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強制繳納稅款的期限

強制繳納稅款的期限

發布時間:2021-02-16 22:29:54

⑴ 發出限期繳納稅款通知書後可強制執行嗎

可以的,請參見條文。





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納稅人在前款規定的限期內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必須立即解除稅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滿仍未繳納稅款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書面通知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凍結的存款中扣繳稅款,或者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稅務機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五條:「稅務機關對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以前納稅期的納稅情況依法進行稅務檢查時,發現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並有明顯的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的收入的跡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規定的批准許可權採取稅收保全措施或者強制執行措施。」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條第三款:「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的,作出處罰決定的稅務機關可以採取本法第四十條規定的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五)《黑龍江省地方稅務局實施稅收強制執行措施工作規程》第十一條規定:「地稅機關的稅源管理、稽查實施、稽查執行等部門擬實施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或者提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應填制《稅務行政執法審批表》,連同被執行人的基本情況、違法事實、擬採取的措施、法律依據等內容報政策法規部門審核,經政策法規部門審核確認簽署審核意見,報請縣以上地稅局(分局)局長批准後執行。」

⑵ 納稅期限和納稅申報期限的區別是什麼

1、代表時間的含義不同:納稅期限是指繳納稅款的周期,就是多長時間繳納1次。如增值稅按月申報納稅,那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是1個月,就是對於連續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每個月納稅1次。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辦理納稅申報的時間要求,就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納稅情況。如不考慮節假日的因素,增值稅的納稅申報期限是每個月的15日之前。

2、計算方法不同

納稅期限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納稅申報期限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3、確定依據不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根據各個稅種的特點確定的,各個稅種的納稅期限因其徵收對象、計稅環節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同一稅種也可以因為納稅人的經營情況不同、財務會計核算不同、應納稅額大小不等,申報期限也不一樣,可以分為按期申報納稅和按次申報納稅。

納稅期限的確定,實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

4、未按期繳納的後果不同

按期納稅申報,是以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的一定期間為納稅申報期限,不能按期納稅申報的,實行按次申報納稅。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如遇國家法定的公休假日,可以順延。公休假日指元旦、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以及雙休日。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2)強制繳納稅款的期限擴展閱讀:

納稅申報期限的法律規定:

1、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金融業營業稅的申報期限為1個季度。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2、企業所得稅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4個月內匯算清繳。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3、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⑶ 法律規定的納稅保證期間是多久

根據我國《納稅擔保試行辦法》第 十二條的規定,保證期間為納稅人應繳納稅款期限屆滿之日起60日內,即稅務機 關自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日起60日內有權要求納稅保證人承擔保證責 任,繳納稅款、滯納金。履行保證責任的 期限為15日,即納稅保證人應當自收到稅務機關的納稅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履 行保證責任,繳納稅款及滯納金。納稅保 證期間內稅務機關未通知納稅保證人繳納 稅款及滯納金以承擔擔保責任的,納稅保 證人免除擔保責任。此外,該法第十三條還規定,納稅人 在規定的期限屆滿未繳清稅款及滯納金,稅務機關在保證期限內書面通知納稅保證 人的,納稅保證人應按照納稅擔保書約定 的范圍,自收到納稅通知書之日起15曰 內繳納稅款及滯納金,履行擔保責任。納稅保證人未按照規定的履行保證責 任的期限繳納稅款及滯納金的,由稅務機關發出責令限期繳納通知書,責令納稅保 證人在15日內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 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對 納稅保證人採取強制執行措施,通知其開 戶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從存款中扣繳所 擔保的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滯納金,或扣押、查封、拍賣、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所 擔保的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滯納金的商 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變賣所 得抵繳擔保的稅款、滯納金。

⑷ 納稅申報期限與稅款繳納期限是一樣的嗎

納稅期限,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內間上的體現。超容過期限未交稅的,即屬於欠稅,應依法加收滯納金。國家開征的每一種稅都有納稅期限的規定,不同性質的稅種以及不同情況的納稅人,其納稅期限也不相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和納稅的期限。
納稅期限主要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而納稅申報期限主要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以營業稅為例,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申報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在納稅期限方面,納稅人以1個月或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⑸ 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期限是怎樣的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末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版限繳納所權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末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或者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⑹ 新稅法關於不按時交稅的處罰是怎麼規定的

依法納稅是有必要的,晚繳遲繳處罰還是挺嚴重的。處罰情況:如果自已補,只要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如果被稽查查到,可要50%-5倍的罰款噢!

狹義的延期納稅專門指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延期納稅規定進行的延期納稅;廣義的延期納稅還包括納稅人按照國家其他規定可以達到延期納稅目的的財務安排和納稅計劃,比如,按照折舊政策、存貨計價政策等規定來達到延期納稅的財務安排。

項目名稱: 延期納稅申報核准

項目類別: 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

辦理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

辦理條件: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確有困難,需要延期的;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

申報材料 :《延期申報申請核准表》

辦事流程: 納稅人需要延期繳納稅款的,應當在繳納稅款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延期申報申請核准表》,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和要求報送的相關材料,經稅務機關核准,在核準的期限內辦理。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可以延期辦理;但是,應當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後立即向稅務機關報告。稅務機關應當查明事實,予以核准。

辦理期限: 即辦

收費標准及依據: 不收費 受理部門: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納稅即稅收中納稅人的執行過程,是納稅人根據國家各種稅法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在古代稱為繳納賦稅,唐·杜荀鶴 《山中寡婦》詩:「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徵苗。」 宋·蘇軾 《吳中田婦嘆》詩:「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飢。」

⑺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有什麼規定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於小規模納稅人。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7)強制繳納稅款的期限擴展閱讀:

消費稅納稅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營業稅稅納稅

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企業所得稅

⑴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⑵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⑶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⑸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⑻ 催繳稅款最遲多長時間

《征管法》第四十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回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答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七十三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發出限期繳納稅款通知書,責令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做好催報催繳工作是認真貫徹落實《納稅服務工作規范(試行)》的重要內容,故稅務機關在征期後第一天就會做好催繳稅款通知書,及時發放到納稅人手中,落實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和規范納稅服務工作,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

閱讀全文

與強制繳納稅款的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