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密級和保密期限的正確標注方法是
公文如需標注密級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標注。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代替GB/T9704-1988)
8.1 眉首
8.1.1 公文份數序號
公文份數序號號是將同一文稿印製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如需標識公文份數序號,用阿拉伯數碼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8.1.2 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如需標識秘密等級,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
8.1.3 緊急程度
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緊急程度,秘密等級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拓展資料:
密級,檔案文件保密程度的等級。
定密,就是把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每一具體秘密事項,按照國家劃定的「絕密.核心、絕密、機密、秘密」四個等級,依照法定程序確定下來,並通過相應的法規制度予以保護,從而達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目的。
定密工作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保密工作管理體例結構中的首要工作,是各機關、單位必須履行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只有認真地把屬於國家秘密的每一具體事項及其密級,及時准確地依法確定下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受損害。
不定密,會混淆密與非密的界線,分不清在哪些是國家秘密,哪些是非國家秘密,更談不上貫徹「積極防範,突出重點」的方針,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既不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又會不同程度地妨礙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因此,搞好定密工作至關重要。
參考鏈接:網路-密級
2. 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保密復義務一般是法律的制直接規定或勞動合同的隨附義務,不管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是否簽訂保密協議,勞動者均有義務保守商業秘密。而競業限制是基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約定產生,沒有約定的,無須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保密義務要求保密者不得泄露商業秘密,側重的不能「說」,競業限制義務要求勞動者不能到競爭單位任職或自營競爭業務,側重的是不能「做」。
保密義務勞動者承擔的義務僅限於保密,並不限制勞動者的就業權,而競業限制義務不僅僅限制勞動者泄密,還限制勞動者的就業,勞動者的負擔重很多。
保密義務一般期限較長,只要商業秘密存在,勞動者的保密義務就存在,而競業限制期限較短,最長不超過二年。
保密協議,是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信息,約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將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3. 保密協議的保密的時間一般為多久
保密協議是沒有具體的時間期限的,保密期限由雙方協商約定,分為無限期保密和有限期保密。
法律對保密協議的保密期限沒有規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長期的,直至其進入公知領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開就可以永遠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業可以在保密協議中約定不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而且在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終止後直至商業秘密公開為止,員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企業的商業秘密。
保密協議中應明確約定保密期限,雖然法律規定勞動者保守秘密的義務不因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而免除,但由於商業秘密存在過期、被公開或被淘汰的情況,因此最好還是約定保密義務的起止時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3)商稿保密期限擴展閱讀:
違反保密協議的法律後果:
1、民事責任,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違約或侵權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2、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工商管理機關還可以責令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體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權利人或銷毀。
3、刑事責任。對於違反保密協議造成嚴重後果的當事人,我國刑法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參考資料:網路-保密協議
4. 投稿保密意見怎麼寫,商業機密保密協議
如果員工真的不小心泄露了,並未給公司造成損失,能索賠48萬嗎? 甲方: 乙方: 該專有信息價值80萬 。。。。。。。省略 救濟方法: 雙方承認並同意如下內容: 「透露方」透露的專有信息是有價值的商業秘密; 遵守本協議的條款和條件對於保護專有信息的秘密是有必要的; 所有違約對該專有信息進行未被授權的透露或使用將對「透露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和持續的損害。 如果發生「接收方」違約,雙方同意如下內容: 「接收方」應當按照「透露方」的指示採取有效的方法對該專有信息進行保密,所需費用由「接收方」承擔; 「接收方」應當賠償「透露方」因違約而造成的所有損失,包括(但不限於):法院訴訟的費用、合理的律師酬金和費用、所有損失或損害等等。 保密期限: 自本協議生效之日起,至乙方離職十年內。 除非「透露方」通過書面通知明確說明本協議所涉及的某項專有信息可以不用保密,接收方必須按照本協議所承擔的保密義務對在結束協議前收到的專有信息進行保密,保密期限不受本協議有效期限的限制。 若乙方泄露,乙方需賠償甲方不低於該專有信息價值的百分之六十
5. 普通商密保密期限一般不超過幾年
商業秘密屬於一種知識產權,它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而我國對於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是有相關的規定的。那麼,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怎麼算呢?保密期限與勞動期限是否有關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商業秘密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小編整理的知識能夠為大家答疑解惑。
一、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怎麼計算
員工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從知悉商業秘密之日起至該商業秘密公開之日止。「知悉商業秘密之日」是指員工通過正當途徑獲取商業秘密並被要求承擔保密的義務。「商業秘密公開之日」是指商業秘密成為公眾所知的信息,喪失秘密性,這種公開可以是權利人的主動公開也可以是他人通過合法途徑公開(比如:將通過反向工程或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公之於眾)或者他人通過非法途徑公開(比如:通過違法披露使商業秘密公之於眾)。《世貿組織知識產權協議》第39條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均有權防止他人未經許可而以違背誠實商業行為的方式去披露、獲得或使用其商業秘密。
二、保密期限與勞動期限是否有關
所謂任何情況是指商業秘密未公開之前的任何情況,即上述「保密期限」內的任何情況,該保密期限的長短取決於商業秘密被公開的時間節點,而與員工的勞動期限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