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住兩用產權70年可信么
1.商住兩用產權70年可信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據此正確的說法應當是主張用地70年,商業用地40年
2.他說補償回遷樓屬於政府安置工程,特批的臨街70年產權
即使是回遷安置房也不能違法特批產權,必須依法辦事。但是你也無需擔心, 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需要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並辦理登記。依據是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41條據此即使到期之後你只要申請續期的,還是可以繼續簽訂合同繼續使用的,不會因為到期就強制收回。可以放心。
(1)商住混合用地住宅年限擴展閱讀:
商住兩用房是指商住兩用的房子。對於商務型公寓的名字,此前不少開發商叫成「商住房」。商住兩用的房子的土地性質一般是綜合用地,土地使用權年限為50年。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本市政策層面並沒有明確「商住房」這一概念,所謂的「商住房」只不過是開發商改變最初規劃用途而造出來的概念,但商務型公寓則是特有的合規項目,規劃上未曾發生改變。
商住兩用房因商用土地年限從30年-50年不等,引發了許多模糊觀念,甚至有商住都是小產權的誤解。而事實上,在房屋所有權年限方面與住宅並無差別都是永久的,根據[2]第二十二條和[3]第一百四十九條相關規定,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
綜合用地50年。現已明確,根據《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後,自動續期。而「非住宅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不能自動續期。
所以相對於普通住宅,商住兩用房的隱性成本其實很高。若有其他規劃,需要拆遷,則商業補償按照1:3賠償,為住宅的三倍。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工業用地50年 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地50年。
『貳』 一般商住樓產權是多少年的
一·商住樓產權年限為:
居住用地七十年 ,工業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版衛生、體權育用地五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一九九0年五月十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五十五號發布 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二·樓下面2層是商鋪,是要歸結為商住樓的,原因是有商鋪。
(2)商住混合用地住宅年限擴展閱讀:
商住樓是指該樓的使用性質為商、住兩用,商住樓一般底層(或數層)為商場、商店、商務,其餘為住宅的綜合性大樓。
商住樓不分建設主體,不僅開發商可以建,非開發企業、個人也可以建,沒有規定必須出售。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性質為綜合用地,根據國家土地法規定,綜合土地的使用權年限為50年。
『叄』 商住兩用的的建築物可以是70年產權嗎
商住兩用住房的產權是50年。純住的居民房就是70年,所謂的商住兩用就是就的專房子下面有商鋪屬就是商住兩用。
『肆』 商住兩用房產權多少年
房產產權期限是指房子所佔的土地的使用權,而不是房子所有權本身。商品房產權年限一般有年、50年、40年三種說法,商品房產權年限具體是多少年是和商品房的性質密切相關的。根據商品房的用途商品房分為三種性質:一種是住宅用房,住宅用房是指提供家庭、個人生活居住使用的房屋,其產權年限為70年;另一種是商業用房,這類商用房是指用於商業活動的房屋,其產權年限為40年;此外還有一種是工業用地以及科教文衛生用地其產權年限為50年。簡單來說通俗點講,就是民用住宅用地權屬年限最高為70年,工業用建築用地和綜合類用地最高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最高為40年。但是商品房產權年限的具體計算時間是從開發商拿地就開始算起的,並非房屋建成以後才開始計算。商品房的產權年限一般都是70年,如果產權真的到期了,那麼,想要房子的話,只需要補交土地稅就可以了。當然了,一般房子的年限都不超過這個年數。在中國,大部分房子都是快到使用壽命的時候,就會涉及到拆遷,房主可以根據拆遷要求,協調商量處理辦法。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 居住用地七十年;(二) 工業用地五十年;(三)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伍』 商住用地使用年限70年
不是的。
商住用地屬於綜合性用地,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
法律依據:
《城鎮國專有土地使用權屬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陸』 商業用地與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的問題
根據物權法規定,土地系國有,房屋屬私人財產,房屋年限不得大於土地使用年限,所以根據你提供的情況,開發商是在誤導購房者,你所買的房屋只有40年的使用年限,甚至更少,因為開發商建房子也需要時間的。
『柒』 土地證上的用地性質,純住宅和商住混合對買房人來說有什麼區別
一、商住房一般為50年產權,50年後產權後續不明,國家尚未出台政策明確規定,而普通住宅為70年產權,到期後自動延續,也就是說只要房子不倒塌,產權永遠有效;
二、商住兩用房可以辦理營業執照,可以作為辦公使用,普通住宅則不可以。而且商住兩用房的水、電、燃氣按照經營性標准收取,物業服務費也高於普通住宅物業的收費標准;商辦房契稅等繳費標准不同於住宅,高於住宅的繳納標准。
三、商住兩用房的缺陷是有關於戶籍的事項均不可處理,由於商辦和住宅建設規劃目的不同,二者的公共配套設施指標也不同,容積率、居住舒適度有區別。商辦房不能辦理戶籍遷入,也就不具備子女入學等資格。
(7)商住混合用地住宅年限擴展閱讀
消費者千萬別聽售樓員的「忽悠」,一定要查看他們的預售證。房管部門核發給開發商預售證上房屋類型標注都很明確,商辦房就是商辦房,住宅就是住宅,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商住兩用。當然一些臨街的樓盤,也存在底層是商業房,上面為住宅的情況,在預售證上對每個單元的房屋類型都作明確標注,是商業房的標注為商業,是辦公房的標注為辦公,是住宅房的標注為住宅,開發商所說的既能當住宅,又能當商辦房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區房管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房屋時,首先應詢問該房屋是否限購、限貸。若不限購不限貸,通常就不是普通住宅。其次,消費者在簽訂預售合同時,應仔細閱讀合同的條款,合同第一、第二條註明了土地用途和房屋性質。第三,消費者應仔細看補充條款,即合同附件,上面有水、電、燃氣和物業服務等相關費用的說明。
『捌』 請問:房產證上寫「城鎮混合住宅用地」是什麼意思是否代表是商住兩用
「城鎮混合住宅用地」是城鎮居民以居住為主的住宅與工業或商業等混專合用地。
《中華屬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5號)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因此,「城鎮混合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要區別具體情況,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七十年,工業用地的五十年,商業用地的四十年。土地使用權的具體年限由原土地使用人與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確定。
【住宅用地的防護工程規定】《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用地的防護工程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台階式用地的台階之間應用護坡或擋土牆連接,相鄰台地間高差大於1.5m時,應在擋土牆或坡比值大於0.5的護坡頂面加設安全防護設施;
2、土質護坡的坡比值不應大於0.5;
3、高度大於2m的擋土牆和護坡的上緣與住宅間水平距離不應小於3m,其下緣與住宅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m。
『玖』 住宅用地,商業用地的使用年限分別是多少年
住宅用地是70年,商業用地是40年,其他用地年限如下:
根據我國《城鎮專國有土地使用權屬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拾』 商住用地使用年限多少年
國有土地出讓的時候,因為規劃土地的使用用途不同而劃分為居住用地(70年);工版業用地(50年);教育權、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主要區別是用途及使用年限不同,開發商交納的土地出讓金多少也有區別。
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編「用益物權」第十二章「建設用地使用權」第一百四十八條:「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10)商住混合用地住宅年限擴展閱讀: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70年,要想把商業用地改變成住宅用地繳土地出讓金是肯定的,要想把你的一套房屋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是不能的,按照現行土地出讓辦法的規定。
其出讓應當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等方式公開進行,工業用地原使用人和買受人不得自行進行買賣。改變為商業用途的,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並需經過規劃部門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