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秘密的明確保密期限
中國現行的保守抄國家保密法實施了20多年。2009年6月保守國家保密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就保密工作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了修改。
201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再次審議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規定了國家秘密的范圍,並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和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的原則。針對修訂草案此前規定的國家秘密范圍,一些常委會委員和部門提出,國家秘密的范圍比較寬泛、定密標准不明確。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規定:「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一旦泄露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這些具體事項包括: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等。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對保密期限,修訂草案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不能確定保密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草案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30年。
② 保密協議的保密期限是多久
您好:
保密協議的期限是多久?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簽訂競業協議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也就是說保密協議的時間規定不得超過兩年。
保密協議一般是兩年,雙方是可以約定保密期限的,在保密期間,雙方都需要遵守保密的義務,否則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什麼是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通常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即保密信息)約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如果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負有保密義務的違約當事人將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
保密協議一般包括保密內容、責任主體、保密期限、保密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條款。
保密協議可以分為單方保密協議和雙方保密協議。單方保密協議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負有保密義務的協議。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簽訂保密協議是企業對自己的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的常用手段之一。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當私募投資者對企業產生興趣,需要進一步深層次了解企業,確認投資意向時,為了保護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在私募投資者了解企業商業秘密時所簽訂的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稱為私募保密協議。
③ 在什麼情況下,機關單位定密時才可以將有關事項的保密期限確定為長期
根據保密法,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午。對於保密事項范圍明確規定某一項國家秘密事項保密期限為長期的,機關、單位定密時才可以將有關事項的保密期限確定為長期。
④ 保密期限指的是什麼
即在國家來秘密信息載體上標明的源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秘密都有時間性,永久保密的是沒有的。一項秘密,一旦失去對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影響,也就失去了保密的意義。
因而在確定密級時,應根據秘密對國家安全和利益影響的程度等因素,確定保密期限。
超過保密期限不再是國家秘密。
保密期限的確定辦法由國家保密工作部門規定。根據工作需要,各單位應及時對本單位或其下級單位確定的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加以變更或解除,並在變更或解除後及時通知有關單位。
⑤ 國家保密的保密期限已滿什麼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滿,如果在期滿前60日內沒有審核延長保密期限,則可回以解密。這是針對本答單位原始定密的事項。
從另一個角度講,派生定密的事項,如果甲方也沒有書面通知你解密,不能擅自解密,應當書面徵求甲方意見,如果甲方未予回復的,一般要繼續按照原有密級和保密期限繼續實施保密管理(盡管這樣甲方是失職的)。甲方未回復的,還應該繼續向其上級機關或者屬地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征詢意見。
⑥ 保密協議的保密的時間一般為多久
保密協議是沒有具體的時間期限的,保密期限由雙方協商約定,分為無限期保密和有限期保密。
法律對保密協議的保密期限沒有規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長期的,直至其進入公知領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開就可以永遠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業可以在保密協議中約定不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而且在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終止後直至商業秘密公開為止,員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企業的商業秘密。
保密協議中應明確約定保密期限,雖然法律規定勞動者保守秘密的義務不因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而免除,但由於商業秘密存在過期、被公開或被淘汰的情況,因此最好還是約定保密義務的起止時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6)什麼是保密期限擴展閱讀:
違反保密協議的法律後果:
1、民事責任,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違約或侵權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2、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工商管理機關還可以責令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體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權利人或銷毀。
3、刑事責任。對於違反保密協議造成嚴重後果的當事人,我國刑法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參考資料:網路-保密協議
⑦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的規定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除有特殊規定外,
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三十年,
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
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計;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內的,以月計。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標明的制發日起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國家秘密,
自通知密級和保密期限之日起算
⑧ 保密期限可以用三種方式表現,分別是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第十四條,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各機關、單位在依照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以下簡稱保密范圍)確定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時,應當同時確定保密期限。
第三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規定外,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
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計;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內的,以月計。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標明的制發日起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國家秘密,自通知密級和保密期限之日起算。
第四條 確定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確需長於本規定第三條所限定的保密期限的,應當上報有關中央國家機關批准;有關機關應當在接到報告的三十日內作出答復。
第五條 根據主管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關中央國家機關可以對保密范圍中的某類事項規定保密的最短期限;有關機關、單位在確定、變更該類事項的保密期限或者決定解密時,不得短於規定的最短期限。確需使保密期限短於規定的最短期限的,應當上報有關中央國家機關批准;有關機關應當在接到報告的三十日內作出答復。
第六條 制定保密范圍的中央國家機關可以規定有關保密范圍中某類事項的保密期限為「長期」。在有關中央國家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作出解密決定以前,其他機關、單位應當對保密期限為「長期」的事項長期採取保密措施,不得擅自決定解密。
第七條 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應當依照《保密法實施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程序擬定和確定保密期限。
第八條 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變更。
第九條 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確定或者變更後,應當分別依照《保密法實施辦法》第十三條和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及時標明和通知。
如果保密期限與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所限定的最長期限相一致,可以免除標明或者通知。凡未標明或者未通知保密期限的國家秘密事項,其保密期限按照絕密級事項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二十年、秘密級事項十年認定。
第十條 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屆滿即自行解密。
第十一條 國家秘密事項經主管機關、單位正式公布後,即視為解密並免除通知。
第十二條 各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或者決定解密的內部工作程序,依照《保密法實施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復制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其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保密期限。
第十四條 上級機關和有關政府保密工作部門發現有關機關、單位確定、變更保密期限不適合本規定或者不適合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當及時通知其糾正。
第十五條 上級機關和有關政府保密工作部門認為某一國家秘密事項應當解密的,可通知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進行解密。
第十六條 本規定由國家保密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⑨ 行政公文里的秘密機密絕密分別多少年
秘密級不超過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
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在公文管理中,按照有無保密要求的不同,可將公文分為無保密要求的普通文件和有保密要求的保密文件兩類·按照保密等級的不同,還可以將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分為絕密·核心文件,絕密文件,機密文件和秘密文件四種。
這四種文件只是閱讀的范圍不同,只有相應職務級別者,才能閱讀相應密級的文件。不是製作主體不一樣,同一主體可以製作各種密級的文件,而是閱讀的主體不同。
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核心」、「絕密」、「機密」、「秘密」四級。
「絕密·核心」是頂級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毀滅性嚴重的損害;「絕密」是非常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
「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⑩ 涉密文件在保密期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
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第十八條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變更。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的變更,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決定,也可以由其上級機關決定。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變更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
(10)什麼是保密期限擴展閱讀:
公文的秘密等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種,由發文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細則》、中央和國家各部、委、辦、局制訂的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等確定,標注在版頭左上角「公文份號」之下。
其具體標識為「★」,「★」前標密級,後標保密期限,如機密★10年。沒有標上保密期限的,絕密、機密、秘密分別可按30年、20年、10年認定。 如機密★,可理解保密年限為 20 年。
依據《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四條:國家秘密一經確定,應當同時在國家秘密載體上作出國家秘密標志。國家秘密標志形式為「密級★保密期限」、「密級★解密時間」或者「密級★解密條件」。
在紙介質和電子文件國家秘密載體上作出國家秘密標志的,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准。沒有國家標準的,應當標注在封面左上角或者標題下方的顯著位置。光介質、電磁介質等國家秘密載體和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國家秘密標志,應當標注在殼體及封面、外包裝的顯著位置。
國家秘密標志應當與載體不可分離,明顯並易於識別。
無法作出或者不宜作出國家秘密標志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凡未標明保密期限或者解密條件,且未作書面通知的國家秘密事項,其保密期限按照絕密級事項30年、機密級事項20年、秘密級事項10年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