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九運年限

九運年限

發布時間:2021-02-24 23:53:26

⑴ 上元甲子、中元甲子、下元甲子是怎麼化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

古人把20年劃分為一運,三個20年也就是三運,形成一元。三個元運就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個運,合稱為「三元九運」。上元是一、二、三運;中元是四、五、六運;下元是七、八、九運。每一個元運六十年,三元總共是180年。

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土星與木星每隔20年就要相會一次,處於同一直線;每隔60年,土星、木星、水星就要相會一次;每隔180年,九大行星就會處於太陽的同一側,分布在一個小的扇面中,形成「九星連珠」。因這種天體運行規律永不改變,所以天文學家根據這種規律劃定「三元九運」的時間體系,以180年為一正元,每一正元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60年,每元分三運,即一至九運。

最早從黃帝時代開始演算法。



(1)九運年限擴展閱讀

現將最近「三元九運表」列出: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注意:以上公歷年份和干支歷年份只是大概對應關系,公歷和干支歷的年份起點不同。

⑵ 歷屆全運會舉辦時間集中在幾月份

多集中在9~~11月舉行
第一屆全運會:北京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
當時的會徽十分朴實、直接和傳統,由金色的跑道、金色的麥穗和誇張的紅1字組成,麥穗代表建國10年的豐碩成果,而似乎要沖出跑道的1字恰似上升的「箭頭」,象徵著當時人們熱火朝天建設新中國的激情。谷老甚至清晰地記得首屆全運會的會徽是由上海證章廠製造,做得不多但質量很好,是用銅做的。
第二屆全運會: 北京 1965年9月11日-28日
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後的1965年,國家舉辦了第二屆全運會。會徽是跑道上方一面紅旗飄揚,象徵高舉社會主義偉大紅旗。
第三屆全運會: 北京 1975年9月12日-28日
第三屆全運會會徽背景是圓形的體育場,寓意當時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安定團結的願望,同時保留了第二屆全運會的紅旗,表示繼續高舉馬列主義Mao.ZD思想偉大紅旗。但當時人們認為會徽是珍貴的紀念品,都是組委會指定廠家製作,而且只能在運動會的工作人員、嘉賓、教練員和運動員內部發送,因而數量有限;加之那時人們的收藏意識不強,大多數會徽已丟失。
第四屆全運會: 北京 1979年9月15日-30日
1979年舉辦第四屆全運會時,正值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會徽是由跑道和火炬組成,以火炬為主要標志。
第五屆全運會: 上海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全運會是第一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舉辦全運會,開始按奧運會的競賽項目設置。會徽首次運用中西文結合的表現手法,圖案立意新穎,橫放的跑道,加上與之垂直的國旗,形成「中」字,象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第五屆的五字改用羅馬字「 V」,又是國際公認的「勝利」代號,
第六屆全運會: 廣東 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會徽:會徽由醒目的「6」象徵火炬,跑道則形象地表達出「羊」的韻意
第七屆全運會: 北京 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會徽:會徽圖案是一把燃燒的火炬,火焰由羅馬字母VII(七)字變型而成;手柄成跑道造型,由兩個相反的「7」字組成,點明屆數。
第八屆全運會: 上海 1997年10月12日-24日
會徽:會徽圖案由代表八運會的8和代表上海的漢語拼音字母「S」重新組合,圖形外圍是紅色的「8」,中心形成一個白色的「S」,視覺上像一把火炬,又像一朵上海市花白玉蘭;下半部分以「8」字為基礎,像上海八萬人體育館,一環套一環,象徵著全國人民大團圓
第九屆全運會: 廣東 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會徽:會徽中間豐滿,兩端漸細的曲線給人無限的延伸感,配合傾斜的線條,更顯奔騰飛躍之意。對比鮮明的紅、黃、藍三色,對視覺有強烈的沖擊力。造型灑脫地色勒出一個「9」,既直接傳達了九運會的信息,又宛如一位矯健、充滿活力、奮發向上的運動員,豪邁跨入新世紀
第十屆全運會: 江蘇 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第十屆全運會於2005年在南京舉行,會徽圖案由數字「10」變化而來,又是一個S的變形,S是英文「體育」(sports)的首字母,也是江蘇簡稱「蘇」的拼音首字母,整個畫面造型以傾斜的、流動的線與面結合,在簡潔的S型主線上,龍、虎、火相互穿插呼應。會徽圖案為紅黃兩色,既是中國最吉祥和歡樂的顏色,又是中國國旗的色彩組合。會徽設計意在以虎踞龍盤的藝術形象,體現江蘇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濃郁的地域特徵,以及競技體育生龍活虎的鮮明特點。會徽圖形的設計既注重傳統、又立足現代,特別強調活力和動感,以凸現體育健兒奮力拚搏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
第十一屆全運會: 山東 2009年10月16日——10月28日
第十一屆全運會於2009年在濟南舉行,十一屆全運會會徽總體把握住了「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的設計理念,體現了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具有競技體育的韻味,對中華文明、齊魯文明、現代文明體現得比較准確,符合當代審美要求,同時體現了當代體育精神,具有較強的視覺效果。會徽取名為「和諧中華、活力山東」,以「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圖形中含有多種運動項目,形態之間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諧共存,體現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理念;同時,以"運動人形"作為會徽主形態,也充分體現了「全民全運」的參與性和「以人為本」的時代特點。

⑶ 什麼時候我們國家才能再舉辦一屆奧運會

我想,在中國還有多少年才能舉辦奧運會的問題上,有些問題還是需要進一步來探討的。金老師的文章說:關於我們再次舉辦奧運會,「我可以基本斷定,這個目標至少要半個世紀。」 在當今世界上,大型賽事的資源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澳洲,有人說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90%。 世界范圍內的著名和大型賽事有哪些呢?國際上經常用Major Sporting Events或者Mega Sporting Events這樣的詞來指稱這類賽事。一般說來:夏季奧運會、男足世界盃、冬季奧運會被認為是三個比較重頭的國際大型賽事。而美洲杯帆船賽、世界F1方程式錦標賽乃至四大網球公開賽等賽事,由於舉辦地點是流動的,一般不被視為和上述三大賽事一類的賽事。當然,僅從經濟影響看,這些賽事在某些方面還要超過奧運會,比如男足世界盃的電視轉播權費就可以超過奧運會。但是,這些年國際上已經習慣於從綜合效應來評價和衡量大型賽事,因此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男足世界盃被公認為世界三大賽事。 按照這個標准來衡量,世界的七大經濟體在最近三十年全部都獲得了舉辦這三大賽事的機會,有些國家甚至獲得多次機會。 美國——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1994年男足世界盃、1996年亞特蘭夏奧會,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紐約申辦2012年夏奧會失敗,芝加哥又加入申請2016年夏奧會的行列。 日本——1998年長野冬奧會、2002年男足世界盃,大阪申辦2008年夏奧會失利,東京又加入申辦2016年夏奧會行列。 德國——2006年男足世界盃。柏林申辦2000年夏奧會失利。 英國——2012年夏奧會。曼徹斯特申辦2000年夏奧會失利。 法國——1992年冬奧會、1998年男足世界盃,申辦1992、2000、2008、2012年夏奧會失利。 中國——2008年奧運會。申辦2000年夏奧會失利。哈爾濱申辦2010年冬奧會失利。 義大利——1990年男足世界盃、2006年冬奧會,羅馬申辦2004年夏奧會失利。 金汕老師在列舉了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幾個國家兩次舉辦奧運會的時間間隔後認為:美國極為獨特,沒有第二個國家有如此完備的城市和舉辦奧運會的設施。言下之意是中國沒法和美國相比。我以為:中國在這些年不斷引進國際賽事——各類世界錦標賽、世界大學生夏季和冬季運動會、亞洲運動會,相信會在10幾年間極大地改善金老師擔心的設施問題。按照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國經濟總量很有可能在2030年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個經濟體,而像深圳、廣州、上海這些GDP超過1萬億人民幣的城市和號稱要花300億建中華文化城之類的省份,要建設舉辦一次奧運會的場館和基礎設施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比如普華永道倫敦事務所2007年3月8日發布的報告就稱:到2020年,上海和北京的經濟總量將位列世界城市的第16、29位。直到2020年,全球增長最為迅速的城市中,將有10個來自於中國。 從另外一個特殊角度看,中國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自己的成熟賽事,很多城市迫切希望引進國際賽事,而相對而言,美國、歐洲和澳洲等國則對於國際大型賽事的積極性不如中國。甚至有一些國際體育學者認為:世界體育賽事的重心正在向亞洲,特別是中國轉移。 所以,從積極的長遠的眼光看,中國的城市並非就一定建設不起美國城市那樣的體育場館和基礎設施。 緊接著,金老師分析到:奧運會每個洲輪一次基本要十幾年,亞洲間隔時間更長(1964年東京奧運會-1988年漢城奧運會間隔24年,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歷時20年)。即使再舉辦,舉辦早申請次數多的日本也比我們有利。 如果韓國或阿聯酋插進來可能時間會更長。其實,大洲輪流舉辦奧運會只是一個所謂的慣例,並沒有列在任何官方文件中,而且亞洲已經崛起,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亞洲了(比如亞太地區的中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在最近兩屆奧運會上的成績就足以和歐美抗衡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所以,很多城市並不信這個邪,比如亞洲的東京和多哈根本不在乎同為亞洲城市的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積極申辦2016年奧運會,東京還進入了最後的四個候選城市名 這里其實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問題,很多委員在投票時並不一定考慮大洲或國家間隔時間長短的問題,比如法國巴黎在1900、1924年舉辦奧運會直到今天,已經過去92年(2016年奧運會候選城市沒有法國的城市),也沒有法國城市再度舉辦奧運會。並且他們分別申請主辦1992、2000、2008、2012年奧運會,全部失敗。從間隔時間考慮和申辦次數考慮,輿論在2005年普遍認為巴黎比倫敦更有希望獲得2012年夏奧會主辦權,可事實是倫敦獲勝。 所以,很多事情是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雖然國際奧委會委員在投票時會有歷史問題的考慮,但這不是惟一因素,有時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以為,在2020年開始招標2028年奧運會時,中國的上海、廣州等城市就可以提出申辦,那時中國將有5個以上城市的經濟規模將進入世界前50名,申辦奧運會絕不是夢想。而且在這些年不斷打造國際體育之都的上海和廣州,到那時也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舉辦國際大型賽事的經驗。總之,在這個問題上,我比金老師更樂觀,我相信三十年內奧運會極有可能再回到中國。 金老師還有這樣的認識: 「這次奧運會的確取得了異乎尋常的影響,對於世界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都有著常態下不可能達到的效應。為辦好這屆奧運會,中國也付出了不少,在短期內沒有必要用相同的方式重復再一次。」 對於這個觀點,我並不反對,但我覺得二三十年是一個不短的時間,這個時間沒有必要推遲到四十年乃至半個世紀以後。 理由我早就說了:中國經濟在2030年就很可能超過美國列世界第一。而按照城市來測算,即便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看,2006年列全國第一的深圳136071.3元 ,第七的 廣州38568.37元,第十二的上海為 36206.43,第二十五的大連為29706.36,北京列第三十六,為24077.39元。同年美國的人均GDP為 43,594美元。考慮到貨幣的購買力差異,中國的一些發達城市也是完全可以在二十年以後舉辦奧運會的。 至於用相同的方式重復這個說法,我以為不妥,雖然我國主辦奧運會的政府主導性會比較強,但百姓都知道,每個城市的特點是不一樣的,參加過1997年上海的全國八運會、2001年廣東的全國九運會、2005年江蘇的全國十運會的人們很容易得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更何況:發展中的上海和廣州等城市是渴望舉辦奧運會並且有能力舉辦奧運會的,奧運會對於這些城市來說是一次體驗「國際成年禮」的機會,是為城市插上騰飛翅膀的契機。再次舉辦奧運會對於國家來說或許是重復(其實二三十年以後太多的東西會變化,重復也不大可能),但對於北京以外的任何城市來說,絕對是一次創新和洗禮。所以我的基本觀點是:雖然我們難以復制美國12年內兩次舉辦夏奧會的奇跡,但也沒有必要囿於傳統觀念而非等四十年乃至半個世紀以後才去申辦奧運會。 我們的哈爾濱在申辦冬季奧運會失利以後獲得了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舉辦權,還在申辦2012年世界青少年冬季奧運會。此外,雖然韓國平昌在申辦2018年冬季奧運會時似乎比我們有優勢,但哈爾濱也不應消極應對。而2018年或2022年男足世界盃,我們也完全可以提出申辦。盡管我們的足球水平低,但這不是申辦成功的主要因素。日本獲得2002年男足世界盃賽事舉辦權之前還沒有進軍過世界盃呢。有布拉特的支持,有球迷的擁護,有巨大的市場,我們獲得2018或2022年男足世界盃賽事的主辦權並不是夢想。 在夏奧會、冬奧會、男足世界盃三大國際賽事中,不久將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目前只有夏季奧運會一項,我們完全有理由在最近二三十年贏得一次冬季奧運會、男足世界盃,以及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會的機會。美國能在1980到2002年的22年間舉辦兩屆夏季奧運會、兩屆冬季奧運會、一次男足世界盃,還申辦2012年夏奧會,現在又申辦2016年夏奧會,我們中國又有什麼理由保守、消極和懈怠呢? 未來的時間里,如果中國在何振梁先生明年因年滿80辭去國際奧委會委員後有新人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在三十年內再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可能性無疑會更大。在很多時候,我們首先要敢想,然後才能創造奇跡!

⑷ 中國什麼時候再辦一屆奧運會

中國下一個舉辦奧抄運的襲城市應該是廣州,廣州是中國第二個舉辦亞運會的城市。中國的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上海傾向與舉辦經濟類盛會,在者沒有舉辦過亞運會申請奧運會,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所以下一個城市應該是廣州。
時間點應該是在2028年。2012年是倫敦,2016也快定下來了。鑒於北京08年才剛剛舉辦過。而申請奧運一般都是提前8年。2012年歐洲之後,2016年極可能不在出現在歐洲。世界上有能力舉辦奧運的國家也就是歐美加個中日韓。現在舉辦奧運對所在國的要求更加高了。特別是安全方面。希臘奧運會如果沒有北約的支持,安全問題就解決不了。2016-2020極可能是日本或者美國,就算2024再回到歐洲。2028年的奧運會也該輪到廣州了。如果2016年還是歐洲,那麼廣州就更有理由更早的申請了。雖然奧運是以城市申辦的,但是現在競爭如此激烈,在同一地區連著舉辦兩次可能性不大。所以廣州在2028年或者2024年都極有可能舉辦奧運會。這還不算上中國的人口因素。
下一次的中國奧運,就不會出現北京奧運的情形了。那時的中國將強大到歐美不能說三道四的地步。西方社會向來只有錦上添花,而沒有雪中送炭的。

⑸ 第1到10屆全運會的舉辦城市是哪裡,及舉辦時間

1.1959-09-13 北京抄襲 2.1965-09-11 北京 3.1975-09-12 北京 4.1979-09-15 北京 5.1983-09-18 上海 6.1987-11-20 廣東(廣州) 7.1993-09-04 北京 8.1997-10-12 上海 9.2001-11-11 廣東 10.2005-10-12 江蘇(南京)。
09全運會以濟南為主賽區,全省17個市、60個分項賽區共同參與 也就是說,全省每個市都是協辦城市,主要是青島、濰坊、淄博、煙台、泰安

⑹ 請問古代人(干支歷)怎麼確定年份是哪一年 比如現在是2017年(干支歷:丁

所我所知, 古代人所抄用的干支歷還存在三元九運一個說法, 比如2017年屬於下元八白土運.三元九運是中國劃分大時間的方法,自古便記載於黃歷上,並結合干支歷使用,多用於風水學上。

中國古代先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經過漫長時期的觀測,發現太陽系各大行星的運轉規律與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現象的運動變化規律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規律性聯系,特別是木星和土星的運行規律對地球影響很大。古人洞悉這一天機,以一百八十年作為一個正元,每一正元包括三個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再分為三個運,每運為二十年,即上元是一運、二運、三運,中元是四運、五運、六運,下元是七運、八運、九運,從而構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運體系。

例如: 現在是農歷 二零一七(雞)年七月初六 巳時 ,那麼對應古代人的干支歷是:丁酉年 戊申月 丙戌日 癸巳時. 三元九運是下元八白土運.

⑺ 什麼年份屬於九運

三元九運是中國劃分大時間的方法,自古便記載於黃歷上,並結合干支歷使用,多用於風水學上!
三元九運每一元為60年,即干支紀年的一個循環,又叫一甲子。

⑻ 三元九運的時間計演算法

風水術數把時間分為 "三元九運", 三元即 : "上, 中, 下三元"; 九運即 : "九星當運". 以合元運之方位及方向內為吉, 反之為凶.
年飛容星計演算法

年飛星是每年在立春後之後,更換年歲之天乾地支時一齊更換的飛星。

起例訣:

上元甲子起一白,中元四綠甲子游,下元七赤兌上發,九星順走逆年頭。

古歷以一百八十年為一周,每一甲子六十年為一元,共謂之三元。

前六十年謂之上元,中六十年謂之中元,後六十年謂之下元。

三元分九運,每運為一飛星,管二十年吉凶,共一百八十年。

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以下為最近三元

上元:60年大運:1864年甲子至1923年癸亥 每20年為一小運

一白運1864年至1883年 二黑運1884年至1903年 三碧運1904年至1923年

中元:60年大運:1924年甲子至1983年癸亥 每20年為一小運

四綠運1924年至1943年 五黃運1944年至1963年 六白運1964年至1983年

下元:60年大運:1984年甲子至2043年癸亥 每20年為一小運

七赤運1984年至2003年 八白運2004年至2023年 九紫運2024年至2043年

閱讀全文

與九運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