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三板兩年一期怎樣界定
申報審計報告至少需要兩個完整會計年度數據,考慮到審計報告6個月有效期,補充一期審計報告的話,兩年一期的審計報告申報基準日必須晚於股改基準日即可。即按你所舉得例子,13年底股改,用2012、2013年兩年期,或者再補充2014年任意月份的一期即可,不需要是季度末,任意月份均可。。PS:股轉公司對審計報告有限期僅剩下一個月的材料,就不受理了。
② 股票授權有效期延長一年是什麼意思
股票授權有效期延長一年的意思為:
該股票定向增發購買資產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回。
一般股東大會通過定答向增發後是有期限限制的,現在期限快到了仍沒完成,所以需要延長一年的期限。
補充說明:
定向增發:
非公開發行即向特定投資者發行,也叫定向增發,實際上就是海外常見的私募,中國股市早已有之;
但是,作為兩大背景下——即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和股改後股份全流通——率先推出的一項新政,非公開發行同以前的定向增發相比,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通常來說定向增發在市場上是當成利好來看待的。
③ IPO時上報的審計報告,有的時候是三年的,有的時候是三年一期的,根據是什麼呢謝謝!
根據上報的時間 剛過了年就上報的 那就報三個完整的會計年度 過了3月份或者內6月份或者9月份的才上報的 就報三容年一期 以前的要求是凡是過了3月以後報的 都要加一期 現在不用了 只要沒過完6月份就報 還是可以只報3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審計報告
④ 請問:國家對未股改的股票有什麼規定比如:在股改的時間期限規定上和市場交易方面有什麼規定
目前兩市未股改的公司抄僅剩十幾家,都算得上是老大難了,其中ST類的S股主要是因為公司基本面過於糟糕,重組成本過高,根本無力支付股改對價。
非ST類S股各有各的原因,S佳通是因為外資為控股方,外方對中方的股改支付對價很不認同,而且由於它們佔比股份過小,送的少散戶不答應,送的多它們也送不起,就這樣耽擱下來。
S儀化和S上石化是因為母公司中石化控股比例過高,之前兩次決議都是十送三,但這個方案明顯是中石化佔了大便宜,散戶給否決掉了,但中石化態度十分強硬,只給這么多,不要拉倒,證券會做為一家副部級單位,面對中石化這樣的正部級企業倒也無可奈何。
國家對於未股改股票只有交易方面的漲跌停限制為5%,其它方面倒也沒有特殊規定,另外還規定每周一披露一次股改進程。
⑤ 股權激勵計劃 計劃起止時間 是否包含有效期
根據你的提問,經邦咨詢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一)股權激勵計劃的有效期
對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自股東大會通過之日起計算,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在國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應當採取粉刺實施的方式,每期期權授予方案的間隔期應在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以上,國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原則上每兩年授予一次。
(二)股票期權行權時間限制
(1)行許可權制期為股權自授予日至股權生效日(可行權日)為止的期限。行許可權制期原則上不得少於2年,在限制期內不可以行權。
授權日是指上市公司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的日期,通常在股權激勵計劃報中國證監會備案且無異議、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後30日內由董事會確定。如果為國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還要報國務院國資委審核批准。需要注意的是,授權日應為交易日,且不能使一下日期:
1、定期報告公布前30日;
2、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
3、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
*可行權日是指激勵對象可以開始行權的日期。可行權日應是交易日。
(2)行權有效期為股權生效日至股權失效日止的期限,由上市公司根據實際確定,但不得低於3年。在行權有效期內原則上採取勻速分批行權辦法。超過行權有效期的,其行權自動失效,並不可追溯行使。
以上就是經邦咨詢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邦咨詢,17年專注於股改一件事。
⑥ IPO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對於不同公司具體情況不同的,企業自改制到發行上市的時間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回,總體時間為一年以上。正常情答況下,各階段的大致時間為:從籌劃改制到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個月左右,規范的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間可以縮短;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進行盡職調查和製作申請文件,約需3至4個月;從中國證監會審核到發行上市理論上約需3至4個月,但實際操作時間往往會在10個月左右。但由上可見,上市准備時間因企業而異,很難泛泛而論,有時也與企業一把手的性格特點以及中介機構的專業程度有很大關系,從實務中一年內申報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備三五年的情況也不少,這還未考慮期間證監會停止受理或對特殊行業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響。
⑦ 審計報告有效期是6個月還是一年啊
審計報告的有效期是6個月,該6個月指的是審計截止日距協議簽署日不得超過6個月內。
財務審計報告是具有審容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關於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即計量,記賬,核算,會計檔案等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會計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項的報告,是對財務收支、經營成果和經濟活動全面審查後作出的客觀評價。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
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注冊會計師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並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⑧ 股改的審計報告有效期是6個月嗎
股改審計報告沒有有效期之說,主要是受資產評估報告有效期所限制,後者的有效期是1年,從基準日開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