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違反計劃生育怎樣處罰
不符合計劃生育的,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根據《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
第三條 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准,分別以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參考基本標准,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確定徵收數額。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增設與計劃生育有關的收費項目,提高社會撫養費徵收標准。
第五條 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流動人口的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現居住地的,由現居住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現居住地的徵收標准作出徵收決定
(二)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戶籍所在地的徵收標准作出徵收決定;
(三)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時,其現居住地或者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均未發現的,此後由首先發現其生育行為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地的徵收標准作出徵收決定。
當事人在一地已經被徵收社會撫養費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實再次被徵收社會撫養費。
第七條 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繳納方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第八條 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計劃生育處罰7年限制期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
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
(三)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參考資料:網路-《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
2. ,計劃生育行政處罰的時效性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不屬於行政處罰范疇,不受時效限制,超生無論何時被發現,均要徵收社會撫養費。
3. 計劃生育處罰七年的年限是在小孩出生之日起,還是在繳納社會撫養費之日起開始計算
小孩出生之日起。
4. 請問計劃生育追究有年限限制嗎
有期限啊,20年前的事早就過期了,就像甘肅現在要求的是只追究2000年後的違反事件
5. 計劃生育條例中:違反本條例規定限制第二個子女的限制是七年是什麼意思
隔7年才能生?
6. 計劃生育罰款到底罰多少
不用問,他們這種做法肯定是違法的。 1、超生是存在交錢,但都是有政策依據的,你查閱當地的計劃生育法就知道,各地的標准不一樣;但決不是開口就是五千的。要以政府的政策為依據。他們程序違法。 2、強行拿東西是違法的,觸犯非法侵佔公民財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規定: 第三十九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 (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賄賂的; (四)截留、剋扣、挪用、貪污計劃生育經費或者社會撫養費的; (五)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或者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 第四十一條 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做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7. 違反計生法罰款有效期幾年
如果沒有新的政策出台消除歷史罰款的話,都是長久有效的。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是由國務院公布實施的。其實詳細規定了關於不按規定生育人口應當繳納社會撫養費的相關事宜。
其中規定: 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准,分別以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參考基本標准,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確定徵收數額。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增設與計劃生育有關的收費項目,提高社會撫養費徵收標准。
一、根據《國家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違反規定超計劃生育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二、超生處罰是對計劃外生育的夫婦進行的處分。包括行政處分、經濟處罰、法律責任。是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組成部分。目的是保證計劃生育目標的實現。
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和開除等八種。無論給予何種處分,均應按規定的組織手段和幹部職工管理范圍報經有關部門批准。
經濟處罰主要指收超生費、罰款。法律責任即視當事人違背計劃生育法規的輕重程度,繩之以法律上的處分,如強制執行處罰、拘留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規定,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第四十一條規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國務院根據《人口法》第四十五條的授權,於2002年8月頒布了《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准,分別以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參考基本標准,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確定徵收數額。
第五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到縣級財政部門指定的金融機構繳納社會撫養費。指定金融機構收到社會撫養費,應當向當事人出具由省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社會撫養費收據。
第五十一條規定,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三、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對於違反我國計劃生育法進行政策外生育的,屬於違法生育。
(一)未達到法定生育間隔期而生育的;
(二)生育第三個(不含依法生育第一個子女時是多胞胎;依法生育第二個子女時是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並喪偶,另一方無子女,依法再生育一個子女的)或第三個以上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不符合生育規定條件而生育的;
(四)違反《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的當事人三年內不得生育而生育的;
(五)違反《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的當事人不再批准其生育而生育的;
(六)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或者再生育一個子女的條件,但未申請批准領取《生育證》而生育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的。
8. 計生處罰滿七年後可參加招工招干
此種說法沒有任何依據。准確地講,只有違反了《計劃生育法》的行為才能受到處罰。既然屬違法,那麼有的單位有招工或招收公務員過程中就有限定。但對違反計劃生育法的處罰,沒有期限界定,主要由各單位自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