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時間距氣體檢測時間不應超過多少分鍾
根據《化復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制業安全規范》的規定,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時間距氣體檢測時間不應超過30分鍾,如現場條件不允許,時間可適當放寬,但不應超過60min。
(1)進入受限空間有效期擴展閱讀:
《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關於受限空間內的氣體濃度監測的其它要求:
1、監測點應有代表性,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對上、中、下各部位進行監測分析;
2、分析儀器應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前應保證其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3、監測人員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間監測時應採取規定的個體防護措施;
4、作業中應定時監測,至少每2h監測一次,如監測分析結果有明顯變化,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對現場進行處理,分析合格後方可恢復作業;
5、對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的受限空間,應連續監測,情況異常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對現場進行處理,分析合格後方可恢復作業;
6、塗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塗料時,應做連續分析,並採取強制通風措施;
7、作業中斷時間超過60min時,應重新進行分析。
參考資料來源: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
⑵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時間距氣體檢測時間不應超過多少分鍾
《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規定,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時間距氣體檢測時間不應超過30分鍾,如現場條件不允許,時間可適當放寬,但不應超過60min。
受限空間出入口應保持暢通,並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急救箱等相應的應急物資和救援設備應配備到位。根據需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當做好以下准備工作:
(一)可採取清空、清掃(如沖洗、蒸煮、洗滌和漂洗)、中和危害物、置換等方式對受限空間進行清理、清洗;
(二)編制隔離核查清單,隔離相關能源和物料的外部來源,上鎖掛牌並測試,按清單內容逐項核查隔離措施。
(2)進入受限空間有效期擴展閱讀
作業人員是指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具體實施者,對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負直接責任,安全職責主要包括:
(一)在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確認作業區域、內容和時間。
(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參加工作前安全分析,清楚作業安全風險和安全措施。
(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過程中,執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及操作規程的相關要求。
(四)服從作業監護人和屬地監督的監管;作業監護人不在現場時,不得作業。
(五)發現異常情況有權停止作業,並立即報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結束後,負責清理作業現場,確保現場無安全隱患。
⑶ 受限空間作業票的有效時間是多久
受限空間作業票的有效時間是24小時。受限空間內氣體檢測30min後,仍未開始作業,應重新檢測;如作業中斷,再進入之前應重新進行氣體檢測。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時,作業單位應將相關的作業許可證(票)、安全工作方案、應急預案、連續檢測記錄、管線設備隔離清單、進入人員名單、攜入受限空間作業的工具材料清單等文件存放在現場。
(3)進入受限空間有效期擴展閱讀:
受限空間作業票有關規定:
1、對進入受限空間危險性進行分析
2、所有與受限空間聯系的閥門、管線加盲板隔離,列出盲板清單,落實了盲板抽堵負責人。
3、設備經過置換、吹掃、蒸煮。
4、設備打開通風孔進行自然通風,溫度適宜人員作業;必要時採用強制通風或佩戴隔離正壓防護面具,不得用通氧氣或富氧空氣的方法補充氧。
5、相關設備進行處理,帶攪拌機的設備已切斷電源,電源開關處加鎖或掛「禁止合閘」標志牌,設專人監護。
6、檢查受限空間內部已具備作業條件,作業是(無需要/已採用)防爆工具。
7、檢查受限空間進出口通道,無阻礙人員進出的障礙物。
8、分析盛裝過可燃有毒液體、氣體的受限空間內可燃、有毒有害氣體含量。
9、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清楚受限空間內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明確作業風險,如內部附件、集渣坑等。
⑷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有效期為24小時,每間隔多少小時進行氣體檢測
如果是進入了有限空間,作業有效性24小時的話,應該是每小時都要進行氣體檢測
⑸ 受限空間氧氣含量標准 國標,需要國標及條款
一、含量標准:人類的生存環境是在標准大氣壓下,空氣中的氧含量20.93%(體積百分比)。
二、國標是進入受限空間的氧氣含量大於19.5%且小於22%。
在受限空間作業低於上述含量值人類呼吸將很困難,所以必須按有關規定或標准進行檢測,低於上述含氧量則必須進行空氣置換,直到合格為止。
三、需要國標及條款
Q/SY1240-2009《作業許可安全管理規范》 Q/SY1242-2009《進入受限空間安全管理規范》 氧氣百分比
危害後果
1、23.50%
最大的允許氧氣規程(OSHA)
2、20.90%
正常大氣中的氧氣含量
3、19.50%
最小的允許氧氣含量
4、15%-19%
降低員工的作業能力,有缺氧感覺,可引發身體冠狀動脈、肺、循環系統等出現問題
5、12%-15%
呼吸和脈搏跳動加速,協調力、感覺及判斷力削弱。
6、10%-12%
呼吸困難,判斷力微弱,嘴唇發籃
7、8%-12%
記憶力喪失,不省人事,神志不清,臉色灰白,嘴唇變籃,惡心嘔吐
8、6%-8%
8 分鍾 - 死亡;6 分鍾 - 50% 生存希望;4-5 分鍾 - 治療後可恢復
9、4%-6%
40 秒內昏迷、痙攣、呼吸停止至死亡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受限空間作業前,應根據受限空間盛裝(過)的物料的特性,對受限空間進行清洗或置換,並達到
下列要求:
4.3.1 氧含量一般為 18%~21%,在富氧環境下不得大於 23.5%。
4.3.2 有毒氣體(物質)濃度應符合 GBZ 2 的規定。
4.3.3 可燃氣體濃度: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大於等於 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於 0.5%(體積百
分數);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小於 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於 0.2%(體積百分數)。
4.4 通風
應採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間空氣良好流通。
4.4.1 打開人孔、手孔、料孔、風門、煙門等與大氣相通的設施進行自然通風。
4.4.2 必要時,可採取強制通風。
4.4.3 採用管道送風時,送風前應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確認。
4.4.4 禁止向受限空間充氧氣或富氧空氣。
4.5 監測
4.5.1 作業前 30 min 內,應對受限空間進行氣體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
4.5.2 分析儀器應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前應保證其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4.5.3 采樣點應有代表性,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採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樣。
4.5.4 作業中應定時監測,至少每 2 h 監測一次,如監測分析結果有明顯變化,則應加大監測頻率;
作業中斷超過 30 min 應重新進行監測分析,對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的受限空間,應連續監測。情況異常
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經對現場處理,並取樣分析合格後方可恢復作業。
4.5.5 塗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塗料時,應做連續分析,並採取強制通風措施。
4.5.6 采樣人員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間采樣時應採取 4.6 中規定的防護措施。
4.6 個體防護措施
受限空間經清洗或置換不能達到 4.3 的要求時,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方可作業。
4.6.1 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必要時作業人員應拴帶救生繩。
4.6.2 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及不發生火
花的工具。
4.6.3 在有酸鹼等腐蝕性介質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戴好防酸鹼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護品。
4.6.4 在產生雜訊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雜訊護具。
4.7 照明及用電安全
4.7.1 受限空間照明電壓應小於等於 36V,在潮濕容器、狹小容器內作業電壓應小於等於 12V。
4.7.2 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作業或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配備漏電保護器。在潮濕容器中,
作業人員應站在絕緣板上,同時保證金屬容器接地可靠。
4.7.3 臨時用電應辦理用電手續,按 GB/T 13869 規定架設和拆除。
4.8 監護
4.8.1 受限空間作業,在受限空間外應設有專人監護。
4.8.2 進入受限空間前,監護人應會同作業人員檢查安全措施,統一聯系信號。
4.8.3 在風險較大的受限空間作業,應增設監護人員,並隨時保持與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聯絡。
4.8.4 監護人員不得脫離崗位,並應掌握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人數和身份,對人員和工器具進行清點。
4.9 其它安全要求
4.9.1 在受限空間作業時應在受限空間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4.9.2 受限空間出入口應保持暢通。
4.9.3 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應採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
4.9.4 作業人員不得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中不得拋擲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4.9.5 受限空間外應備有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用品。
4.9.6 嚴禁作業人員在有毒、窒息環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4.9.7 難度大、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的受限空間作業應採取輪換作業。
4.9.8 在受限空間進行高處作業應按 AQ××××-××××《化學品生產單位高處作業安全規范》的規定進行,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⑹ 簡述進入受限空間五規定
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專限空間作業。二、必須做到屬「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 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⑺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有哪些注意事項
1、受限空間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安全警示線。
2、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作業;進入受限空間如涉及用火、高處、臨時用電等作業時,必須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3、作業前要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業存在的危害、風險及注意事項。
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針對作業內容,對受限空間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安全應急處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設施和消防器材等。
5、作業前半小時應對受限空間氣體進行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
6、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採取上、中、下部位取樣。
其它安全要求:
1、在受限空間作業時應在受限空間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2、受限空間出入口應保持暢通。
3、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應採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
4、作業人員不得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中不得拋擲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受限空間外應備有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用品。
6、嚴禁作業人員在有毒、窒息環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難度大、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的受限空間作業應採取輪換作業。
8、在受限空間進行高處作業應按 AQ××××-××××《化學品生產單位高處作業安全規范》的規定進行,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7)進入受限空間有效期擴展閱讀:
物理條件符合以下條件的稱之為受限空間:
物理條件:(同時符合以下3條)
a)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可以進入並進行指定的工作;
b) 進入和撤離受到限制,不能自如進出;
c) 並非設計用來給員工長時間在內工作的。
危險特徵:(符合任一項或以上)
a) 存在或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
b) 存在或可能產生掩埋進入者的物料;
c) 內部結構可能將進入者困在其中(如,內有固定設備或四壁向內傾斜收攏);
d) 存在已識別出的健康、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