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效期和有效期至的區別是什麼意思
區別如下:
1、有效期:指的是有效期限多長時間。
2、有效期至:指的是有效期到什麼時候。
過了這個期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過期」,那麼這件葯品或食物就不能再使用。
有效期就是說這個眼葯水,從生產那日起可以使用本產品36個月,在36個月內保證有效期。然後,有效期至的意思是說,從生產日期開始算,36個月後是2011年01月,就是說到2011年01月的某一天過期。
(1)有效期的定義擴展閱讀:
一、有效期、失效期的區別在於:
1、字面意思不同
葯品的有效期是指葯品在規定的貯藏條件下質量能夠符合規定要求的期限。
失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到達此期限即認為失效。
2、表達方式不同
有效期指的是現在距離葯品符合規定要求的時間,表達的是段時間。
失效期指的是葯品在什麼時間會失效,表達的是點時間。
我國頒布的《葯品管理法》規定:超過失效期或有效期的葯品按劣葯處理,不得使用。
葯品有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得使用過期葯品。如果葯師將過期葯品發出,一般按銷售劣葯處理;釀成後果的,還要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鑒定的事故等級進行賠償,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法律條款:
有效期,是從生產日期開始往後計算的。例如,有效期之內的葯你吃了沒事,但過了有效期的葯你吃了可能沒事也可能有事。
失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到達此期限即認為失效。有些葯品穩定性較差,在貯存、運輸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物理和化學變化,降低葯效或毒性、刺激性增加。失效期是指可以使用到葯品標識物上所標明月份的前1個月的最後1天為止。
『貳』 如何正確定義食物,葯品等的有效期
所謂的有效期,並不就是說到了2007年2月以後就壞了不能吃了。
而是說內,葯品在到了這個時間之容後,葯品中各種物質的含量以及療效都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達不到所預計的效果了。
但是葯品有效期的確定,是在經過大量科學實驗的基礎上,根據每一樣葯品穩定性的實際情況而作出的,是葯品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超過有效期的葯品,葯效降低,毒性增高,已不能葯用,如果繼續使用,就可能造成危害。
所以我建議樓主,接近有效期或是過了有效期的葯品,最好就不要吃了。
為了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嘛。
『叄』 葯品有效期的定義
有些葯品,因為其理化性質穩定性較差,在貯存中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回葯效可能答降低,毒性可能增高,逐漸變質失效。為保證用葯的安全有效,就對一些生物製品、抗菌素、某些化學葯品規定了有效期或失效期。在葯品的標簽上可反映出廠日期,也就是所謂的批號,如批號為901203,表示該葯是1990年12月3日生產。有效期若是二年,則該葯品可使用到1992年12月3日,其失效期為1992年12月4日。有的葯物標簽註明有效期為年月,如某葯有效期規定為1992年4月,就是說該葯到1992年4月30日還有效。還有的葯物標簽上註明失效期為1992年4月,是表示該葯可以使到1992年3月31日。
『肆』 有效期和失效期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在於:
1,字面意思不同
葯品的有效期是指葯品在規定的貯藏條件下質量能夠符合規定要求的期限。
失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到達此期限即認為失效。
2,表達方式不同
有效期指的是現在距離葯品符合規定要求的時間,表達的是段時間。
失效期指的是葯品在什麼時間會失效,表達的是點時間。
3,計算效期方法不同
失效期是指可以使用到葯品標識物上所標明月份的前1個月的最後1天為止。如失效期為1999年12月,則僅可用到1999年11月31日。
有效期是指可保證葯品安全有效的期限,可以使用到葯品標識物上所標明月份的最後1天。如有效期為1999年12月,可以用到1999年12月31日。
有些葯品穩定性較差,在貯存、運輸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物理和化學變化,降低療效或毒性、刺激性增加,因此為了保證葯品的質量,就有了醫學術語,有效期和失效期。
(4)有效期的定義擴展閱讀:
我國頒布的《葯品管理法》規定:超過失效期或有效期的葯品按劣葯處理,不得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伍』 計量准用證的有效期如何定義和填寫
有效期要經過計量確認後,定義時長,填寫標簽時和檢定的一樣。
『陸』 請問法律大神們關於跨年度有效期的界定問題
按公司約定為准。
『柒』 生產日期與有效期是什麼 請指教
產品的保質期是指產品的最佳食用期。產品的保質期由生產者提供,標注在限時使用的產品上。在保質期內,產品的生產企業對該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准或明示擔保的質量條件負責,銷售者可以放心銷售這些產品,消費者可以安全使用。
保質期不是識別食物等產品是否變質的唯一標准,可能由於存放方式,環境等變化物質的過早變質。所以食物等盡量在保質期未到期就及時食用。
開啟的食物類的保質期將會縮短,所以盡早使用完,避免產品質量發生變質。
中文名
保質期
意義
指產品的最佳食用期
含義
食品標簽上保質期的含義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保證食品質量的日期,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仍然可能是可以食用的"。上述中「規定的條件」,一般指的是儲藏方法,如通風、乾燥、陰涼等,在保質期內食品完全適於出售和食用。對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色、香、味沒有改變,仍可以食用。例如超過保質期的啤酒如沒有出現失光、混濁沉澱、異味等,還可以飲用。[1]
法律調整
2012年開始執行的GB7718-2011,代替了原《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04)。與其相比修訂內容為:
1、食品安全法
修改背景:《食品安全法》擴大了GB 7718中預包裝食品的定義,涵蓋了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和非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兩類定量包裝即預包裝食品。因此,修訂後的標簽標准也涵蓋了這兩類預包裝食品。
(一)預包裝食品
1)GB 7718-2004中的定義:
預包裝食品:經預先定量包裝,或裝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費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2)GB 7718-2011中的定義:
預包裝食品: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並且在一定量限范圍內具有統一的質量或體積標識的食品。
(二)生產日期
1)GB 7718-2004中的生產日期:
分為:生產日期(製造日期):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