動資產類科目,資產負債表上,應在非流動資產項目下單獨設置「投資性藝術品」項目,或將其歸於的非流動資產項目下的「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
企業取得投資性藝術品時按成本計量,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手續費等直接費用;後續計量上,假定藝術品市場健全、價值可以准確評估,企業可以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從而真實反映投資性藝術品的價值,但由於當前藝術品市場價格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價值難以准確評估,因此企業應採用成本法進行後續計量,並按會計准則規定於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如有減值應計提減值准備;處置時,處置收入與取得成本的差異應計入「投資收益」科目。
【例1】某企業2008年1月以1,050萬元的價格(成交價1,000萬元、手續費50萬元)從拍賣會購入一幅名人字畫,用於投資獲取升值收益。2008年底由於書畫市場低迷,企業評估該字畫價值減至900萬元。 2009年書畫市場交易價格回升,當年10月企業以1,5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字畫,並按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43.69萬元。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1、購入時的初始計量
借:投資性藝術品-成本1,050萬元
貸:銀行存款等1,050萬元
2、2008年底計提減值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150萬元
貸:投資性藝術品--減值准備150萬元
3、2009年10月份轉讓時
借:銀行存款等1,500萬元
投資性藝術品—減值准備150萬元
貸:投資性藝術品—成本1,05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43.69萬元
投資收益556.31萬元
(二)稅務處理
由於此類藝術品用於投資增值,那麼企業持有期間其投資成本不可以稅前扣除,企業計提的減值准備應作納稅調增處理,待到企業處置藝術品時再扣除投資成本,同時對減值准備的影響進行納稅調減。
【例2】沿用例1,企業2008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50萬元,2009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150萬元。
二、用於提升企業形象的藝術品的財稅處理
(一)會計處理
對於星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旅遊企業等購入的用於提升企業品位與形象的藝術品,對顧客開放,能夠吸引客流並提升服務價款,故與企業經營相關,符合固定資產「為經營而持有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的特徵,應通過固定資產科目核算。但由於藝術品不隨時間推移而損耗,相反往往隨時間推移價值增長,有別於一般的固定資產,因此企業應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藝術品」二級科目單獨對藝術品進行明細核算,此科目不計提折舊。僅在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在發生減值的情況下計提減值准備。
【例3】某大型國際會議中心經營酒店、會議、高爾夫等業務,2008年6月采購了5,000萬元的藝術品用於裝飾經營場所,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藝術品5,000萬元
貸:銀行存款等5,000萬元
在此後的持有期間,藝術品不計提折舊。
(二)稅務處理
由於此類藝術品能夠增加企業形象與檔次,對吸引客流及增加收入有重要影響,故在稅法上應認定為與經營有關的支出。同時此類藝術品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有關固定資產「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的概念,應作為固定資產處理,按照「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確定折舊年限,在不低於5年的期限內折舊。
【例4】沿用例3,假定企業選擇按5年折舊,預計殘值100萬元,則:
2008年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000-100)÷5×(6/12)=490萬元
2009年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000-100)÷5 = 980萬元
其餘年度以此類推,如涉及減值准備的,還要參照例2的方法對減值准備進行納稅調整。
三、用於展覽等目的藝術品的財稅處理
(一)會計處理
在探討藝術品的會計處理前,需要先探討民辦博物館執行《企業會計准則》還是《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因為雖然《企業會計准則》無藝術品會計處理規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卻規定執行該會計制度的組織應設立「文物文化資產」科目,專門核算用於展覽、教育或研究等目的的歷史文物、藝術品以及其他具有文化或者歷史價值並作長期或者永久保存的典藏等。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規定「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而民辦博物館不在工商局注冊登記,屬於非企業法人。《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規定該制度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且具備不以營利為宗旨和目的、資源提供者向該組織投入資源不得取得經濟回報以及資源提供者不享有該組織的所有權特徵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博物館不符合「資源提供者不享有該組織的所有權」的特徵。故博物館既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也不適用《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也不能從當前有效的會計制度找到其他合適的會計制度,具體如何適用還有待財政部明確。筆者認為從民辦博物館運營特點看應參照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因此,民辦博物館等單位購入藝術品用於展覽、教育或研究等目的的藝術品,應參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單獨設立「文物文化資產」科目,該科目屬於固定資產類科目,資產負債表上,應在固定資產項目下單獨設置「文化文物資產」項目。
博物館等單位取得用於展覽、教育或研究等目的的藝術品時,按成本計量,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包裝費、運輸費、手續費等直接費用;後續計量上,不折舊不攤銷,但會計期末應進行減值測試,發生減值的應計提減值准備;出售文物文化資產,文物文化資產毀損或者以其他方式處置文物文化資產時,應通過 「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處理。
【例5】某民辦博物館2008年1月購入價值5,000萬元的古陶瓷藝術品一批用於展覽,2010年1月由於館藏主題調整,將上述古陶瓷拍賣,成交價6,000萬元,繳納增值稅約175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1、2008年1月購入古陶瓷藝術品時:
借:文化文物資產5,000萬元
貸:銀行存款等5,000萬元
2、2010年2月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等6,000萬元
貸:固定資產清理6,000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5,000萬元
貸:文化文物資產5,000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175萬元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175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825萬元
貸:營業外收入825萬元
(二)稅務處理
此類藝術品屬於與企業經營有關的支出,且符合企業所得稅法源於固定資產的概念,故所得稅處理上,應作為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在不低於5年的期限內折舊。
【例6】沿用例5,假定企業按照選擇30年進行折舊,預計殘值2000萬元,則企業2008、2009、2010年所得稅處理如下:
2008年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000-2000)÷30×(11/12)=91.67萬元
2009年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000-2000)÷30 = 100萬元
2010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91.67+100=191.67萬元
實際上,博物館等單位屬於非營利性質單位,其展覽收入往往無法彌補日常運營成本,計提折舊過大對企業並無好處。因此,企業在實際進行所得稅處理時,可以根據經營情況通過折舊年限或殘值率調整折舊額,如有需要可以將殘值率設為90%以上甚至100%。
四、用於銷售的藝術品的財稅處理
對於藝術品經銷單位用於銷售的藝術品,會計和稅務處理一致,取得時作為庫存商品處理,銷售時再結轉成本。
㈤ 公司購買的幾十萬工藝品能作為固定資產入賬嗎
可以,五年折舊;按照現行所得稅法的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為: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㈥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折舊年限是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所用的年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資產經受物理磨損和自然磨損所能延續使用的時間確定的。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6)藝術品折舊年限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㈦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
2008.1.1日後《企業所得稅法來實源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