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資產發生減值後如何計提折舊呢,按剩餘使用年限折舊嗎
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後,企業應當重新復核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預計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並區別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如果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遵循原有的折舊方法,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則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2、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遵循原有的預計使用壽命,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發生變更,企業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3、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發生變更,則企業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並按《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Ⅱ 購買舊的固定資產如何計提折舊呢是按原年限還是剩餘的年限呢
按你們估計的尚可使用年限。
你們估計還能用幾年,就按幾年折舊。
Ⅲ 請問固定資產剩餘折舊額怎麼算
應該糾正為:固定資產原值是7000預估殘值是350已提折舊是6428.14凈值是221.86凈值就相當於未提折舊額
公式:原值-殘值-已提折舊=凈值
Ⅳ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規則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規則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則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可以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認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處於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不再計提折舊。更新改造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為固定資產後,再按重新確認的折舊辦法和該項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在定期大修理期間,照提折舊。
相關知識點推薦,能了解查看: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最新規則是啥呢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規則是啥呢
會計知識點解讀,考點分析能關注中級會計實務欄目。
關注環球網校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規則
Ⅳ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已過,還有餘額,怎樣處理
按理說,折舊年限已到而還有賬面余額,這余額多數情況下是預計殘值,在當初計算折舊額時留下的。
如果該設備殘值與原先預估的殘值相差不多,可以不做處理,余額掛賬,待報廢或出讓後一並處理。
如果當初預估的殘值已發生較大變化(因技術進步而減值),可以繼續計提折舊,直至凈值為0。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只是個會計估計,不是法規,企業可以靈活處理,延長或縮短使用年限。
Ⅵ 請問,如何修改已經計提完折舊(指剩餘折舊年限為零了)的固定資產卡片上的凈殘值、和折舊年限
首先已經計提完折舊的是卡片是改不了了。再者凈殘值一般5%以內,最好不為0,同時也是不能隨便修改的。
第五十九條: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Ⅶ 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專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屬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屬於國家法律一級的規范,其規定只要該法律部廢止,就一直按照這個執行,現在還沒有廢止,所以2011年繼續按這個執行。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在國民收入賬戶中也稱為資本消耗補償。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Ⅷ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折舊年限是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所用的年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資產經受物理磨損和自然磨損所能延續使用的時間確定的。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8)固定資產剩餘年限折舊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