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醫生。他們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在終身吃葯的情況下從吃葯到死亡只能存活四十多年是真的嗎多
一個艾滋病患者從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個發展時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後2-6周出現,症狀似感冒,能很快自愈。這個時期可以檢測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檢測不出艾滋病病毒抗體。
2) 無症狀感染期(潛伏期)
自從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發展成艾滋病病人,這一段時間成為潛伏期。潛伏期長短個體差異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長至可達15年以上,平均5-7年。
3)艾滋病發病期
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便出現很難治癒的多種症狀,成為艾滋病人。成為艾滋病人後,一般會在半年至兩年內死亡。
西葯抗病毒葯類一些葯物的副作用:
齊多夫定 頭痛、惡心等,骨髓抑制、貧血或中粒細胞減少症,肌病肌痛、mCPK升高,潛在
乳酸酸中毒及脂肪營養不良
替諾福韋 腎功能不全,腹瀉、惡心、嘔吐、胃脹,頭痛、衰弱,乳酸酸中毒並肝臟脂肪變
司他夫定 周圍神經病變,脂肪營養不良,快速進展的下行性神經肌肉衰弱,胰腺炎,乳酸酸
中毒並肝臟脂肪變
拉米夫定 副作用較小,乳酸酸中毒合並脂肪變性在使用在使用NRTIs類葯物時雖然很少發
生,但有可能危及生命
奈韋拉平 皮疹,肝功能異常,肝酶升高
依非韋倫 皮疹,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轉氨酶水平增高,大麻試驗假陽性
克力芝 胃腸不耐受、惡心、嘔吐、腹瀉、衰弱,高脂血症(尤其甘油三酯)血清轉氨酶升
高,脂肪異常分布,對血友病人可能增加出血頻率
目前唯一獲批中葯制劑 唐草片:
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服葯後可能出現惡心,消化不良、失眠,一般不需要停葯,可自行緩解
② 貓,狗等動物的狂犬病潛伏期是多長, 我指的是從感染病毒到死亡的時間
不等,有的幾個月,
③ 什麼是感染率、發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
感染率是指用臨床診斷法和各種實驗室檢驗的方法檢查出來的所有感染犬的內條數占被檢查的犬容總條數的百分比。
發病率是指犬群中在一定時間內某種疾病的新病例發生的頻率。
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時間內犬群中存在某種疾病的病例數的比率。
病死率是指因某種疾病死亡的犬的條數占該病患病犬的總數的百分比。
死亡率是指犬患某疾病死亡數占犬總數的百分比。
④ 艾滋病從感染到死亡,需要多長時間
一個健康人從感染上到死亡,一般需要多長時間,這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據文獻報道,艾滋病病人從感染到死亡,一般2~20年不等,傳入體內病毒的多少、個體健康的差異等,決定著病人的存活時間。
感染上HIV,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急性期,又稱為「窗口期」,其症狀在2~3周時間里自然消失。接著進入第二階段,此期被稱為「無症狀期」,這個時期最長,占整個病程的80%左右,此期的病人稱為「HIV攜帶者」。表面上看來還很健康,和正常人沒有區別,只是體內的免疫系統與HIV正在作斗爭。
在正常人體內,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800~1000個免疫細胞,而感染者體內,每立方毫米血液的免疫細胞則以每年50~70個的速度逐漸下降,當免疫細胞減少到在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只有200個左右時,下降速度就會加快。HIV每天摧毀大量的免疫細胞,而骨髓則通過加速生成新的免疫細胞來加以補償,但是,新的免疫細胞的補償速度總是趕不上免疫細胞損失的速度,這是AIDS發展過程的規律。
當感染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已無法與HIV抗衡時,就進入了感染的最後階段,稱為「症狀期」,此時病人稱為「AIDS病人」,非常容易出現各種感染性病症,此期已無法控制病情的進展,多數人在半年至一年半內死亡。其具體情況,以病人體格的健壯與衰弱有著直接關系;身體健壯者病程進展慢,存活時間長,反之則短。
另外,病人的心理狀態也是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一個人感染了HIV之後,可能會失落、恐懼、抑鬱、焦慮、不安、憤怒、否認等心理,這都是有害而無益的。病人應當持樂觀情緒,進取精神,積極從事公益事業或集體活動,讓自身價值充分發揮到最高點;感染者應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再次感染HIV,避免接觸其它一些可能促進疾病發展的誘因,如吸煙、喝酒等;調理飲食,加強營養,不要亂吃非法葯物,注意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發現身體不適,及時就醫診治,增強體質,延緩病情發展。
再者,AIDS病人生存時間的長短又與感染途徑有著密切關系,例如:
1、血液傳播 人體若輸入被HIV感染的血液,其感染幾率為100%,病人多在4—5年發病,6—18個月死亡。作者曾遇到過一例在子宮肌瘤手術中輸了被HIV感染的血液900亳升。她半年後發病,一年內死亡。因用被HIV感染的醫療器械(以注射器為多)而傳播者,其感染幾率為90%,無症狀期可較輸血感染者為稍長。
2、母嬰傳播 患有AIDS病的母親(包括HIV攜帶者)可通過胎盤、產道、哺乳等傳給胎兒、嬰兒的幾率,一般為50%,這些染有AIDS的病兒,多數在5歲發病,存活到10歲者極為罕見。
3、性傳播 性傳播的方式有多種。有文獻報道,一方為AIDS病人或HIV攜帶者,在性交中傳播,按一次性生活計算,男人傳男人(同性戀),其感染幾率為1/10~1/1500;女人傳男人為1/700~1/3000;男人傳女人為1/200~1/2000;女人傳女人為1/10000左右。因傳染的幾率不同,HIV進入體內數量的各異,即便發生了感染,其存活期一般在10年左右。
西方報道:性傳播的AIDS病人,生存期為11~13年。我國曾報道:AIDS病人,第1年死亡率為50%,第2年為70%,第3年為85%,第5年為100%。
⑤ 艾滋病感染到死亡多久
不同情況不一樣。有的人感染後快速發展,有的人葯物控制的好。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CD4+T淋巴細胞,簡稱CD4細胞,是免疫反應的中心細胞,在人體免疫反應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同時,CD4細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細胞,由於HIV的破壞,導致CD4細胞死亡,繼而導致人體的抗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出現繼發感染,最終發展為艾滋病。 正常成人的CD4細胞在每立方毫米500個到1600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細胞出現進行性或不規則性下降,標志著免疫系統受到嚴重損害,當CD4細胞小於每立方毫米200個時,可能發生多種機會性感染或腫瘤。 如CD4細胞小於每立方毫米200個時,很容易發生卡氏肺孢菌肺炎(PCP),應給予抗卡氏肺孢菌肺炎的預防性治療。 如CD4細胞小於每立方毫米50個時,常發生巨細胞病毒(CMV)感染。 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CD4細胞會迅速減少,出現艾滋病初期症狀,但大多數人,未經特殊治療,CD4細胞數量可自行恢復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於正常水平。HIV感染者進入到艾滋病潛伏期。 艾滋病的潛伏期一般為8年左右,在潛伏期里,CD4細胞數量會持續緩慢的減少,每年減少約50/立方毫米。 當HIV感染者發展到艾滋病前期時,多數人的CD4細胞計數為每立方毫米350~200個。這種情況會持續約2年左右。 在典型艾滋病期,通常CD4細胞計數小於200/立方毫米,如果不給予抗病毒治療,數月內CD4細胞計可由每立方毫米200個減少至0。 關於CD4細胞數量減少的具體機制,目前尚未完全確定,但CD4細胞計數是艾滋病治療效果和患者免疫功能的重要判斷標准。CD4細胞計數大於500/立方毫米時,可半年復診1次;CD4細胞計數小於350/立方毫米時,2~3個月需要復診1次。
⑥ 一個艾滋病患者從感染到死亡,一般經歷的四個時期是
急性感染期,無症狀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
⑦ 發病率與患病率的區別是什麼死亡率與病死率的區別又是什麼
1、發病率與患病率區別:
(1)定義區別:
①發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間內,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發生的病例出現的頻率。
②患病率表示某特定時間內總人口中某病新舊病例之和所佔的比例。
(2)計算公式區別:
①發病率=(某時期內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人數/同時期內暴露人口數)×K
②患病率=(某時期內某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人數之和/同時期內暴露人口數)×K
K=100%、1000‰、10000/萬或100000/10萬等。
(3)應用不同
①患病率是由橫斷面調查獲得的疾病頻率,通常用來反映病程較長的慢性病的流行情況及其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程度。
②發病率是由發病報告或隊列研究獲得的疾病頻率,通常用來反映新發生病例的出現情況。
2、死亡率與病死率的區別
(1)定義區別
①病死率用於描述某種特定疾病嚴重程度。
②死亡率則指某時間死於某病的頻率。
(2)計算公式的區別
①病死率=某時期內因某病死亡人數/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數×100%。
②死亡率=某期間內(因某病)死亡總數/同期平均人口數×100%。
(3)應用不同
①死亡率是衡量一部分種群中,一定規模的種群大小、每單位時間的死亡數目(整體或歸因於指定因素),應用在種群層面上研究的問題。
②病死率表示確診疾病的死亡概率,因此可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反映診治能力等醫療水平。多用於急性傳染病,較少用於慢性病。
網路-發病率
網路-病死率
⑧ 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病這一過程可以分為幾個時期
分為三期:急性感染、臨床潛伏期、發病期。
染上艾滋病毒後至病發的潛伏期由幾個月(最快)至10年或以上不等,根據病情的發展過程,臨床上分為三期:
一、急性感染
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很快進入急性感染期。病毒快速繁殖,每毫升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可達數百萬,同時CD4+細胞數量也會顯著下降。隨後,CD8+細胞開始活動,殺死被感染的細胞,免疫系統也開始產生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抗體。
CD8+細胞的活動被認為是控制病毒水平的要素之一。如果它們反應強勁,就可以延緩病程,但是並不能清除所有病毒。CD8+細胞活動逐漸減弱消失後,CD4+細胞的水平也恢復到每微升800左右(正常值是1200左右)。
在這個階段(通常是感染後的2~4周),大多數病例都會產生類似流感或者單核血細胞增多症的病症,這被稱作急性HIV感染。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淋巴結病症,咽炎,皮疹,肌肉疼痛,疲乏,口腔潰瘍,還可能包括頭痛,惡心,嘔吐,腹瀉,肝/脾腫大,體重下降,鵝口瘡,神經系統病變等。
每個病例的具體症狀各有不同,每種症狀是否發生皆有可能。這些症狀的持續時間平均約28天,通常至少要有一周。因為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所以經常未被認為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徵兆。甚至病人就醫時醫生亦可能誤診為有相似症狀的,其他更常見傳染病。
因此,這些症狀並不能作為確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依據。但是遇到這些症狀時仍然需要格外小心。因為病人此時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很高,他們的傳染性非常強。
艾滋病急性期症狀至少高危行為後的第三天才會有部分出現,而這種症狀不會發生在高危的10周以後,絕大部分人出現急性症狀的時間是在10-14天,持續時間1到2周,而需要知道的是有5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初期是不出現急性期症狀的。
二、臨床潛伏期
免疫系統的強烈反應抑制病毒活動,並能減少血液中的病毒數量。從此病人進入艾滋病的臨床潛伏期。潛伏期的長度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從3年[43]到最長可達20年,平均約8年。通常在臨床潛伏期,病人沒有任何可見症狀。在早期,病毒通常藏身於淋巴結內。
由於CD4+細胞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靶細胞之一,同時亦在免疫系統中佔有關鍵地位,因此除了病毒含量,CD4+細胞數也是監測病程的重要指標。
通常一旦每微升血液中的CD4+細胞數少於200時,或者CD4+細胞在淋巴細胞中所佔比例少於14%時,細胞免疫機能已經難以維持,病人即將進入發病期。
三、發病期
病人出現腹股溝淋巴結以外的兩處以上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持續3個月以上,並出現全身症狀,如無故發熱、疲勞、食慾不振、消瘦、體重下降、睡眠時冒汗等,至少有以上兩種症狀及經血液測試,即可診斷為艾滋病相關綜合症。
一部分人停留在這種狀態,而另一部分病人則發展為嚴重的艾滋病。 有些帶原者的病徵階段並不明顯,可能直接進入病發階段。
突出表現為致病性感染,當免疫力越來越差,CD4細胞可能少於200個/血液微升時,病人就會開始出現艾滋病並發症,如伺機性感染,正式進入了後天免疫不全綜合征,也就是艾滋病,進入這階段的病人一般不會存活超過九個月,然而醫學的進步,存活的時間也可能延長。
其中包括原蟲、真菌、病毒、細菌感染,惡性腫瘤的發生等,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字顯示,最常見可被界定為艾滋病發的並發症依次序為肺囊蟲肺炎、結核病、真菌感染、馬爾尼菲青黴菌、卡波西氏肉瘤、分枝桿菌、巨細胞病毒等。
(8)是指感染到死亡的平均年限擴展閱讀:
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⑨ 現在傳染病死四十一人都是什麼人。什麼情況
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年紀小的很少,中老年人的抵抗力比較差,而且還到處走,所以更容易感染
⑩ 艾滋病感染者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
一般要經歷3個發展時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後2~6周出現,症狀似感冒,然後症狀很快消內失。這個時期可容以檢測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檢測不出艾滋病病毒抗體。 2、 無症狀感染期(潛伏期) 自從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發展成艾滋病病人,這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長短個體差異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長至可達15年以上,平均5~7年。 以上兩期沒有明顯症狀,從外表也看不出來,這樣的人叫感染者。如不治療,平均經過7~10年會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 3、艾滋病發病期 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便出現很難治癒的多種症狀,成為艾滋病人。成為艾滋病人後,一般會在半年至兩年內死亡。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