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緩刑期限如何計算在看守所被羈押的時間是否計算在內
我國《來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自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訴或者抗訴後,經二審維持原判的,則應從二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進行考察,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如果一審宣判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待判決生效後再依法交付考察。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羈押日期是否可以折抵徒刑緩刑日期問題的復函
1963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1月9日〔63〕法研字第55號函已收閱。關於被判處徒刑緩刑的罪犯在判決前的羈押日期是否可以折抵緩刑日期的問題,我院1956年9月26日法研字第9664號關於被判處徒刑緩刑、管制前羈押日數如何折抵問題的批復曾經作過解答,即:「緩刑是對犯罪分子的一種考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期限內,如果沒有再犯新罪,緩刑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因此,不必把判決前的羈押日數折抵緩刑日期。」這個批復曾抄送各省、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請你院仍按此批復轉告有關的人民法院。此復。
⑵ 緩刑最多幾年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那麼緩刑了最多判多少年呢?只有判決拘役的、三下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適用緩刑。也就是說實刑最少是一個月,最多是三年。刑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從以上的規定中我們可以得知,能夠判緩刑的刑罰,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也就是說最高判到三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