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變更折舊年限稅前扣除

變更折舊年限稅前扣除

發布時間:2021-02-28 01:43:13

⑴ 固定資產變更折舊年限 納稅調整

1、固定資產折舊時間的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 當月不得計提折舊, 從下月起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 當月仍計提折舊,
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 不論能否繼續使用, 均不再計提折舊; 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也不再補提折舊。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 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 待辦理竣工決算後,
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在稅務處理上,
企業應當從固定資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 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 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對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
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計提折舊, 不符合稅法的確定性原則, 不得稅前扣除, 應進行納稅調整; 必須在辦理竣工決算後, 再按實際成本確定其計稅基礎,
計提折舊在稅前扣除。

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
按照新會計准則規定折舊年限是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的, 應考慮使用過程中的維護、修理,
以及有形、無形損耗等相關因素。因此會計上折舊年限的估計, 應當按以下方式進行設定: 一是使用時間; 二是工作時間、時效; 三是生產產品產量。

在稅務處理上,
稅法就每一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作出了規定: 房屋、建築物為20 年; 火車、輪船、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 年;
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 工具等為5 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規定,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 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

⑵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如何處理

【問題】 我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化工廠,廠內的生產線是由自己組織安裝建設,計入在建工程後結轉為固定資產。但是實際狀況中生產線中反應釜使用年限達8年至10年,其釜與釜相連接管道和閥門使用期限可能只有6個月到2年。請問是否可以將這部份的管材配件調整出機器設備,折舊年限10年改為傳導設備或配套設備折舊年限的2年至3年? 【解答】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五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化工生產線還應按照《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GB/T14885-1994)規定進行固定資產相應分類。企業可依據具體情況,確認是否將生產線分割成:生產線、管道和閥門。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規定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 ,為 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上述規定,化工生產線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為:不低於十年。若會計上的折舊年限低於10年,則需進行納稅調整。

⑶ 因折舊年限的變更多計提的折舊可否稅前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專》(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屬第八條關於稅前扣除規定與企業實際會計處理之間的協調問題規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上述規定,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⑷ 補提以前年度折舊能否稅前扣除

對於以前年度應當計提而未計提的折舊等費用,也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進專行企業所得稅處理屬,即在應當計提、攤銷的年度進行稅前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4)變更折舊年限稅前扣除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⑸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後所提折舊可否稅前扣除

這屬於會計估計變更,只要是正式合理的變更都是可以稅前扣除的。

⑹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應該改用什麼折舊辦法。

可以的
一般來說是在年初更改,固定資產更改折舊年限屬於會計估計變更,用未來適用法,即版在變更當權期及以後期間,採用新的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的報告。

舉例:
A公司2002年12月30日購入的一台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84 000元,原估計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4 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由於技術因素以及更新辦公設施的原因,已不能繼續按原定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於2007年1月1日將該設備的折舊年限改為6年,預計殘值為2 000元。假設稅法允許按變更後的折舊額在稅前扣除。

解答:A公司的管理用設備截至2006年12月31日已計提折舊4年,累計折舊40 000元,固定資產凈值44 000元。2007年1月1日起,改按新的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每年折舊費用為:(44 000-2 000)÷(6-4)=21 000(元)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每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21 000/12
貸:累計折舊21 000/12

⑺ 縮短折舊年限而多提的折舊費可否稅前扣除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第八條關於稅前扣除規定與企業實際會計處理之間的協調問題規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上述規定,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稅法規定房屋建築物最低折舊年限20年,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3年,企業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進行的會計估計變更,並沒有超過稅法規定的標准,因此,其當年所提折舊可以稅前扣除。

⑻ 財務上變更了折舊年限需要作納稅調整嗎

如果折舊年限符合稅法規定,已抵扣的折舊不需要作納稅調整,若財務上的折舊年限不符合稅法規定,就需要做納稅調整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第八條關於稅前扣除規定與企業實際會計處理之間的協調問題規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2009〕98號)第一條規定:新稅法實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企業已按原稅法規定預計凈殘值並計提的折舊,不做調整。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⑼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參見以下文件規定: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
第四十條 固定資產由於特殊原因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可以由企業提出申請,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後,逐級上報國家稅務局批准。
前款所說的由於特殊原因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受酸、鹼等強烈腐蝕的機器設備和常年處於震撼、顫動狀態的廠房和建築物;
(二)由於提高使用率,加強使用強度,而常年處於日夜運轉狀態的機器、設備;
(三)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作期比本細則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折舊年限短,並在合作期滿後歸中方合作者所有的固定資產。

財稅〔2004〕153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落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東北地區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除外),可在現行規定折舊年限的基礎上,按不高於40%的比例縮短折舊年限。

財稅〔2005〕17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東北老工業基地資產折舊與攤銷政策執行口徑的通知:
一、財稅〔2004〕153號文件規定按不高於40%比例縮短折舊年限進行折舊的固定資產,是指企業在2004年7月1日後新購置的固定資產和2004年7月1日前購置並尚未折舊完的固定資產。企業在2004年7月1日前購置的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除外),自2004年7月1日起,在尚未折舊年限的基礎上按不高於40%的比例縮短折舊年限。
企業無形資產的攤銷,比照上述規定執行。
二、關於折舊年限的「現行規定」,是指企業正在執行的財政部分行業財務制度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企業在2004年7月1日前已採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下放管理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3〕113號)中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不得換用縮短折舊年限的方法。
三、對2004年7月1日後新購置的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除外),企業可在縮短折舊年限辦法和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中選擇一項,不得疊加執行。上述方法確定後,以後年度不得隨意調整。
四、企業可以在不高於40%的幅度內,選擇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比例,該比例確定後,不得在以後年度隨意調整。企業可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選擇部分固定資產採取加速折舊,該范圍確定後,不得在以後年度隨意調整。

天津濱海新區也有類似的規定,參見財稅〔2006〕130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

你的車輛由10年變更為5年,仍然符合稅法的規定,因此與上述文件無關,可以正常向稅務機關申請備案即可,採用未來適用法(在申請中應明確計算方法和過程,可舉例說明),這樣計提的折舊可以稅前列支,前提是稅務機關接受備案,否則存在風險,他會以你以前在稅務機關備案的10年折舊期限來處罰,除非你敢與稅務機關理論,當然,要是會計師事務所出面,風險不是很大。

⑽ 稅法折舊年限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不能低於:

一、房屋建築物,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其他生產設備10年;

三、器具工具傢具(與生產活動有關的)5年;

四、除飛機火車輪船外的運輸工具4年;

五、電子設備3年。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生產性生物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10)變更折舊年限稅前扣除擴展閱讀:

對於企業來說,有一個簡單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潤,固定資產實際上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是一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如果將此支出一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么多。

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後,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3.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4.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不得低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企業確定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年限高於稅法規定最低年限的,應按照企業確定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在匯算清繳時,不需要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在計提固定資產帳時,一般是按會計年限計提折舊。如果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短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那麼企業應當在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內,每年就會計折舊大於稅法允許的最大折舊的差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如果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長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可視為會計與稅法無差異。企業也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按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或更長年限)計算稅前扣除的折舊,即企業應當在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或更長年限)內,每年就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的差額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閱讀全文

與變更折舊年限稅前扣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