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服葯年限

服葯年限

發布時間:2021-03-10 15:28:43

Ⅰ 吃葯的時間

葯物有很多種服用方法,如睡前服、飯前(後)服,痛時服等等,葯袋上寫有一日三次,一般最好是8小時左右服一次,如你說的阿莫西林它是一種抗菌消炎葯,一般8小時左右服一次,如果感染嚴重就得6小時服一次,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達到抗菌消炎的效果。
至於葯物的毒性,多數葯物毒性不大如你說的阿莫西林它屬於青黴素類,它抗菌是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人體細胞無細胞壁,所以青黴素類對人體影響很小。葯物在體內很快被代謝,一般不會蓄積在體內,只要你不是濫用,用葯中注意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病好後及時停葯,就不會影響健康的,放心吧。

Ⅱ 服葯的時間要求

飯前飯後不是隨便定下來的,每種葯物的特性都不一樣,要看使用說明書的,
飯前飯後都是葯物在經過幾年的臨床研究後才定下來的。

Ⅲ 服葯的最佳時間是好久

用葯時間與治療效果關系密切

Ⅳ 服葯的時間是怎樣把握

人體內存在著生物鍾

Ⅳ 吃葯一般在什麼時候

分兩種情況: 1.若吃中葯,則在飯前吃,因為中葯葯性溫和,對於胃的刺激微弱且空腹易於吸收; 2.若吃西葯,則在飯後吃,因為一般西葯對於胃的刺激比中葯大,所以西葯不宜空腹吃。

Ⅵ 服葯有怎樣的時間說明

人體內存在著生物鍾,支配著人的生物活動。醫生可以根據人體對葯物作用的靈敏節律,依不同人群乃至個體差異,正確選擇服葯時間,使葯物發揮最佳效力。同時,有利於降低服葯的副作用。

以下是一般人可供參考的常用葯物服用時間:

降壓葯:上午7時、下午3時、晚7時,或上午10~下午3時,臨睡前不宜服用。

湯葯:晨醒空腹和晚臨睡前兩次分服。

利尿葯:晨7時。

降血糖葯:凌晨4時或餐前。

心臟病葯:晨6~8時。

助消化葯:餐前10分鍾餐前、餐後5分鍾。

滋補葯:中成葯補陽、補氣類晨醒空腹服,滋陰養血類晚臨睡前服;止痛葯:上午11~12時或晚9時。

抗生素:餐前或間。隔6小時一次。

維生素:兩餐間。維生素K應及時服。

哮喘葯:夜間服(用量增加2倍)

胃腸解痙葯、抗酸葯、利膽葯:餐前。

對胃腸有刺激的葯(如阿司匹林、紅黴素):餐後。

鎮咳葯:餐後30分鍾。

抗癌葯:下午至晚間(亦可晨醒空腹)。

補鐵劑:晚7時。

降血脂葯:睡前或與晚餐同服。

瀉葯:緩性瀉葯睡前30分鍾;快性瀉葯晨空腹。

補鈣葯:餐後即時。

驅蟲葯:睡前30分鍾或夜間空腹。

抗過敏葯、避孕葯:睡前30分鍾。

催眠葯:睡前30分鍾。

另外,天氣變化也可使葯物效果發生變化。某些葯物即使給同一人使用同一濃度,在不同的天氣氣候條件下亦可能產生不同的反應和療效。

Ⅶ 不同的葯的服葯時間是怎樣的

人體內存在著生物鍾,支配著人的生物活動。醫生可以根據人體對葯物作用的靈敏節律,依不同人群乃至個體差異,正確選擇服葯時間,使葯物發揮最佳效力。同時,有利於降低服葯的副作用。

以下是一般人可供參考的常用葯物服用時間:降壓葯:上午7時、下午3時、晚7時,或上午10~下午3時,臨睡前不宜服用。

湯葯:晨醒空腹和晚臨睡前兩次分服。

利尿葯:晨7時。

降血糖葯:凌晨4時或餐前。

心臟病葯:晨6~8時。

助消化葯:餐前10分鍾餐前、餐後5分鍾。

滋補葯:中成葯補陽、補氣類晨醒空腹服,滋陰養血類晚臨睡前服;止痛葯:上午11~12時或晚9時。

抗生素:餐前或間。隔6小時一次。

維生素:兩餐間。維生素K應及時服。

哮喘葯:夜間服(用量增加2倍)

胃腸解痙葯、抗酸葯、利膽葯:餐前。

對胃腸有刺激的葯(如阿司匹林、紅黴素):餐後。

鎮咳葯:餐後30分鍾。

抗癌葯:下午至晚間(亦可晨醒空腹)。

補鐵劑:晚7時。

降血脂葯:睡前或與晚餐同服。

瀉葯:緩性瀉葯睡前30分鍾;快性瀉葯晨空腹。

補鈣葯:餐後即時。

驅蟲葯:睡前30分鍾或夜間空腹。

抗過敏葯、避孕葯:睡前30分鍾。

催眠葯:睡前30分鍾。

另外,天氣變化也可使葯物效果發生變化。某些葯物即使給同一人使用同一濃度,在不同的天氣氣候條件下亦可能產生不同的反應和療效。

Ⅷ 用葯時間怎麼制定

葯物的代謝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只有掌握了葯物的半衰期,才能及時用葯,維持葯物的血葯濃度,達到治療目的。如半衰期長的葯物,可能1天只需用1次葯,而半衰期短的葯物則應該1天內多次用葯。

由於不能理解或錯誤理解葯動學原理,在服葯時間上經常出現以下誤區:

(1)三餐服葯

很多胃腸病患者都認為服葯時間應該在餐後,但是有的葯1日服2次,應每隔12小時1次,如果也在三餐後服葯,肯定會導致白天血葯濃度過高,夜間血葯濃度不夠,影響治療。所以服用時間不應該只考慮在餐後,還應該根據葯物在機體的代謝時間及時用葯,如1天服用2次的葯物,早上8點服用第一次後,第二次就應該在晚上8點,間隔12小時左右,而不是午餐以後。

(2)忘服補服

很多胃腸病患者因為工作學習太忙、進餐時間不規律等出現了忘記服葯的情況。這些患者通常會因為早上的葯沒服用,就把早上的葯和中午的葯一次服下,以為這樣就不會影響葯效。其實葯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是不斷變化的,每種葯物都有各自的半衰期,如果不按時服葯,或將2次的葯1次服用,將不利於血液中的葯物濃度的維持,沒服葯的時候起不到葯效,加量的時候,又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的增加。

(3)時斷時續

還有一些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漠不關心或者由於太忙而無暇顧及,經常是記得就用葯,不記得就停葯,沒有形成療程,血葯濃度也是很不穩定,時高時低。如果達不到比較恆定的血葯濃度,就可能無法控制疾病的發展,導致治療失敗,甚至因此產生耐葯性。

根據治療目的制定用葯時間

胃腸病用葯針對性很強,一般根據治療的目的選擇用葯時間。如抗幽門螺桿菌的葯物宜飯前服,制酸葯宜飯後服,緩瀉葯宜睡前服等等。

根據葯物的不良反應制定用葯時間

葯物的不良反應有時也是決定用葯時間的重要因素。比如胃腸病患者在使用對胃腸有刺激的葯物時,應該在飯後使用,以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有興奮作用的葯物在使用時應該盡量避免晚上服用;有鎮靜催眠作用的葯物應該避免在白天工作時間服用,以免出現事故。

正確掌握胃腸病的用葯劑量

葯物的作用和劑量關系十分密切,無論是什麼葯,把握好劑量非常關鍵,因為劑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葯效及其不良反應。很多葯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所以胃腸道疾病用葯更加需要斟酌劑量。一般來說,葯物的使用劑量要根據以下條件來決定:

年齡大小

由於小兒身體尚未發育成熟,無論在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還是對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不同於成年人。老年人因肝腎功能衰退,使葯物的代謝排泄能力下降,致使葯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延長,易產生不良反應。故老幼用葯劑量應比成年人少,特別是作用峻猛,容易損傷正氣的葯物,用量應低於青壯年的用葯量。60~80歲老年人用葯劑量一般應減為成人劑量的2/3,80歲以上老年人一般為成人劑量的1/2。兒童用葯劑量按體重計算,兒童劑量:成人劑量*兒童體重(千克)/50(千克)。

性別決定

對於一般葯物,男女用量區別不大,但婦女在月經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葯用量一般不宜過大。

體質強弱

體質強壯者用量可重,體質虛弱者用量宜輕,即使是用補益葯,也宜從小劑量開始,以免虛不受補。

病程長短

一般來說,新病患者正氣損傷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體虛,用量宜輕。

病勢輕重

一般來說,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緩病輕者用量宜輕。如病重葯輕,猶如杯水車薪,葯不能控制病勢;若病輕葯重,誅伐太過,葯物也會損傷正氣。

另外,在確定葯物劑量時,除應注意上述因素外,還應考慮到季節、氣候及居處的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Ⅸ 吃葯時間有規定嗎,跪求回答

假如你的這個葯說明書一天要吃三次。

你的情況屬於一天可以吃3次 就按說明書的來。

如果你一天只能有兩次只要的機會 可以在每次吃葯的時候 酌情增加百分之20的葯量 以作為少了那一次的劑量補充。

吃葯不是太過於講究,一般慢性病,長期病,頑固病,在初期服葯需要非常謹慎。

偶爾生病的不用過分擔心。

Ⅹ 服葯有什麼時間限制

很多人以為只要服用的葯物正確,至於服葯時間並不重要。但事實上,服葯的時間對於葯物的療效至關重要,如若服葯時間科學,則既能發揮葯物的最大療效,又能減少葯物的副作用。否則,不但延誤疾病的康復,還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現將常用的葯物服用時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滋補類葯應清晨空腹服用

適宜清晨空腹服用的葯物多為滋補類葯,如人參、蜂乳等。清晨空腹服用以利人體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

2.有些葯物應半空腹服

應半空腹服用的葯物多為驅蟲葯,如驅蛔靈等。可於兩餐之間,或剛進早餐後服用,這樣使葯能迅速進入腸道,保持較高濃度發揮作用,又不致刺激胃腸引起惡心嘔吐或者因腸道吸收快而中毒。

3.飯前(飯前30~60分鍾)服的葯

一些健胃葯、收斂葯、止胃痛葯、腸道消炎葯,如多酶片、乳酶生、胃舒平、三硅酸鎂、阿托品、四環素等均適宜飯前半小時至1小時服用。這些葯物依其各自的作用特點,飯前服用能達到最佳效果。此外,中成葯丸劑,為使其較陝通過胃進入腸道,不為食物所阻,也宜飯前服。

4.飯時服的葯

多數消化葯,如稀鹽酸、胃蛋白酶等,飯時服能及時發揮作用。

5.飯後(飯後15~30分鍾)服的葯

絕大部分葯物都應該在飯後服,尤其是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如阿斯匹林、水楊酸鈉、保泰松、消炎痛、硫酸亞鐵、黃連素等宜飯後服,以便葯物被胃內食物稀釋而減少其對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6.睡前(睡前15~30分鍾)服的葯

睡前服用的多為催眠葯,如魯米那、安定、硃砂安神丸等。瀉葯如雙醋汾汀、酚酞、果導等,服後8~12小時見效,故睡前服用在次日清晨可望排便。

7.定時服(間隔一定時間用葯)

適宜定時服的葯多為一些吸收快、排泄快的抗菌消炎葯,如四環素、土黴素、紅黴素等最好是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時服用。因排泄或流失較快,為維持有效濃度,必須每隔一定時間服用一次。

8.病發時服

有些葯物是在病發時才服用。例如顛茄、阿托品、普魯本辛等解痙止痛葯應在胃腸痙攣、疼痛時服用;感冒發燒時服APC、阿苯片;頭痛時服用去痛片;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化速效硝酸甘油片,等等。

溫馨小貼士

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葯物應該時刻帶在身上,換衣服時不要忘記將葯物裝上。葯物要裝在取出方便而固定的衣服口袋裡,對這個裝葯的口袋,家人也要熟悉。夜間睡覺時亦要放在床頭等容易隨手拿到的地方。應定期檢查所帶的葯物是否過期,並及時更換。

閱讀全文

與服葯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