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風險零息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說通常情況下,到期收益率曲線就是無風險零息債券的曲線
零息債券就是無票面利率的債券,其發行方式是採用折價發行。其到期收益內率實際上就是債容券的面值與市場現價之差除以市場現價。其折價多少受到市場利率影響。由於採用這種方法發行債券時,債券期限越長,能融資得到的資金就越少,而債券到期還本是支付債券面值,故此一般這種發行方式適合存續期時間較短的債券,大多數這類債券其期限在1年以內。
的確這樣所得到的就是一個收益率的點,但必須要明確一點到期收益率曲線實際上是由很多不同到期時限的債券到期收益率的點連接起來所連成的一條曲線。
實際上比較嚴謹的說法應該是,到期收益率曲線的短端(或近端)就是無風險零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曲線,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數零息債券其期限在1年以內。
2. CFA利率曲線風險(Yield Curve Risk)什麼意思
1、指利率的變動導致債券價格與殖利率發生改變的風險。
2、只有期限與利率風險正相關,其他如票面利率、贖回期權、售回期權,都與利率風險負相關。
3、久期(Duration),也稱持續期,可以用來衡量利率風險的大小,從中可以得到市場利率變化一單位將引起債券多少價格變化。
3. 什麼是收益率曲線及收益率曲線風險分析
收益率曲線是顯示一組貨幣和信貸風險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圖表。縱軸代表收益率,橫軸則是距離到期的時間。
收益率是指個別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利率是所有投資收益的一般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收益率等於利率,但也往往會發生收益率與利率的背離,這就導致資本流入或流出某個領域或某個時間,從而使收益率向利率靠攏。債券收益率在時期中的走勢未必均勻,這就有可能形成向上傾斜、水平以及向下傾斜的三種收益曲線。
4. 利率期限結構與收益率曲線的問題
利率期限結構與抄收益率曲線是互相影響的,在不考慮信用風險的其他因素前提下,同樣期限的市場利率與同樣剩餘期限的債券的收益率是近似的,主要是資金成本問題,借方和貸方是不會在同一個市場上多支付或少收取相關的利息。
5. 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有什麼區別
一、利率的風險結構 ;
債權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卻不相同的現象稱為利率的風險結構。這種現象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因素。
債務人無法依約付息或歸還本金的風險稱為違約風險,它影響著債權工具的利率。各種債權工具都存在著違約風險,公司債券的利率往往高於同等條件下的政府債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比信用等級較高的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要大。
影響債權工具利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債券的流動性。流動性是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它是一種投資的時間尺度之間的關系。各種債券工具由於交易費用、償還期限、是否可轉換等條件的不同,變現所需要的時間或成本也不同,流動性就不同
所得稅也是影響利率風險結構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條件下,具有免稅特徵的債券利率要低。
二、利率的期限結構
債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時間存在的關系就稱為利率的期限結構,表示這種關系的曲線通常稱為收益曲線。利率期限結構主要討論金融產品到期時的收益與到期期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及變化趨勢。
在理論分析中,如果將影響收益的其他因素看成是既定的,那麼就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到期收益率與到期期限的函數關系。
一般而言,隨著利率水平的上升,長期收益與短期收益之差將減少或變成負值。也就是說,當平均利率水平較高時,收益曲線為水平的(有時甚至是向下傾斜的);當利率較低時,收益率曲線通常較陡。
6. [債券知識]什麼是收益率曲線風險
收益率曲線風險指的是由於收益率曲線斜率的變化導致期限不同的兩種債券的收益率之間的差幅發生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也會使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形態的變化對公司債券的收益或內在價值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風險。 債券收益率曲線風險是與收益率曲線非平行移動有關的風險,單一的久期指標並不能充分反映這一風險的存在。
7. 收益率曲線風險的概念
在商業周期處於擴張階段時,央行會提高短期利率以抑制經濟過快增長,此時收益曲線的斜率將變為負數,也就是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
收益率曲線風險指的是由於收益曲線斜率的變化導致期限不同的兩種債券的收益率之間的差幅發生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也會使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形態的變化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例如,若以五年期政府債券的空頭頭寸為10年期政府債券的多頭頭寸進行保值,當收益率曲線變陡的時候,雖然上述安排已經對收益率曲線的平行移動進行了保值,但該10年期債券多頭頭寸的經濟價值還是會下降。
8. 幾種主要的期限結構理論
收益率曲線反映了市場的利率期限結構,對於收益率曲線不同形狀的解釋產生了不同的期限結構理論,主要包括預期理論、市場分割理論與優先置產理論。 (一)預期理論 預期理論假定對未來短期利率的預期可能影響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即遠期利率。根據是否承認還存在其他可能影響遠期利率的因素,可以將預期理論劃分為完全預期理論與有偏預期理論兩類。其中,有偏預期理論相信還存在可以系統地影響遠期利率的因素,如市場流動性或其他因素等。 完全預期理論認為,長期債券收益率應等於預期對未來短期債券收益率。由此推論,上升的收益率曲線意味著市場與其短期利率水平會在未來上升;水平的收益率曲線則意味著短期利率會在未來保持不變;而下降的收益率曲線意味著市場與其短期利率水平會在未來下降。 流動性偏好理論又稱有偏預期理論,它認為遠期利率應該是預期的未來利率與流動性風險補償的累加。這種理論的基礎是,投資者在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更願意持有短期債券,以保持資金較好的流動性。那麼,長期債券的收益率必然要在預期的利率基礎上增加對流動性的補償,而且期限越長,補償也就越高者之所以要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其原因往往出於自身對利率的預期。債券期限越長,其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性越大,所隱含的風險也越大,投資者投資債券必然要求一個額外的風險補償。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流動性風險結果是形成了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 集中偏好理論認為,債券期限結構反映了未來利率走勢與風險補貼,但並不承認風險補貼也一定隨期限增長而增加,而是取決於不同期限范圍內資金的供求平衡。集中偏好理論認為,在一定的期限范圍內資金供求的失衡將引導借款人與貸款人傾向於對自己有利的期限,因而需要能明確反映對價格或再投資風險厭惡程度的合適的風險補償,而只有所有投資者都打算在近期賣掉其投資並且所有借款人都急於借到長期債務時,風險補貼才必然隨期限增長而增加。因此,風險補償將引導投資者改變它們原有的對期限的偏好,而收益率曲線的上傾、下降、平穩甚至上凸都是有可能的。 (二)市場分割理論與優先置產理論 預期理論暗含著這樣一個假定:不同期限的債券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而市場分割理論則認為,長、中、短期債券被分割在不同的市場上,各自有獨立的市場均衡狀態。長期借貸活動決定長期債券的利率,而短期交易決定了短期債券利率。根據市場分割理論,利率期限結構和債券收益率曲線是由不同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市場分割理論具有明顯的缺陷,持這種觀點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少。事實上,借貸雙方在作出投資和籌資決定之前,都要比較長短期利率和預期的遠期利率,然後選擇最有利的利率與期限。因此,不同期限的債券都在借貸雙方的考察范圍之內,這說明任何一種期限的債券利率都與其他債券的利率相聯系。這種理論被稱作優先置產理論,它認為債券市場不是分割的,投資者會考察整個市場並選擇溢價最高的債券品種進行投資。
9. 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有什麼區別
一、利率的風險結構
債權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卻不相同的現象稱為利率的風險結構。這種現象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因素。
債務人無法依約付息或歸還本金的風險稱為違約風險,它影響著債權工具的利率。各種債權工具都存在著違約風險,公司債券的利率往往高於同等條件下的政府債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比信用等級較高的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要大。一般來說,債券違約風險越大,其利率越高。
影響債權工具利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債券的流動性。流動性是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它是一種投資的時間尺度(賣出它所需多長時間)和價格尺度(與公平市場價格相比的折扣)之間的關系。各種債券工具由於交易費用、償還期限、是否可轉換等條件的不同,變現所需要的時間或成本也不同,流動性就不同。一般來說,國債的流動性強於公司債券;期限較長的債券,流動性較差。流動性較差的債券,風險相對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反之亦然。
所得稅也是影響利率風險結構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條件下,具有免稅特徵的債券利率要低。在美國,市政債券的違約風險高於國債,流動性低於國債,但由於市政債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所以長期以來,美國市政債券的利率低於國債的利率。
二、利率的期限結構
債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時間存在的關系就稱為利率的期限結構,表示這種關系的曲線通常稱為收益曲線。利率期限結構主要討論金融產品到期時的收益與到期期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及變化趨勢。在理論分析中,如果將影響收益的其他因素看成是既定的,那麼就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到期收益率與到期期限的函數關系。
一般而言,隨著利率水平的上升,長期收益與短期收益之差將減少或變成負值。也就是說,當平均利率水平較高時,收益曲線為水平的(有時甚至是向下傾斜的);當利率較低時,收益率曲線通常較陡。
收益曲線是指那些期限不同,卻有著相同流動性、稅率結構與信用風險的金融資產的利率曲線。金融資產收益曲線反映了這樣一種現象,即期限不同的有價證券,其利率變動具有相同特徵。
不同期限的債券,其利率經常朝同方向變動。利率水平較低時,收益率曲線經常呈現正斜率;利率水平較高時,收益率曲線經常出現負斜率。收益率曲線通常為正斜率。
收益曲線的表現形態有:
①正常的收益曲線(上升曲線),即常態曲線,指有價證券期限與利率呈正相關關系的曲線;
②顛倒的收益曲線(下降曲線),指有價證券期限與利率呈負相關關系的曲線。
10. 請問利率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和收益率曲線(yield curve)有區別嗎
利率期限結構是指即期利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及變化規律。收益率曲線是顯示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圖表。大多數情況下收益率等於利率,但也會發生收益率與利率的背離。
利率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是指在在某一時點上,不同期限資金的收益率(Yield)與到期期限(Maturity)之間的關系。利率的期限結構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資金供求關系,揭示了市場利率的總體水平和變化方向,為投資者從事債券投資和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債券管理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利率期限結構是指某個時點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及變化規律。 由於零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等於相同期限的市場即期利率,從對應關繫上來說,任何時刻的利率期限結構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聯系的函數。因此利率的期限結構即零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與期限的關系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如水平線、向上傾斜和向下傾斜的曲線。甚至還可能出現更復雜的收益率曲線,即債券收益率曲線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線的組合。收益率曲線的變化本質上體現了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與期限之間的關系,即債券的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表現的差異性。
收益率曲線(Yield Curve)是顯示一組貨幣和信貸風險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圖表。縱軸代表收益率,橫軸則是距離到期的時間。 收益率是指個別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利率是所有投資收益的一般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收益率等於利率,但也往往會發生收益率與利率的背離,這就導致資本流入或流出某個領域或某個時間,從而使收益率向利率靠攏。債券收益率在時期中的走勢未必均勻,這就有可能形成向上傾斜、水平以及向下傾斜的三種收益曲線。
收益率曲線是分析利率走勢和進行市場定價的基本工具,也是進行投資的重要依據。國債在市場上自由交易時,不同期限及其對應的不同收益率,形成了債券市場的「基準利率曲線」。市場因此而有了合理定價的基礎,其他債券和各種金融資產均在這個曲線基礎上,考慮風險溢價後確定適宜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