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施工圖設計年限50年的規定在哪個規范中有
直接看圖
《民用建來築設計統一標准》自GB 50352-2019
3.2.1 民用建築的設計使用年限應符合表3.2.1的規定。
表3.2.1 設計使用年限分類
註:此表依據《建築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准》GB 50068,並與其協調一致。
B. 一般民用建築的屋頂防水層使用年限為多久
一般點的防水來保質期是五年也就是自說再見正常情況下防水層至少可以使用5年而不會損壞,好一點貴一點的防水材料也要厚一些,這種可能要多管一些年份大概在10年左右,所以說一般房頂做防水的價格是按照材質來算它的年限的。
C. 普通民用住宅設計年限是幾年
設計年限是100年,使用年限是70年,每家住戶裝修中,敲敲打打,傷筋動骨,砸承重牆,割主鋼筋,房子壽命大大減少了,不到規定年限,已經變成了危房,現在已經有房子在裝修中突然倒塌,怪誰?怪設計?怪施工?
D. 房屋有規定使用年限么
是的;
物權法規定 70年後房屋坐落土地 自動延期70年(商業就是40年 其他的就是50年) 但是房主必須續交年土地出讓金 具體的金額和繳納辦法 目前國家還沒公布。
如果是房子使用年限到了就成危房了 該拆遷了 到時會給你徒弟使用權補償金和房屋拆遷費——拆遷費應該很低 因為房子本身折舊幾乎沒價值了。
商品房買賣中最重要的是兩張證,土地證和房產證。房屋建築產權的歸屬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築,商用建築,工業用建築。按建築用類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權屬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權屬年限為40年。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這使得住宅業主感到安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問題,消除了二手房購買者對土地使用權年限的後顧之憂,將促進二手房的流轉,有利於提高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雖然《物權法》沒有提及續期後的費用及相關問題,對商業和綜合建設用地如何處理,能否自動續期也沒有具體規定,不過,隨著後續法律法規的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將對《物權法》相關部分進行補充。
E. 民用建築怎樣分級
1按耐久年限分建築物耐久等級的指標是主體結構的使用年限。《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50352—2005)對建築物的耐久等級做了如下規定:
(1)一級: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
F. 建築耐久年限和建築主體結構使用年限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一個意思。簡言之,前者強調結構(不塌)年限,後者強調合理使用年限。
1. 關於建築主體結構使用年限:
民用建築合理使用年限主要指建築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根據新修訂《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 50068-2001中將設計使用年限分為四類。另外,《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中3.2.1同樣規定,民用建築設計使用年限有四類:
類別 設計使用年限 用於建築類別
1 5 臨時性結構
2 25 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
3 50 普通房屋、構築物
4 100 特別重要和紀念性建築物
2. 關於建築耐久年限:
耐久年限是指結構在正常使用、維修的情況下不影響結構預定功能的使用期限,是指建築物預期的從建成到破壞所經歷的時間。一般分五級:
一級 - 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適用於具有歷史性、紀念性、代表性的重要建築物。
二級 - 耐久年限50年以上,適用於重要的公共建築。
三級 - 耐久年限40〜50年,適用於比較重要的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
四級 - 耐久年限15〜40年以上,適用於普通建築物。
五級 - 耐久年限15年以下,適用於簡易建築和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下的臨時建築。
另外,以主體結構確定的建築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級:
一級耐久年限100以上適用於重要的建築和高層建築。
二級耐久年限50~100年適用於一般性建築。
三級耐久年限25~50年適用於次要的建築。
四級耐久年限15年以下適用於臨時性建築。
G. 一般建築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您好,商品房是多少復年產權,制指房屋建築產權的歸屬年限,商品房產權年限具體是多少年是和商品房的性質密切相關的。住宅產權是70年,商住房是50年,純商業房是40年。但是商品房產權年限的具體計算時間是從開發商拿地當天算起的。
H. 建築耐久年限
以主體結構確定的建築耐久年限分為四級:
(1)一級建築: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適用專於重要的建築和高層建屬築。
(2)二級建築:耐久年限為50~100年,適用於一般性建築。
(3)三級建築:耐久年限為25~50年,適用於次要的建築。
(4)四級建築:耐久年限為15年以下,適用於臨時性建築。
I. 為什麼住宅建築設計年限為50年,擁有產權70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9)民用建築年限擴展閱讀:
50年產權住宅與普通住宅項目的不同:
很多購房者渴望了解「50年產權住宅」項目與普通住宅項目有什麼不同。主要以下五點主要區別:
一、未來使用費用不確定。前者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採取商用價格。所以,對於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二、相關稅費的差異。普通住宅項目初次購買和未來轉讓時契稅為1.5%,而50年產權的住宅,其契稅按3%繳納。
三、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
四、建設標准不同。如果按照公建相關要求,前者的人防和消防等建設標准較高,對開發商而言,成本將提高,但對購房者的使用影響不大。
J. 我國民用建築設計壽命劃分原則,要國標文件的具體內容。感謝
根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試行)》,一般認為按民用建築的主體結構確定的建築耐久年限分為四級:一級100年以上,適用於重要的建築和高層建築(指10層以上住宅建築、總高度超過24米的公共建築及綜合性建築);二級耐久年限為50——100年,適用於一般建築,三極耐久年限為25——50年,適用於次要建築;四級為15年以下,適用於臨時性建築。若對於地基和主體結構發生質量缺陷,是否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引起爭議,應首先確定該建築物的合理使用壽命。已有確定年限的,以該年限為准;無確定年限的,由原設計單位或有權確認的部門確定,並按此確定的年限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