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瓜種子一般多少時間開始發芽
一天左右,能見白。一周左右見芽。
西瓜種子發芽時應注意如下問題:
一、催芽不要過密或過稀。
二、催芽濕度不能過高過抵,催芽過程中要勤觀察並經常調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濕度不要過高,注意通氣以加速萌發。浸種時間不宜過長,種子上的水份應瀝干。
四、種子出芽長度以露白為度,最長不要超過3毫米。
五、催芽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種子,促種子均勻受熱並增加透氣性,發現種包發黏或有酸味時及時用溫水清洗。
② 西瓜種子發芽時間
西瓜種子發芽的時間一般都差不多,可能會因為品種差別而不一樣(主要是由於種子大小差別引起),但是不會很明顯,一般實驗室催芽只需1天就可以露白,自然播種條件下,子葉出土可能需要3-5天
③ 西瓜種子檢測日期是2018年10月到現在過期了嗎
檢測器日期是2018年10月到現在過期了嗎?肯定過去了。
④ 西瓜種植時間介紹,西瓜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一、西瓜的播期一般根據品種的類型、栽培目的及上市期來確定。對於露地栽培的西瓜,一些早熟品種宜3月中旬播種(春茬),7月上中旬上市;晚熟西瓜品種可推遲到4月中下旬播種(夏茬),7月下旬~8月上旬採收;秋延後露地栽培,宜在6月下旬~7月中旬播種(秋茬),9月~10月採收;秋延後大棚栽培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種,國慶節以後上市。大棚種植西瓜根據技術不同,種植時間不同。
二、西瓜露地栽培栽培時間
1、露地栽培栽培時間
(1)春茬 在晚霜過後定植的一茬,育苗移栽、芽苗移栽和直播均有。
(2)夏茬 在黃淮海地區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種,8月中、下旬收獲。
(3)秋茬 在黃淮海地區是7月上、中旬播種育苗,中、下旬定植,9月中、下旬收獲。這茬西瓜上市的時間正值%國慶」和「中秋」節,具有一定的消費市場。另外,這茬西瓜適時採收時,可以貯藏保鮮到年底。
2、保護地栽培時間介紹
(1)早春茬 包括小拱棚、地膜十小拱棚、地膜十近地面覆蓋和風障十小拱棚等栽培形式。可比當地露地提早20-25天定植,育苗移栽、芽苗移栽和直播均有,伹以育苗移栽可以較充分地利用保護設施達到早熟的目的。育苗移栽時,可在定植前30-35天,也即當地露地定植期前55-60天在陽畦或大、小暖窖里進行。
(2)春季早栽培 塑料大、中棚的春季早栽培是目前普遍發展的一茬栽培,它不僅設備相對簡單,生產技術也比較好掌握。特別是上市期多在當地日平均氣溫上升到20℃以上,市場巳開始大量接納西瓜,具有很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黃淮海地區一般是1月底前後播種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旬採收頭茬瓜,6月上旬採收二茬瓜。 (3)秋天延遲栽培 黃淮海地區一般是8月中旬前後播種育苗,8月底或9月初定植,在日平均溫度降到18℃前必須扣膜,11月上、中旬採收。其他地區可參照。這茬西瓜播種期不能太晚,特別是黃淮海地區在11月份經常遇到連陰雪天,在此前不能成熟時,後果就比較嚴重了。這茬西瓜上市時,天氣已經寒冷,如果有露地秋茬西瓜貯藏供應,生產的實際意義就不大了。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考慮安排,而且可以通過貯藏保鮮延至深冬供應。
(4)冬春茬 重點是解決春季天氣轉暖以後的市場供應,由於受到市場需求量的影響,上市過早效益不一定好,反而增加了生產的難度。黃淮海地區一般是1月初播種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中旬上市。第二茬瓜趕到5月上、中旬與塑料大、中棚春提早的頭茬瓜上市時間基本一致。西北和東北地區可酌情推遲播種期。
三、大棚西瓜部分種植時間。
大棚西瓜竟能一茬多收。大棚西瓜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種,2月中下旬移栽,4月下旬開始收獲,直至10月下旬收獲結束。
大棚西瓜一年種兩茬。西瓜一年兩茬栽培即早春栽培和秋延後栽培。
大棚西瓜一年三種四收。大棚種植西瓜於12月底至次年1月上旬播種育苗,五一前後收獲第一茬西瓜。第一茬西瓜收獲前10~15天選健壯側秧留二茬瓜,6月中旬二茬瓜採收結束;越夏茬西瓜於5月上旬播種育苗,6月中旬早春大棚二茬瓜收獲後移栽,8月上中旬收獲;秋延遲西瓜於7月上中旬播種育苗,8月初定植,國慶至11月初上市。
⑤ 種過西瓜的地過幾年還可以再種西瓜
西瓜地不宜連作、一般要4~5年輪作一次,否則枯萎病嚴重;前作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為最好,其次是土豆、白菜等蔬菜作物,但前作為瓜類蔬菜種西瓜病害重,不宜選擇。
西瓜如果連續在同一塊地里種植,很容易發生因病菌累積而感染枯萎病等疾病的危險,嚴重影響質量和產量,所以需強調輪作(實際上極大多數作物在同一塊里連續種植,都會發生病害增多、產量銳減、質量下降的情況)。
西瓜和黃瓜、絲瓜等其他瓜類都屬於葫蘆科,在輪作時,應盡量避免種植同一科的作物,而改種象水稻、番薯、青菜、毛豆、玉米等不同科的農作物。間隔年限應不少於5年
瓜田必須深耕,最好冬季進行翻地。在深耕過或有深耕基礎的地塊里,四周開排水溝,按照栽培的行距2.4-3.0米包溝(溝寬0.5米)開廂,在畦面一側開溝施基肥,每畝施入農家肥2500~3000公斤,加施磷肥15~20公斤,45%復合肥20~25公斤,硼砂2公斤,鋅肥1公斤。
為防地下害蟲可在基肥中混施少量晶體敵百蟲。蓋好基肥溝,並整成瓜壟最後覆蓋地膜,等待播種或移栽。
在開廂時應注意廂行與春、夏風向垂直,在風先吹進一邊的廂面開溝施基肥,便於定植後瓜蔓與風向一致。
資料擴展:
半個西瓜等於3碗米飯
現代營養學要求,人體每天應少量、多種類攝入食物。黃瓜、苦瓜等在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方面含量低,膳食纖維含量高,的確有利於減肥,但作為寒性食物,脾虛胃寒者並不適合生吃。
時下,很多年輕女性為了美容、減肥,以「全盤瓜果」作為每天最後的晚餐,有的甚至就吃半個西瓜。
而有的人則把水果轉移到早餐上,一個桃+一袋牛奶。在她們看來,瓜果富含纖維素,幾乎不含脂肪和蛋白質,可以放心大膽地吃。
對此,全國首位五星級私人教練、青鳥健身俱樂部私人營養師李欣認為,半個西瓜(瓜瓤重約四五斤),產生的熱量大約是680卡,相當於三碗米飯。
水果的熱量並不都是很低,如香瓜、西瓜、菠蘿、木瓜等水果,含糖量高,吃多了易轉化為脂肪堆積,不但減肥難,而且還有「增肥」的可能。
⑥ 西瓜出苗 多長時間
七天左右。
早熟西復瓜在制上年12月中旬-3月下旬播種,中熟西瓜在4-6月播種,秋延後西瓜在7月中下旬播種。
播種前1天下午,營養缽澆透水。播種時,將帶芽尖種子平放於營養缽內,每缽1粒,覆細土厚1厘米,加蓋薄膜。
西瓜喜溫暖、乾燥的氣候、不耐寒,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24-30度,根系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30-32度,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14度。
西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較大的晝夜溫差。西瓜耐旱、不耐濕,陰雨天多時,濕度過大,易感病。西瓜喜光照,西瓜生育期長,因此需要大量養分。
西瓜隨著植株的生長,需肥量逐漸增加,到果實旺盛生長時,達到最大值。西瓜適應性強,以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最佳。喜弱酸性,PH5-7。
⑦ 西瓜的生長周期是多久
西瓜播種以後,經過發芽、生長,繼而開花結果,最後衰老死亡,這就是西瓜的生長發育現象。生長與發育是兩種不同的生命現象。生長是指量的變化,是西瓜整體或個別器官所發生的體積增大、重量增加、數量增多,並不形成新的器官。發育通常是指一系列質的變化,包括生理上、形態上較大的轉變,特別是由營養體向生殖體的階段性轉變。發育的結果,將產生新的器官——花、果實和種子。
生長與發育既相互促進,又互相制約。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只有建成吸收器官和同化器官,才能保證發育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發育是生長的必然結果,對於以果實為產品的西瓜,如果沒有及時發育就不能形成產品器官。調節生長和發育的關系,關鍵在於人為控制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發育的轉變時期,調節生長與發育的速度,解決長秧與結果的矛盾,防止發生「瘋秧」、「墜秧」、「落果:導致減產。
一、生長發育過程
西瓜的生長發育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生育同期可劃分為發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結果期四個時期。
1、發芽期
西瓜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顯露(露心、破心、兩瓣一心)為發芽期。西瓜在發芽期主要依靠種子內貯藏的營養,因而種子的絕對重量和種子的貯存年限對發芽率和幼芽質量具有重要影響。
西瓜第一片真葉出現,表明同化機能開始活躍,植株由異養階段逐步過渡到以獨立自養為主的新階段。此時苗端已分化出2~3枚幼葉和1~2枚葉原基,下胚軸開始伸長度形成幼根。西瓜發芽期的長短,在適宜的水分和通氣條件下,主要取決於地溫的高低,在地溫15~20℃時,發芽期約需7~13天。地溫高,發芽迅速;地溫低,發芽緩慢。
西瓜種子發芽要求適宜的溫度、水分和氧氣,在適宜發芽條件下發芽迅速,幼芽茁壯,可明顯提高發芽率和出苗率。遇到不適條件將引起漚籽、芽乾等生理障礙,造成缺苗斷壟。
2、幼苗期
西瓜從第一片真葉顯露到團棵為幼苗期。團棵是幼苗期與伸蔓期的臨界特徵。團棵期的幼苗具有5片真葉,莖的節間很短,植株呈直立狀態。團棵之後隨著節間伸長開始匍匐生長,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幼苗期約需25~30天。
西瓜在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長較為緩慢,根系生長極為迅速,且具有旺盛的吸收功能。在高溫、高濕或弱光條件下,下胚軸和節間伸長,葉片變小,形成組織柔嫩的徒長苗(高腳苗),從而降低幼苗質量和對不良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
幼苗期是西瓜花芽分化期,第一片真葉顯露花芽分化就已開始,團棵時第三雌花的分化已基本結束,表明影響西瓜產量的所有雌花都是在幼苗期分化的。所以為了降低雌花著生節位,增加雌花密度,提高雌花質量,應加強苗期管理,為幼苗茁壯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營養條件。
幼苗期應以培育壯苗為中心。培育下胚軸粗短,節間短縮,葉片肥大,葉色濃綠的壯苗。為此在幼苗期應抄砂保墒,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發育和花芽分化,防止發生秧苗徒長、寒根、漚根、燒根等生理障礙。
3、伸蔓期
西瓜從團棵到主蔓第二雌花開花為伸蔓期。伸蔓期亦稱「孕蕾期」或「甩條發棵期」。團棵後地上部營養器官開始旺盛生長,莖蔓迅速伸長,葉數逐漸增加,葉面積擴大,孕蕾開花,側芽萌發形成側枝,株冠擴大開始匍匐生長,根系繼續旺盛生長,分布體積和根量急劇增長。表明西瓜在伸蔓期的生長發育特點是同化器官和吸收器官急劇增長,生殖器官初步形成,已為轉入生殖發育奠定了物質基礎。在20~25℃適溫條件下,伸蔓期約需18~20天。這一階段,又可以雄花始花期為界限,將伸蔓期劃分為伸蔓前期和伸蔓後期兩個分期。
(1)伸蔓前期。西瓜從團棵到雄花始花期為伸蔓前期。此期的生長發育特點是:隨著節間伸長開始伸蔓,葉數迅速增加,但單株葉面積較小,出現側枝並孕蕾開花。該階段應繼續促進根系發育和莖葉健壯生長,擴大同化面積,提高光合效率,以積累更多的同化物質,為花器官的正常發育奠定物質基礎。為此,在團棵時,應集中施肥並及時澆水,特別是早熟品種更應重視提苗促秧,擴大同化面積。
(2)伸蔓後期。西瓜從雄花始花期到主蔓第二雌花開花為伸蔓後期。此時根、莖、葉均在旺盛生長,第二雌花正處於現蕾開花之際。為了調節、平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發育的關系,控制植株頂端生長優勢,防止莖葉生長過盛而出現「瘋秧」,應適當控制莖葉生長,才能促進第二雌花發育。特別是生長勢強的品種更應注意控秧,避免由於營養生長過於旺盛而降低坐果率。
4、結果期
西瓜從第二雌花開花到果實生理成熟為結果期。此期在25~30℃的適溫條件下約需28~40天。結果期所需日數的長短,主要取決於品種的熟性和當時溫度狀況,一般早熟品種所需天數較短,晚熟品種則需35天以上。
西瓜在結果期,果實形態將發生「退毛」、「變色」、「定個」等形態變化。依據上述形態特徵,可將結果期分為坐果期、果實生長盛期和變瓤期三個時期。
(1)坐果期 西瓜從第二雄花開花到果實退毛為坐果期。此期在25~30℃適溫條件下約需4~6天。雌花受精後子房開始膨大,「倒扭」表明受精過程已經完成。當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果實表面的茸毛開始稀疏不顯,並呈現明顯光澤,這一現象群眾稱作「退毛」。退毛是坐果期和果實生長盛期的臨界特徵,它表明幼果已徹底坐穩,無異常情況不再發生落果現象,並開始轉入果實生長盛期。坐果期莖葉繼續旺盛生長,果實生長速度較快,但絕對生長量較小,果實細胞的分裂增殖主要在該階段進行。
坐果期是西瓜從營養生長為主向生殖發育為主過渡的轉折期,長秧與坐果對營養競爭較為激烈,是決定西瓜坐果與落果的關鍵時期。由於此時處於開花坐果階段,果實生長優勢尚未形成,仍以莖葉生長為主體,容易發生瘋秧而導致落花落果。在生態環境較好的地區,如果管理不當或「促」、「控」技術不協調以及降雨較多、澆水偏大,氮肥過量均會引起「瘋秧」而降低坐果率。
(2)果實生長盛期 西瓜從果實退毛到「定個」為果實生長盛期,亦稱膨瓜期。此期在25~30℃的適溫條件下約需18~24天。「定個」指果實的體積已基本定型,果皮開始變硬、發亮,果實表面的蠟粉逐漸消失等綜合表現。
果實生長盛期植株鮮體重或干物重的絕對生長量和相對生長量最大,葉面積在定個前後達到最大值。果實生長優勢已經形成,植株體內的同化物質大量向果實中運轉,果實已成為此時的生長中心和營養物質的輸入中心,果實直徑和體積急劇增長,從而進入果實膨大盛期,是決定西瓜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
果實生長盛期雖然莖葉和果實均迅速增長,但以果實增長為主體,此時對肥水的需要量達到最高峰,應最大限度地滿足西瓜對肥水的需要。肥水供應不足,不僅果實不能充分膨大而減產,也容易發生果實發育對莖葉生長的抑製作用「墜秧」,並導致脫肥和早衰,甚至果實變成畸形。
(3)變瓤期 西瓜從定個到生理成熟為變瓤期(亦稱成熟期)。此期在適溫條件下約需7~10天。變瓤期植株日趨衰老,長勢明顯減弱,基部葉片開始枯黃、脫落,葉面積略有降低,果實體積和重量的增長逐漸減慢,最後處於停滯狀態。此時主要是果實內部發生一系列生化反應,表現為胎座細胞色素含量增加,瓜瓤著色並逐步呈現品種固有色澤,果實汁液中還原糖含量下降,果糖、蔗糖含量增加,甜度明顯提高;胎座的薄壁細胞充分擴大,細胞間隙中膠層解離,果實的比重下降;瓤質變軟,果皮變硬,果實表面的花紋明顯清晰;種皮著色、硬化並逐漸成熟。所以變瓤期對產量影響較小,是決定西瓜品質優劣的關鍵時期。此時若水分較多果實品質就會變差,因此變瓤期要少澆水
⑧ 請問開了罐的西瓜種子保質期是多少個月
扎緊就可以幾天,只要不受潮
⑨ 西瓜的生長周期有多長
西瓜屬一年生蔓性作物,從種子到種子為一個生育周期,全過程一般需100-120天,整個過程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⑩ 請問用西瓜籽種西瓜幾年才能長西瓜
一般瓜農種西瓜都要購買種子,吃瓜後留下的種子不適合再播種,因為這樣的種子種出來的瓜個頭小,品質不好保證,畢竟人家西瓜種子都要經過特殊處理和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