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2018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2018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發布時間:2021-02-14 18:04:49

① 18年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是給17年繳還是給19年繳

根據"多繳多得"的原則,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19年比18年的,退休時養老金要多一些,但差別不大。基礎養老金大概多1個百分點,個人帳戶養老金也要多一點。

② 2018年,養老保險金個人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領取

保險小編幫您解來答,更多疑源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養老保險繳的費年限累計滿15年,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後按月領養老金。這主要是因為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③ 2018年養老保險交多少

沒有辦法給出具體金額的,當地社保當年度限定范圍內自由選擇。養老金的繳費基數是變動的,根據當地工資水平而定,

養老金的繳費基數,和社保繳費基數是一樣的;是職工上一年度1-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每年調整一次,各地調整時間不一致。

以朝陽為例:

2017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52732元。

從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社會保險年度個人月繳費基數以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0%(4390元/月)為基準線。

自由職業者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確定三個檔次:

一檔為本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4390元/月);

二檔為本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80%(3520元/月);

三檔為本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2640元/月);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④ 養老保險2018年要交到什麼時間

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內養老金。
《社會保容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⑤ 社會養老保險交18年與20年有什麼不同

兩者其實差別並不是很大。國家的政策交的多退休後拿的多,交的少退休後拿的少,因為別人多交2年的社保,而少交2年,而且提前受益,這也是國家的政策規定。

我國對於退休的基本限定條件有兩個,一個是到達退休年齡,一個是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所以說不管社保是交18年還是20年,其實都已經滿足了退休的最基本條件。

(5)2018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按照我國目前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養老金主要是與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基數以及繳費年限成正比關系。

其中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相差1年的繳費年限對於基礎養老金的影響,只有平均工資的1%左右,也就是平均工資10000元,差距也才100元。

而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6%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⑥ 2018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是多少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個人繳費養老保險的標准內調整為每年120元、容240元、360元、480元、600元、960元、1200元、1800元、2400元、3600元10個檔次。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檔次,按年進行繳費。

⑦ 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交夠年限瞭然後怎麼做

⑧ 2018年的養老保險什麼時候交

保險來小編幫您解答,更多源疑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這需要看您參加的是什麼類型的養老保險,不同類型的養老保險繳納時間也存在區別。社會養老保險可以分為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農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三種。

其中2018年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各個地區不同,基本在2017年的下半年已經完成繳費工作;新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則與參保時間相同,最多可以延遲繳納3個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月繳納保費,繳費時間通常為每個月的月底。

⑨ 養老保險交15年和交18年有啥區別

養老保險交15年和交18年區別如下:

1、退休金不同

年限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年限18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8×1%=576元。

2、繳納年數不同

一個需要繳納18年,一個需要繳納15年。

(9)2018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

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網路——養老保險

⑩ 2018年交養老保險的什麼時間不用交呢

2017年不必繳納2018年的社保。

閱讀全文

與2018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