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社保要交多少年
基本養老保險交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交滿20年。
根據現行政策規定:
1、在同一城市,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20年,退休時,即按繳納所在城市標准發放最低基本養老金,執行繳納所在城市醫療保險標准。
2、流動工作人員,在每一城市,基本養老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均未夠年限,而在所有城市的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滿20年,則按其戶藉所在地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執行戶籍所在地醫療保險標准。
3、在所有城市,基本養老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繳納均不夠年限,則在退休時,按當年度所在地社保繳納基數,一次性補足規定年限的基本養老與基本醫療。
(1)參加社保的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費的徵集方式
1、比例保險費制
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2、均等保險費制
即不論被保險人或其僱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計收同額的保險費。這一制度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普遍實施;而且採用此種方法徵收保險費的國家,在其給付時,一般也採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義。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繳納相同的保費,在負擔能力方面明顯不公平。
② 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是什麼
國家約在1992-1995年間(各省不同)開始實行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在實行賬戶之前國家社會回保險制度缺失,那時答候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員的工齡是需要認定的,但他們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於是國家規定把他們的工齡看作為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的年限,即為視同繳費年限。而之後,則根據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月數計算年限,即為實際繳費年限。
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是1995年7月份開始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如果某個人是1980年1月份上班,之後正常參加養老保險到2013年5月份,則他的198001-199506期間為視同繳費年限,199507-201305為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社保繳費年限
首先需要明確選擇待遇領取地。按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第六條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職工可以按照以上規定選擇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待達到法定領取待遇年齡及累計繳費年限達到規定年限時,即可按照待遇領取地的規定申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養老保險待遇的高低與參保人各地繳費的標准、累計繳費年限及當地的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因素相關。根據你的描述,在A地累計繳費已超過10年,您可以在達到法定領取待遇年齡時將B地或其他地的養老保險關系及基金轉移到A地,由A地按照規定發放養老保險待遇。如A地為非本人戶籍所在地的,也可以待在戶籍地建立養老保險關系後,將異地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至戶籍所在地,然後按照當地的規定申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④ 什麼是社會保險實際繳費年限
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分為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在國家實行繳納社會保險之前就參加工作的職工,或者根據國家勞動部門認定可以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比如下鄉,參軍,等等,雖然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但是國家承認這個期間的工作時間,也當做繳費一樣的對待。
累計繳費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實際繳費年限和計算在本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其中,曾經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工作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為當時工作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在多地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分別計算為各地的視同繳費年限。
社保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社保繳費年限越高,工齡越長,個人社保賬戶余額就越多,養老金的計發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個人養老賬戶余額。也就是說,有了視同繳費年限的加入,社保繳費總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多。
(4)參加社保的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
⑤ 社保中的全部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計算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第一,視同繳費年內限,是指國容家實行養老保險繳費政策之前參加工作的職工,和按照國家規定可以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比如入伍,知識青年下鄉等等,經過認定之後也可以視同繳費年限,
第二,實際繳費年限,是指實際從工資中扣除或者直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年限,按月計算,滿12個月為一年,精確到月。
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計為繳費年限,計算退休養老金,按照繳費年限計算。
⑥ 社保的視為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保險小編幫您解抄答,更多疑襲問可在線答疑。
「視同繳費年限「是針對1992年前(那時還未實行社保)國企的員工而言,即國企員工從參加工作時起至實行社保繳費制度時止這一個時間段視為已經繳費年限,在退休時合並計入累計繳費年限。
⑦ 社保交費最低年限15年,有沒有變
社保不存在最低復交費年限,制是社保里的養老保險需要交納滿15年,退休後可以領取養老金,截至2019年1月,社會保險法未做過修訂,養老保險還是需要交納滿15年,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7)參加社保的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