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借錢不還起訴時效有多長
一、借錢不還起訴時效具體如下:
1、對於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逾期則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2、對於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 ,債務人在約定期限屆滿後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 ,從收到欠款條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2年)。
3、對於不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 ,也就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民間借貸,不受訴訟時效規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長20年保護期的限制。
4、對於不定期的民間借貸,如果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的(當然由借款人舉證證明其已經明確表示不予還款),則從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之日起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5、對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的民間借貸,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章,就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二、起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根據法律規定,法院審查借貸案件的起訴時,應當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對於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2、民間借貸的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決還是中止訴訟取決於是否「借貸關系明確」。對於「借貸關系明確」的,法院將缺席判決;對於借貸關系不明確,事實難以查清的,將中止訴訟。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貸憑證等「借貸關系明確」的證據材料,否則一旦借款人失蹤,案件將無限期 「中止訴訟」。
3、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借貸糾紛案件,法院受理後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對於借貸關系明確的,經審理後可缺席判決;對於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
4、此外,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的借貸糾紛案件,對於借貸關系明確的,可以缺席判決;對於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合夥經營期間,個人以合夥組織的名義借款,用於合夥經營的,由合夥人共同償還;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於合夥經營的,由借款人償還。
綜上可知,在借錢不還的情況下,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的話,則這個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斷、中止的,而最長的時候則為20年。
② 一般民間借款到期不還的起訴時效是多長時間
一般民間借款到期不還的起訴時效是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條件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形式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零一條 貸款違約責任
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六條 借款的返還期限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③ 借錢不還多長時間可以起訴對方
私人借款不還超出催收當天就可以起訴。
如果寫的是欠條,又沒有約定還款時間的話,應從你第一次要求他還款時計算,在三年的時間內起訴。如果有具體的還款時間,那麼在該時間的三年內起訴還款。
借款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對借款糾紛來說,訴訟時效的起算點非常重要。借條或者借款合同中有借款期限或者還款期的,期限屆滿後起算三年的訴訟時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
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3)借錢起訴期限擴展閱讀:
最高法司法解釋: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三年規定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妥善處理民法總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主要不同規定的銜接問題。
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4次會議通過了法釋〔2018〕12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並於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負責人介紹,本次《解釋》的的出台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制定《解釋》是依法構建誠信社會、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在制定民法總則過程中,對於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中止等規定的修改,均立足於更好建設誠信社會、有利於保護權利人權利這一立法目的。
為此,在制定《解釋》時,最高人民法院注重尊重立法本意,遵循法理,從司法角度促進誠信社會建設,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穩定,防止義務人利用訴訟時效制度惡意逃廢債務。
制定《解釋》是統一司法裁判標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需要。訴訟時效制度是民商法中的一項基本制度。
民法總則對民法通則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由於兩法的規定存在不同,導致在司法實務中,對如何正確適用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存在較大爭議,亟需統一司法裁判標准。全國人大法工委也希望最高人民法院能及時出台司法解釋明確相關問題。
據介紹,本解釋的核心內容在於民法通則一年短期訴訟時效規定的適用問題。民法通則規定了一年短期訴訟時效,民法總則未做規定,實踐中對民法總則施行後一年短期訴訟時效是否仍然適用,存在不同理解。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的說明》指出,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民法總則將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為三年,有利於建設誠信社會,更好地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根據上述立法目的和法的適用原則,《解釋》第一條規定,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
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於兩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關於民法總則施行之日,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尚未屆滿情形下的法律適用問題,《解釋》第二條根據「前後交叉用新法」的適用原則。
規定「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本解釋如此規定,主要考量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有利於保護債權人權益,符合民法總則將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為三年以及不再規定一年短期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
二、當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跨越民法總則施行日時,依據法理,可推定當事人對於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是知情的,不損害當事人的期限利益。
三、一般情形下,新法的規定優於舊法,適用新法更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解釋規定,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情形下不再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
之所以作出如此規定,主要考慮到:
一、尊重立法本意。司法解釋是立法在審判工作中的具體化,在制定《解釋》時應尊重立法本意。
二、依據法的溯及力法理。遵循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訴訟時效制度為實體法制度,應采從舊原則。
三、基於穩定交易秩序和利益衡平考慮。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情形下,義務人已經享有訴訟時效抗辯權,義務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交易秩序已經穩定,如果再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會使已經穩定的交易秩序受到沖擊。
《解釋》還對訴訟時效中止等問題作了規定。
④ 個人借款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2年。(現《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內容已失效,已經開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從2017年10月1日起為3年。
(4)借錢起訴期限擴展閱讀:
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⑤ 借款的訴訟時效期間是多久
借款的訴訟時效是三年。依據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版《中華人權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如下: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5)借錢起訴期限擴展閱讀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⑥ 借錢不還 起訴有效期是多久
1、如果來有親戚向你借錢,而以前已源經借了幾萬,現在又借能否現在立借條(將以前的也寫入)!
答:可以。
2、借條有效期是多久,有任何保證借條的有效性(例如延長)。
答:一般來說,借條約定還款期的,訴訟時效就是自期滿之日起算兩年,但你可以通過書面催款或者重新立借據等方式延長。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的,一般來說可以是20年。
但無論如何,除了借條,有關匯款憑證等證據,如果有可能,都應妥善保存。如果匯款通過他人完成,關聯性的證據更應考慮安排。
⑦ 借款不還起訴時限多久
越早起訴越好。現在債權的訴訟時效是三年,自對方應還款之日起算,如果有版催款或對方還部分權款項即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訴訟時效。
你起訴了才可能盡快進入執行程序,才可能被盡早償還或被法院盡早執行。
⑧ 請問借款條可以起訴的法律期限是多久
如果抄借條有確定還款日期,那麼襲從該日期起算有兩年的訴訟時效。
該時效適用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假如你在兩年內有找過他還款,或者他有表達過還款意思,那麼該時效則重新計算,但是總長不得超過20年。
而對於無明確還款期限的合同債務,訴訟時效應該從什麼時候計算,有點爭議。一般我們認為,這類債務應該自債權人第一次向債務人主張權利開始計算,因為只有債權人主張權利,債務人沒有在合理期限還款後,債權人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當然,也許你也會碰到有人說應該自合同成立時起效,你可以向他說說我前面的理由,如果搞不定,那隻有上法院了。 這里同樣也適用時效中止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