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

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

發布時間:2021-03-01 14:38:13

❶ 企業所得稅季報時間

按月份或季度預繳稅款的納稅人,應在月份或季度終了後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並預繳稅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稅款也應於季度終了後15天內先進行預繳,然後在年度終了後45天內進行年度省報,稅務激光在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1)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准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費用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除此以外,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對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外,稅收有關規定中還明確了一些需按稅收規定進行納稅調整的扣除項目。

❷ 企業所得稅繳納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2)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第二十三條

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第二十四條

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❸ 企業所得稅應該是什麼時候繳納,是按季度還是每個月都要繳納

企業所得稅應該是分月或者分季預繳,預繳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納稅人在規定的申報期申報確有困難的,可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延期申報。

(3)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了收入總額中的不征稅收入包括:一是財政撥款;二是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三是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收入,即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財政性資金 行政事業性收費 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做了進一步的細化:

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於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後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按照核定的預算和經費報領關系收到的由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入的財政補助收入,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企業依照法律、法規及國務院有關規定收取並上繳財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於上繳財政的當年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未上繳財政的部分,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❹ 所得稅是一個季度申報一次嗎在什麼時間段過了申報時間怎麼辦

什麼叫企業所得稅啊

❺ 企業所得稅網上申報的截止日期。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按照您的表述,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貴公司的企業所得稅分季預繳。因此,二季度的企業所得稅必須在7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並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因此,加收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5/10000

根據《征管法》第六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因此,貴公司沒有按照規定期限申報預交企業所得稅,有可能存在被稅務機關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的稅務風險。

❻ 企業所得稅的申報周期

納稅申抄報期限
1、營業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等於次月10日內為限期繳納期限;
2、企業所得稅季後15日內為限期繳納期限,匯算清繳期限為4個月;
3、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按當地稅務機關的規定期限繳納(各地一般一年兩次等規定不一)。
4、限期繳納最後一日,遇到休息日,順延一日;遇到長假(春節、五一、十一節),按休息日順延;
5、滯納金按天加收萬分之五;
6、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後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可處於罰款。

❼ 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間

1,企業所得稅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具體日期,可以向當地的稅務部門咨詢。 2,像你所說的,1月份申報的所得稅是預交的。年度所得稅申報應該是在每年的4月份之前。 3,如果你們賬目核算清楚的話,每年的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15號以前申報預繳,企業無論盈虧均要申報,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如果你們核算不清楚的話,稅務機關會給你們核定徵收的,核定徵收的企業,稅務機關會每年的6月以前重新進行核定,鑒於你目前的情況,建議你按規定期依據你的賬簿先行申報。 4,企業所得稅是按季度預交申報與年度匯算申報。季度預報時間是:每年的4月15日前預交第一季度、7月15日前預交第二季度、10月15日前預交第三季度、次年的1月15日前預交第四季度。年度匯算清繳時間是:於次年的5月31日前申報繳納上一年度的企業所得稅。(註:節假日則順延,國稅會自行通知納稅人的)

❽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的申報期限是什麼時候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如下: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回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根據上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答業所得稅季度納稅申報表應該在每個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

(8)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是為了使中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繳納企業所得稅制定的法律。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正。

❾ 企業的所得稅多久報一次呢

企業所得稅在所得稅對應的稅務機關交納。一般是一個季度預繳一回,年末專匯算清繳。屬

企業所得稅則需要季度預繳,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申報上一季度的所得稅,然後再一個會計年度終了後進行匯算清繳。所得稅分為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在獲得收益時就需要繳納。

(9)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特點:

第一:通常以純所得為征稅對象。

第二:通常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

第三: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調節納稅人的收入。特別是在採用累進稅率的情況下,所得稅在調節個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較明顯的作用。

對企業徵收所得稅,還可以發揮貫徹國家特定政策,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

第四:應納稅稅額的計算涉及納稅人的成本、費用的各個方面,有利於加強稅務監督,促使納稅人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和改善經營管理。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使用本法,這兩類企業徵收個人所得稅即可,這樣能消除重復征稅。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閱讀全文

與企業所得稅按次申報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