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用期期限起止日期
合理的應該是2008.02.14--2008.04.14為試用期限。
如果到4月末的話那麼試用期就已經超過兩個月了,也就違內反了《勞動合同法容》的規定了。
(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
2. 駕駛證違規積分的期限是一年,問:一年的起止時間怎麼算
是從拿到駕駛證的日期到次年拿到駕駛證的日期
3. 怎樣計算勞動合同期限的起止日期
根據《勞動抄法》和勞動部《關於勞動合同期限問題給浙江省勞動廳的復函》的精神,勞動合同的生效時間一般從勞動合同訂立時,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之日起計算。簽字日期與合同約定的日期應是同樣的。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合同生效的日期,則應依合同約定的生效日期計算。
對於勞動合同終止的截止日期時間的計算,應以勞動合同期限終止日期最後一天的24小時完結為准。如果有工作任務,超過最後一天24小時的,應以完成工作任務的時間作為勞動合同終止的時間。
4. 一年期貸款期限如何界定。例如貸款起止日期為20101026-20101026,是剛好一年期呢還是超出了一年期
算頭不算尾,剛好一年。
5. 協議書有限期一年,起止日期寫到第二年同一個月同一天了這個協議還有效嗎
我覺得這個協議還是有效的。只不過隨意的日期多了一天。應該是到第二年的同一個月的前一天,才整整滿一年的期限。
6. 合同中約定期限是一年,為什麼起止日期要相差一天呢如今年的3月6日到明年的3月5日算一年,不是6日嗎謝
這個問題來就像問整2000年到底是源2000年還是2001年一樣,紀念沒有公元0年,只有公元1年,所以說到公元2001年,才走過2000年的時間。
同樣道理,合同起始日在合同期開始,結束日當日提前一天,才算一個完整周期。
7. 合同法如何規定起止時間
建議你用一小時看一下《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你就理解了。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8. 怎麼用起始年月日和有效期月份算出截止日期 例如: 2018年9月5日有效期28個月截止到哪年哪月哪
其實就是來簡單的數學加法而源已了
比如有效期是28個月 就是24個月(兩年)+4個月 可以把每個月平均成30天
就是2020年9月5日 +4個月 最後的有效日期就是2021年1月5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
望採納喲
9.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起止時間要求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時間限制: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可以是較短的半年、2年,也可以是較長的5年、10年,具體期限長短應根據用人單位情況、崗位情況和勞動者情況自主確定。
勞動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時間,它一般始於合同的生效之日,終於合同的終止之時。任何勞動過程,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在現代化社會中,勞動時間被認為是衡量勞動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勞動合同期限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是勞動合同的一項重要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勞動合同期限是指勞動合同起始至終止之間的時間,或者說是勞動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時段。它一般始於合同的生效之日,終於合同的終止之時。勞動合同期限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三種。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具體是指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了合同效力的起始和終止的時間。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勞動關系即告終止。如果雙方協商一致,還可以續訂勞動合同,延長期限。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可以是較短時間的,如半年、一年、二年,也可以是較長時間的,如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不管時間長短,勞動合同的起始和終止日期都是固定的。具體期限由當事人雙方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確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最好約定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或者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指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一旦出現某些事由,勞動合同即終止,雙方不再受勞動合同約束;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即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如果勞動者發生某些行為,企業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但應注意,不能把法定的解除勞動合同而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也約定在勞動合同中並規定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約定勞動合同終止或者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的好處在於:一旦有約定情形出現,企業就可以不再履行勞動合同,而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比如某公司約定:職工當月無故曠工2天,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支付補償金。如果按照法律規定,職工曠工2天,顯然不太可能被認為是嚴重違反企業規章。如果沒有上述約定,企業以此解除勞動合同很可能被判賠償。
10. 合同法如何規定起止日期
合同法如何規定起止日期詳見《合同法》第44條、第45條、第46條: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10)一年期限起止時間擴展閱讀:
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
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