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框幕牆使用年限
JGJ102-2003玻璃幕牆工程來技術規范源有明確規定:
第117頁條文說明5.1.6除預埋件之外,其餘幕牆構件的安全等級一般不會超過二級,設計使用年限一般可考慮為不低於25年。
第167頁條文說明12.1.1根據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的有關規定,玻璃幕牆的結構構件一般屬於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其設計使用年限一般可取為不低於25年。
隱框玻璃幕牆的使用和結構膠的性能有直接關系,現在結構膠廠家一般質保時間為10年或20年。現在在國內已經出現結構使用二十多年的實例了,國外更長一點。
不過從現在來看,很多幕牆工程用不了那麼長時間就該舊樓改造了,呵呵
2. 深基坑工程開始使用時間是從基坑支護工程完工開始算嗎
可以分段計算,深基坑工程開始時間應該是從基坑開挖起算,因為開挖前圍護結構不是受力狀態
3. 不銹鋼瓦的使用壽命是多長
不銹抄鋼瓦的使用壽命是有幾個因素來決定的:
①選用不銹鋼的材質好壞影響不銹鋼瓦的使用壽命。
②選用不銹鋼材料的厚度影響不銹鋼瓦的使用壽命。
③使用不銹鋼瓦的環境、介質影響其使用壽命。
④對不銹鋼瓦面的保養維護影響其使用壽命。
首先,不銹鋼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但不銹鋼不是意味著永遠不銹。他是根據使用的介質來決定其耐腐蝕程度。常規壓不銹鋼瓦一般選用304不銹鋼卷加工,304不銹鋼價格相對適中,最主要304不銹鋼在民用環境使用其耐腐蝕性可靠。
成品不銹鋼瓦
4. 關於建築常識, 商品房土地的使用年限 樓層與樓層的距離 層高是多少超過6層要裝電梯嗎
住宅建築規范 GB 50368—2005 條文說明
1 總 則
1.0.1~1.0.3 闡述制定本規范的目的、適用范圍和住宅建設的基本原則。本規范適用於新建住宅的建設、建成之後的使用和維護及既有住宅的使用和維護。本規范重點突出了住宅建築節能的技術要求。條文規定統籌考慮了維護公眾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的要求。
1.0.4 本規范的規定為對住宅建築的強制性要求。當本規范的規定與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抵觸時,應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1.0.5 本規范主要依據現行標准制定。本規范條文有些是現行標準的條文,有些是以現行標准條文為基礎改寫而成的,還有些是根據規范的系統性等需要新增的。本規范未對住宅的建設、使用和維護提出全面的、具體的要求。在住宅的建設、使用和維護過程中,尚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3 基本規定
3.1 住宅基本要求
3.1.1~3.1.12 提出了住宅在規劃、選址、結構安全、火災安全、使用安全、室內外環境、建築節能、節水、無障礙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體現了以人為本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政策要求。
3.2 許可原則
3.2.1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93號)第二十七條規定:設計文件中選用的材料、構配件、設備,應當註明其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本條據此對住宅建設採用的材料和設備提出了要求。
3.2.2 依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293號)第二十九條和「三新」核准行政許可,當工程建設採用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時,必須按照《「採用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核准」行政許可實施細則》(建標[2005]124號)的規定進行核准。
3.2.3 當需要對住宅建築拆改結構構件或加層改造時,應經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設計單位鑒定、校核後方可實施,以確保結構安全。
3.3 既有住宅
3.3.1 住宅的設計使用年限一般為50年。當住宅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並需要繼續使用時,應對其進行鑒定,並根據鑒定結論作相應處理。重大災害(如火災、風災、地震等)對住宅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或潛在危害。遭遇重大災害後的住宅需要繼續使用時,也應進行鑒定,並做相應處理。
3.3.2 改造、改建既有住宅時,應結合現行建築節能、防火、抗震方面的標准規定實施,使既有住宅逐步滿足節能、火災安全和抗震要求。
4 外部環境
4.1 相鄰關系
4.1.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5.0.2條制定。
住宅間距不但直接影響居住用地的建築密度、開發強度和住宅室內外環境質量,更與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及居民的陽光權益等密切相關,備受大眾關注,是居住用地規劃與建設中的關鍵性指標。根據國內外成熟經驗,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將住宅建築日照標准(表4.1.1)作為確定住宅間距的基本指標。相關研究證實,採用此基本指標是可行的。根據我國所處地理位置與氣候狀況,以及居住區規劃實踐,除少數地區(如低於北緯25°的地區)由於氣候原因,與日照要求相比更側重於通風和視覺衛生,尚需作補充規定外,大多數地區只要滿足本標准要求,其他如通風等要求基本能達到。
由於老年人的生理機能、生活規律及其健康需求決定了其活動范圍的局限性和對環境的特殊要求,故規定老年人住宅不應低於冬至日日照2h的標准。執行本條規定時不附帶任何條件。「舊區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准可酌情降低」,系指在舊區改建時確實難以達到規定的標准時才能這樣做,且僅適用於新建住宅本身。同時,為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規定降低後的住宅日照標准不得低於大寒日日照1h。
4.1.2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8.0.5條制定。
為維護住宅建築底層住戶的私密性,保障過往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不碰頭、不被上部墜落物砸傷等),並利於工程管線的鋪設,本條規定了住宅建築至道路邊緣應保持的最小距離。寬度大於9m的道路一般為城市道路,車流量較大,為此不允許住宅面向道路開設出入口。
4.1.3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10.0. 2條制定。
管線綜合規劃是住宅建設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管線綜合的目的就是在符合各種管線技術規范的前提下,解決諸管線之間或與建築物、道路和綠地之間的矛盾,統籌安排好各自的空間,使之各得其所,並為各管線的設計、施工及管理提供良好條件。如果管線受腐蝕、沉陷、振動或受重壓,不但使管線本身受到破壞,也將對住宅建築的安全(如地基基礎)和居住生活質量(如供水、供電)造成極不利的影響。為此,應處理好工程管線與建築物之間、管線與管線之間的合理關系。
4.2 公共服務設施
4.2.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6.0.1條制定。
居住用地配套公建是構成和提高住宅外部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條將原條文中的「文化體育設施」分列為「文化設施」和「體育設施」,目的是體現「開展大眾體育,增強人民體質」的政策要求,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相關體育設施的迫切需求。
4.2.2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6.0.2條制定。
對居住用地配套公建設置規模提出了「必須與人口規模相對應」的要求;考慮到入住者的生活需求,提出了配套公建「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的要求。同時,考慮到配套公建項目類別多樣,主管和建設單位各異,要求同時投入使用有一定難度,為此,提出「應與住宅同期交付」的要求。配套公建項目與設置方式應結合周邊相關的城市設施統籌考慮。
4.3 道路交通
4.3.1 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80180—93(2002年版)第8.0.1條中規定,小區道路應適於消防車、救護車、商店貨車和垃圾車等的通行,即要求做到適於機動車通行,但通行范圍不夠明確。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口增多,購物方式改變及居住密度增大,在實踐中出現了很多諸如機動車能進入小區,但無法到達住宅單元的事例,對急救、消防及運輸等造成不便,降低了居住的方便性、安全性,也損害了居住者的權益。為此,提出「每個住宅單元至少應有一個出入口可以通達機動車」的要求。執行本條規定時,為保障居民出入安全,應在住宅單元門前設置相應的緩沖地段,以利於各類車輛的臨時停放且不影響居民出入。
4.3.2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8章的相關規定製定。
為保證各類車輛的順利通行,規定了雙車道和宅前路路面寬度,對盡端式道路、內外道路銜接和抗震設防地區道路設置提出了相應要求。因居住用地內道路往往也是工程管線埋設的通道,為此,道路設置還應滿足管線埋設的要求。當宅前路有兼顧大貨車、消防車通行的要求時,路面兩邊還應設置相應寬度的路肩。
4.3.3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的相關規定製定。
無障礙通路對老年人、殘疾人、兒童和體弱者的安全通行極其重要,是住宅功能的外部延伸,故住宅外部無障礙通路應貫通。無障礙坡道、人行道及通行輪椅車的坡道應滿足相應要求。
4.3.4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8.0.6條制定,增加了自行車停車場地或停車庫的要求。
自行車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具有輕便、靈活和經濟的特點,且數量龐大。為此,本條提出居住用地應配置居民自行車停車場地或停車庫的要求。執行本條時,尚應根據各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費水平和居住用地的檔次,合理確定機動車停車泊位、自行車停車位及其停車方式。
4.4 室外環境
4.4.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7.0.1條制定。
綠地率既是保證居住用地生態環境的主要指標,也是控制建築密度的基本要求之一。為此,本條對新區的綠地率提出了要求。
4.4.2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7.0.5條制定。
居住用地中的公共綠地總指標,以人均面積表示。本條規定的公共綠地總指標與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中的小區級要求基本對應。
4.4.3 我國水資源總體貧乏,且分布不均衡,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列世界第88位。目前,全國年缺水量約400億立方米,用水形勢相當嚴峻。為貫徹節水政策,杜絕不切實際地大量使用自來水作為人工景觀水體補充水的不良行為,本條提出了「人工景觀水體的補充水嚴禁使用自來水」的規定。常見的人工景觀水體有人造水景的湖、小溪、瀑布及噴泉等,但屬體育活動設施的游泳池不在此列。
為保障遊人特別是兒童的安全,本條對無護欄的水體提出了相關要求。
4.4.4 雜訊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和環境質量,是目前備受各方關注的問題之一。對受雜訊影響的住宅,應採取防噪措施,包括加強住宅窗戶和圍護結構的隔聲性能,在住宅外部集中設置防噪裝置等。
4.5 豎 向
4.5.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9.0.4條制定。
居住用地的排水系統如果規劃不當,會造成地面積水,既污染環境,又使居民出行困難,還有可能造成地下室滲漏,並危及建築地基基礎的安全。為保證排水暢通,本條對地面排水坡度做出了規定。地面水的排水尚應符合國家標准《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的相關規定。
4.5.2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CJJ 83—99第5.0.3條、第9.0.3條制定。
本條提出了住宅用地的防護工程的相應控制指標,以確保建設基地內建築物、構築物、人、車以及防護工程自身的安全。
5 建 築
5.1 套內空間
5.1.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1.1條制定。明確要求每套住宅至少應設卧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生間等四個基本空間。具體表現為獨立門戶,套型界限分明,不允許共用卧室、起居室(廳)、廚房及衛生間。
5.1.2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3.3條制定。要求廚房應設置相應的設施或預留位置,合理布置廚房空間。對廚房設施的要求各有側重,如對案台、爐灶側重於位置和尺寸,對洗滌池側重於與給排水系統的連接,對排油煙機側重於位置和通風口。
5.1.3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4.3條制定,增加了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餐廳上層的要求,增加了局部牆面應有防水構造的要求。在近年房地產開發建設期間,開發單位常常要求設計者進行局部平面調整,此時如果忽視本規定,常會引起住戶的不滿和投訴。本條要求進一步嚴格區別套內外的界限。
5.1.4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4.1條、第3.4.2條制定。要求衛生間應設置相應的設施或預留位置。設置設施或預留位置時,應保證其位置和尺寸准確,並與給排水系統可靠連接。為了保證家庭飲食衛生,要求布置便器的衛生間的門不直接開在廚房內。
5.1.5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7.2條、第3.7.3條及第3.9.1條制定,集中表述對窗檯、陽台欄桿的安全防護要求。
沒有鄰接陽台或平台的外窗窗檯,應有一定高度才能防止墜落事故。我國近期因設置低窗檯引起的法律糾紛時有發生。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明確規定:「窗檯的凈高或防護欄桿的高度均應從可踏面起算,保證凈高0.90m」。有效的防護高度應保證凈高0.90m,距離樓(地)面O.45m以下的檯面、橫欄桿等容易造成無意識攀登的可踏面,不應計入窗檯凈高。當窗外有陽台或平台時,可不受此限。
根據人體重心穩定和心理要求,陽台欄桿應隨建築高度增高而增高。本條按住宅層數提出了不同的陽台欄桿凈高要求。由於封閉陽台不改變人體重心穩定和心理要求,故封閉陽台欄桿也應滿足陽台欄桿凈高要求。
陽台欄桿設計應防止兒童攀登。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大於0.11m時,才能防止兒童鑽出。
5.1.6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6.2條、第3.6.3條制定。
本條對住宅室內凈高、局部凈高提出要求,以滿足居住活動的空間需求。根據普通住宅層高為2.80m的要求,不管採用何種樓板結構,卧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低於2.40m的要求容易達到。對住宅裝修吊頂時,不應忽視此凈高要求。局部凈高是指梁底處的凈高、活動空間上部吊櫃的櫃底與地面距離等。一間房間中低於2.40m的局部凈高的使用面積不應大於該房間使用面積的1/3。
居住者在坡屋頂下活動的心理需求比在一般平屋頂下低。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卧室、起居室(廳)時,若凈高低於2.10m的使用面積超過該房間使用面積的1/2,將造成居住者活動困難。
5.1.7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7.5條制定。陽台是用水較多的地方,其排水處理好壞,直接影響居民生活。我國新建住宅中因上部陽台排水不當對下部住戶造成干擾的事例時有發生,為此,要求陽台地面構造應有排水措施。
5.2 公共部分
5.2.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4.1.4條、第4.2.2條制定。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的凈寬不足或局部凈高過低將嚴重影響人員通行及疏散安全。本條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提出了通道凈寬和局部凈高的最低要求。
5.2.2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4.2.1條制定。外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等處一般都是交通和疏散通道,人流較為集中,故臨空處欄桿高度應能保障安全。本條按住宅層數提出了不同的欄桿凈高要求。
5.2.3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4.1.2條、第4.1.3條、第4.1.5條制定,集中表述對樓梯的相關要求。樓梯梯段凈寬系指牆面至扶手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從安全防護的角度出發,本條提出了減緩樓梯坡度、加強欄桿安全性等要求。住宅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於1.10m的規定與國家標准《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對樓梯梯段寬度按人流股數確定的一般規定基本一致。同時,考慮到實際情況,對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中一邊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要求放寬為不小於1.00m。
5.2.4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4.5.4條、第4.2.3條制定,提出住宅建築出入口的設置及安全措施要求。
為了解決使用功能完全不同的用房在一起時產生的人流交叉干擾的矛盾,保證防火安全疏散,要求住宅與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分開布置。分別設置出入口將造成建築面積分攤量增加,這是正常情況,應在工程設計前期全面衡量,不可因此降低安全要求。
為防止陽台、外廊及開敞樓梯平台上墜物傷人,要求對其下部的公共出入口採取防護措施,如設置雨罩等。
5.2.5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4.1.6條制定。針對當前房地產開發中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犧牲居住者利益的現象,為了維護公眾利益,保證居住者基本的居住條件,嚴格規定了住宅須設電梯的層數、高度要求。頂層為兩層一套的躍層住宅時,若頂層住戶入口層樓面距該住宅建築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不超過16m,可不設電梯。
5.2.6 根據居住實態調查,隨著居住生活模式變化,住宅管理人員和各種服務人員大量增加,若住宅建築中不設相應的衛生間,將造成公共衛生難題。
5.3 無障礙要求
5.3.1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第5.2.1條制定,列出了七層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應進行無障礙設計的部位。該標准對高層、中高層住宅要求進行無障礙設計的部位還包括電梯轎廂。由於該規定對住宅強制執行存在現實問題,本條不予列入。對六層及六層以下設置電梯的住宅,也不列為強制執行無障礙設計的對象。
5.3.2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第7章相關規定製定。該規范規定高層、中高層居住建築入口設台階時,必須設輪椅坡道和扶手。本條規定不受住宅層數限制。本條按不同的坡道高度給出了最大坡度限值,並取消了坡道長度要求。
5.3.3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第7.1. 3條制定。為避免輪椅使用者與正常人流的交叉干擾,要求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建築人口平台寬度不小於2.00m。
5.3.4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第7.3.1條制定,給出了供輪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的最小凈寬限值。
5.4 地 下 室
5.4.1 本條根據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4.4.1條制定。住宅建築中的地下室,由於通風、採光、日照、防潮、排水等條件差,對居住者健康不利,故規定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廳)、廚房不應布置在地下室。其他房間如儲藏間、衛生間、娛樂室等不受此限。由於半地下室有對外開啟的窗戶,條件相對較好,若採取採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護措施,可布置卧室、起居室(廳)、廚房。
5.4.2 本條根據行業標准《汽車庫建築設計規范》JGJ 100—98的相關規定和住宅地下車庫的實際情況制定。
汽車庫內的單車道是按一條中心線確定坡度及轉彎半徑的,如果兼作雙車道使用,即使有一定的寬度,汽車在坡道及其轉彎處仍然容易發生相撞、刮蹭事故。因此,嚴禁將寬的單車道兼作雙車道。
地下車庫在通風、採光方面條件差,而集中存放的汽車由於其油箱儲存大量汽油,本身是易燃、易爆因素。而且,地下車庫發生火災時撲救難度大。因此,設計時應排除其他可能產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因素,不應將修理車位及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設置在地下車庫內。
多項實例檢測結果表明,住宅的地下車庫中有害氣體超標現象十分嚴重。如果利用樓(電)梯間為地下車庫自然通風,將嚴重污染住宅室內環境,必須加以限制。
5.4.3 住宅的地下自行車庫屬於公共活動空間,其凈高至少應與公共走廊凈高相等,故規定其凈高不應低於2.00m。
5.4.4 住宅的地下室包括車庫、儲藏間等,均應採取有效防水措施。
6 結 構
7 室內環境
8 設 備
9 防火與疏散
10 節 能
居住區道路
居住區道路【residential street】指的是以住宅建築為主體的區域內的道路。
居住區道路一般可以分為三級或四級:
第一級 居住區級道路——是居住區的主要道路,用以解決居住區內外交通的聯系,道路紅線寬度一般為20-30m。車行道寬度不應小於9m,如需通行公共交通時,應增至10-14m,人行道寬度為2-4m不等。
第二級 居住小區級道路——是居住區的次要道路,用以解決居住區內部的交通聯系。道路紅線寬度一般10-14m,車行道寬度6-8m,人行道寬1.5-2m。
第三級 住宅組團級道路——是居住區內的支路,用以解決住宅組群的內外交通聯系,車行道寬度一般為4-6m。
第四級 宅前小路——通向各戶或各單元門前的小路,一般寬度不小於2.6m。
此外,在居住區內還可有專供步行的林蔭步道,其寬度根據規劃設計的要求而定。
居住區內部街坊與街坊之間和街坊內部的道路,主要為居民參加生產、工作、學習、購買物品和參加娛樂活動服務,也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和貨運交通所用。為了保證居住區內的安靜,盡可能不設公共交通路線,居住區道路可以直接與次幹路相接,盡可能不與主幹路(見城市道路)相接。可通行小型貨車,限制大型貨車和過境車輛通行,車速一般不超過20公里/時,道路做平面交叉,可有斷頭道和回頭路,局部線型也可設計成曲線。
道路橫斷面布置一般是單幅式,即在車行道兩側設人行道和綠地,道路寬度可根據建築的樓層高度、沿街公共建築物數量以及客流和貨流多少而定。道路寬度允許時,也可安排雙幅式斷面,即在路中間設1米左右隔離帶,布置綠化。車行道寬度為7米、9米或12米。人行道和綠地每側應為3~6米,要能滿足埋設地下管線的需要。若居住區面積大,主要道路較寬且長時,亦可設置公共交通路線,以減少居民步行距離。
5. 建築規范都有哪些一般辦公樓設計用到那些規范
1、辦公樓建築的重要性程度不同,在建築設計時會分為三類進行設計。不同重要程度的辦公樓在設計的使用年限和防火等級上要求是不同的。
(1)一類建築適合特別重要的辦公樓建築,一般設計的使用年限為50-100年,防火等級為一級。
(2)二類建築適合重要的辦公樓建築,設計的使用年限為50年,防火等級不低於二級。
(3)三類建築適合普通型的辦公樓建築,設計使用年限為25-50年,防火等級為不低於二級。
2、辦公樓建築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建築規模來設計辦公樓內部的功能分區,通常情況下要分為三個大的功能分區。公共空間、辦公空間和服務空間是辦公樓必須具備的三個空間。
辦公樓建築設計規范中規定六層及六層以上的辦公樓建築要設計電梯,建築的總高度超過75米的辦公樓建築使用的電梯 要分區或分層來設置使用。辦公樓除了電梯以外還要有室內樓梯及室外防火通道等設施。
(5)圍護結構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辦公樓建築的外窗設計要具備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熱性能,辦公樓的門要採用防盜門,室內最好設計防盜報警等裝置。辦公樓建築整體要具有消防設備,各層的消防栓、報警設備、消防設施要符合要求,各個空間要具有煙感和噴淋等消防設備,並經常檢查可以正常使用。
辦公樓的設計還要注意採光、防寒、隔音等方面要符合規范的要求。辦公樓建築設計規范對於辦公樓建築的整體及各空間都有詳細的要求,從高度、面積、設施、消防、監控等各方面都有規定,以保證辦公樓使用的功能齊全,通行的順暢,使用的安全等。
辦公樓在功能分類上一般分為行政型辦公樓、專業性辦公樓、出租類辦公樓、綜合性辦公樓幾種類型,不同的類型都具有各自的使用功能。在辦公樓建築設計時要根據功能來進行不同的外觀、風格、功能分區等進行全方位的考慮。辦公樓的建築結構根據不同的抗震要求來設計使用哪種結構。
6. 鋼結構彩鋼瓦使用壽命多少年
鋼結構彩鋼瓦使用壽命在10-15年。
彩鋼瓦特點:
1、重量輕:10-14千克/平方米,相當於磚回牆的答1/30。
2、導熱系數:λ<=0.041w/mk。
3、強度高:可作天花圍護結構板材承重,抗彎抗壓;一般房屋不用樑柱。
4、色澤鮮艷:無須表面裝飾,彩色鍍鋅鋼板防腐層保持期在10-15年。
5、安裝靈活快捷:施工周期可縮短40%以上。
6、氧指數:(OI)32.0(省消防產品質檢站)。
安裝注意事項:
1、佩帶必備的安全設施(如手套、安全帽、保險帶等工具)。
2、安裝工人需持證的專業人員。
3、骨架安裝時必須牢固。
4、安裝需在瓦上行走時,盡量踩在瓦的中間部位,避免踩到瓦的邊緣。
5、惡劣的天氣下須謹慎安裝。
7. 鋼結構施工圖紙上所說的圍護結構使用年限15年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指金屬屋面板質量保證15年
15年報廢
8. 寫字樓玻璃幕牆的保修年限
寫字樓玻璃幕牆的保修年限有25年。
玻璃幕牆概況
玻璃幕牆(reflection glass curtainwall),是指由支承結構體系與玻璃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築外圍護結構或裝飾結構。牆體有單層和雙層玻璃兩種。玻璃幕牆是一種美觀新穎的建築牆體裝飾方法,是現代主義高層建築時代的顯著特徵。2013年據鳥類保護志願者組織FLAP(Fatal Light Awareness Program)統計,僅在多倫多一地,每年就有一百萬到九百萬的候鳥死於這些玻璃幕牆。玻璃幕牆基本分為框架支撐、全玻幕牆、 點支撐、單元式幕牆這幾類。
功能作用
現代化高層建築的玻璃幕牆採用了由鏡面玻璃與普通玻璃組合,隔層充入乾燥空氣或惰性氣體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兩層和三層之分,兩層中空玻璃由兩層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個夾層空間;三層玻璃則是由三層玻璃構成兩個夾層空間。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熱、防結霜、防潮、抗風壓強度大等優點。據測量,當室外溫度為-10℃時,單層玻璃窗前的溫度為-2℃,而使用三層中空玻璃的室內溫度為13℃。而在炎熱夏天,雙層中空玻璃可以擋住90%的太陽輻射熱。陽光依然可以透過玻璃幕牆,但曬在身上大多不會感到炎熱。使用中空玻璃幕牆的房間可以做到冬暖夏涼,極大地改善了生活環境。
技術規范
《JGJ102-2003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主要內容:根據建設部建標[2000]284號文件的要求,規范編制組在廣泛調進研究,認真總結工程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外先進標准並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102—96進行了修訂。
尺寸要求
建築物宜按照GBJ12-86《建築模數協調統一標准》的規定,建築幕牆水平橫向擴展模數從900mm開始按1模增至最大尺寸為6000mm。其豎向擴展模數從2700mm開始按1模增至最大尺寸為6000mm。如工程需要跨越上述尺寸時,可與製作廠家另行研究。
9. 臨時建築使用年限一般是多久
臨時建築使用年限一般不超出二年。
臨時建築的使用期限在法律上作出強制性規定,按照《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規定:「臨時性建築使用年限不得超出二年,並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
臨時建(構)築物不予確權發證,不得改變使用性質,因特殊原因需延長使用的,建設單位應在期滿前申請延期,且延期申請只能一次。已超過兩年期限而未獲准延期,那麼它在性質上屬於違法建築。
註:按主體結構確定的建築耐久年限分級
建築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據建築物的重要性和建築物的質量標准而定。
(9)圍護結構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通常意義上的臨時建築,如在建設工地上為了滿足工程施工需要臨時搭建的辦公室、宿舍、工棚和設備間等,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簡陋、低檔式樣的廉價建築(以下稱之為「 簡易臨時建築」)。
而實際上臨時建築早已以舒適度不低於永久設施標準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 前,置身於其中,人們很難分辨出是永久建築還是臨時建築,如各種大型的公共活動(奧運會、亞運會和世界博覽會等)搭建的臨時建築和房地產商蓋的售樓處等(以下稱之為「高標准臨時建築」)。
對於臨時建築的構造問題,一般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使用少數標准構件,組成多種類型的建築物,構件的互換性要強。
(2)主要承重結構構件的結點連接方法力求簡單,做到裝拆方便迅速。
(3)非承重的圍護結構,如屋面、外牆和間壁牆等,採用的材料和構件要結實而體輕,又應適宜於採用多種材料,以便滿足不同建築物的要求和便於就地取材。
10. 塑鋼和鋁合金的使用壽命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在質量上和價格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塑鋼門與鋁合金門相比,首先取材上塑鋼門採用金屬少,更節約資源;其次,塑鋼門 的密封性要比鋁合金門好;再次,塑鋼門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機械噪音要比鋁合金門小。而鋁合金門在門的硬度上要比塑鋼門高,更耐用,但 是時間長了,容易變形,同時其價格相對塑鋼窗而言要高一些。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抗風壓強度和水密性能比較: 塑鋼窗由於材質強度和剛性低,雖然經過加工襯鋼增強,但其抗風壓和水密性能要比鋁窗低約二個等級。而且,由於塑鋼窗的襯鋼並未在其型 材內腔角部聯接成完整的框架體系,窗框、扇四角及丁位元組點的塑料焊接角強度比較低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密性能PK: 塑鋼窗由於框、扇構件是焊接的,故其氣密性應比螺接的鋁合金窗略好一些,但鋁窗型材尺寸精度較高,框、扇配合較嚴密,所以二者還是在一個等級水平上。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保溫性能比較: 鋁窗的保溫性能不如塑鋼窗好,但二者整窗的傳熱系數之比只是1.36倍(單層窗)和1.44倍(單框雙玻窗)。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採光性能和隔聲性能比較: 塑鋼窗的採光性能比鋁窗差,其框單構件遮光面積比鋁窗大10%左右,視野和裝飾效果較差,不利於建築照明節能降耗,鋁窗與塑鋼窗的縫隙密封水平基本一致,其隔聲性能也是基本一致的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防火性能和防雷和靜電問性能比較: 難燃性的PVC塑鋼窗的防火性能相對於可燃的木窗是比較好,但與非燃燒性的鋁合金窗相比是差的。鋁合金是良好的導電體,故其作建築外圍護結構時,採取有效的接地措施,可以作為避雷設施,並可防止靜電現象產生。 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裝飾性和老化問題、變形與膨脹問題的比較: 塑鋼窗作為建築外窗,只能以白色為主,不能滿足豐富多彩的各類建築外牆裝飾需要。PVC塑料型材會老化,高分子PVC樹脂在紫外線作用下,大分子鏈斷裂,使材料表面失去光澤,變色粉化,型材的機械性能下降。而鋁合金有抗老化的功能。 塑鋼窗易受熱變形、遇冷變脆,尺寸及形狀穩定性較差,往往需要利用玻璃的剛性來防止窗框變形。而鋁合金具有抗高溫、不易變形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