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禁毒法規定不超過幾年的社區康復
禁毒法規定不超過三年的社區康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八條對於被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三年的社區康復。社區康復參照本法關於社區戒毒的規定實施。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戒毒工作的需要,可以開辦戒毒康復場所;對社會力量依法開辦的公益性戒毒康復場所應當給予扶持,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戒毒人員可以自願在戒毒康復場所生活、勞動。戒毒康復場所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的,應當參照國家勞動用工制度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
(1)社區康復期限不超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❷ 吸毒社區康復時間有規定嗎不是戒毒
國家規定社區康復是三年。三年內定期到社區或者派出所接受尿液檢測,另外還要接受不定期的尿液檢測,如果三年不復吸,則可申請取消吸毒案底。
❸ 吸毒人員在社區戒毒期,社區康復期,三年內有過吸毒的不能審,領駕照,我想問社區康復是什麼,有哪位朋
我也喜歡這些東西的,希望和朋友們切磋學習一下,關注遼寧文玩,那裡有我的寶貝,O(∩_∩)O打擾了
❹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幾年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最長或延長一年。具體規定如下: 《禁毒法》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四十七條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二年。 執行強制隔離戒毒一年後,經診斷評估,對於戒毒情況良好的戒毒人員,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 強制隔離戒毒期滿前,經診斷評估,對於需要延長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員,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提出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最長可以延長一年。吸毒行為在我國雖然算不上犯罪,但此時也是國家嚴厲打擊的,只要發現有人吸毒,那麼肯定要做出處罰,同時也會強制性的進行隔離戒毒。當然,對於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也是有要求,那一般這個期限是多長呢?律圖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是多久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所在地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與其就戒毒治療期限、戒毒治療措施等作出約定。
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二、強制隔離戒毒場所
(一)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和攜帶物品進行檢查時發現的毒品等違禁品,應當依法處理;對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物品,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代為保管。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檢查,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二)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設立戒毒醫療機構應當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配備設施設備及必要的管理人員,依法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科學規范的戒毒治療、心理治療、身體康復訓練和衛生、道德、法制教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三)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對吸食不同種類毒品的,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根據戒毒治療的不同階段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表現,實行逐步適應社會的分級管理。
(四)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患嚴重疾病,不出所治療可能危及生命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主管機關批准,並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備案,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允許其所外就醫。所外就醫的費用由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本人承擔。所外就醫期間,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連續計算。對於健康狀況不再適宜回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提出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建議,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議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經批准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已執行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折抵社區戒毒期限。
(五)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脫逃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立即通知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並配合公安機關追回脫逃人員。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應當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脫逃期間不計入強制隔離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不得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六)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提出的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意見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對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批准機關應當出具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決定書,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24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以及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❺ 社區戒毒時限
依據我國戒毒條例的規定,對吸毒人員進行社區戒毒的,戒毒的期限為三年,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戒毒決定書15日內到社區戒毒地人民政府報到。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戒毒條例》
第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5)社區康復期限不超過擴展閱讀
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指出,把鄉鎮(街道、社區)政府作為基層開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體,並確定了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戒毒幾種戒毒形式,而社區戒毒將成為戒毒的主陣地。
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三十四條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區戒毒工作。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關基層組織,根據戒毒人員本人和家庭情況,與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社區戒毒措施。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衛生行政、民政等部門應當對社區戒毒工作提供指導和協助。
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無職業且缺乏就業能力的戒毒人員,應當提供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
第三十五條接受社區戒毒的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戒毒人員,參與社區戒毒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對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或者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❻ 強制隔離戒毒期限一般為多長時間
根據《戒毒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
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6)社區康復期限不超過擴展閱讀:
案例:吸毒男不滿被強制隔離戒毒狀告公安局被駁回
32歲男子陳明因吸毒被抓後,公安機關依法對其處以強制隔離戒毒2年的處罰。不過,陳明認為自己僅僅是第一次因吸毒被抓,同時也沒有達到「吸毒成癮嚴重」的程度,於是狀告禪城公安分局,要求該局撤銷對其的處罰。
昨日,禪城區法院通報,該院近日作出了一審判決,維持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
今年4月24日20時許,湖北人陳明在禪城區石肯一村9巷24號內吸食毒品,次日被公安機關抓獲。同日,佛山禪城區公安局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2條第三項對陳明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決定,並根據《禁毒法》規定對陳明處以強制隔離戒毒2年。
陳明認為,按相關規定,吸毒要達到嚴重程度,或者要有多次吸毒前科,才可被允許強制戒毒。這次僅僅是他第一次因吸毒被抓,同時在抓獲當日,他所作的關於吸毒時長、吸食毒品種類等相關陳述不能准確反映事實。
陳明於6月23日向禪城區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禪城區人民政府維持了該決定書。2014年8月22日,陳明又向禪城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安機關反駁稱,陳明自2014年2月開始吸食毒品,最後一次於今年4月24日20時許,在禪城區石肯一村以「追龍」的方式吸食價值約50元的毒品冰毒和K粉,足以認定其吸食毒品的違法行為,且根據陳明的筆錄交代和毒品現場檢測報告等證據證明。
陳明多次使用冰毒以及K粉,且每隔一兩天就要吸食一次,次數頻率相當高,應當認定其吸毒嚴重成癮,難以通過社區戒毒予以戒除。
禪城法院開庭審理後認為,根據陳明本人的詢問筆錄及現場檢測報告等證據證實,陳明屬吸毒成癮嚴重的程度,遂維持原判。
❼ 社區戒毒的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條規定: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社區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癮人員在社區的牽頭、監管下,整合家庭、社區、公安以及衛生、民政等力量和資源,使吸毒人員在社區里實現戒毒。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指出,把鄉鎮(街道、社區)政府作為基層開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體,並確定了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戒毒幾種戒毒形式,而社區戒毒將成為戒毒的主陣地。
(7)社區康復期限不超過擴展閱讀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禁毒工作的意見》(中發〔2014〕6號),深入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進一步完善戒毒治療、康復指導、救助服務相結合的戒毒康復體系,提高對吸毒人員的服務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減少毒品社會危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了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規劃(2016—2020年)。
1、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意見》(禁毒辦通〔2013〕5號)。
緊緊圍繞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的總目標,緊密結合社會管理創新,廣泛動員各方面社會力量,統籌利用各方面社會資源,全面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建立集生理脫毒、心理康復、就業扶持、回歸社會於一體的戒毒康復模式,形成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鄉鎮(街道)具體實施、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積極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融入社會,最大限度減少毒品社會危害。
2、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關懷救助,注重人性化關愛幫扶,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和挽救戒毒康復人員
2)堅持科學戒毒、綜合矯治,積極適應不同吸毒人員不同需求,有針對性提供戒毒醫療服務,綜合運用多種戒毒康復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恢復身心健康
3)堅持部門參與、社會共治,認真履行政府部門和基層組織的法定職責,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同做好吸毒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4)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區分不同毒情、不同基礎和不同條件,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戒毒康復模式,努力提高戒毒康復工作實效
5)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深入開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範創建活動,培育典型、先行先試,帶動面上工作整體發展
6)堅持突出重點、改革創新,以幫助吸毒人員回歸社會為核心,完善政策制度,推進實踐創新,實現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3、任務目標
通過五年努力,實現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體系全面形成,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專職工作人員隊伍全面建立,各項戒毒康復措施全面落實,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穩步提高的目標。結合各地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年度具體任務目標,基礎條件好、工作發展快的地區可以提前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