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政府補助期限

政府補助期限

發布時間:2021-03-02 12:29:09

① 政府補助遞延收益

因為你一開始確認收到國家政府補助1200萬元用於購買設備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你的遞延收益需要按受益期進行分攤的。

借:遞延收益 120
貸:營業外收入 120

② 政府補助用於研發,沒有期限,無償的,計入遞延收益嗎遞延收益如何分攤呢

政府補助如果是用於彌補成本的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如果是形成了資產,應當計入遞回延收益,答並隨著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

從你說的來看,應該就是給了你一筆錢,怎麼用自定,也就是說分不清資本性還是費用性,建議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③ 政府補助收入可以按資產折舊年限分攤計入納稅所得嗎

折舊和攤銷的來區別是源:1、折舊的是資產,攤銷的是費用。折舊一般指固定資產的折舊;攤銷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待攤費用的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2、折舊和攤銷都是逐步的計入成本費用,但是計入的期限長短不同。折舊至少兩年以上。而攤銷除了長期待攤費用以外,都是一年內攤銷完畢。3、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損耗的這部分價值,應當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內進行分攤,形成折舊費用,計入各期成本。4、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後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攤銷費用的攤銷期限最長為一年.如果超過一年,應作為長期待攤的費用核算。5、折舊和攤銷的計算方法不一樣。折舊的計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而攤銷的計算方法有: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五五攤銷法等。

④ 您好,我是貧困戶政府補助500元買葯的錢,有期限嗎

貧困戶政府補貼五百元買葯款,沒有時間限制的隨便什麼時候用都是可以的。

⑤ 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是什麼

政府補助准則要求採用的是收益法中的總額法,以便更真實、完整地反映政府補助的相關信息。並在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中要求通過"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收入"和"遞延收益"科目核算。

⒈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即: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按照固定的定額標准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應收全額計量,借記"其他應收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不確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動中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攤遞延收益的,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⒉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全額確認為當期收益,應當隨著相關資產的使用逐漸計入以後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說,這類補助應當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自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該項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通常為貨幣性資產形式,企業應當在實際收到款項時,按照到賬的實際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將政府補助用於購建長期資產時,相關長期資產的購建與企業正常的資產購建或研發處理一致,通過"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科目歸集,完成後轉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自相關長期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時,按照長期資產的預計使用期限,將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轉讓、報廢等),尚未分攤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頻道。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⑥ 新准則下政府補助的會計核算是怎樣的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履行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有關承諾,政府對企業的經濟支持主要集中在關系國計民生的農業、環境保護以及科學技術研究等領域。比如,對糧、棉、油等生產或儲備企業給予的定額補助,這些生活必需品其價格往往不能隨行就市,售價低於成本造成的損失需由政府來彌補。再如,為了環境保護,政府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增值稅先征後返政策,返還的稅款專項用於環保支出。為了規范政府補助的確認、計量和披露,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

一、政府補助及其確認條件

《企業會計准則16號——政府補助》規定,「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政府補助准則規范的政府補助主要有如下特徵。
1.無償性。無償性是政府補助的基本特徵。政府並不因此享有企業的所有權,企業將來也不需要償還。政府補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條件,企業經法定程序申請取得政府補助後,應當按照政府規定的用途使用該項補助。
2.直接取得資產。政府補助是企業從政府直接取得資產,包括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形成企業的收益。比如,企業取得政府撥付的補助,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返還的稅款,行政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政府補助按其關聯情況分類,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於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了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例如,某些國有糧食企業實行商業化經營後國家給予的經營補貼、國家和主管部門撥給企業用於工程咨詢、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和其他前期工作的前期工作費撥款等國家給予企業的財務支持,以扶持其在某一特定時期的發展而給予的政府補助。
當然,對於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不能一概確認為政府補助。按照《企業會計准則16號——政府補助》第五條規定,政府補助在符合政府補助定義的情況下,還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才可予以確認:一是企業能夠滿足政府補助所附條件。二是企業能夠收到政府補助。

二、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政府補助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收益法與資本法。所謂收益法是將政府補助計入當期收益或遞延收益;所謂資本法是將政府補助計入所有者權益。收益法又有兩種具體方法:總額法與凈額法。總額法是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確認為收益,而不是作為相關資產賬面余額或者費用的扣減。凈額法是將政府補助確認為對相關資產賬面余額或者所補償費用的扣減。政府補助准則要求採用的是收益法中的總額法,以便更真實、完整地反映政府補助的相關信息。並在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中要求通過「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收入」和「遞延收益」科目核算。「遞延收益」科目就是專為核算不能一次而應分期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而設置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與資產相關或與以後期間收益相關的,先計入「遞延收益」科目,然後分期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只所以確認為營業外收入,是因為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政府補助,形成經濟利益流入的組成部分,但由於是無償的,又不符合銷售收入或提供服務收入的確認條件,因此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或者通過「遞延收益」科目分期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1.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即: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按照固定的定額標准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應收全額計量,借記「其他應收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不確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動中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攤遞延收益的,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例:某公司2x6年12月申請某國家級研發補貼。申報書中有關內容如下:本公司2x6年1月啟動數字印刷技術開發項目,預計總投資36萬元、為期3年,已投入資金12萬元。項目還需新增投資24萬元(其中,購置固定資產8萬元、場地租賃費4萬元、人員費1萬元、市場營銷2萬元),計劃自籌資金12萬元、申請財政撥款12萬元。
2x7年1月1日,主管部門批准了某公司的申報,簽訂補貼協議規定:批准某公司補貼申請,共補貼款項12萬元,分兩次撥付。合同簽訂日撥付6萬元,結項驗收時支付6萬元。
某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x7年1月1日,實際收到撥款6萬元:
借:銀行存款6
貸:遞延收益6
(2)2x7年1月1日至2x9年1月1日:
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分配遞延收益(假設按年分配)
借:遞延收益3
貸:營業外收入3
2x9年項目完工並通過驗收,於5月1日實際收到撥付6萬元:
借:銀行存款6
貸:營業外收入6
2.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全額確認為當期收益,應當隨著相關資產的使用逐漸計入以後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說,這類補助應當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自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該項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通常為貨幣性資產形式,企業應當在實際收到款項時,按照到賬的實際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將政府補助用於購建長期資產時,相關長期資產的購建與企業正常的資產購建或研發處理一致,通過「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科目歸集,完成後轉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自相關長期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時,按照長期資產的預計使用期限,將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轉讓、報廢等),尚未分攤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例: 2x1年2月,甲企業需購置一台環保設備,預計價款為5萬元,因資金不足,按相關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補助21萬元的申請。2x1年3月1日,政府批准了甲企業的申請並撥付甲企業21萬元財政撥款(同日到賬)。 2x1年4月3日,甲企業購入不需安裝環保設備,實際成本為48萬元,使用壽命1年,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設無殘值)。
2x9年4月,甲企業出售了這台設備,取得價款12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
甲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x1年3月1日實際收到財政撥款,確認政府補助:
借:銀行存款21
貸:遞延收益21
(2)2x1年4月3日購入設備:
借:固定資產48
貸:銀行存款48
(3)自2x2年5月起每個資產負債日(月末)計提折舊,同時分攤遞延收益:
①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4
貸:累計折舊4
②分攤遞延收益(月末):
借:遞延收益175
貸:營業外收入175
(4)2x9年4月出售設備,同時轉銷遞延收益余額:
①出售設備:
借:固定資產清理96
累計折舊384
貸:固定資產48
借:銀行存款12
貸:固定資產清理96
營業外收入24
②轉銷遞延收益余額:
借:遞延收益42
貸:營業外收入42
在很少的情況下,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也可能表現為政府向企業無償劃撥長期非貨幣性資產,應當在實際取得資產並辦妥相關受讓手續時按照其公允價值確認和計量,如該資產相關憑證上註明的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不大的,應當以有關憑證中註明的價值作為公允價值;如沒有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1元)計量。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首先同時確認一項資產(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和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但是,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收益。

⑦ 政府補助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這是很明顯的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的專處理問題。
由於項目屬從2009年1月開始,期限為三年,而到2010年政府補助協議簽訂之日,2010年1月時,已經過去一年了,還剩下2年的時間,那麼此時收到了30萬元時,那就是對剩下2年期間的補助了。所以剩下的2年,每年應當攤銷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就是30÷2=15萬元了。
以上就是為什麼要除2的原因了!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⑧ 新的政府補助准則實施後政府補助還算非經營性損益么

一、與收益相關的補助
(1)與收益相關的補助應當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即:
①用於補償以後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②用於補償已發生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在日常活動中按照固定的定額標准取得的補助,應當按照應收金額計量,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
(3)不確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動中取得的補助,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攤遞延收益的,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取得針對綜合性項目的補助,需要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將補助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補助,視情況不同計入當期損益,或者在項目期內分期確認為當期收益。
二、與資產相關的補助
取得與資產相關的補助,不能全額確認為當期收益,應當隨著相關資產的使用逐漸計入以後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說,這類補助應當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自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該項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與資產相關的補助通常為貨幣性資產形式,應當在實際收到款項時,按照到賬的實際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將補助用於購建長期資產時,相關長期資產的購建與正常的資產購建或研發處理一致,通過「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科目歸集,完成後轉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自相關長期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時,按照長期資產的預計使用期限,將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轉讓、報廢等),尚未分攤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在很少的情況下,與資產相關的補助也可能表現為向無償劃撥長期非貨幣性資產,應當在實際取得資產並辦妥相關受讓手續時按照其公允價值確認和計量,如該資產相關憑證上註明的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不大的,應當以有關憑證中註明的價值作為公允價值;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者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1元)計量。
取得的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首先同時確認一項資產(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和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但是,以名義金額計量的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⑨ 光伏發電 政府補助多少年多少錢

國務院於2013年07月04日發布的國發〔2013〕24號《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內若干意見》,容其中第七大條完善支持政策中明確指出:上網電價及補貼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國家補貼按每度0.42元補貼,有的地方有市級補、縣級補貼,因此,一般為每度補貼0.42元,最高的達到每度補貼0.82元(上海)。

⑩ 請問與資產有關的政府補助分攤的時間問題

你好。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內直接確認為當期損容益,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後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上述規定中:「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對於應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長期資產,即為資產開始折舊或攤銷的時點。

由此可見,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其遞延收益的分配計入各期損益的時點、期間,應當與資產折舊、攤銷時點、期間,相一致。

閱讀全文

與政府補助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