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會計報表的保存年限是多少
根據《會計檔案來管理辦法》的有關源規定,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如下:
一、會計憑證 :
1、原始憑證:15年
2、記賬憑證:15年
3、匯總憑證:15年
二、會計賬簿:
1、總分類賬:15年
2、明細分類賬:15年
3、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25年
4、其他日記賬:15年
5、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5年
6、輔助賬簿:15年
三、財務報告 :
1、月、季度財務報告:3年
2、年度財務報告:永久
四、其他 :
1、會計移交清冊:15年
2、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永久
3、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永久
4、銀行余額調節表:5年
5、銀行對賬單:5年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完稅憑證、發票、出口憑證以及其他有關涉稅資料的保管期限。除另有規定以外,應當保存10年。 因此,我認為半年度財務報表應該屬季報,保管3年。
B. 會計年限是什麼意思
您好!
【問】關抄於「會計工作年限」如何理解?
【答】(1)根據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38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此,自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施行後,無證上崗屬違法行為,不能作為合法的會計工作年限。(2)根據財政部2000年11月21日《關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中學歷與會計工作年限問題的通知》(財會〔2000〕16號)規定,有關會計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因此,有效會計工作年限可累計計算。
一般的地方報名按取得會計證的年限!
C. 會計資料的保管年限是多少
會計資料也是分種類的,不同的資料保存的年份也是不一樣的分為3年5年15年和永久
D. 現在會計年限怎麼計算
根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財會〔2000〕11號),報名條件中所規定的從內事會容計工作年限,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根據《關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中學歷與會計工作年限問題的通知》(財會〔2000〕16號)規定,有關會計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
根據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中關於「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正式從事會計工作,相應時間不應計入會計工作年限。
E. 財務報表有效期限六個月是什麼意思
財務報表有效期限六個月指的是,在報表編制的日期後,超過六個月的,就得重新提交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F. 財務賬本保存年限30年從哪年開始
財務賬本保存年限30年,
應該從記賬年度的次年開始計算。
因為記賬年度結束後,
才能裝訂賬本。
G. 會計工作年限怎麼算
會計中級職稱報名條件中寫得很清楚:取得相關學歷前後的年限可以合並計算。因此年限的計算和你何時畢業無關,從取得會計證當年開始計算(個別地方要求從注冊當期開始計算)。根據你的條件,大專學歷者從業須滿5年,從07年起計算,最早2012年方可報名參加2013年的中級考試。如果報名點問起,就說在校期間在外兼職代理記賬即可
另外,你提到注冊的問題。很多人把注冊和登記工作單位搞混了,不知道你是否也是如此。按照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規定,會計證取得後90天內需要辦理注冊,逾期不注冊的會計證作廢。如果你這里所說的「注冊」指的是前者的話,那麼很遺憾,你目前的會計證是無效的,從業也是違 規的,需要重新考取會計證後才能再從事財務工作並重新計算中級要求的年限。當然,很多會計證發下來的時候已經注冊過了,你翻翻你的會計證,如果寫著「已注冊」或注冊日期,那麼實際已經注冊過了,無需你再辦理什麼手續。
如果你這里所說的「注冊」指的是登記工作單位,那麼沒關系,登記與否都沒有影響。目前跳槽的現象非常普遍,而會計證上的信息變更很麻煩,因此會計證上的信息本身記載的就有滯後性,並不以會計證上記載的工作單位為准。
H. 工作年限和會計工作年限怎麼填
俺來回答:
工作年限是指參加工作的時限,一般以簽訂勞動合同或開始繳納社保的時間作為計算年限的依據;也許參加工作後,即沒有勞動合同,用工單位也不給上社保。這種情況不說普遍但也確有發生。但這樣,就無法從官方角度或合法的角度,證明工作年限了。
會計工作年限,即會計從業年限,一般以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時間開始計算。比如取得會計從業資格後,並沒有從事會計工作,並不影響計算會計工作年限。似乎今年會計從業資格即將停考,退出職業資格的舞台了。不過如真停了,也會以其他財務相關的執業資格形式再次體現的。畢竟會計核算也算是專業性工作。
I. 會計年限和會計工作年限的區別
您好,一般情況下工作年限和專業年限,都是以畢業證為基礎的。
有一部分工作年限和專業年限不一致,那是因為學歷的問題,以及工作經驗的累加造成的。
根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財會〔2000〕11號),報名條件中所規定的從事會計工作年限,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
(1)根據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38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此,自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施行後,無證上崗屬違法行為,不能作為合法的會計工作年限。
(2)會計從業年限計算起始時間為,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並從事會計工作,且按照規定向單位所在地或所屬部門、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注冊登記起計算。
(3)根據財政部2000年11月21日《關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中學歷與會計工作年限問題的通知》(財會〔2000〕16號)規定,有關會計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因此,有效會計工作年限可累計計算。
有本質上的區別
會計年限可以理解為:是你末取得認證學歷或者資格證時已經從事會計時,就可以算進會計年限的總和里。
會計工作年限則是:正式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後,是取得證件後,才開始計算的年限。
J. 報考中級的會計工作年限是怎麼計算的
關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其截回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答當年年底前。
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需要滿5年,所以你是09年畢業的,就算09年開始拿到大專學歷,開始計算五年,在2014年可以參加中級會計師考試。
連續三年沒有參加繼續教育或未完成規定學時的,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自行失效,按新修訂的《會計法》規定,需要5年後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二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
5、取得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