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花菜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黃花菜栽植時間分為秋栽和春栽兩種,秋栽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春栽4月中下旬5月初。東北耐寒品種黃花菜引種季節,一般春季和秋季都可以完成。春季一般在四月下旬---6月上旬,秋季從下霜開始到上凍前都可以進行。
黃花菜一般以獨栽好、栽後要灌足水,特別在封凍前後要灌一次封凍水,防止發生凍害,影響其成活率。因為黃花菜生長時間長,栽植時要提前搞好田間規劃,一般栽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壟作,一種是畦作,壟作寬65厘米,將土地打成65厘米寬的壟,在壟溝內施足底肥(基肥)用土混均勻後按株距30-35厘米刨穴,每穴栽植2-3株,栽植原則是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畦作先施底翻地耙平後人工做哇,1米寬畦栽雙行,方法同壟做。畝穴數2500-3000;栽植的密度可視土壤肥沃而定。一般肥沃土壤宜稀植,脊薄土壤宜適當密植。
㈡ 黃花菜適合什麼時候種植
黃花菜的種植時間:以春秋兩季為好
黃花菜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地緣或山坡均可栽培。對光照適應范圍廣,可與較為高大的作物間作。黃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溫。忌土壤過濕或積水。旬均溫5℃以上時幼苗開始出土,葉片生長適溫為15℃~20℃;開花期要求較高溫度,20℃~25℃較為適宜。
黃花菜(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英文名:Daylily),又名金針菜、檸檬萱草,忘憂草,屬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花葶長短不一,花梗較短,花多朵,花被淡黃色、橘紅色、黑紫色;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花果期5-9月。
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㈢ 黃花菜多長時間涼
1tian
㈣ 黃花菜能放多長時間
這個期限呢我也不知道
不過最好是別吃了。畢竟是兩年前的。為了生命安全哈。。畢竟一點黃花菜么。可以再買。要是吃了中毒那就不好啦。。。
㈤ 黃花菜一年能分幾個櫱
的,黃花菜一年種多年收。 黃花菜一年有春、秋季兩個營養生長期,採收結束後進入發根分櫱的秋苗生長期和冬季休眠期。這個時期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能否增加黃花菜的生長年限,發揮經濟效益,達到年年高產、穩產的目的,關鍵在於採收後的管理。 1. 拔稈割葉 黃花菜採收後,花稈逐漸乾枯,要及時將枯稈拔除,未乾枯的不可硬拔,以免傷芽。同時,將離地面3~5厘米的老葉割除,如割得太短,會損害隱芽萌發,留得太長則多消耗養分。拔稈割葉可促進秋苗發棵,增加翌年花枝數,顯著提高黃花菜產量。 2. 清園消毒 據調查,黃花菜普遍發生銹病、葉斑病、葉枯病和蚜蟲等,秋、冬兩季進行清園消毒,對防治其病蟲害經濟有效。黃花菜採收後,病蟲害仍繼續繁衍為害,於秋、冬季分別清園消毒1次,把梯壁、地頭和四周圍的雜草除凈,連同黃花菜的病葉一起集中燒成泥灰。這樣既能消滅病蟲源,又能增加肥源。 3. 深翻施肥 種植黃花菜的地塊,經過採花期長時間踩
㈥ 黃花菜是不是種上後年年可以採收
是的,黃花菜一年種多年收。
黃花菜一年有春、秋季兩個營養生長期,採收結束後進入發根分櫱的秋苗生長期和冬季休眠期。這個時期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能否增加黃花菜的生長年限,發揮經濟效益,達到年年高產、穩產的目的,關鍵在於採收後的管理。
1. 拔稈割葉 黃花菜採收後,花稈逐漸乾枯,要及時將枯稈拔除,未乾枯的不可硬拔,以免傷芽。同時,將離地面3~5厘米的老葉割除,如割得太短,會損害隱芽萌發,留得太長則多消耗養分。拔稈割葉可促進秋苗發棵,增加翌年花枝數,顯著提高黃花菜產量。
2. 清園消毒 據調查,黃花菜普遍發生銹病、葉斑病、葉枯病和蚜蟲等,秋、冬兩季進行清園消毒,對防治其病蟲害經濟有效。黃花菜採收後,病蟲害仍繼續繁衍為害,於秋、冬季分別清園消毒1次,把梯壁、地頭和四周圍的雜草除凈,連同黃花菜的病葉一起集中燒成泥灰。這樣既能消滅病蟲源,又能增加肥源。
3. 深翻施肥 種植黃花菜的地塊,經過採花期長時間踩踏,土壤變得板結,應在處暑至秋分選擇晴天土干時進行全面深翻,促使秋苗生長期長、生根多、發大棵。植株四周要先挖空,鏟斷衰老根(可促長新根,促進新陳代謝)後用碎土填平,勿使根外露,以免水分蒸發後傷根。結合深翻施1次秋苗肥,每畝用人糞尿250千克、三元復合肥15千克混合土雜肥500~750千克培肥。
4. 更新復壯 處暑後雨水較多,是黃花菜更新的好時機。對老根密集、霉爛根多新根少、苗叢矮小、薹稈細弱以及不抽薹的高齡衰老植株,要抓緊更新重栽;對病蟲嚴重的要挖掘燒毀,用健株補栽;對栽培面積小、發重病的地塊,最好全部挖掘更新或進行輪作改種;對混雜的劣種、不同花期品種,要及時淘汰更新,確保黃花菜高產、穩產。
5. 培土護蔸 黃花菜一年種多年收,新根逐年從新生的短縮莖上發出,層層向上長而暴露於土外,故冬季必須培土,培土護蔸最好利用塘泥、溝泥、淤泥等,以護根防凍,減少無效分櫱。
㈦ 黃花菜種植時間是幾月份
黃花菜的種植時間:以春秋兩季為好
黃花菜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地緣或山坡均可栽培。對光照適應范圍廣,可與較為高大的作物間作。黃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溫。忌土壤過濕或積水。旬均溫5℃以上時幼苗開始出土,葉片生長適溫為15℃~20℃;開花期要求較高溫度,20℃~25℃較為適宜。
栽培要點
1、合理密植。採用密植可發揮群體優勢,增加分櫱、抽薹和花蕾數,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一般多採用寬窄行栽培,寬行60~75cm,窄行30~45cm,穴距9~15cm,每穴栽2~3株,栽植4.5萬~7.5萬株/hm2,盛產期達150萬~225萬株/hm2。
2、適當深栽。黃花菜的根群從短縮莖周圍生出,具有1年1層,自下而上發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適當深栽利於植株成活發旺,適栽深度為10~15cm。植後應澆定根水,秋苗長出前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新苗的生長。[5]
3、中耕培土。黃花菜為肉質根系,需要肥沃疏鬆的土壤環境條件,才能有利於根群的生長發育,生育期間應根據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第2~4次在抽薹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5]
4、施肥。黃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補施蕾肥。
冬肥(基肥)。應在黃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即秋苗經霜凋萎後或種植時進行,以有機肥為主,施優質農家肥3萬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
苗肥。苗肥主要用於出苗、長葉,促進葉片早生快發;苗肥宜早不宜遲,應在黃花菜開始萌芽時追施,追施過磷酸鈣150kg/hm2、硫酸鉀75kg/hm2。
薹肥。黃花菜抽薹期是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重要時期,此期需肥較多,應在花薹開始抽出時追施,追施尿素225kg/hm2、過磷酸鈣150kg/hm2、硫酸鉀75kg/hm2。
蕾肥。蕾肥可防止黃花菜脫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長採摘期,增加產量;應在開始採摘後7~10天內,追施尿素75kg/hm2。同時採摘期每隔7天左右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加0.4%尿素,加1%~2%過磷酸鈣(經過濾)水溶液,另加15~20mg/kg九二O於17:00後噴1次,對壯蕾和防止脫蕾有明顯效果。
㈧ 黃花菜真空包裝保質期多少時間
是新鮮的黃花菜嗎?
我覺得抽真空包裝會形成較大的擠壓力,新鮮黃花菜豐富的植物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擠壓,因為,這個擠壓力真的不小。
還有新鮮黃花菜不適合真空包裝,因為,在真空條件下,黃花菜還會呼吸,會釋放二氧化碳和水汽,悶在袋子里,會更快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