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央行票據的期限通常為哪些時限
只有2種時限:年度付息\定向回購
Ⅱ 什麼是央票是債券的一種嗎要怎麼買
央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等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它的發行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個人是不能直接投資的。
中央銀行票據(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3年)。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在香港發行了13期、16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由中國人民銀行在銀行間市場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發行,其發行的對象是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有48家,其成員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央行票據採用價格招標的方式貼現發行,在已發行的34期央行票據中,有19期除競爭性招標外,同時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9家雙邊報價商通過非競爭性招標方式配售。由於央行票據發行不設分銷,其它投資者只能在二級市場投資。
Ⅲ 中央銀行票據的央票停發
重啟未滿一年的3年期央票再次遭遇停發。市場認為,嚴重的利差倒掛導致一級市場機構興趣缺乏,進而導致央行使用其他政策工具的預期加重。
2010年12月8日,央行發布公告今日發行50億元3月期央票,然而卻未公布發行3年期央票。按照慣例,3年期央票隔周周四發行,上次發行3年期央票是在11月26日,即明日應發行3年期央票,但央行未發布公告。
交易員表示,一、二級市場利差過大是3年期央票停發的主要原因。由於近期加息預期較濃,昨日現券市場利率繼續走高,午盤之後3年期央票收益率突增,嚴重的利差導致一級市場上央票的吸引力非常低。
分析人士認為,對投資者而言,短期央票也存在利率倒掛現象,但是損失相對較小;對央行而言,近期回收流動性任務依然較重,短期品種相對而言較容易回收,從7日進行的28天正回購也可看出,央行近期傾向於使用短期限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3月期央票發行量較上次增長40億元。有分析師認為,央行在利率倒掛嚴重的情況下增加發行量,不排除明天發行利率上行的可能,而這將加重市場加息預期。
12月11日,統計局和央行將公布11月份宏觀經濟金融數據,市場普遍認為,CPI將繼續上行,本周將成加息敏感窗口。
2010年11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查」顯示,由於食品價格持續走高,11月CPI將再次刷新年內新高。11月CPI同比增幅預測均值為4.75%,中位數為4.7%,遠遠高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份CPI增幅(4.4%)。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指出,如果11月份通貨膨脹數據依舊高企,則加息可能將提前至2010年12月。
「不一定是本周末,預計7日到18日之間都有可能出現,」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公開市場操作已經近於喪失流動性管理能力,如果想要恢復流動性管理功能,必須加息。」
Ⅳ 什麼是1年期央票
即「一年短期中央銀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你理解嗎?我不理解。。。
Ⅳ 什麼是央票,以貼現方式發行是怎麼回事
金融界網站訊: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今天公布的消息稱,繼7月4日發行250億中央銀行票據後,將在明日7月6日發行最高200億的中央銀行票據。三日內,央行累計發行450億的銀行票據。
附:
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公告
[2006]第44號
為保持基礎貨幣平穩增長和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2006年7月4日(周二)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2006年第四十六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1年,最高發行量250億元,繳款日為2006年7月5日,起息日為2006年7月5日,到期日為2007年7月5日,到期按面值100元兌付。本期中央銀行票據向全部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進行價格招標。特別提示,第四十六期中央銀行票據繳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戶名:中央銀行票據(0601046),賬號:23506046,支付行號:001100001509。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
二○○六年七月三日
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公告
[2006]第45號
為保持基礎貨幣平穩增長和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2006年7月6日(周四)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2006年第四十七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3個月(93天),最高發行量200億元,繳款日為2006年7月6日,起息日為2006年7月7日,到期日為2006年10月8日,到期按面值100元兌付。本期中央銀行票據向全部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進行價格招標。特別提示,第四十七期中央銀行票據繳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戶名:中央銀行票據(0601047),賬號:23506047,支付行號:001100001509。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
二○○六年七月五日
附:央行票據相關資料
一、什麼是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二、央行票據的發行與流通
央行票據由中國人民銀行在銀行間市場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發行,其發行的對象是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目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有43家,其成員均為商業銀行。央行票據採用價格招標的方式貼現發行,在已發行的34期央行票據中,有19期除競爭性招標外,同時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9家雙邊報價商通過非競爭性招標方式配售。由於央行票據發行不設分銷,其它投資者只能在二級市場投資。
三、央行票據的作用
1、豐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彌補公開市場操作的現券不足
引入中央銀行票據後,央行可以利用票據或回購及其組合,進行"余額控制、雙向操作",對中央銀行票據進行滾動操作,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增強了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
2、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
國際上一般採用短期的國債收益率作為該國基準利率。但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絕大多數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國債市場存量極少。在財政部尚無法形成短期國債滾動發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發行票據,在解決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時,利用設置票據期限可以完善市場利率結構,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3、推動貨幣市場的發展
目前,我國貨幣市場的工具很少,由於缺少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眾多機構投資者只能去追逐長期債券,帶來債券市場的長期利率風險。央行票據的發行將改變貨幣市場基本沒有短期工具的現狀,為機構投資者靈活調劑手中的頭寸、減輕短期資金壓力提供重要工具。
Ⅵ 什麼是發行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
央行發行票據的目的是為了回籠資金,將市場過剩資金凍結在中央銀行,以緩解市場所面臨的通脹壓力,屬貨幣政策的一種。注意,央行票據一般是針對銀行發行,個人是不能購買的。
Ⅶ 什麼是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中央銀行票據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1993年,人行就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融資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當年發行了兩期融資券,總金額200億元。1995年,央行開始試辦債券市場公開市場業務。為彌補手持國債數額過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將融資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工具。因此,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一直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重要工具。
2002年6月24日,為增加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品種,央行將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進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購品種轉換為相同期限的中央銀行票據,轉換後的中央銀行票據共19隻,總量為1937.5億元。2003年4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了金額50億元、期限為6個月的中央銀行票據。4月28日,央行發布了今年第六號《公開市場業務公告》,決定自4月29日起暫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購操作。近期固定於每周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開始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項重要工具。
Ⅷ 央行發行票據是什麼意思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
它的發行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個人不能直接投資。一般而言,中央銀行會根據市場狀況,採用利率招標或價格招標的方式,交錯發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據,其中以1年期以內的短期品種為主。
央行票據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中央銀行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比較經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由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的一種票據。
(8)央票期限擴展閱讀
央行發行票據的市場影響
1、央行調節工具
作為重要的貨幣市場和公開市場工具,中央銀行票據對市場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中央銀行票據將成為央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短期利率的重要工具。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引入銀行票據替代回購品種,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的自由度。
過去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無論是正回購還是現券賣斷,都受到其實際持券量的影響,使得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央行在調節貨幣供應量時也不得不受自身持有債券的限制。
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有回購和現券兩大工具,但是由於財政部幾乎不發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國債,因此現券操作品種為中長期固息債和浮息債。與短期國債相比,操作中長期債券的弊端在於:對債市的沖擊過大,尤其是對中長期債券的利率影響過於直接;
與貨幣政策操作的短期性要求會產生沖突;價格波動過大。而從實際效果來看,部分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過於注重通過公開市場現券操作博取價差收入,而忽視了對貨幣政策傳導意圖的理解。
引入中央銀行票據後,央行則可以利用這些票據或回購及其它們的組合進行「余額控制,雙向操作」。央行通過對票據進行滾動操作,增加了其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強了對短期利率的影響,增強了調節貨幣供應量的能力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
2、交易基礎
其次,如果形成每周操作的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機制,將為中央銀行票據二級市場的交易提供基礎。只有不斷增強流動性,才能使央行票據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如果流動性不足,那麼無論是市場短期收益率曲線的構成還是市場成員短期頭寸的運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
各主要機構為促進二級市場流動性的提高也可能對關鍵期限品種(如三、六月和一年品種)進行連續報價。連續拍賣和報價機制一方面有助於票據二級市場的活躍,另一方面有助於構造出銀行間市場的短期基準利率曲線,為回購、拆借和其他短期利率產品的定價提供參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銀行票據
Ⅸ 央行手中沒有國債能發行央票嗎央票是不是國債的一種有期限的抵押形式
央票是人民銀行發的,和國債沒有直接關系,國債是財政部發的,大家都在發債,鐵道部、中石油都在發債,和國債也沒啥關系,各發各的
Ⅹ 央票到期,央行必須進行逆回購嗎
先要搞清楚,央票是用來干什麼的。央票就是一種央行對商業銀行發行的可貸債券,其實質是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而正回購是減少可貸資金。逆回購是增加可貸資金,減少商業銀行的票據。是一種調整存款准備金的工具。這樣控制貸款數量來控制流動性。而央票到期不是都能用來兌現的,這需要投票決定購買量和購買方。沒中標那麼你手上的央票就會自動轉入下一個期限的央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