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降低崗位等級處分降多少級為准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個以上崗位等級聘用,按照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有關規定確定其工資待遇;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受處分後所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㈡ 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是什麼樣的處分
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不是開除意思。如你現在是會計師,把你降為助理會計師,就是降低崗位等級;如你是學校的校長,把你校長職務降為一般教師,就是撤職。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都是對犯錯誤人的處分。平時免職不是處分,如年齡大了,能力不及他人了,快退休了等非過錯原因,被上級免去他職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不是處分。
㈢ 我受到降低崗位等級和開除黨籍的處分,其工資待遇幾年以後才能調整
這是有政策的 你看看政策就知道了 你的工資待遇幾年以後才能調整
㈣ 降低崗位等級處分降多少級為准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個以上崗位等級聘用,按照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有關規定確定其工資待遇。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受處分後所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用人單位降低勞動者崗位等級處分,兩年內會不會影響漲工資取決於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制度,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是同一類別的崗位,不需要重新考職稱。
㈤ 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任職資格有什麼變化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工勤技能人員技術等級考試。昨天,市人力社保局轉發了人保部、監察部發布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該規定已於今年9月執行。處分期限記過處分12個月降級24個月該規定提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分為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四級。受處分的期間分別為:警告,6個月;記過,12個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24個月。受到警告處分的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現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在作出處分決定的當年,年度考核不能確定為優秀等次;受記過處分的,年度考核不得為合格及以上等次;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個以上崗位等級聘用,按照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有關規定確定其工資待遇,處分期間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此外,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其職稱評審也受影響。根據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工勤技能人員技術等級考試。處分執行被立案調查的可暫停其職責存在以上這些行為的工作人員,將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工作人員涉嫌違法違紀,已經被立案調查不宜繼續履責的,可由單位或者有關部門暫停其職責。在立案調查期間,不得解除聘用合同、不得出國(境)或者辦理退休手續。受開除以外處分的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且沒有再出現違法違紀情形的,處分期滿經批准後可解除。處分解除後,考核、競聘上崗和晉升工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受到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受處分前的崗位等級和工資待遇。已退休者受處分可取消待遇已經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受到處分的,不再作處分決定。但是,應當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的,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㈥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規定的處分種類有哪些期限多久
處分的種類有:
種類有4種:
1、警告、
2、記過、
3、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
4、開除
其中,撤職處分適用於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警告,六個月
記過,12個月
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24個月
㈦ 降職處分恢復期限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8號)
第五章處分的解除
第三十二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開除以外的處分,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並且沒有再出現違法違紀情形的,處分期滿,經原處分決定單位批准後解除處分。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終止或解除聘用合同的,處分期滿後,自然解除處分。受處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求原處分決定單位提供解除處分相關證明的,原處分決定單位應當予以提供。
第三十三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個人記功以上獎勵的,經批准後可以提前解除處分。
第三十四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的解除或者提前解除,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事業單位或者有關部門對受處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的表現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並形成書面報告;
(二)按照處分決定許可權,作出解除或者提前解除處分的決定;
(三)印發解除或者提前解除處分的決定;
(四)將解除或者提前解除處分的決定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並在原宣布處分的范圍內宣布;
(五)將解除或者提前解除處分的決定存入該工作人員的檔案。
解除處分決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五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的解除或者提前解除按照本規定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執行迴避。
第三十六條解除或者提前解除處分的決定應當包括原處分的種類和解除或者提前解除處分的依據,以及該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的表現情況等內容。
第三十七條處分解除後,考核、競聘上崗和晉升工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受到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受處分前的崗位等級和工資待遇。
第三十八條解除處分的決定應當在處分期滿後一個月內作出。
㈧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中的第二十一條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就是指開除嗎
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不是開除意思。如你現在是會計師,把你降為助理會計師,就是降低崗位等級;如你是學校的校長,把你校長職務降為一般教師,就是撤職。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都是對犯錯誤人的處分。這里的「以上」包含「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兩種處分。
拓展資料:
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中的第二十一條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不一定是開除的。
2、撤職:撤職,是指撤銷公務員所擔任的職務的紀律制裁方式。受撤職處分的,應當降低級別。
3、開除:開除是指用人單位對具有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企業規章制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其他違法亂紀行為而又屢教不改的職工,依法強制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最高行政處分。
是解除受處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的人事關系的紀律制裁方式,也是最為嚴厲的紀律制裁方式。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開除後,即不再具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事業單位與該工作人員之間的人事關系也隨之解除。開除處分適用於嚴重違反事業單位紀律,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損失,不宜留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
網路—崗位分類分級
㈨ 被處分後工資被降級是終生還是有期限的
根據規定,降級降工資後,不恢復,但不影響解除處分後重新晉級。
第五十八條 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
受處分的期間為:
(1)警告,六個月;
(2)記過,十二個月;
(3)記大過,十八個月;
(4)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警告處分的,不降低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按本單位有關規定發放。受處分期間符合正常增加薪級工資條件的,從次年1月1日起增加薪級工資。
機關技術工人受警告處分的,不降低崗位工資、技術等級工資和津貼補貼;機關普通工人受警告處分的,不降低崗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受處分期間符合正常晉升崗位工資檔次條件的,從次年1月1日起晉升崗位工資檔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記過處分的,不降低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按本單位有關規定發放。受處分期間,不得增加薪級工資。處分期滿解除處分的當年,符合正常增加薪級工資條件的,從次年1月1日起增加薪級工資。
機關技術工人受記過處分的,不降低崗位工資、技術等級工資和津貼補貼;機關普通工人受記過處分的,不降低崗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崗位工資檔次。處分期滿解除處分的當年,符合正常晉升崗位工資檔次條件的,從次年1月1日起晉升崗位工資檔次。
(9)降低崗位等級處分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於2005年4月27日通過,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修正,並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㈩ 降低崗位等級處分,兩年內會影響漲工資嗎
用人單位降低勞動者崗位等級處分,兩年內會不會影響漲工資取決於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制度,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