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南省尋甸縣沒租哨磷礦北礦段深部詳查
(1)概況
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開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磷礦,工作程度為詳查。版
(2)成果權描述
勘查區內礦床類型屬海相沉積磷塊岩礦床,礦床規模已達大型。勘查區內共探獲(332+333)類磷礦石資源量97281.06千噸,礦床平均品位為27.42%。其中(332)39847.87千噸,(333)57433.19千噸,(332)資源量占總量的40.96%。按品級分:Ⅰ品級礦石資源量24930.14千噸;Ⅱ品級礦石資源量60445.26千噸;Ⅲ品級礦石資源量12107.19千噸。
(3)成果取得的簡要過程
2011年2月10日進入礦區開展野外作業,10月全部結束野外工作,於2011年11月初提交了報告送審稿,完成主要實物工作量鑽探17705米,槽探1820立方米。
② 四川地震的感人故事集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 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 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 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 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 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家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了,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一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
一,地震瞬間老師拽出最後一個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歲的都江堰新建小學謝老師在一片廢墟中,扒出了裝有學生聯絡方式的U盤。「5·12」地震使這個小學遭遇巨大不幸,數百名學生被埋在倒塌的樓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學里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一:媽媽保護孩子,自己死了,3月大的孩子衣服里有媽媽留的簡訊:「寶貝如果你還活著,請記得媽媽愛你」。
二:一年輕男子壓在石板下100多小時,解放軍發現後,該男子再沒就出前給妻子打給電話報了平安,從石板拉出後不久便去世了。
三:有對相戀5年的男女,為了紀念戀愛日,來汶川看男友,在地震前5分鍾到火車廳,剛給男友打完電話就地震了,只剩下地震時發給男友的簡訊:「親愛的,請留著戒指,下輩子我還愛你。」
③ 抗震救災英雄事跡(詳細)
一場突襲巴蜀的7.8級大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這些天,我們無不為抗災一線奮不顧身的幹部群眾子弟兵所感動,我們無不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踴躍捐助而欣慰,我們無不為深處困境積極自救互助的災區人民所震撼。在強震中,災區人民雖然有失去家園、親人的痛苦和淚水,但他們更有與無情天災抗衡拼搏、與苦難同胞共度難關的堅毅和真情。在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關切慰問、行使救援義舉時,讓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所謂震災無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災區人民身體力行涌現出的一幕幕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充滿敬意,熱淚盈眶。
——500多次餘震把400多萬成都市民逼上了街頭,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卻是個充滿溫情和關愛的特別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更沒有人吵鬧。當晚深夜,前來武侯區林蔭街獻血屋獻血的人排隊站滿整條街。
——「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黨和政府各種救災物資才能到來。」元茨頭村,是甘肅重災區文縣境內受破壞最嚴重的村莊之一。震災後,村民相互幫助搭起各種臨時避難棚;上至60多歲的老人下至10多歲的孩子,都扛著鐵鍬钁頭到村口搶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還是會在政府的幫助下自救,開展生產。」13日中午,面對被巨石砸爛、房頂坍塌的民房,水富縣復興村村民老楊如是說。水富縣是雲南省受震災最為嚴重的縣城,鄉村道路路基塌方、牆體斷裂、涵洞受損、泥石流頻發。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災區人民臨危不亂、平穩有序、從容樂觀的精神狀態,也看到了他們積極主動自救抗災、為國分憂為政府解難的拼搏熱情。災難並不可怕,怕的是沉浸於喪親之痛難以自拔,怕的是飽受苦難之後無法振作,怕的是迷茫於驚嚇之中慌亂以對。面對嚴重的災情,災區人民沒有被嚇跨倒下,沒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們正擦乾淚水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明天。中華民族自強不惜、頑強拼搏的精神在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向這些純朴、勤勞、勇敢的災區人民表達敬意呢?
——「以後你要好好報答你爸爸哦,沒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時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王克出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王克父親當日不顧自己安危,雙腿跪地,經過4小時的努力,用雙手狠命地從夷為平地的教學樓里挖出了兒子。
——「我不行了,你快離開這里!照顧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棄,馬上就會有人來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鳳鄉政府家屬區里,朱芙蓉流著淚朝廢墟里呼喊,鼓勵丈夫譚剛義堅持下去。地震發生20小時後,譚剛義被武警官兵從廢墟中刨了出來。
——「我們會不會死?」「不會。」「我們要盡量活下去。肯定有人來救我們的。」12日地震後,被埋在廢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三一班學生黃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學張楊的手,互相鼓勵,兩只手緊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點左右被救出來。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深深體會了災區人民身邊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摯溫暖和巨大力量,因為有「情」,我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因為有「情」,我們真心依靠,共度難關;因為有「情」,我們互相勉勵,生死相連。毫無華麗辭藻的話語,毫無驚天動地的壯舉,一個「情」字卻讓我們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眾多災區人民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不拋棄、不放棄」,這句曾在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被億萬中國人熟知的經典語錄,我們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體會和感觸呢?
——「我意識到可能是地震,准備出門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慶合川南津街書園的21歲木工劉世偉,在地震發生的七、八分鍾之內,主動將樓內近10名退休老職工背下樓逃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13日22時12分,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的遺體從廢墟中扒出來,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
——「病人在,我們在!」12日下午2時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過去,川大華西醫院第一住院部11樓重症監護室(ICU)病房恢復安寧,該科30多名護士、10多名醫生立下誓言。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則讓我們看到了災區內鄰里、師生、醫患之間關系的和諧,沒有鄰里間的小肚雞腸,有的是尊老愛老救人危難的熱心扶助;沒有對無良師德的拷問,有的是大愛無聲的永恆記憶;沒有醫患關系的緊張,有的是以病患安危為中心的高度責任感。強震突襲,災區人民用行動讓和諧的真諦更加完美真實,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患難之中見真情的和諧,有什麼理由不為災區人民危難之中顯現出的人格魅力而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類似的鏡頭還有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眾多的災區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實舉,書寫一部展現中華民族人性光芒、與災害斗爭的抗爭史。「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們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戰勝這場重大自然災害。」溫總理在都江堰災區現場的話語,依舊回盪在我們耳邊。讓我們真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禱,向災區人民致敬!
詩人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只不過是一個為生計而忙碌的小民,沒有詩人那種偉大的境界,但這幾天,一股莫名的情緒在我心裡流動,令我不自覺地惦念著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眾生。5月12日,一個令所有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蒼天無情,成千上萬人再也仰望不到當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陽。看到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間消失,看到倖存者失去親人後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熱淚沖破自己塵封已久的眼睛,奪眶而出。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同胞災難中的感同身受,讓所有感性的中國人掉下了哀傷的眼淚。
「他們的災難,是為而你發生。」這句哲人說的話,在安定年代人們或許未能深明其中真義,但在多災多難之秋,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便會驟然閃耀,指引著人們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在全國民眾身上凝聚,我們看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全國民眾心裡蔓延。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只有逝者默念,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的聲音;這個時候,神州大地處處都在重復著同一種動作,傳遞著同一種心聲,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受難同胞獻上一點愛心。而在災區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的細節,更是讓我淆然淚下,這一次是因感動而流淚。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在綿陽的一個援救現場,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於送死。但幾個戰士還是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那幾個往裡鑽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一個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這樣的催人淚下的故事,在那片神傷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國民眾守望相助的悲憫情懷、以及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後,我們看到平時錙銖必較的計程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地奔赴災區幫助救災;我們看到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工來到獻血屋前排隊,「抗震救災人人有責,沒有錢就『出點血』。」;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都要為災區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元幾角錢……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國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溫總理那悲切而堅定的臉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災難不能戰勝的呢?
我們生活的世界正如我們棲居的地球那樣,表面堅冷,內心炙熱。發生在災難背後的一幕幕溫情故事,告誡著我,不要再為自己的冷漠,找個「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讓自己的麻木,找個「生活奔波」的理由。因為這個世上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就像太陽,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從東方升起。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撥開天空的烏雲,把陽光當成溫暖我們每一顆心靈的永恆力量。讓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盡情閃耀吧!無論是安定年代,還是災難年代。
1.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家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了,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一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
一,地震瞬間老師拽出最後一個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歲的都江堰新建小學謝老師在一片廢墟中,扒出了裝有學生聯絡方式的U盤。「5·12」地震使這個小學遭遇巨大不幸,數百名學生被埋在倒塌的樓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學里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家長不敢回憶倒塌場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時,距離災難發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於市區中心的新建小學時,通往校舍的那條泥濘小路格外顯眼,黃色的濕土插著一幅油畫。畫里是潔白的小花。走進校舍,空氣中有股異味刺鼻。這是生命曾經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進原來的校舍,正對著大門的四層教學樓只殘留約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場很大,還有籃球架。能夠想像,在災難驟然來臨前,這里曾經歡聲笑語,生龍活虎。如今,只有幾個家長還回到學校看看。他們不太敢詳細描述教學樓轟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兒身入險境的場面。
新建小學共有學生600多人。經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近400人。不過,地震發生時,學校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這是一個奇跡。
危險瞬間教師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區,通訊仍時斷時續。輾轉之間,終於找到了負責新建小學特殊教育班的老師謝罡。後者今年31歲,有個8歲的男娃。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有15年給了這些智障生和聾啞學生。
「地震發生時,盲啞班正在教學樓旁邊一棟平房上課。」謝罡回憶,正是這樣增加了學生脫險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樓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學生有時間逃生。」他說,當時自己一轉身,背後的教學樓就垮了,「很快!」
學校老師見狀,趕緊讓學生出來。其中智障生問題很大。謝罡還記得最後一個智障生小馬脫險的場面。劇烈搖晃的那一刻,小馬還坐在教室里。「那時有個老師大叫,小馬,趕緊出來。」
不過,小馬還是沒有反應。謝罡就沖進去,一把把小馬拽了出來。地震後,為了保護倖存的學生,老師們自發圍成了一個圓圈。
在一片廢墟中,「圓心」是學生,外圍是老師。情況一穩定,聾啞學生和智障生的家長被告知,帶孩子們回家吧。有幾個沒有家長接的,老師們護送他們去了各自的親戚家。
為方便重逢,廢墟里挖資料
接下來幾天,謝罡和其他老師們一直在新建小學的廢墟里尋找,日日夜夜。男老師24小時日夜待命,女老師則要求每天固定時間集合,應對突發事件。
昨天上午,謝罡又去了一趟學校。在一片廢墟中,他扒出了一個U盤。那裡存著他的一些個人資料,還包括所有特教學生的聯系方式。
謝罡說,雖說學生們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區里,找到他們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聯系方式,那麼,今後新建小學重建後,師生彼此的「重逢」就會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個老師都這么想。」謝罡說。
二,北川縣委辦樓坍塌3名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北川縣縣長稱,該縣許多幹部在地震中遇難或失蹤。北川抗震救災總指揮、綿陽市委副書記易傑介紹,北川有1萬餘人在地震中喪生,向外轉移災民1萬多人,尚有數百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縣城裡,有近4000人的救援隊正在展開救援。北川中學附近區域及縣城救援現場的移動通信信號已經恢復,大大方便了各級指揮和救援機構的通訊。
北川縣公安局折損2/3
北川縣6名副縣長中,3人遇難,3人失蹤。縣醫院的160名醫護人員,僅存4人。縣級機關幼兒園的孩子至今還壓在河邊那座垮塌的房屋裡。
北川縣縣長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3人遇難,3人下落不明,他從廢墟中爬起來後,立即投入前線指揮中心。
事發當天,北川縣中隊看守所有42名戰士、35名服刑人員瞬間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幾名在哨位上倖存的戰士和武警北川縣中隊的司務長李遠志一起,將有生命危險的25名服刑人員迅速向外地輸送。沿途見到受傷的群眾,他們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眾,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獲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廳公布,原本擁有144人的北川縣公安局,僅倖存47人,他們大多都失去了親人。
3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昨天下午5時13分,北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周凱被成功解救出來,與張周凱同時獲救的還有北川縣政法委副書記李貴川、北川縣綜治辦主任崔代全,此時距地震發生已近75小時。
地震發生後,5層高的北川縣委辦公大樓瞬間整體坍塌,張周凱和數十名同事被壓在了廢墟中。
昨天下午1時40分,救援人員在縣委辦公樓廢墟搜索的時候,聽見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馬上通過細小的縫隙將一些水和食物塞進去,並確認了現場有3名倖存者。
經過4個小時的救援,17時13分,張周凱等3人被成功救出。現場的醫護人員檢查發現,3人均沒有重傷,身體狀況較好。
被解救上來的3人褲子幾乎全被撕裂,不過除了滿身塵土和一些輕微外傷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重傷, 思維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說話。「我們一直在積極自救!」李貴川說,12日下午1時30分時,他和崔代全到張周凱4樓的辦公室商量事情,地震發生後,因為辦公室是整體傾斜,他們3人被一塊較大的預制板遮擋了一下。
被掩埋後,3人隨即開始自救。「我們一直在不斷扒土,3個人就到了一起,扒著扒著摸到了飲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貴川說,在純凈水喝完之後,「我們就喝尿,還是繼續扒, 聽見有人走過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災感人故事:總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淚
作者:挖範文 更新時間:2008-5-16 8:45:12
被壓在廢墟下的300多名學生很危險,在一次營救失敗後,溫總理冒雨攀上瓦礫堆,組織再次營救。10時20分,即時報道突然顯示,「啊!總理摔倒了!」,「老爺子的手臂受傷出血了,他把要給他包紮的醫務人員推開了。」(5月15日 《廣州日報》)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熱淚盈眶,深為溫總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動。
溫總理,抗震救災的一線總指揮,一位年屆六十多歲的老人,在餘震不斷的救災現場,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礫成堆的廢墟上奔波,甚至急得親自動手救人。摔倒了、爬起來,手臂受傷出血也不讓醫生包紮,而是讓醫生去搶救受傷災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感動。倘若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哪一個兒女不為之揪心?!
從災情發生的那一天起,溫總理便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在臨時搭起的帳篷中指揮抗震、救災、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一位在現場的記者通過QQ發出即時報道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其實,不是溫總理不堅強,而是心繫人民的總理為眼前的災難而心痛,這是熱愛人民的好總理此時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裡災民最多,哪裡險情最嚴重,溫總理就指揮到哪裡。我們看到在抗震救災最嚴峻的時刻,各路救援隊伍,克服千難萬險,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震區已有6萬多人被救出。我們感受到了抗震救災的勇氣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國人民不會被這一重大災情所嚇倒,更不會被眼前出現的悲情所摧垮。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們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災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災區戰士「三過家門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媽,不要哭了!還有我嘛!」14日晚上,從重慶趕回家的大一學生宋輝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礫上和媽媽相擁在一起,泣不成聲。距離地震發生近3天後,宋輝第一次和失去聯系的母親見了面。
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完全改變了這里的模樣。宋輝的家變成了一片廢墟,「連一間房都沒有剩下。」宋輝父親工作的礦山所在地「兩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親至今生死不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大地震的宋輝,從學校趕回家尋找自己的父母。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網消息,劉海健、何濤、竇豐昌、吳波、陳鑫欣、陸勇報道
14日6時30分,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宋輝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震後3天無法聯系
7時50分,宋輝坐上了從重慶北開往成都的特快列車。和宋輝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他們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災區。
14日11時50分,宋輝到達了成都市火車站。火車站廣場上熱鬧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車站的廣場上。宋輝沒有停留,連忙趕到了昭覺寺汽車站,買到了去四川省德陽市的大巴車票。這是宋輝回家必須要經過的一站,到了德陽市後,他才能再轉車去綿竹市。
在等車的時候,宋輝吃了一點東西。車站里了聚集了大量從各地趕回四川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親人是否安全,看看家變成了什麼樣子。
13時40分,宋輝趕到了德陽市長途汽車站,同樣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備趕回家的人。趕到德陽的宋輝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親人已經被接到德陽市的黃許鎮,他又准備趕往黃許。
傍晚時分,在黃許國家糧食儲備庫內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著搭帳篷,宋輝83歲的老奶奶剛剛被接到了這里。在這里,宋輝得到了家人進一步的消息,母親仍然守在已經變成了廢墟的家裡。
19時,宋輝決定要趕回家,奶奶叮囑了他一句,「記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從德陽市往綿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災情不斷呈現在宋輝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嚴重。「我心情挺緊張的,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父親沒有任何消息
晚21時,宋輝終於到了自己的家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宋輝的家位於村裡的一個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輝一家人外,宋輝父親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這是一個家族的大家庭。
誰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輝離家上學僅3個月後,他再次回來時,家已經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廢墟。宋輝踩著一片瓦礫進入家,整個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間房都沒有剩下。
母親突然聽到了宋輝的喊聲,有些慌張地踩著磚塊跑了過來,母子倆頓時抱頭痛哭。在此次大地震發生後,一連三天宋輝和母親都沒有對方的消息,而此時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由於地震,宋輝的父親宋彥忠工作的地點清平鄉的磷礦所在地「兩個山峰已經撞在了一起」,宋彥忠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幾個親戚看來,宋彥忠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了,「我們只是不敢當著她老婆的面說,怕她傷心。」
五,17歲男孩廢墟中挖掘30多小時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檔案
馬志成,17歲
地點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醫院的患者都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辛。17歲的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運兒。地震發生當天,家住彭州市銀廣溝的他跟隨家人到汶川走親戚,在親戚家中,災難發生了。
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個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處時,被壓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親人發現,他被埋在了廢墟中。
親人們的呼喊很快引來了劫後餘生的人們,驚恐之中,人們迅速開始用手刨挖,據說天上當時下著暴雨,馬志成親戚家的房屋在山腳下,剛挖開一點,山上的泥沙就不斷被雨水沖刷下來。
人們在雨中挖了30多個小時,雨越下越大,隨時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強行將馬志成的親人拖離現場。
5個小時後,雨水漸弱,人們再次返回現場,卻驚訝地發現——馬志成已經自己爬出了廢墟,躺在了泥水中。據馬志成自己說,被掩埋後,房梁雖然壓住了他,但形成了一個小空間,他能夠活動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幾個小時後,他開始一點點朝一個方向挖掘,一直不斷地用手挖,最後竟然爬了出來。在爬出來的那一刻,他感覺再也沒有了力氣,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後估算,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個小時。
馬志成出來時,武警官兵已經徒步翻山越嶺趕到了汶川。當地已經沒有條件對馬志成進行醫療救治,人們決定將他抬到就近有條件的地方治療。沿途53名官兵接力,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地奔跑,期間又經歷了數次餘震,馬志成終於被抬了出來,送到了最近的一個醫院,最後被送到了成都市龍泉驛區航天醫院。
看著馬志成,很多醫護人員都流淚了,面對每一個被送來的患者我們都不能不動容,必須全力以赴救助他們
10
下一條回答
大家都在搜
2008抗災英雄
劍破蒼穹
末世求生
附近傢具城
好玩的回合制手游
太原別墅
比心app
提取文字的軟體
為您推薦
抗震救災英雄事跡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
245 瀏覽65442017-11-26
有關抗震救災英雄事跡的請告訴譚若月
01 馬 健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
1 瀏覽1264
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簡潔的]
在四川汶川的救援中,一個熱血軍人的兩句話。 戰友不讓他進一座廢墟中搶救傷員,因為他才為了妻
77 瀏覽17702018-05-13
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
1 地震感人事跡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
瀏覽1424
怎麼寫抗震救災英雄事跡
以不同的人稱寫。可以自己扮演一個武警官兵,或志願者,醫療人員,寫奔赴災區後,發生的泣人,感人,動人的
15 瀏覽1198
抗震減災
關於防震減災的童謠
38個問題735,448人瀏覽
救災-天眼一下
m.ti
④ 礦產勘查
(1)勘查投資持續增長
2012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1220.4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社會投資1021.6億元,佔地質勘查投資的83.7%;財政投資198.8億元,佔16.3%(圖2-12)。近年來,財政投資在全國地質勘查投資中所佔比重略有上升。
我國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747.2億元,同比增長10.8%,佔全部礦產地質勘查投資的61.2%;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473.2億元,同比增長6.7%,佔全部礦產地質勘查投資的38.8%。近年來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所佔比重持續下降,非油氣礦產所佔比重持續上升(圖2-13)。在非油氣礦產勘查中,社會資金投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3.2%,所佔比重為58.0%,比上年減少2個百分點。
圖2-13 我國油氣礦產及非油氣礦產勘查投資變化
專欄7 國家將加強公益性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公益性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2012年底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以下簡稱「油氣調查中心」)揭牌成立。作為我國唯一的公益性油氣資源調查專業隊伍,油氣調查中心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
油氣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油氣資源需求增長迅猛,而國內油氣供給增長緩慢,利用國外油氣資源面臨諸多挑戰,油氣資源供給已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製約。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強調要立足國內,提高油氣資源保障能力。
目標與方向: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以支撐國家油氣資源管理、引領國家油氣資源調查、促進油氣資源勘查開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科學建設業務體系。
在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方面,油氣調查中心將開展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評價、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開展頁岩氣、天然氣水合物、煤層氣、油頁岩、油砂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調查評價工作;開展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相關國際合作與交流。
油氣調查中心主要承擔國家油氣地質調查綜合研究與工作部署研究,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引進、示範與推廣,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技術規范與標准研製,以及海洋地質戰略研究、工作部署研究和綜合研究等工作。
(2)礦產勘查取得新進展
初步統計結果表明:2012年度我國固體礦產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共15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52處,中型礦產地102處。從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按礦種統計分析看,其中,煤炭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53處,鐵礦24處,鉬礦18處,金礦18處,磷礦13處,鋅礦10處,銀礦9處,鉛礦7處,鋁土礦6處,銅礦5處,錫礦4處,鎢礦2處,銻礦和硫鐵礦各1處。2012年度我國18種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中有17種礦產有不同程度的勘查新增,只有鉀鹽沒有勘查增減。與2011年比較,石油、天然氣、鐵礦、鋅礦、鋁土礦、鎢礦、錫礦、銀礦、稀土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有所增長,而煤炭、銅礦、鉛礦、鉬礦、銻礦、金礦、硫鐵礦和磷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有所下降。
從各礦種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情況看,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5.21億噸,天然氣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612.16億立方米,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557.3億噸,鐵礦勘查增加37.3億噸,銅礦勘查增加319.2萬噸,鉛礦勘查增加338.7萬噸,鋅礦勘查增加642.7萬噸,鋁土礦勘查增加2.1億噸,鎢礦勘查增加84.1萬噸,錫礦勘查增加53.4萬噸,鉬礦勘查增加171.0萬噸,銻礦勘查增加16.4萬噸,金礦勘查增加518.3噸,銀礦勘查增加12517.6噸,磷礦勘查增加9.6億噸(表2-1)。從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分布情況看,主要分布在新疆、雲南、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貴州和吉林等地區。
表2-1 2012年度全國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統計表
注:石油、天然氣為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專欄8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果豐碩
2012年2月,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在全國啟動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國土資源部全國工商聯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國土資源領域的意見》、《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快推進整裝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的通知》等文件,有效調動了多方面參與地質找礦的積極性。
3月,四部委共同組建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4月,為加快推進整裝勘查,評估了第一批47片整裝勘查區項目實施情況,跟蹤匯總勘查進展與成果。此外,遴選確定了第二批31片整裝勘查區,組織相關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整裝勘查區實施方案,暫停受理整裝勘查區內礦業權空白區的新立探礦權采礦權申請。目前,第二批新設整裝勘查區整裝勘查方案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已全部通過審批。
12月,為確保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年目標的實現,國土資源部第28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13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部署。明確提出,找礦突破要突出能源、大宗重要礦產、緊缺資源和「三稀」礦產;突出重點地區和重點區片,除78片整裝勘查區外,還要加強重要成礦區帶的礦產調查評價。
一年來,我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局良好,進展順利,取得一系列重要戰果。全國新增石油探明儲量超過15億噸,為歷史上第三個新增儲量高峰;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近9000億立方米,為歷年探明儲量最高水平。除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明顯增加之外,煤炭和其他礦產資源勘查也取得積極進展。煤炭勘查僅新疆兩個煤田就查明資源量近1100億噸。內蒙古鄂爾多斯大營初步查明一個世界級超大型砂岩型鈾礦。鐵礦勘查也取得重要進展,鞍本地區新增資源儲量22億噸,攀西地區新增資源儲量12億噸。雲南普朗、西藏多龍、福建紫金山、新疆阿舍勒等地銅礦勘查取得新進展,全國累計新增資源儲量700多萬噸,河南、貴州、廣西鋁土礦勘查累計新增礦石量近4億噸。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年目標確定的18個礦種,有16個已經可以確保實現預期目標。
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5.21億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0次超過10億噸的年份;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於1億噸的盆地有5個,分別是:鄂爾多斯盆地5.24億噸,渤海海域3.13億噸,渤海灣盆地1.92億噸,松遼盆地1.11億噸,准噶爾盆地1.08億噸,
天然氣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612.1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300億立方米盆地有:鄂爾多斯盆地3458.05億立方米,四川盆地3440.74億立方米,塔里木盆地1567.36億立方米,鶯歌海盆地530.91億立方米。
煤炭勘查增加資源儲量557.30億噸。新發現煤炭大型礦產地29處,中型礦產地24處,合計53處。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超過40億噸的新發現煤炭礦產地: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漢水泉勘查區(117.4億噸);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石頭梅勘查區(47.4億噸);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庫木蘇勘查區(43.7億噸)。
鐵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37.3億噸。新發現鐵礦大型礦產地6處,中型礦產地18處,合計24處。新發現大型鐵礦產地:遼寧省鞍山市陳台溝鐵礦區(10.4億噸)。
銅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319.2萬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1處,中型礦產地4處,合計5處。新發現大型銅礦產地:雲南省迪慶普朗銅礦區勘探報告56.7萬噸。
金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518.3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3處,中型礦產地15處,合計18處。新發現大型金礦產地:山東玲瓏金礦田水旺庄礦區(60.3噸);新疆富蘊縣卡拉麥里1號金礦普查(31.9噸);陝西鳳縣八卦廟金礦(30.0噸)。
磷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9.6億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3處,中型磷礦產地10處,合計13處。新發現大型磷礦產地:四川雷波縣小溝磷礦區(3.7億噸);湖北宜昌市夷陵區楊家扁礦區(0.7億噸);雲南尋甸沒租哨磷礦區北段(0.7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