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處罰罰款延期繳納最長多長時間
行政處罰時效是兩年,違法行為發生後的兩年內,對該違法行為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未發現這一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實,在兩年後,無論在何時發現了這一違法事實,對當時的違法行為人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2. 行政處罰罰款延期最長期限是多少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書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交納罰款。
一般的行政處罰罰款只有最後繳納期,無特殊情況或經過批准不存在暫緩、延期的說法。
3. 行政處罰申請緩繳的法律依據緩繳時限是多長時間
關於申請延期繳納罰款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4. 行政處罰法罰款、可以暫緩或延期繳納、延期繳納最多可延多少天
一般的行政處罰罰款只有最後繳納期,無特殊情況或經過批准不存在暫緩、延期的說法。內在允許容暫緩和延期的情況,也要看是哪個部門進行的處罰,哪個部門決定的暫緩和延期,處罰所針對的違法行為本身的性質等等,這個問題無法一概而論
5. 延期繳納罰款的時間計入在案件辦理期限嗎
延期交罰款復,會有滯納制金,同時會影響你的信用度
被交警、協警、城管貼條有什麼不一樣?05:15
公司可以罰款嗎?00:17
干12個小時不抵一次罰款!22歲小哥離家4800公里賣餅02:35
罰款[fá kuǎn]
罰款是強制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貨幣而使其遭受一定經濟利益損失的處罰形式。
中文名
罰款
內容解讀
解釋
罰款要求違法者繳納的錢款應當是其合法收入,而對違法所得的收入則應適用沒收這種處罰。罰款是制裁手段而不是執行措施,因而與執行罰相區別。罰款的目的是制裁違法行為人,告誡其以後不再重犯,而執行罰的目的在於迫使行為人履行義務,使不履行義務的人承擔新的持續不斷的給付義務,從而促使其履行義務。罰款是適用最廣泛的處罰形式,主要適用於以牟取非法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行政違法行為,或者適用於通過剝奪違法者財產來補償因違法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
6. 如何理解《行政處罰法》中罰款的「暫緩繳納」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專繳納罰款的,經當屬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允許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充分體現《行政處罰法》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的原則與精神,也彰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和精神。對於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如果輕率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不僅沒有可執行標的,執行措施無法落實,還很容易擴大應予執行的標的。這樣的結果不僅損害行政處罰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也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法律、法規及規章所規定的暫緩履行或分期履行繳納罰款義務是有條件的。所以,當事人一旦有了履行能力,就應當按照行政機關的決定繳納罰款。行政機關發現當事人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拖延履行,違反行政機關作出的延期或分期履行繳納罰款決定的,可以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7. 被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當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處抄罰法規定,當事人襲確有經濟困難的,可以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
經濟困難的標准,對個人來說,是經濟條件較差,收入難以維持家庭基本生活,沒有繳納罰款的條件;對單位來說,是經營發生困難,財務狀況惡化,無能力繳納罰款,或者繳納罰款後,單位將難以維持生產經營。
行政處罰法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8. 什麼情況下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
一、什麼情況下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
在實踐中,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主要有以下情況:
1、當事人家庭生活貧困,無力繳納罰款
因家庭成員生病導致經濟困難的,需要提供家庭成員的病歷材料、當事人家庭收入證明等。因家庭遭遇突然變故導致經濟困難的,需要提供導致變故的證明材料,如社區證明、救助機關證明等。
2、罰款金額較大,當事人 暫時無法繳納
對於個體工商戶,罰款金額較大,繳納罰款後當事人正常生活可能受到較大影響的,需要提供家庭收入證明、社區證明等。對企業法人而言,繳納罰款後面臨停產停工的,需要提供稅收證明、企業經營情況證明等。
3、由於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致使當事人蒙受巨大經濟損失,不具備繳納罰款的能力。
二、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的程序
1、申請
當事人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應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書面申請,載明不能按時繳納罰款的原因,附以必要的證明材料,同時,提出具體的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要求。
2、審查、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審查當事人的申請,除應對書面文字材料認真審查外,還必須合理判斷當事人是否具有履行繳納罰款義務的能力。必要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進行實際調查,既要實施好《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又要防止當事人利用法律、法規逃避及時履行繳納罰款的義務。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經過審查,如果認為當事人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理由不成立,應予駁回;如果認為當事人的申請理由成立,應作出批准予以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決定。批准決定應以決定書的形式,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後,由辦案機構以辦案機關的名義作出,送達當事人及收款銀行。收款銀行應依照行政機關作出的決定書收繳罰款。
9. 被處以罰款的當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條件有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版可以暫緩權或者分期繳納。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