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免於刑事處罰
免予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規定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 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等等。追訴時效具有法定約束力,超過追訴時 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一經特赦,對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我國《刑法》規定了四類案件告訴才處理: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的除外);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和第270條規定的侵佔案。這幾種犯罪的追究以被害人等的告訴為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法定人員告訴,或者告訴以後又撤訴的,不得追究刑事責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國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加之刑事訴訟中沒有缺席審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B. 被判免予刑事處罰,會有案底嗎
免予抄刑事襲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那麼免於刑事處罰會有案底嗎?免於刑事處罰也會有相關記錄的,同時公安機關內部會做為資料保存,是有案底的。免予刑事處罰不等於沒犯罪,只是因為犯罪情節輕微或者其他情節才免予處罰。它不同於無罪釋放。 所以,會有犯罪紀錄。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 免予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2. 比如某些政治人物有豁免權等。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滿14歲,是不需要負任何的刑事責任的。這個不是法律漏洞,而是法律的明文規定。3. 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一般來說不具備完全的是非判斷能力,因此,很多事情就算是自行作出或者依靠自己的判斷做出。如果因為一次的錯誤,反而要受到刑罰,這樣可能葬送掉了一個少年的青春。4. 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5.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C. 哪些情形可不起訴或免予刑事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中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3)過了追訴期限免予刑事處罰擴展閱讀:
決定不起訴的程序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8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經檢察長決定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這是法規對法定不起訴所作的規定。同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89條規定了酌定不起訴的程序:人民檢察院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這表明,對於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和存疑不起訴的案件,由審查起訴部門將案件審查意見書報請檢察長決定,對於酌定不起訴的案件,由審查起訴部門將案件審查意見書報檢察委員會決定。
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後,應當制定不起訴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被起訴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職業、住址、身份證號碼,是否受過刑事處罰,拘留,逮捕的年月日和關押處所等;
(二)案由和案件來源;
(三)案件事實、包括否定或者指控被不起訴構成犯罪的事實以及作為不起訴的決定根據的事實;
(四)不起訴的根據和理由,寫明作出不起訴決定適用的法律條款;
(五)有關告知事項;在不起訴決定書的結尾部分,應當寫明承辦檢察員的職稱、姓名和制定該決定書的年月日,不起訴決定書應當加蓋檢察院的公章。
D. 法院免於刑事處罰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規定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
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等等。追訴時效具有法定約束力,超過追訴時
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一經特赦,對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我國《刑法》規定了四類案件告訴才處理: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的除外);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和第270條規定的侵佔案。這幾種犯罪的追究以被害人等的告訴為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法定人員告訴,或者告訴以後又撤訴的,不得追究刑事責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國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加之刑事訴訟中沒有缺席審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E. 刑罰免於刑事責任和免予刑事處罰如何區別
免除刑事來責任指行為人的行為自雖然構成犯罪但不以犯罪論處,即對於已構成犯罪之行為不以犯罪對待,對於該犯罪主體不以犯罪人處置。免除刑事責任的法律效果就是不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免除刑事責任的情形主要有:(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5)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法令規定免除刑事責任的。根據法律規定,凡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免予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F. 法院判免於刑事處罰會有案底有沒有辦法不留案底
免予刑事處抄罰襲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那麼免於刑事處罰會有案底嗎?免於刑事處罰也會有相關記錄的,同時公安機關內部會做為資料保存,是有案底的。免予刑事處罰不等於沒犯罪,只是因為犯罪情節輕微或者其他情節才免予處罰。它不同於無罪釋放。 所以,會有犯罪紀錄。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 免予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2. 比如某些政治人物有豁免權等。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滿14歲,是不需要負任何的刑事責任的。這個不是法律漏洞,而是法律的明文規定。3. 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一般來說不具備完全的是非判斷能力,因此,很多事情就算是自行作出或者依靠自己的判斷做出。如果因為一次的錯誤,反而要受到刑罰,這樣可能葬送掉了一個少年的青春。4. 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5.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G. 免於刑事處罰是否開除公職
根據《公務員法》以及《內務條令》,因涉嫌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予以開除公職的版行政處罰。權
但是,免於刑事處罰是確定了犯罪行為但是未予刑事處罰。
對此情況,沒有明確規定,現實中各地採取迂迴措施,比如降級或者撤職、勸退、調離等等。主要看各地情況。
拓展資料:
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H. 免於起訴與免於刑事處罰有何區別
免於抄起訴與免於刑事處罰有襲何區別如下:
1、免於起訴適用於審查起訴階段,應當由檢察院做出;免予刑事處罰適用於審理階段,應當由法院作出判決。
2、免於起訴就是由於行為情節輕微不足以達到起訴審判的情況,立案機關會做出免於起訴的決定,這樣不會進入法院審判的程序。免於刑事處罰則是在進行立案起訴後綜合整體案情的程度法院做出不予刑事處罰的判決。
(8)過了追訴期限免予刑事處罰擴展閱讀:
免於起訴的條件:
基礎:被告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按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可以免除刑罰的;
2、犯罪情節輕微的;
3、雖然罪行較重,但有顯著悔罪、立功表現的;
4依法具有其他免除刑罰的特殊情況的;
5、不判處刑罰也沒有社會危險的。
免於刑事處罰的條件: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免於刑事處罰
網路-免於起訴
I. 犯玩忽職守罪,免於刑事處罰說明了什麼
免予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版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權刑事處罰。
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規定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 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等等。追訴時效具有法定約束力,超過追訴時 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