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對於車床有沒有使用年限
沒有,只要你精度還好你能加工合格產品,使用多少年無規定,老舊不能用自然淘汰。
Ⅱ 設備使用年限是什麼意思
一、設備是企業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一般來講固定資產可分為八大類,各企業的後勤部門還可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規定各類固定資產目錄。
1.)房屋和建築物
房屋和建築物,是指產權屬於本企業的所有房屋和建築物。
2) 一般辦公設備
一般辦公設備,指企業常用的辦公與事務方面的設備。
3) 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是指屬於企業所有專門用於某項工作的設備。包括:文體活動設備,錄音錄像設備、放映攝像設備、打字電傳設備、電話電報通信設備、舞台與燈光設備、檔案館的專用設備,以及辦公現代化微電腦設備等。凡是有專用於某一項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應列為專用設備。
4.)文物和陳列品
文物和陳列品,是指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各種文物和陳列品。例如,古玩、字畫、紀念物品等。有些企業後勤部門內部設有展覽室、陳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屬於文物和陳列品。
5.)圖書
圖書,是指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的圖書和單位的業務書籍。企業內部的圖書資料室、檔案館所有的各種圖書,包括政治、業務、文藝等書籍,均屬國家財產。
6)運輸設備
運輸設備,是指後勤部門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包括轎車、吉普、摩托車、麵包車、客車、輪船、運輸汽車、三輪卡車、人力拖車、板車、自行車和小輪車等。
7)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主要是企業後勤部門用於自身維修的機床、動力機、工具等和備用的發電機等,以及計儀器、檢測儀器和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有些附屬生產性企業的機械、工具設備也應包括在內。
8)其他固定資產
其他固定資產,是指以上各類未包括的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劃分,也可將以上各類適當劃細,增加種類。
二、固定資產應在使用年限內按月計提折舊。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2)機床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一)直線折舊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二)加速折舊法
(1)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n*(n+1)/2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
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降低到其預計凈殘值以下,即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分攤。
Ⅲ 數控機床使用壽命分哪幾個階段
數控機床使用壽命周期的三個階段,即使用前期(新設備磨合期)、正常使用期、狀態維修期。
數控機床的正確使用和預防性維護非常重要,有效恰當的預防性維護可以顯著地延長數控機床的使用壽命,穩定機床精度。減少故障停機率。
一、數控機床的預防性維護設備使用壽命周期分為新設備磨合期、正常使用期、狀態維修期。不同階段預防性維護的重點不同,不同牛產廠家、晶牌、進口或國產的數控機床其性能、品質、功能盡管有所差異,但其預防性維護的策略和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在執行預防性維護的某些項目的頻次上和根據小同機床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項目修理(簡稱項修)上有所Ⅸ別。
1.設備前期的預防性維護(數據採集、必要准備)對象是安裝調試的新設備,對於大修後設備或購置的二手設備也可以參照執行。安裝調試後需要做好下述的前期預防性維護一工作。
2.設備正常使用期的預防性維護(計劃執行、制度堅持)設備投入正常使用後預防性維護的上作重點是保養和安全。前提是前期預防性維護工作必須做到位,才能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加工質量和效率的綜合優勢。)編程安全。在程序開頭需編入限制豐軸最高速度、限制端面切削恆線速度、自動返回參考原點、坐標系建立、加工區域限制存儲型行程限位、換刀防干涉檢查等指令。
3.設備狀態維修期的預防性維護(狀態監測、分次項修)正常二班制生產情況下,數控機床5—6年後就進入了狀態維修期,而預防性維護做得好的設備則 8~10年後甚至更晚進入狀態維修期。這個時期設備的特徵是精度下降,故障增多。表象是刀架或ATC換刀故障多、APC轉台故障多、伺服驅動報警故障多,這t多狀態實際上絕大部分是機械故障及磨損所引起的。為了減少維修成本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項修。其中占故障報警75%以上的伺服驅動報警絕大部分是由於軸承、滾珠絲杠或導軌拖板等磨損或潤滑不良引起機械負載變大,從而引發伺服驅動電流變大.過負載報警,日月累積,引起伺服驅動器或伺服電機損壞。因此應定期檢查數控機床診斷畫面下伺服驅動電流及負載百分比,分析記錄變化趨勢,綜合判斷適時項修,更換或保養軸承、絲杠或導軌,調整拖板塞鐵松緊等.可以有效地減少伺服報警和損壞。另一個容易引起伺服驅動器老化損壞的原因是電器箱的散熱問題,因此需要定期榆查清潔電器箱冷卻器散熱器、風扇,如配有空調冷風機,除上述保養外還需檢查製冷效果,判斷製冷劑是否泄漏。
Ⅳ 一般的機床壽命多少
一般來說機床的來折舊年限是10年,快自速折舊有的可以降低到8年。其實機床真正的使用壽命,與機床本身質量、使用期間正常維護和壽命周期延長所採取的的設備大項修有很密切的關系。我見過最老的一台西德大陸生產的DZ502車床,出廠時間是1952年,但至今仍在使用。
Ⅳ 機床使用年限與其維修費用之間關系屬於 ( ) 選項: a、數關系 b、相關關系 c、正相關關系 d、負相關關系
正相關,使用年限越長花費的維修費用越多
Ⅵ 一台數控車床正常使用可有多少年限
數控車床的壽命標准都是10年,只要保養的好,規范操作,減少故障,使專用10年以上是屬可以的。
設備在經歷了初期階段各種電氣元件的老化,機械零件的磨舍和調整後,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正常運行期,此時各類元器件器質性的故障較為少見,但不排除偶發性故障的產生,所以,在這個時期內要堅持做好設備運行記錄,以備排除故障時參考。同時要堅持每隔6個月對設備做一次機電綜合檢測和校核。這個時期內,機電故障發生率小,且大多數可以排除。相對穩定運行期較長,一般為7~10年。
Ⅶ 機床到了使用年限,繼續使用,那產生的利潤要交稅嗎
固定資產折舊可以抵稅,這和產生的利潤沒有關系....利潤要納稅....
Ⅷ 數控車床折舊年限是多少
數控車床折舊年限為十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維護保養
數控車床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動化機床。配備多工位刀塔或動力刀塔,機床具有廣泛的加工藝性能,可加工直線圓柱、斜線圓柱、圓弧和各種螺紋、槽、蝸桿等復雜工件,有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各種補償功能,並在復雜零件的批量生產中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果。斜床身數控車床的維護保養如下分析:
為了保證斜床身數控車床的工作精度,延長使用壽命,必須對自用斜床身數控車床進行合理的維護保養工作。車床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
當台灣台鈺精機數控車床運行500h以後,需進行一級保養。斜床身數控車床保養工作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配合進行。保養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探,然後按保養內容和要求進行保養。
Ⅸ 一台數控車床正常使用年限有多久
理論上回收成本是3年,一般超過3到5年主軸會有間隙,床軌也會磨損!導致精度下降,內部零件,電子原件時間長也容易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