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報到證的有效期限
報到證過期了還可以到人事局報到,報到證有效期一般是兩年,若果沒有在報到證期限內報到正仍可以使用,但是就不能再更改報到地,只能按照報到證上的報到地報到。
1、報到證所謂「有效期」的說法其實不準確,應為「報到期限」。畢業生畢業報到的正規程序應該是這樣的,先與就業單位簽訂畢業時學校發給的「就業協議書」,並由就業地畢分辦蓋章。然後持此就業協議書回學校,辦理「報到證」(學校根據「就業協議書」上體現的就業地,發放報到證)。
2、報到證的右側有「報到期限」,一般情況下是發證後的兩年內,這個不能理解為有效期,不是過期後報到證就不能使用。這個應該理解為「擇業期(改派期)」。
(1)企業報到期限擴展閱讀:
1、「報到證」由原來「派遣證」轉化而來,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應屆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統招生)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
2、在拿到報到證後如果就業地有變化,就需要做「改派」,改派的期限是發放報到證後的兩年內,在超出這個期限後,就不能再更改報到地,只能按照報到證上的報到地報到。這就是報到證上「報到期限」的意思,也就是有的人平時說的報到證的「有效期」。
⑵ 新注冊的公司沒有及時在15個工作日內到稅務局報到怎樣辦
辦理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辦理稅務登記,逾期罰款處理。現在都是電腦辦證,不處罰過不去,但對此行為罰並不重,如果時間長了,找上門來罰款就是多了。
根據《稅收征管法》
第六十條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如果納稅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將對公賬戶報告給稅局,是有可能會受到處罰的。但如果只是沒有簽約,一般不會處罰的,畢竟簽約事宜是由稅局通知才辦理的。
(2)企業報到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2002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2號公布根據2012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8號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沒有規定的,依照其他有關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作出的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一律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並應當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納稅人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納稅義務;其簽訂的合同、協議等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一律無效。
第四條國家稅務總局負責制定全國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技術標准、技術方案與實施辦法;各級稅務機關應當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總體規劃、技術標准、技術方案與實施辦法,做好本地區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支持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並組織有關部門實現相關信息的共享。
第五條稅收征管法第八條所稱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保密的情況,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稅收違法行為不屬於保密范圍。
第六條國家稅務總局應當制定稅務人員行為准則和服務規范。
上級稅務機關發現下級稅務機關的稅收違法行為,應當及時予以糾正;下級稅務機關應當按照上級稅務機關的決定及時改正。
下級稅務機關發現上級稅務機關的稅收違法行為,應當向上級稅務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報告。
第七條稅務機關根據檢舉人的貢獻大小給予相應的獎勵,獎勵所需資金列入稅務部門年度預算,單項核定。獎勵資金具體使用辦法以及獎勵標准,由國家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制定。
第八條稅務人員在核定應納稅額、調整稅收定額、進行稅務檢查、實施稅務行政處罰、辦理稅務行政復議時,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責任人有下列關系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夫妻關系;
(二)直系血親關系;
(三)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
(四)近姻親關系;
(五)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其他利害關系。
第九條稅收征管法第十四條所稱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並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是指省以下稅務局的稽查局。稽查局專司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案件的查處。
國家稅務總局應當明確劃分稅務局和稽查局的職責,避免職責交叉。
第二章稅務登記
第十條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對同一納稅人的稅務登記應當採用同一代碼,信息共享。
稅務登記的具體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
第十一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向同級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定期通報辦理開業、變更、注銷登記以及吊銷營業執照的情況。
通報的具體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制定。
第十二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向生產、經營地或者納稅義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並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提供有關證件、資料。
前款規定以外的納稅人,除國家機關和個人外,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向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稅務登記證件的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
第十三條扣繳義務人應當自扣繳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扣繳稅款登記,領取扣繳稅款登記證件;稅務機關對已辦理稅務登記的扣繳義務人,可以只在其稅務登記證件上登記扣繳稅款事項,不再發給扣繳稅款登記證件。
第十四條納稅人稅務登記內容發生變化的,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向原稅務登記機關申報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納稅人稅務登記內容發生變化,不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的,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向原稅務登記機關申報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⑶ 報到證的期限
報到證不會被收上去
你以後如果打算找工作進國企事業單位,勸你還是在規定日期之內把報到證叫上去,免得以後麻煩。要是你自主創業或進民營企業,叫不叫愛哦報到證都一樣,交了還要交錢保管。此外,如果你還要考研究生,也要按規定把報到證交了,總之,和政府有關的事情,你就要交報到證。
⑷ 去單位報到後多久可以正式上班呢
如果您是報到證直接派遣到就業單位,報到證的派遣時間通常是已報到證發放當時時間,然後派遣期限是發放時間開始算一到兩個月左右為派遣期限,但這個派遣期限通常僅能作為參考,具體什麼時候單位需要你去報到或者工作,已單位的實際通知為准。但在這個派遣期限內,通常你的畢業院校會將你的學籍檔案轉到這個單位,具體上報時間你需要與工作單位的人事部門確認或等待通知。
⑸ 新成立企業國稅報到期限
沒關系的,現在都是網上上傳,如果來不及定一般納稅人,你次月還是要照常申報的
⑹ 新公司稅務報到期限是多久
稅總辦函〔2017〕576號:現將實行每月或者每季度期滿後15日內申報納稅的各稅種2018年度專具體申報納稅期限明確屬如下,請遵照執行,並及時告知納稅人。
一、1月、3月、5月、6月、8月、11月申報納稅期限分別截至當月15日。
二、2月15日-21日放假7天,2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2月22日。
三、4月5日-7日放假3天,4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4月18日。
四、7月15日為星期日,7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7月16日。
五、9月15日為星期六,9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9月17日。
六、10月1日-7日放假7天,10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10月24日。
七、12月15日為星期六,12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12月17日。
一般納稅人是月報,小規模納稅人是季報
⑺ 報到證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報到證的全稱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它是由教育部統一印製、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簽發的,只有列入國家就業方案的畢業生才持有。是用人單位安排畢業生工作,並接轉畢業生人事檔案、戶口的有效憑證。報到證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門印製或簽發的報到證無效。
報到證必須妥善保管,不論什麼原因,凡自行塗改、撕毀的報到證一律作廢。如報到證遺失,應由畢業生本人提出申請,由學校上報省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批准並予以補發。畢業生在離校時,均有一張報到證。有的畢業生未與單位簽約,自認為沒有報到證,但實際上,這部分學生已按國家規定派往生源地省、市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提請這部分畢業生千萬不要忘記領取報到證。
報到證制度沿襲多年直至今日。現在人才市場中,一些個體企業、外資企業表示不需要畢業生的報到證,但是,只要是對學生負責的用人單位,都應該很重視報到證;對於作為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的應屆生來說,在現有體制下,報到證的作用必將影響你畢業之後的生活。
5、《就業報到證》上報到時間有限制嗎?
答:《就業報到證》的報到的期限為一個月(從報到證簽發之日算起)。畢業生因不及時領取後不按時間到單位報到而後果由畢業生本人負責。
ps:報到證對應屆畢業生作用很大的,你說寫的是生源地的人事局,這時你的檔案等應該是打回原籍了,一般情況下,報到證沒有時間限制的,(雖然上面說的是一個月,我以前就這樣辦過,過期了,可以用,但是一定要有報到證,不能沒有),不去報到也可以,不過你總歸還是要回去辦理相關手續的,如果你已經找到其他單位,還要辦理報到證的改派手續,才可以辦理轉移檔案、戶口等手續。
⑻ 調動單位報到期限問題 勞動法
1、所謂的企業系統內調動,其實就是勞動合同的變更,通過所謂的調動,對你的崗位、職責等勞動條件做出了變動。這里要明確的是,如果勞動者不同意,用人單位是不能隨便對勞動者進行調動的。
2、所謂的報到期限,其實是用人單位所要求的勞動者到新崗位工作的期限。這個由雙方協商一致確定。如果你同意調動,你們可以協商什麼時候上班。如果你不同意,則根本不需要理睬所謂的報到期限。
3、如果用人單位以不服從調動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就是違法解除,你可以要求賠償金。
最後的補充:是的。。因為勞動法根本沒有規定存在調動這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