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行政處罰做出的期限

行政處罰做出的期限

發布時間:2021-03-29 05:33:05

① 行政處罰期限如何算

(1)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回期限,從違法行答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2)違反治安管理的行政處罰,是6個月。
(3)違法稅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是5年。

② 行政處罰決定書有效期多長

1、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並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四條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3、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規定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行政處罰做出的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1、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2、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3、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4、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第三十九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2、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3、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4、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6、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7、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處罰決定書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③ 超出期限作出的行政處罰是否有效

超出期限作出的行政處罰是無效的。具體法律規定如下:
《程序規定》第五回十七條規定:適用一般答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但是,《程序規定》對超出規定期限作出的行政處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卻沒有明確規定。

④ 什麼是行政處罰時效

行政處罰時效是指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人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如果超過有效期,則不得給予行政處罰,否則就是違法。《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是說,行政處罰時效一般為2年,超過2年就不再處罰,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則從其規定。如果其他法律對行政處罰時效做出多於2年或少於2年的規定,則按其他法律的規定執行,不再執行2年的時效規定。這里的「法律」是狹義意義上的,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如果其他法律沒有處罰時效的規定,則只能按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執行。規定多於2年處罰時效的法律有2001年修訂後的《稅收徵收管理法》。該法第八十六條規定:「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在五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規定少於2年時效的法律有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該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公安機關沒有發現的,不再處罰。」

⑤ 行政處罰從立案到做出決定的時限

法律對行政處罰時效問題作出的特別規定,主要有以下情況:(1)有的違法行為較其他行為輕微,但依法又不能完全免除行政處罰,為體現行政處罰的公正性,在確定追究時效方面不宜整齊劃一,而應當通過單行法律有所例外,即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較短的追究時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八條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公安機關沒有發現的,不再處理。」這樣,凡是治安管理處罰領域的時效問題,就要適用六個月的時效期間,而不是二年。(2)有的違法行為的危害性比較嚴重,單行法律採用較長的追究時效,以更好地震懾違法行為人。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四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關在3年以內可以追征」;「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在3年以後發現的,免予處罰」。
行政處罰時效從何時起計算,涉及追究時間的長短。行政處罰法規定了兩種計算方法:(1)一般情況下,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所謂違法行為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違法行為成立之日。由於法律、法規對各種形態的違法行為所規定的具體構成要件並不相同,因而認定違法行為成立的標准也不相同。對只要實施了規定的行為即構成違法,而不需要某種危害後果的行為,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七條中規定的「無駕駛證的人、醉酒的人駕駛機動車輛,或者把機動車輛交給無駕駛證的人駕駛」的行為,以及「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明令禁止通行的地區不聽勸阻強行通行」的行為,應當從行為實施之日起計算;對需要有某種危害後果發生才構成違法的行為,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在草原上砍挖固沙植物和其他野生植物或者采土,致使草原植被遭受破壞」的行為,則應當從該危害後果發生之日起計算。(2)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所謂違法行為有連續狀態,是指行為人基於同一的或者概括的違法目的,連續多次實施性質相同的違法行為,而觸犯同一個法條的情況。如在相隔不太長的時間里多次販賣盜版激光視盤,或者多次製造假酒等情況,就屬於違法行為有連續狀態。對於有連續狀態的違法行為,盡管可以按獨立存在的具體行為的個數將其分解為若干相應的違法行為,但由於它們在性質上完全相同,處理中並不對各個獨立行為分別適用行政處罰,而是以一行為依法從重論處。公安部在《關於執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就規定,對連續行為的處罰,不適用「分別裁決,合並執行」的方法。所謂違法行為有繼續狀態,是指行為人的一個違法行為實施後,該行為及其造成的不法狀態處於不間斷持續的狀態。如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行為,以及在城鎮違反規定使用高量過大的音響器材,不聽勸阻,影響周圍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的行為,在其結束以前,都是有繼續狀態的違法行為。這些行為雖然經過的時間可能較長,但實質上只是一個行為,因此只能適用一次行政處罰。鑒於有連續狀態違法行為和有繼續狀態的違法行為都存在一定的延續時間,為了使這兩類行為受到應有的制裁,行政處罰法規定,其追究時效均應當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⑥ 《行政處罰法》對處罰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答:行政處罰的時效是指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人追究行政責任,予以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對處罰的時效做出了明確的限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時效的計算,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如果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則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相關閱讀:行政訴訟知識 行政處罰法 行政處罰法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行政處罰的種類 和設定 第三章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第四章行政處罰的管轄 行政賠償制度 行政處罰法為什麼要規定行政賠償制度 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被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侵犯的合法權益得到補救。如果賠償問題得不到解決,人民法院的一些判決無法執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被侵犯的權益不能得到恢復[更多]【免費法律咨詢】行政處罰法三十三條中其他組織的界定 【法幫網法律咨詢】法幫網網友咨詢律師:第三十三條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 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 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 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 規[更多]什麼是行政賠償?行政處罰法為什麼要規定行政賠償制度? 根據行政處罰法,公民和組織享有哪些權利? 行政機關依法進行管理,對違法的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以及其他社會生活的有序進行的必要手 段,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它[更多]如何理解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較大數額罰款? 行政處罰法律咨詢索引 [ 民事法律]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個人獨資企業 核准注銷後的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下列行為是否屬於 行政處罰 ? [ 行政訴訟] 公司被工商局核准注銷,工商部門後來做出的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 文書送達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 收取押[更多]行政處罰法律咨詢法律知識索引 行政處罰法律咨詢法律知識索引 [ 民事法律]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個人獨資企業核准注銷後的 行政處罰 [ 行政訴訟] 下列行為是否屬於 行政處罰 ? [ 行政訴訟] 公司被工商局核准注銷,工商部門後來做出的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 文書送達 [ 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更多]行政處罰法的概念 行政處罰,是 國家行政機關 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行政處罰是行政違法行為引起的法律後果。所謂行政違法,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國家行政管理秩序,依照法律應當由國家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的危害社會的[更多]

⑦ 行政處罰有時限嗎

行政處罰法只規定了兩年時效期限,也就是說違法行為發生後兩年內沒有發現的,不得再做出行政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此時效的規定是六個月。
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的規定,你說的情形又超出了期限,所以應當是違法的。但是違反期限對行政機關和行政處罰行為有什麼樣的影響,法律並沒有規定。從法理上來推斷,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應當是無效的,可以提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⑧ 行政處罰決定一般多久作出

有兩抄種情況,一是按襲照行政處罰簡易程序,對案情簡單、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違法案件依法 當場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法律文書。
第二,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但應當在多長的期限內作出相關處罰決定並告知被處罰人,現行法律似乎缺乏明確而細致的規定。

⑨ 行政處罰法的處罰時效是多久

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版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給權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9)行政處罰做出的期限擴展閱讀:

限制

適用條件限制

行政處罰適用是指行政主體在認定相對方行為違法的基礎上,依法決定對相對方是否給予行政處罰和如何科以處罰的活動。

行政處罰的適用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行政處罰適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行政違法行為客觀存在。

2.行政處罰適用的主體是享有法定的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

3.行政處罰適用的對象是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違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責任能力。

4.行政處罰適用的時效,是指對行為人實施行政處罰,還需其違法行為未超過追究時效。

閱讀全文

與行政處罰做出的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