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債券的息票年利率是10%,面值為$1000,距離到期日還有5年。如果市場年利率為8%,求債券現在的價格
每年支付一次利息,100元,第一年的支付的100元,按市場利率折現成年初現值,即為100/(1+8%),第二期的100元按復利摺合成現值為100/(1+8%)^2,……第5年到期的本金和支付的利息按復利摺合成現值為(100+1000)/(1+8%)^5.
市場價格=100/(1+8%)+100/(1+8%)^2+100/(1+8%)^3+...+100/(1+8%)^5+1000/(1+8%)^5=∑100/(1+8%)^5+1000/(1+8%)^5=100*[(1+8%)^5-1]/[8%*(1+8%)^5]+ 1000/(1+8%)^5=1079.85
說明:^2為2次方,其餘類推
『貳』 「如果是息票債券,到期收益率不等於同期限市場利率」,如何理解
無論是息票債券還是貼現債券到期收益率不等於同期限市利率造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首先,信用利差在不同債券上面就有不同的差異,由於債券發行者的信用程度是不同的,在市場風險需求不同的情況下,其信用利差是不同的;其次,債券市場交易流動性影響其債券收益率的真實性,在債券市場中有相當一部分債券交易並不是很活躍,這使得其所反映的到期收益率與同期限市場利率存在差異,另外債券是否能進行回購操作也影響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所謂的債券回購是通過債券質押的形式向市場借取有一定使用時限的資金,用借來的資金再進行再投資以提高收益率,等到時限到期時還本金並支付一定利息,對於是否能進行債券回購操作的債券來說其收益率是有差異的,一般可以進行債券回購操作的債券收益率比不能進行債券回購操作的債券收益率要低;再次,債券稅收問題也存在差異,對於國債來說都是免稅債券品種,而一般來說貼現債券由於沒有票面利息也存在免稅情況,對於非免稅的息票債券其稅收問題也影響其到期收益率,必須注意過去的利息稅並沒有全面取消,只是對於銀行存款的利息稅取消了,而對於債券的利息稅還是採用20%稅率徵收的,而這個利息稅是針對債券票面利率來收取的。
債券的分類要看怎麼樣劃分來說了,對於債券票面是否附息分為息票債券和貼現債券,所謂的非息票債券就是指貼現債券,對於附息債券也可以細分類固息債券(固定票面利率)和浮息債券(根據參照利率加上一定的基本利差),對於債券發行者的不同分為國債、企業債和公司債,對於債券存在優先償付次序的債券分別有次級債、資產抵押的分級償付債券,對於債券分類的劃分是要視乎如何細分來進行分類的,可以有不同的劃分。
對於非息票債券即貼現債券,由於其債券沒有任何票面利率,是通過收益率折算成現值來體現債券現在價值,故此稱為貼現債券。
『叄』 1.債券的息票利率為10%,面值為$1000,距離到期日還有2年,到期收益率為8%,在如下幾種情況
每年付息1次:
現值=1000×10%×(P/A,8%,2)+1000×(P/F,8%,2)=100×1.7833+1000×0.8573=1035.63
每半年年付息1次:
現值=1000×10%/2×(P/A,8%/2,2)+1000×(P/F,8%/2,2)=50×3.6299+1000×0.8548=1036.3
『肆』 為什麼購買距到期日還有一年的債券,當利率由10%上升到20%,息票利率為10%時,下一年的價格為1000美元
這個問題我很奇怪啊,1年期的債券,1年後的價格不就是他的面值嘛???有內什麼可疑容問的呢?該債券到期了,你拿著債券就能換1000元大洋,和利率已經沒有關系了。而其他期限的債券,由於沒有到期,自然要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利率提高,債券價格會下降,資本利得與期限成反比。而到期債券,和利率無關。
『伍』 票面利率,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異同何在
一、相同的地方:都是評價債劵的指數。
二、不同的地方:
1、定義不同
債券發行人需要支付債券契約中列明的利率,即票面利率,或稱息票利率、約定利率(stated rate)或名義利率。
收益率是指投資的回報率,一般以年度百分比表達,根據當時市場價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離到期日時間計算。對公司而言,收益率指凈利潤占使用的平均資本的百分比。
到期收益,是指將債券持有到償還期所獲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到期收益率又稱最終收益率,是投資購買國債的內部收益率,即可以使投資購買國債獲得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等於債券當前市價的貼現率。
2、計算時間不同
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是到期計算的,有固定的期限,而收益率是即時計算。票面利率固定的債券通常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收益率根據當時市場價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離到期日時間計算。它相當於投資者按照當前市場價格購買並且一直持有到滿期時可以獲得的年平均收益率,其中隱含了每期的投資收入現金流均可以按照到期收益率進行再投資。
3、計算方法不同
票面利率計算比率時,分母是債券面值。
收益率計算比率時,分母是債券現行市場價格。
到期收益率相當於投資人按照當前市場價格購買債券並一直持有到期滿時可以獲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5)息票利率距離到期年限為什麼少擴展閱讀
企業債券必須載明債券的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也是能否對購買的公眾形成足夠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在市場利率提高的時候,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的價格下降較快。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增值的潛力較大。如果一種附息債券的市場價格等於其面值,則到期收益率等於其票面利率;如果債券的市場價格低於其面值(當債券貼水出售時),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高於票面利率。反之,如果債券的市場價格高於其面值(債券以升水出售時),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於票面利率。
總之,債券價格、到期收益率與票面利率之間的關系可作如下概括:
1、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2、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3、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到期收益率計算標準是債券市場定價的基礎,建立統一、合理的計算標準是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到期收益率首先需要確定債券持有期應計利息天數和付息周期天數,從國際金融市場來看,計算應計利息天數和付息周期天數一般採用「實際天數/實際天數」法、「實際天數/365」法、「30/360」法等三種標准,其中應計利息天數按債券持有期的實際天數計算、付息周期按實際天數計算的「實際天數/實際天數」法的精確度最高。
許多採用「實際天數/365」法的國家開始轉為採用「實際天數/實際天數」法計算債券到期收益率。我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從2001年統一採用到期收益率計算債券收益後,一直使用的是「實際天數/365」的計算方法。隨著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產品不斷豐富,交易量不斷增加,市場成員對到期收益率計算精確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銀行間債券市場到期收益率計算標准調整為「實際天數/實際天數」。調整後的到期收益率計算標准適用於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行、託管、交易、結算、兌付等業務。
『陸』 息票債券的票面利率是8%,面值是1000元,距離到期日還有整5年,到期收益率是8%,求第二問,每季度怎麼算
這類題目,只要票面利率等於到期收益率,其債券價格就是面值。
每季度的演算法:
債券價格=8%/4*1000/(1+8%/4)+8%/4*1000/(1+8%/4)^2+8%/4*1000/(1+8%/4)^3+……+8%/4*1000/(1+8%/4)^17+8%/4*1000/(1+8%/4)^18+(1+8%/4)*1000/(1+8%/4)^20=1000元
『柒』 債券的息票利率為8%,面值為1000美元,距離到期日還有6年,到期收益率為7%,在如下幾種情況下,
每年付息,還需付息6次,每次支付80元,在每年7%利率下,在excel中輸入
=PV(7%,6,80,1000)
債券現值=1047.67元
每半年付息,還需付息12次,每次支付40元,在每半年3.5%利率下,在excel中輸入
=PV(3.5%,12,40,1000)
債券現值=1048.32元
每季度年付息,還需付息24次,每次支付20元,在每季度年1.75%利率下,在excel中輸入
=PV(1.75%,24,20,1000)
債券現值=1048.65元
『捌』 為什麼債券距離到期日的時間越長,利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就越大
建議你可復以看一下久制期理論,久期實際上是債券對於利率變動一個單位其價格變動多少個百分點的近似值。如市場利率變動1%,久期是3,債券的價格變動大約3%。
其中久期定理中有一個定理是:在息票率和到期收益率不變的條件下,到期時間越久,久期一般也越長。
詳細可以參考網路中的「久期」這個詞條。
『玖』 債券息票利率 和 到期收益率 是什麼關系
關系:
1、零息票債券的久期等於到它的到期時間。
2、到期日不變,債券的久期隨息票內據利率的降容低而延長。
3、息票據利率不變,債券的久期隨到期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4、其他因素不變,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較低時,息票債券的久期較長。
(9)息票利率距離到期年限為什麼少擴展閱讀:
關於麥考利久期與債券的期限之間的關系存在以下6個定理:
定理1:只有貼現債券的麥考利久期等於它們的到期時間。
定理2:直接債券的麥考利久期小於或等於它們的到期時間。只有僅剩最後一期就要期滿的直接債券的麥考利久期等於它們的到期時間,並等於1。
定理3:統一公債的麥考利久期等於(1+1/r),其中r是計算現值採用的貼現率。
定理4:在到期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息票率越高,久期越短。
定理5:在息票率不變的條件下,到期時期越長,久期一般也越長。
定理6: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越低,久期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