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付款超過多少 時間就沒有法律保護了
《合同法》中無約定,但《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有相應規定:
第十二條 工程預付回款答結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包工包料工程的預付款按合同約定撥付,原則上預付比例不低於合同金額的10%,不高於合同金額的30%,對重大工程項目,按年度工程計劃逐年預付。計價執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3)的工程,實體性消耗和非實體性消耗部分應在合同中分別約定預付款比例。
(二)在具備施工條件的前提下,發包人應在雙方簽訂合同後的一個月內或不遲於約定的開工日期前的7天內預付工程款,發包人不按約定預付,承包人應在預付時間到期後10天內向發包人發出要求預付的通知,發包人收到通知後仍不按要求預付,承包人可在發出通知14天後停止施工,發包人應從約定應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應付款的利息(利率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並承擔違約責任。
(三)預付的工程款必須在合同中約定抵扣方式,並在工程進度款中進行抵扣。
(四)凡是沒有簽訂合同或不具備施工條件的工程,發包人不得預付工程款,不得以預付款為名轉移資金。
2. 合同法中是否有規定,合同簽定後,預付款的支付時間期限
依據你們自己的約定
合同法 沒用具體規定,只規定合同前後雙方應積極實際履行合同。
3. 建設工程建設期為兩年的預付款是怎麼支付的
一般預付款是工程中標價的10%,中標之後一周內就支付給施工單位了。然後在建設過程中,根據需要,再從進度款中逐漸扣回。
4. 工程預付款支付時間是什麼時候誰知道
1.分好多種啊,關鍵是看你怎麼弄了現在用的最多的就是簽訂合同以後發包方先版給承包方一部分預付權款作為啟動資金,然後開工多長時間或者工程做到什麼成都以後再付多少。完工以後再付多少。這種的就是按照工程的進度付款。還有一種就是開工之前給多少,開工之後給多少。完工之後給多少。最主要的還是看你想怎麼支付,這種東西都是可以商量的,沒有固定的模式.2.可以分期付款,按工程進度分期付款,即完成一定工作任務支付一定比例的工程款。2,可以按預付款,即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時預付一部分款項,待工程完工驗收後一次性支付全部工程款。現實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靈活應用,還可以用實物、勞務代替折價工程款。
5. 預付款,進度款,決算款,最終結清款的付款時間再梳理下。
1預付款是在開工時進行支付的。
2進度款是在施工過程中隨施工進度進行支付的,比如回按月結算答,就是沒有月末進行一個結算。
3決算款是工程竣工後進行的。監理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最終結清申請單後的1 4天內,提出發包人應支付給承包人的價款送發包人審核並抄送承包人。
4發包人應在收到後14天內審核完畢,由監理人向承包人出具經發包人簽認的最終結清證書。
發包人應在監理人出具最終結清證書後的14天內,將應支付款支付給承包人。
最終結清款是過了質保期後進行的。
6. 工程預付款時間問題
從我的內心來講,我是傾向於《建築工程施工合同文本》的時限較為合適,其理由回是在這個文件中,答各種時限規定有一個規律,即都是7天的倍數,與FIDIC合同中的時限也是相同的,而且在《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中以後的各種時限規定也都是7天的倍數。但《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是建築部、財政部發布於2004年10月20日,屬於部門法規;而《建築工程施工合同文本》是建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12月24日發布,是各類公用建築、民用住宅、工業廠房、交通設施有線路管理的施工和設備安裝合同的樣本。就這兩個文件而言,法規的法律效力是大於合同的,就時間的法律效力而言,新的法規在大於舊的法規,實際上《建築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並不是法規.是權力、責任、義務的約定。《建築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中的通用條款部分是依據《建築法》、《建築工程質量條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編制,所以有一個前提,即不得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矛盾,如果有矛盾則屬於無效合同。
7. 有預付款的應付帳款帳期如何確定
實際付款期就是你實際付款的當日。
你們的最遲付款期為貨到45天
8. 預付款支付時間問題
甲方應該在約定開工日的7天前支付預付款,如果到了約定開工日回甲方還沒付,乙方可以催答告甲方,催告後7天甲方還沒付的,乙方有權停工。
舉個例子,約定1月15號開工,甲方應該在1月8號之前把預付款打給乙方;到了1月15號還沒付,乙方可催告;到了1月22號還沒付,乙方可停工,不算違約。
9. 一建 建築實務 工程預付款 應在何時支付
工程預付款的支付時間:在具備施工條件的前提下,發包人應在雙方簽訂合同後的一個月內回或約定的開工答日期前的7天內預付工程款。若發包人未按合同約定預付工程款,承包人應在預付時間到期後10天內向發包人發出要求預付的通知,發包人收到通知後仍不按要求預付,承包人可在發出通知14天後停止施工,發包人應從約定應付之日起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向承包人支付應付預付款的利息,並承擔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