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世界各國受教育年限

世界各國受教育年限

發布時間:2021-03-11 09:40:45

A. 什麼是義務教育世界各國為什麼要推行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特點。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

B. 國外義務教育現狀,誰知道啊

義務教育並不是中國本土產生的教育制度,所謂均衡發展的法律及政策要義,還需要從義務教育的歷史沿革談起。
義務教育的英文是Compulsory Ecation,字面上看就是強迫教育。國際上的一般定義是,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對適齡兒童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1619年德意志魏瑪邦公布學校法令,規定父母必須送6至12歲兒童少年入學,否則政府將強迫其履行義務,這一法令被公認為世界義務教育的發端。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和現代工業生產方式在全球的發展,各國都開始對青少年進行普遍的、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滿足社會對掌握一定文化知識的勞動力和公民的需求。英、法、美等國大多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義務教育立法,實施之初,均為初等普通教育,以後年限逐漸延長,直至中等教育階段。
現代國家通過立法實施義務教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做法。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倡議,「每個人均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各國憲法都有涉及教育基本權利的規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有170多個國家通過立法實施義務教育制度。由於各國情況不同,義務教育法律條文不盡相同,但共同之處是:明確規定義務教育的對象、目的、內容和年限,規定政府在學校設立和管理方面的責任、學校與宗教分離、家長對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經費來源和分配、實行免費及其他補貼措施等。一國要進行義務教育立法,就必須在教育的強制性、免費性、普惠性(也稱無歧視性或普及性)三個方面達成基本共識。
如果政府提供的義務教育差別很大,致使一部分公立學校配置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很高甚至超標准,另外一部分公立學校卻基本條件不能達標,就無法體現普惠性的基本要求,也就背離了義務教育立法原則。所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有別於其他教育的帶有根本性的特徵,構成了義務教育制度的一個基本屬性。
經過近百年沿革,各國義務教育在堅持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已經分化為具有代表性的兩類運作模式。
福利化公立學校均衡發展模式。如歐洲多數國家和阿拉伯國家,政府在社會事業全面福利化的政策框架內,把所有公辦學校費用都包下來,在那裡很難找到私立中小學,有的國家甚至從學前教育到大學都免費。再如日本和韓國,多年實行義務教育「平準化」政策,公立學校不僅通過財政支出全覆蓋,而且城鄉學校建設通常使用同一張圖紙,既沒有薄弱校,也沒有豪華校。日韓的義務教育辦學宗旨是,盡量不在義務教育提供富裕階層歧視其他階層的機會。
公立學校均衡發展兼顧選擇需求模式。如美國,主要體制模式是在保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充分供給前提下,適應不同階層的選擇性需求。美國實行教育分權制,各州義務教育年限略有不同,但除聯邦和州財政專項資助補貼外,主要依靠學區收取專門的教育稅(財產稅),來支付義務教育公立學校費用。由於富人和窮人所繳稅額不同,所得政府補貼也不同,即使富人區學校所得政府補貼少,但納稅額足以支撐質量上好的公立學校。相反,低收入階層聚居區甚至貧民窟的學校雖有政府補貼,但很難聘到高質量教師。有些富人家庭連所居住學區高質量公立學校都不滿意,而把孩子送進高收費私立學校。
其他發展中國家情況大體如此,如印度,在城市既有很好的公立中小學,也有高收費私立學校,但農村學校質量普遍偏低,農村學校正式教師都是公務員待遇,當財政不足時鄉村就沒有足夠的教師或教學點,於是,有的地區村民集資聘請識字青年教孩子學習。也有個別發展中國家,試驗舉辦少量優質公辦校,收取低於私立學校的額外費用,提供的是准精英化教育。
無論是福利化模式,還是兼顧選擇模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促進公平基本政策取向有直接關系。一個比較共同的特點是政府全額負擔公辦學校支出,提供免費程度不同的義務教育,保證基本入學機會公平。同時,部分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的非公共服務留出一定選擇空間,通常是滿足有額外支付能力的中高收入階層的選擇需求。顯然,不同國家在公共教育資源配置方式上存在著政策價值取向的差異。

C. 西方有義務教育是幾年

義務教育並不是中國本土產生的教育制度,所謂均衡發展的法律及政策要義,還需要從義務教育的歷史沿革談起。
義務教育的英文是Compulsory Ecation,字面上看就是強迫教育。國際上的一般定義是,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對適齡兒童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1619年德意志魏瑪邦公布學校法令,規定父母必須送6至12歲兒童少年入學,否則政府將強迫其履行義務,這一法令被公認為世界義務教育的發端。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和現代工業生產方式在全球的發展,各國都開始對青少年進行普遍的、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滿足社會對掌握一定文化知識的勞動力和公民的需求。英、法、美等國大多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義務教育立法,實施之初,均為初等普通教育,以後年限逐漸延長,直至中等教育階段。
現代國家通過立法實施義務教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做法。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倡議,「每個人均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各國憲法都有涉及教育基本權利的規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有170多個國家通過立法實施義務教育制度。由於各國情況不同,義務教育法律條文不盡相同,但共同之處是:明確規定義務教育的對象、目的、內容和年限,規定政府在學校設立和管理方面的責任、學校與宗教分離、家長對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經費來源和分配、實行免費及其他補貼措施等。一國要進行義務教育立法,就必須在教育的強制性、免費性、普惠性(也稱無歧視性或普及性)三個方面達成基本共識。
如果政府提供的義務教育差別很大,致使一部分公立學校配置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很高甚至超標准,另外一部分公立學校卻基本條件不能達標,就無法體現普惠性的基本要求,也就背離了義務教育立法原則。所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有別於其他教育的帶有根本性的特徵,構成了義務教育制度的一個基本屬性。
經過近百年沿革,各國義務教育在堅持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已經分化為具有代表性的兩類運作模式。
福利化公立學校均衡發展模式。如歐洲多數國家和阿拉伯國家,政府在社會事業全面福利化的政策框架內,把所有公辦學校費用都包下來,在那裡很難找到私立中小學,有的國家甚至從學前教育到大學都免費。再如日本和韓國,多年實行義務教育「平準化」政策,公立學校不僅通過財政支出全覆蓋,而且城鄉學校建設通常使用同一張圖紙,既沒有薄弱校,也沒有豪華校。日韓的義務教育辦學宗旨是,盡量不在義務教育提供富裕階層歧視其他階層的機會。
公立學校均衡發展兼顧選擇需求模式。如美國,主要體制模式是在保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充分供給前提下,適應不同階層的選擇性需求。美國實行教育分權制,各州義務教育年限略有不同,但除聯邦和州財政專項資助補貼外,主要依靠學區收取專門的教育稅(財產稅),來支付義務教育公立學校費用。由於富人和窮人所繳稅額不同,所得政府補貼也不同,即使富人區學校所得政府補貼少,但納稅額足以支撐質量上好的公立學校。相反,低收入階層聚居區甚至貧民窟的學校雖有政府補貼,但很難聘到高質量教師。有些富人家庭連所居住學區高質量公立學校都不滿意,而把孩子送進高收費私立學校。
其他發展中國家情況大體如此,如印度,在城市既有很好的公立中小學,也有高收費私立學校,但農村學校質量普遍偏低,農村學校正式教師都是公務員待遇,當財政不足時鄉村就沒有足夠的教師或教學點,於是,有的地區村民集資聘請識字青年教孩子學習。也有個別發展中國家,試驗舉辦少量優質公辦校,收取低於私立學校的額外費用,提供的是准精英化教育。
無論是福利化模式,還是兼顧選擇模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促進公平基本政策取向有直接關系。一個比較共同的特點是政府全額負擔公辦學校支出,提供免費程度不同的義務教育,保證基本入學機會公平。同時,部分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的非公共服務留出一定選擇空間,通常是滿足有額外支付能力的中高收入階層的選擇需求。顯然,不同國家在公共教育資源配置方式上存在著政策價值取向的差異。

D. 世界人均受教育水平排名

我是來當雷鋒的!
排名 國家 平均受教育年限 對應文化程度
1 挪威 12.6 大學一年級
2 紐西蘭 12.5 大學一年級
3 美國 12.4 大學一年級
4 捷克 12.3 大學一年級
5 德國 12.2 大學一年級
6 加拿大 12.1 大學一年級
7 帛琉 12.1 大學一年級
8 喬治亞 12.1 大學一年級
9 澳大利亞 12.0 大學一年級
10 愛沙尼亞 12.0 大學一年級
11 以色列 11.9 高中三年級
12 瑞典 11.7 高中三年級
13 荷蘭 11.6 高中三年級
14 韓國 11.6 高中三年級
15 愛爾蘭 11.6 高中三年級
16 斯洛維尼亞 11.6 高中三年級
17 日本 11.6 高中三年級
18 斯洛伐克 11.6 高中三年級
19 拉脫維亞 11.5 高中三年級
20 丹麥 11.4 高中三年級
21 烏克蘭 11.3 高中三年級
22 匈牙利 11.1 高中三年級
23 瑞士 11.0 高中三年級
24 立陶宛 10.9 高中二年級
25 比利時 10.9 高中二年級
26 奧地利 10.8 高中二年級
27 亞美尼亞 10.8 高中二年級
28 斐濟 10.7 高中二年級
29 黑山 10.6 高中二年級
30 法國 10.6 高中二年級
31 保加利亞 10.6 高中二年級
32 羅馬尼亞 10.4 高中二年級
33 冰島 10.4 高中二年級
34 西班牙 10.4 高中二年級
35 安道​​爾 10.4 高中二年級
36 阿爾巴尼亞 10.4 高中二年級
37 哈薩克 10.4 高中二年級
38 薩摩亞 10.3 高中二年級
39 芬蘭 10.3 高中二年級
40 湯加 10.3 高中二年級
41 列支敦斯登 10.3 高中二年級
42 塞爾維亞 10.2 高中二年級
43 希臘 10.1 高中二年級
44 義大利 10.1 高中二年級
45 盧森堡 10.1 高中二年級
46 中國香港 10.0 高中二年級
47 波蘭 10.0 高中二年級
48 烏茲別克 10.0 高中二年級
49 馬爾他 9.9 高中一年級
50 土庫曼 9.9 高中一年級
51 古巴 9.9 高中一年級
52 馬紹爾群島 9.8 高中一年級
53 俄羅斯聯邦 9.8 高中一年級
54 塔吉克 9.8 高中一年級
55 克羅埃西亞 9.8 高中一年級
56 塞普勒斯 9.8 高中一年級
57 智利 9.7 高中一年級
58 摩爾多瓦 9.7 高中一年級
59 牙買加 9.6 高中一年級
60 馬來西亞 9.5 高中一年級
61 巴林 9.4 高中一年級
62 塞席爾 9.4 高中一年級
63 巴拿馬 9.4 高中一年級
64 巴貝多 9.3 高中一年級
65 白俄羅斯 9.3 高中一年級
66 阿根廷 9.3 高中一年級
67 吉爾吉斯斯坦 9.3 高中一年級
6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9.3 高中一年級
69 英國 9.3 高中一年級
70 特里尼達和多巴哥 9.2 高中一年級
71 玻利維亞 9.2 高中一年級
72 安地卡及巴布達 8.9 初中三年級
73 波札那 8.9 初中三年級
74 菲律賓 8.9 初中三年級
75 新加坡 8.8 初中三年級
76 密克羅尼西亞 8.8 初中三年級
77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8.7 初中三年級
78 秘魯 8.7 初中三年級
79 約旦 8.6 初中三年級
80 亞塞拜然 8.6 初中三年級
81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8.6 初中三年級
82 汶萊 8.6 初中三年級
83 格瑞那達 8.6 初中三年級
84 南非 8.5 初中三年級
85 墨西哥 8.5 初中三年級
86 巴哈馬 8.5 初中三年級
87 烏拉圭 8.5 初中三年級
88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8.4 初中三年級
89 哥斯大黎加 8.3 初中三年級
90 蒙古 8.3 初中三年級
91 聖露西亞 8.3 初中三年級
92 斯里蘭卡 8.2 初中三年級
93 馬其頓共和國 8.2 初中三年級
94 巴勒斯坦 8.0 初中三年級
95 貝里斯 8.0 初中三年級
96 蓋亞那 8.0 初中三年級
97 黎巴嫩 7.9 初中二年級
98 吉里巴斯 7.8 初中二年級
99 沙烏地阿拉伯 7.8 初中二年級
100 葡萄牙 7.7 初中二年級
101 巴拉圭 7.7 初中二年級
102 多米尼克 7.7 初中二年級
103 委內瑞拉 7.6 初中二年級
104 厄瓜多 7.6 初中二年級
105 中國 7.5 初中二年級
106 薩爾瓦多 7.5 初中二年級
107 加彭 7.5 初中二年級
108 納米比亞 7.4 初中二年級
109 哥倫比亞 7.3 初中二年級
110 卡達 7.3 初中二年級
111 利比亞 7.3 初中二年級
112 伊朗 7.3 初中二年級
113 辛巴威 7.2 初中二年級
114 蘇利南 7.2 初中二年級
115 模里西斯 7.2 初中二年級
116 巴西 7.2 初中二年級
117 多明尼加 7.2 初中二年級
118 史瓦濟蘭 7.1 初中二年級
119 迦納 7.1 初中二年級
120 阿爾及利亞 7.0 初中二年級
121 肯亞 7.0 初中二年級
122 萬那杜 6.7 初中一年級
123 泰國 6.6 初中一年級
124 尚比亞 6.5 初中一年級
125 宏都拉斯 6.5 初中一年級
126 突尼西亞 6.5 初中一年級
127 土耳其 6.5 初中一年級
128 埃及 6.4 初中一年級
129 科威特 6.1 初中一年級
130 喀麥隆 5.9 小學六年級
131 剛果(布) 5.9 小學六年級
132 賴索托 5.9 小學六年級
133 馬爾地夫 5.8 小學六年級
134 印尼 5.8 小學六年級
135 柬埔寨 5.8 小學六年級
136 尼加拉瓜 5.8 小學六年級
137 敘利亞 5.7 小學六年級
138 伊拉克 5.6 小學六年級
139 阿曼 5.5 小學六年級
140 越南 5.5 小學六年級
141 赤道幾內亞 5.4 小學六年級
142 多哥 5.3 小學六年級
143 馬達加斯加 5.2 小學六年級
144 坦尚尼亞 5.1 小學六年級
145 奈及利亞 5.0 小學六年級
146 海地 4.9 小學五年級
147 巴基斯坦 4.9 小學五年級
148 孟加拉國 4.8 小學五年級
149 烏干達 4.7 小學五年級
150 寮國 4.6 小學五年級
151 索羅門群島 4.5 小學五年級
152 塞內加爾 4.5 小學五年級
153 安哥拉 4.4 小學五年級
154 印度 4.4 小學五年級
155 摩洛哥 4.4 小學五年級
156 巴布亞紐幾內亞 4.3 小學五年級
157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4.2 小學五年級
158 馬拉維 4.2 小學五年級
159 瓜地馬拉 4.1 小學五年級
160 緬甸 4.0 小學五年級
161 賴比瑞亞 3.9 小學四年級
162 吉布地 3.8 小學四年級
163 茅利塔尼亞 3.7 小學四年級
164 中非共和國 3.5 小學四年級
165 維德角 3.5 小學四年級
166 剛果民主共和國 3.5 小學四年級
167 厄利垂亞 3.4 小學四年級
168 盧安達 3.3 小學四年級
169 阿富汗 3.3 小學四年級
170 象牙海岸 3.3 小學四年級
171 貝南 3.3 小學四年級
172 尼泊爾 3.2 小學四年級
173 蘇丹 3.1 小學四年級
174 獅子山 2.9 小學三年級
175 葛摩 2.8 小學三年級
176 甘比亞 2.8 小學三年級
177 東帝汶 2.8 小學三年級
178 蒲隆地 2.7 小學三年級
179 葉門 2.5 小學三年級
180 不丹 2.3 小學三年級
181 幾內亞比索 2.3 小學三年級
182 馬里 2.0 小學三年級
183 幾內亞 1.6 小學二年級
184 查德 1.5 小學二年級
185 衣索比亞 1.5 小學二年級
186 尼日 1.4 小學二年級
187 布吉納法索 1.3 小學二年級
188 莫三比克 1.2 小學二年級

E. 如何在網上查各個國家的教育情況

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教育法制建設歷史悠久,成效卓著。長期以來,對於關繫到國家根本利益的教育問題,這些國家都無一例外地求諸法律手段,以其作為保證、鞏固、促進和發展教育的基本措施。由於國家體制、民族傳統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制度不同,各個國家對法的運用及所強調的側重點並不一致,如美、加教育立法的多樣性,法、日教育立法上的高度集權,德國職教法規的獨樹一幟,等等,可謂各具特色。但是,各個國家通過教育立法來體現國家對教育的干預和管理這一原則,卻是始終不變的共性。因此,對國外教育立法基本情況的考察,必定有益於我國教育立法的去弊糾偏。

一、主要發達國家教育立法的基本特色

分析美、英、加、法、德、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的教育立法,透過其斑駁陸離的表徵,可以發現一些足以體現教育立法基本規律的共同之處,作為他國進行教育立法的借鑒。具體地看,他們在教育立法上的基本特徵包括以下方面:

1.將教育立法置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國外,人們已經認識到,教育之於社會穩定、政權鞏固、軍事強大極具意義,因此都非常重視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而教育的振興與進步,又無不依賴於教育立法的啟動、保障及督導作用。在法國,近200年來,教育立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始終持續而系統。日本可謂是典型的「無事不法」的教育法律主義國家,而在美國,其教育及社會的變遷與進步,更是深受教育立法的影響。可以說,這些國家的發達,首先是源於其先進的教育;而先進的教育,又是高度重視教育立法的結果。

2.豐富的教育立法內容

主要發達國家的教育立法,在內容上已經十分豐富而寬泛:從教育行政體制設置、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培養目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到關於應開設課程、教育內容、授課時數的原則性規定;從教育經費的籌集、使用到教職員的責任、權力、利益、資格、進修、待遇、考核,以及私立教育、家庭教育等,幾乎無所不包,內容極為豐富。

3.完備的教育立法體系

由於教育法制建設十分發達,這些國家已經建立起了相當完備的教育立法體系,主要表現為:一是法域寬廣,由初始的義務教育到如今國民教育系統的所有領域,皆有相應的立法,如日本,教育立法已遍及學前、學校、社會、產業、邊遠地區教育,以及教育行政、財政、職員、私立教育、師范教育等方方面面;二是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國家教育立法的種類,美國聯邦有成文法規80餘個,日本則多達180餘種;三是層次完整,這些國家都在憲法的教育條款下,以「教育基本法」為基礎作原則性規定進行統率,以「學校教育法」為核心作一般性規定,下設各單項教育法規進行具體規范,並以「實施細則」、「實施辦法」使之更加具體可行,再加上因地制宜的各級地方教育立法和日趨重要的不成文法,構成了相當完整的立法層次。

4.嚴格的教育立法程序

雖然國外也不諱言教育法規與其他法規間的差異,但是,這卻絲毫無損於其立法程序的嚴格規范。在國外,無論是法、日等「集權型」國家,還是美、加、德等「分權型」國家,其教育立法許可權的規定都是十分明確具體的,任何機構不得逾越。同時,其教育立法大都包含了提出法案、審議通過、批准簽署等過程。其中,對提案有各種具體規定,其法案審議更是復雜煩瑣,如法國有的法案要經過10來個環節才可完成審議。

5.高明的教育立法技術

主要發達國家的教育立法,已經愈益關注其技術性問題,往往對法規目的、用語限定、邏輯結構、文字表述等都予以高度關注。如加拿大教育立法就十分注重教育法規在形式、內容上的規范,其用語嚴謹科學,不借用大量篇幅對專門術語的含義作出具體說明,以避免概念不清影響實施,而且教育法規條款的邏輯規范結構十分完整。在法國教育立法中,不僅明確界定相關概念,而且對法律適用范圍、執行時的過渡性辦法、委任立法、執法情況的檢查監督等一系列事項都予以明文規定,其高明的立法技術一覽無遺。

6.注重教育投資立法

發達國家的人們已經認識到,發展教育的根本措施在於具備充足的財力保障,這也正是他們十分注重教育經費立法的原因。在日本,《義務教育費用國庫負擔法》、《私學振興財團法》等一系列法規,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經費由國家負擔和地方負擔的數目、比例都作出明確規定,確保經費落實,促成教育興邦。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學校法》有1/4的條款專論教育經費,從年度預算、決算,到徵收教育稅、專項教育撥款,都有具體規定。其重視投資之意確鑿無疑。

7.完善的教育法律監督

發達國家的教育立法,總是連同教育執法、司法一並考慮設計,已經形成一套廣泛的法律監督系統。在法國,其完善的教育執法監督體系,確保了教育法規的順利推行。日本對私立教育有極強的立法監督力度,直至依法關閉私立學校,以保障私立學校法的施行。德國職教因其廣泛的法規監督而成為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

8.教育立法與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動

在發達國家,教育立法開端於義務教育制度的確立與鞏固,並逐步形成了教育立法與教育改革的良性循環;教育改革促成新的教育立法,教育立法鞏固教育改革成果並推動其進步深化。日本二戰後由軍國主義教育體制向和平教育體制的順利轉換,得益於其《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立法的促進和保障。在美國,學科結構運動、生計教育運動、跨世紀教育改革等戰後教育改革的實施,無不與其《國防教育法》、《生計教育法》、《美國教育改革法案》等教育法規的推動作用密不可分。

二、主要發達國家教育立法對我國的啟示

通過對主要發達國家教育立法基本特徵的分析考察,我們可以獲得一些有助於我國教育立法的啟示:

1.切實重視教育立法,堅持「依法治教」

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和我國的歷史教訓,都要求我們,必須堅決轉變以行政命令、黨委文件直接插手具體教育事務的做法,而應更多地通過法律規范來調節錯綜復雜的教育關系,政府和黨委應從愈益繁重的教育行政事務中擺脫出來,抓好戰略性、方向性問題的調研和決策,以促進教育的更大發展。這既是現代教育法制化趨勢的必然要求,又是國內外經驗教訓的明確昭示。

2.加快教育立法進程,完善教育法規體系

有法可依,乃是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礎。在發達國家,其教育法規體系已經完備到幾乎」無事不法」的程度,極大地促進和保障了教育的飛速發展。我們理應糾正教育立法進展緩慢的傾向,加快立法進程,盡快出台一些急需的重要法規,如《教育投資法》、《民辦教育法》、《師范教育法》、《中外合作辦學法》等,並及時制定相應的配套法規和實施細則,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法規體系,為教育法制化奠定堅實基礎。

3.嚴格教育立法的程序和過程

發達國家的教育立法,十分注重程序的嚴格以及過程的規范,其教育法規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實施相當順利。我國的一些教育法規,由於立法程序、過程不夠嚴格規范,長期存在著效力權威受損、實施不夠有力的痼疾。國外的這一經驗,足資我們借鑒。

4.改進教育立法技術,提高法規的操作性

在發達國家,由於立法技術相當高明,其教育法規有很強的操作性,對教育法律關系的約束力和規范調整功能也因此得以盡情發揮。而在我國,因為立法技術的不足,人們面對教育法規往往不知如何遵守與執行,違法者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由此形成立法、執法、司法間的惡性循環。大力改進教育立法技術,使教育法規語言簡潔、規范,含義明確,既定性又定量,准確界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麼做」、「違規責任與後果」等方面的問題,增強教育法規的操作性,這已是我國教育法制化的關鍵環節。

5.強化包括立法監督在內的教育法律監督

發達國家教育法規的良好施行,同他們擁有完善健全的監督機制密不可分。我國教育法規監督不力的後果已經相當明顯。為此,加強教育法規監督,並首先從立法監督的完善著手,已成為我國教育法制建設的必要環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權力機關的權威監督,改善行政機關的內部監督,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會極大地促進依法治教的實現程度。

此外,美國、日本教育法規因為系統性方面的差異所帶來的不同效果,也提醒我們:注重教育立法的預測、規劃,增強教育法規的系統性、科學性,是教育法規興教促教、富國興邦的重要條件。同時,必須充分估計教育判例法對「依法治教」的意義,潛心研究教育判例法在我國教育立法中的運用前景、可能性和條件,進一步完善我國教育立法的表現形式,更有力地促進教育法制建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經濟一體化、信息全球化的當代,我國教育立法也面臨著與世界潮流相互融合的趨勢。為此,立足於我國的現實國情,植根於深厚的民族傳統,奠基於現有的教育法製成就,借鑒國外教育立法的有益經驗,將使我國的教育法制化建設如虎添翼,勢不可擋。

F. 外國學歷在本國會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嗎

中國的本科學位可以按照不同的辦學形式分類,有些國家對不同類別的分別對待。德國只承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夜大、電大、函授、成考都不承認。其他國家基本上也是只承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從法律上講,中國與27個國家簽訂了互相承認學位學歷的協議,也就是說這些國家是承認的。其他的國家是否承認就看該國家或者學校的意思了。對於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學位,也是如此。
如果你在澳洲沒有工作過回國也不會有太多好的機會了...除非是托關系找的那種...男生讀金融很好...如果數學好的話...
有科研創新項目帶回國的也很好...當然要讀到起碼碩士了吧...生物科技什麼的未來都看好
建築設計也很好,讀的時間是長了...但可以世界上到處走...男女讀都很好
MBA這種東西以後隨時都可以讀...家裡有公司在本科就可以讀自己有興趣的...文科一般找工作都比較難....純理論的就算了....語言可以當興趣,除非你真的很想當翻譯...現在做媒體方面的競爭也很大...你要中英文都寫得很好可能還有希望....悉尼大學的媒體傳播是四年的....也屬於文科了...學了就算以後不做這行也會有用的...你會比較能分析,表達能力也會比較高...這個可能算是文科里相對容易就業的了...

G. 在美國幾年義務教育

美國的義務教育一般是13年。

美國的公立義務(免費)教育稱為K-12,是從Kindergarten(簡稱為K)到12年級的整體教育架構。大多數情況下,分為小學六年(從K到5年級)、中學三年(6~8年級)、高中四年(9~12年級)。

不過,也有一些學校實行小學七年、初中兩年、高中四年的學制。因此,不難看出,在中國經常被翻譯成幼兒園的Kindergarten,在美國其實是小學的最低年級K。就讀的小朋友接受國內所說的幼小銜接教育,為就讀小學一年級做准備。

全美各地進入小學K年級的時間要求不同,大多集中在8、9月。以加利福尼亞州公立小學為例,9月1號前滿5歲,可報名入學。家長需要在孩子生日過後,持在當地學區居住的證明材料(房產證明或租房合同)到校進行入學登記。

(7)世界各國受教育年限擴展閱讀

在美國,16-18歲之前必須在學校就讀。現在許多州要求必須就讀到18歲。有些州只規定必須就讀到14歲。學生可以進入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或家庭學校就讀。在多數公立和私立學校,教育分為3級水平:小學、初中和高中。

在聯合國的一個21個國家的教育索引中,美國得分為99.9,排名世界第一。7660萬學生在16個年級就讀。其中,在義務教育階段,有520萬人(10.4%)在私立學校就讀。

在該國成年人口中,有85%達到中學畢業,27%獲得學士學位以上學位。根據2002年美國人口調查局統計,大學畢業年收入平均為45,400美元,超過平均水平10,000美元。該國15歲以上人口的識字率為98%。

H. 世界上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的國家都有哪些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70多個已經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免費義務教育。發達國家大多普及了10年以上(含10年)義務教育,其中經合組織國家義務教育年限基本都在12年左右(請參見圖片),並且正在向15年義務教育邁進。

十二年義務教育,是指將高中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范圍之內從而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中國特區、民族地區、浙江、廣東、河北多地都嘗試了高中免費教育,取得很好反響。但主要還集中在民族地區、沿海等發達地區,沒有大范圍普及。

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代表熱議十二年義務教育。有政協委員提議要在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對此,社會各方意見不一,有學者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因此,關於在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提案還在進一步論證之中。

目前已經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城市

2006年6月 陝西省吳起縣

2007年 廣東省珠海市

2010年8月 江西省德興市

2010年10月 福建省福州馬尾區

2011年3月 湖南省吉首市

2011年9月 江蘇省南京市

2011年12月 福建省晉江市[8]

2012年 內蒙古自治區

2014年8月 福建省「漳州開發區」

2015年8月 廣東省深圳市

2016年 湖北省興山縣、青海省「六州地區」、四川省「民族地區」、雲南省迪慶州與怒江州、新疆自治區吉木薩爾縣、湖南省長沙市、陝西省

2002年,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就開始對低保家庭學生、孤兒學生、特困學生和部分山區義務段學生實施免費。2004年2月20日,鄞州區出台政策,進一步實施全免

《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的總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適應初中畢業生接受良好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

I. 簡答世界各國普及義務教育的普遍經驗是什麼

實現了從「條塊分割」到「三級辦學、兩級管理、以省為主」變革。

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學校之間教育職責許可權逐步理清。義務教育從最初的「人民教育人民辦」逐漸走向「人民教育政府辦」,成為政府基本公共服務。

1998年部屬高校調整撤並開啟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了從「條塊分割」到「三級辦學、兩級管理、以省為主」變革。持續改進職業教育管理方式,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不斷完善。

(9)世界各國受教育年限擴展閱讀:

普及義務教育的相關要求:

1、家長應當了解兒童成長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知識,開展適合孩子特點的家庭教育。

2、要理解學校和老師,減少不必要的干預,支持他們按照規律教學。要創造條件,給孩子們提供更加豐富、優質、干凈的社會資源和活動場所。

3、學生要把砥礪品德、勤奮學習、強健體魄、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義務,積極參加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做最好的自己。

J. 世界各國的高考時間

世界各國高考時間如下:

1、美國高考時間 :

美國其實並不施行統一的全國大學入學考試,但是對中學生上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學業能力評估考試」(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ACT)。ACT考試更像一種學科考試,強調考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與中國的「高考」有相似的地方。

SAT考試每年要舉行7次,考試內容有數學和語文各三個部分,時間為三個小時。雖然聽上去也是「高考」的一種,但其實SAT考試的內容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的關系,主要是考查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2、英國高考時間:

英國的中小學教育是免費的。中學生在初中畢業後就要參加一個重要的GCSE考試,即普通中學教育證書考試,通常要考8至10門課程,由英國教育部門統一命題,在規定的時間全國統考。

3、肯亞高考時間

與中國不同,非洲國家肯亞的高考是安排在10月底舉行,考試會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考生需要參加約22門課程的考試,當然,不是每門都要考,除了必修科目,只需要參加自己選修科目的考試即可。肯亞大學錄取率非常低,20多萬考生參加高考,最終可能有約1萬人能進入公立大學就讀。

4、中國高考時間:

高考,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台除外)大學最重要的入學考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考試院命題,每年6月7日、6月8日為考試日,部分省區高考時間為3天。

5、巴西高考時間

巴西高等院校根據各自學校的情況制定招生計劃和錄取標准,具體考試時間和科目由參加招生的各大學自行決定。報考高等院校的學生,必須有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畢業證書。在考試的具體內容上,各高校和各專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由於聯邦和州立等公立大學實行免費教育,所以吸引眾多考生。巴西高校一般採取走讀方式,每年有效學習時間為180天。

閱讀全文

與世界各國受教育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