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很多精英對《南方周末》這份報紙頗多非議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南方周末最為鼎盛的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現在的南方周末在敢言和能言這兩方面都不及當時。
原《南方周末》記者陳菊紅說:「那些金子一樣的日子,閃亮得讓人不敢相信」。當年的《南方周末》可以說引領了一代中國新聞人的新聞理想,被稱為「最有良心」的周報。《南方周末》當時的口號是「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新聞夢在奼然一現之時,中國傳媒人恍若隔世,孩子氣十足。過猶在目的1999年新年致辭《總有一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至今仍然有著令人吃驚的打動心靈的力量。
而現在的南周,已經不復當年盛事,作為骨血的主要編輯記者也紛紛出走。05年,南周有一次較大規模的記者出走,《南方周末》城市版主編陳菊紅,頭版編輯方三文,消費廣場主編曹西洪已經遞交辭職報告,記者李玉宵,楊海鵬,翟明磊,賈明,朱強,杜衛東,甄茜,江華,賈明,周浩明確離職意向。
而更多的人說的是——南周墮落了。
現在的南周,口號是「在這里,讀懂中國」,比較兩個口號可以明顯發現定位的不同。原本南周的煽情和人文主義結合的很好,而現在的南周煽情的成分更高。
所謂西式的報道風格,並不應該成為批評的理由,新華體的僵化是成為共識的,既然公認華爾街日報體好看,那麼為什麼不學習?無非是把新聞做得好看一點的一種方式。我想類似的批評根本在於南周所擺出的精英姿態,一副啟迪民智的樣子。但是新聞媒體應不應該擔任引導者和教育家的職責,並沒有定論。雖然我反感媒體以教育家自居,越俎代庖,但是以媒體的影響力,如果能客觀起到積極作用未嘗不是好事。
南方周末始終是中國最好的報紙,集中代表了中國新聞從業者的新聞理想。一旦發生重大事件,最有勇氣接近真相的媒體中總有南方周末的身影。這一點毋庸置疑。非議是希望它更好,甚至希望回復十年多前的輝煌,不必困惑。像南周這樣的媒體,註定要與體制內的種種鬥智斗勇,同時經歷市場的風浪,這是艱難的營生,不能要求它永遠保持最高水準。
㈡ 《南方周末》哪年開始有新年獻詞
最早不是叫新年獻詞的,後來才統一稱為新年獻詞。
http://www.infzm.com/這個最下面有全部的新年獻詞
算是97年開始。
㈢ 2015年南方周末新年賀詞出來沒
南方周末·2015新年賀詞
光陰之箭已經穿越年輪,抵達2015。
在這個南方溫暖的新年元旦里,我們凝望著波瀾壯闊的中國,仍然能聽到,那些嚮往美好的心聲有如橫掃九州的滾滾春潮。
面對新年,人們常認為從此可以放下過去,同時無限暢想未來。然而,過去一直是未來的因果線索,歷史也從未真正受到任何人工時間刻度的束縛,它一直自有邏輯。
2014年發生的許多事,可以在2013年裡找到緣由伏筆。我們也相信,在2015年,同樣還會感受到來自2014年的雷霆萬鈞。
是的,我們剛剛度過了雷霆萬鈞的一年。在這一年, 四十多隻大老虎被打落在地,他們中包括四名副國級官員。盡管這場被稱為「輸不起」的反腐斗爭早在一年前已顯露端倪,但它對國家和民族的深遠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人們往往期盼自己能躬逢一個大時代,但真當身處其中時,又是否有能力完整了解時代的面目與意義?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們要努力在當下綻放真實的自己,就像每一個被歷史銘記的大時代,都曾留下過獨一無二的生動印記。
剛剛過去的2014,當然還不僅僅只有打虎拍蠅。它確立了「憲法日」,對依法治國、憲法權威表達了信仰與敬畏;它加大了簡政放權,鼓勵全民創業;它是宣示「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一年,它也是一些人在「單獨二孩」與生活現實間糾結的一年;它期待新型大國關系成為世界穩定的「壓艙石」,它見證美國、香港證交所里中國面孔創造IPO紀錄的狂歡;它聽著馬航乘客的家屬悲傷哭泣,它看著昆明火車站的保安持棍救人……它是過去,它也是現在;它是歷史,它也是未來。
在這個南方溫暖的新年元旦里,我們撫今追昔,因為我們知道,歷史一直自有邏輯。
其實歸根結底,歷史的最大邏輯就是人的邏輯,推動歷史前行的最大力量就是符合人民利益。正如2012年執政黨做出的庄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人民就是全體的我們,你就是人民之一,你對美好的嚮往關乎國家的方向。
你要敢於嚮往,敢於生活,敢於爭取,敢於改變!
你也要有條件嚮往,有條件勞動,有條件進步,有條件幸福!
你還要堅持嚮往,堅持自我,堅持真理,堅持善良!
是的,相信吧,世界本應如此。一切的一切,都應從你出發,又歸於你。歸於你的生活,歸於你的生命,歸於你的歷史,歸於你的意義。
在這個南方溫暖的新年元旦里,讓我們一起來凝望這波瀾壯闊的中國。我們要真誠地祝福你新年快樂,祝福你嚮往美好,祝福你夢想成真!
㈣ 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賀詞有名嗎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這一篇反復被後面的致辭引用應該還是很有名的
㈤ 究竟誰刪改了南方周末新年獻詞
特別要求南方周末每期選題都要上報省宣,批准後才能采寫;重要報道和社評,都內要報省宣審閱容後才能出。按報社出報流程,晚上9點半全部稿件要上版,10點鍾要交付印,但由於要送審,經常要拖到晚上11、12點甚至更晚才最後定版。有好幾次,整個報紙版面都已經編好上版,夜裡12點才通知要撤稿,弄得編輯部臨時換稿調版。如去年北京水災,晚上12點才通知,悼念水災遇難者的稿件要大刪改,另外一篇反映北京市在構建城市防洪體系、應急預警方面存在不足的重點稿要撤。這時其他版面全部交版,編輯已經下班回家,沒辦法調整,只好減掉4個版,由32版減為28個版。還有一次報紙已開印才通知撤稿,結果印了十幾萬份報紙作廢。
㈥ 為什麼說《南方周末》是中國最無恥報紙
這個就要從《南方周末》的歷史來看了。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的媒體狀況是這樣的「報社不能自行報道國際新聞,省外新聞也不能報,更不要說負面了。新華社通稿不能改,只能刪。批評縣委書記要省委組織部批准,批評公社書記要地委組織部批准。公檢法系統不能批,只能寫內參。記者去地方采訪要接受當地黨委領導,涉及到任何和省委有關的信息都要經過省委領導批准。」(南方周末創始人左方先生回憶)
到了90年代,江藝平女士繼左方先生後接任主編。
當時中國的社會矛盾急劇激化,不平事越來越多。左方先生一直有「新聞主攻,副刊主守」的觀念,在這時更進一步,在新聞版面,主要以揭黑調查為主,比如昆明在呼喊:鏟除惡霸 (1998.1.9頭版)、特別報道:山西「割舌事件」真相調查 (2000.5.12頭版)等。而副刊版,主要關注先鋒藝術和新銳藝人,張元、賈樟柯等人的長篇報道最早就是由南方周末推出的。
1999年1月,長平和沈顥兩位編輯,以編輯部的名義,完成了新年獻詞南方周末 -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文中旗幟鮮明的提出了「正義,愛心,良知」的辦報理念。
這段時間的最顯著特徵就是「貼地氣」,2000年即將來臨時,有的媒體追尋新世紀的第一縷陽光,,有的派記者到全世界各地采訪慶典活動,而南方周末在常務副總編輯錢鋼的主導下,推出了千年特刊「記者回家鄉」《回家過年》《南方周末》編著 。並由此確定了南方周末歷史上的一個經典宣傳語:當你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和新聞在紙上;當你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和新聞在路上。
㈦ 南方周末2011年的新年獻詞怎麼沒了
按照我知道的,南周新年獻詞是在新年出版的第一期上,所以今年的新年獻詞應該是在1月6號那一期上,敬請期待 <事實證明,南方系媒體集體相信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