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調解書有期限嗎
當事人經法院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法院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經送達,當事人簽收後版生效。申權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二年,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調解書,生效後與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以在法定的申請期限內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貳』 調解期限是多少天
調解是非必經程序,但是人可以隨時申請終止,要求立案受理。一般而言,法院組織調內解期間為30天。容
《人民調解法》第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在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二)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三)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因調解而阻止當事人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叄』 請問行政訴訟申請執行期限是否也已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專十四條 申請屬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今年是我國《行政訴訟法》頒布20周年,《行政訴訟法》已列入全國人大的法律修改議程。
目前行政訴訟申請執行期限並沒有修改,不過以後可能會被修改。
『肆』 行政訴訟的執行中,申請人提出執行申請的期限為()
你好,根據行政訴訟來法解釋第源八十四條 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你明白了嗎?
『伍』 廣東省教育廳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的第六章 行政調解
第五十一條 教育行政部門設立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調解委員會。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調解委員會由教育行政部門的法制工作部門管理。
調解委員會主任由法制工作部門負責人兼任。
第五十二條 調解人員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擔任,也可以聘請法律專家、教育專家和退休法官擔任調解員。
調解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二)熟悉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相關的民事法律;
(三)作風正派、辦事公道;
(四)具有調解民事案件的經驗。
法律專家、教育專家和退休法官擔任調解員調解案件的,給予適當的勞務報酬。
第五十三條 教育行政部門調解學生傷害事故案件,必須遵循自願、合法、合理的原則。
第五十四條 學生傷害事故的當事人申請調解,應向學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申請。
省屬高等學校、部屬高等學校以及其他培養研究生的教育機構的學生傷害事故的當事人申請調解,向省教育廳申請。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調解應符合一定的條件:
(一)申請人必須是與事故賠償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
(二)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具體的調解請求和事實根據;
(三)屬於本辦法規定調解的受案范圍;
(四)事故各方當事人均沒有向法院起訴。
第五十六條 教育行政部門收到學生傷害事故當事人的調解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
不屬於本部門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教育行政部門。受移送的教育行政部門認為受移送的調解申請依照規定不屬於本單位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教育行政部門之間對管轄有爭議的,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決定。
教育行政部門受理調解申請,應當進行登記。
第五十七條 調解委員會調解學生傷害事故賠償糾紛,除雙方爭議不大可由一人獨任調解外,一般應當由三名調解員組成調解小組調解案件。
調解小組成員由調解委員會主任指定,其中一名調解員為調解主持人。
第五十八條 調解委員會調解事故賠償糾紛,在調解前應當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告知當事人行政調解的性質、原則和效力,以及當事人在調解活動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第五十九條 當事人應當親自參加調解,並可以委託一名代理人參加調解。
第六十條 調解委員會調解事故賠償糾紛,應當在查明事實、依法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根據事故的特點和糾紛性質、難易程度、發展變化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說服疏導,促使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消除隔閡,引導、幫助當事人達成解決賠償糾紛的調解協議。
第六十一條 教育行政部門調解學生傷害事故賠償爭議的案件,應當在受理之日起60日內完成調解。
第六十二條 經調解委員會調解解決的學生傷害事故賠償糾紛,應當製作書面調解協議。
調解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
(二)事故簡要經過、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
(三)傷害程度鑒定費用的負擔;
(四)賠償金額;
(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六)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
(七)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教育行政部門印章。
調解協議由當事人各執一份,教育行政部門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第六十三條 調解協議書自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或蓋章之日起生效。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另一方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六十四條 教育行政部門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申請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調解:
(一)在規定的調解期限內,事故當事各方在事故的責任和賠償方案方面分歧很大,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
(二)在調解期限內,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
終止調解的,教育行政部門調解委員會應當作出書面終止調解決定書。
終止調解決定書應當載明:
⒈ 調解申請人和被申請人;
⒉ 調解的事由;
⒊ 終止調解的原因;
⒋ 調解主持人簽名,教育行政部門印章。
終止調解決定書作出後5日內送達事故當事人。
終止調解後,當事人再次申請教育行政部門調解的,教育行政部門不予受理並告知當事人。
『陸』 教育行政部門受到調解申請,應在受理多少日內完成調解
一般60日如果特殊還可以再延長30日
『柒』 處理大學生人身傷害事故,教育行政等部門調解申請的期限為多久
第四十四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內相應責任。
(一)容學校的校舍、場地和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行業的質量標准或者安全要求的;
(二)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和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明顯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的;
(三)學校向學生提供的食品、飲用水、葯品等不符合國家、行業的相關標准和要求的;
(四)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未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後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學校教職工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
(七)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教職工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活動的情況,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八)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學生患有需要隔離治療的傳染病,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九)對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
『捌』 處理大學生人身傷害事故,教育行政等部門調解申請的期限為
第四十四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一)學校的校舍、場地和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行業的質量標准或者安全要求的;
(二)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和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明顯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的;
(三)學校向學生提供的食品、飲用水、葯品等不符合國家、行業的相關標准和要求的;
(四)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未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後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學校教職工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
(七)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教職工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活動的情況,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八)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學生患有需要隔離治療的傳染病,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九)對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
『玖』 行政調解規定多長時間調解完
行政調解復時限一般制10個工作日內辦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行政調解時應當明確告知當事人行政調解期限,避免久調不決,並提示其就爭議糾紛尋求行政復議、訴訟、仲裁救濟的時效期間。具體來說,行政機關實施調解,應當自行政調解啟動後10個工作日內辦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對於負有行政調解工作職責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一些禁止性規定,對於存在明知行政行為侵害當事人合法權益而不及時、主動進行調解的;屬於行政調解范圍,經當事人提出申請,但拒絕進行調解的;強制、脅迫當事人接受行政調解的;存在徇私枉法、與他人惡意串通等違反公平公正原則等9種行為,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應當追究其行政責任。
行政調解是國家行政機關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方法。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法律規定,對屬於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管轄范圍內的行政糾紛,通過耐心的說服教育,使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協議,從而合理地、徹底地解決糾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