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房屋重置價經濟耐用年限

房屋重置價經濟耐用年限

發布時間:2021-02-13 17:31:21

1. 建築物的經濟耐用年限和使用年限的區別

一、兩者的區別

1、定義不同

使用年限是建築物從建築設計方面所講的的使用壽命或使用年限。而經濟耐用年限,是從市場價值角度考慮建築物本身的價值的,經濟耐用年限是折舊年限的一種,是單位時間內使用成本最低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2、影響因素不同

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的時期內,只需要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而經濟耐用年限使用時間愈長,單位時間所分攤的一次性購建投資愈少,但追加經常性維修和大修理費用則愈多。

3、資產評估的實際應用不同

對於房地合一的估價對象可依據土地剩餘使用年限與建築物耐用年限孰短的原則來確定未來可獲利年限。但如果一宗房地產擬在持有一定年限後進行出售或其他處理,評估的收益年限則為其准備的持有期問。

二、使用年限是50年。

運用成本法進行房地產評估時必須要注意建築物的耐用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的年限是否一致。按照我國的城市土地相關管理規定土地使用期限到期以後,其地上建築物和附屬於上面的物的所有權一律由國家無償取得。所以在對建築物評估時,一般採用孰短的原則來確定。

2. 什麼是房屋重置價

房屋重置價就是在當前的建築技術、工藝水平、建材價格、運輸費用和人工費用情況下,重新購建與原有房屋結構、式樣、質量、功能基本相同的房屋所需的費用。

當前對於房屋重置價的評估都是通過估價機構中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評估人員對單宗房屋進行價值評估。上述評估行為往往帶有主觀推斷,評估結果中存在評估人員個體化帶來的差異。

同時,傳統的房屋評估方法在估價范圍、價值標准、評估模型、質量、效率以及公平公正性方面存在著人為不可控的因素。

房屋重置價測算的主要依據:

1、國家、地方有關法律、法規;

2、1996年出台的《城市住宅建設標准》;

3、《全國安裝定額陝西省價目表》及配套文件;

4、建築業稅費徵收有關規定;

5、房地產管理部門的有關資料;

6、典型事例調查分析。

(2)房屋重置價經濟耐用年限擴展閱讀:

房屋重置價計算方法:

房屋重置價計算公式:房屋重置成新價格=房屋重置價格×(1-已使用年數÷耐用年限)。房屋成新是指被拆遷房屋拆遷時幾成新,也就是房屋折舊率。

1、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按下列公式計算: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戶均安置面積。

戶均安置面積即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

2、拆遷宅基地上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位補償價確定。

房屋重置成新價的評估規則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的計算辦法由市國土房管局制定並公布,主要還是看當地的拆遷政策,不同地區的拆遷因區域、地塊、房屋結構等情況有所區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重置價

3. 房屋經濟使用年限一般是多少年

使用年限如下:()臨時性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2)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3)普通房屋和構築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4)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使用年限設計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的時期內,只需要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國家頒布的《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3.1.5 住宅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必須具有足夠的可靠性。3.3.1 住宅的設計使用年限一般為50年。當住宅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並需要繼續使用時,應對其進行鑒定,並根據鑒定結論作相應處理。重大災害(如火災、風災、地震等)對住宅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或潛在危害。遭遇重大災害後的住宅需要繼續使用時,也應進行鑒定,並做相應處理。6.1.1 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少於50年,其安全等級不應低於二級。6.1.4 住宅結構應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作用和環境影響。在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住宅結構和結構構件必須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6.1.6 鄰近住宅的永久性邊坡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於受其影響的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建築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明確了設計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時期內,只需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如達不到這個年限則意味著在設計、施工、使用與維護的某一環節上出現了非正常情況,應查找原因。所謂「正常維護」包括必要的檢測、防護及維修。設計使用年限是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具體化。當結構的使用年限超過設計使用年限後,並不是就不能使用了,而是結構失效概率可能較設計預期值增大。對於商品房,開發商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慮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規范最低要求確定,統一為50年。亦有少數較負責的開發商要求設計院將設計使用年限取值與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

4. 什麼叫「房屋重置成新價」

房屋成新是指被拆遷房屋拆遷時幾成新,也就是房屋折舊率,房屋重置成新價是房屋重置價格乘以折舊率,房屋重置成新價格=房屋重置價格×(1-已使用年數÷耐用年限)。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需要對被拆遷的房屋進行一定補償。房屋的拆遷補償款是根據房屋的性質和面積來確定的,雙方需要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按下列公式計算: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戶均安置面積即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拆遷宅基地上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

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位補償價確定。房屋重置成新價的評估規則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的計算辦法由市國土房管局制定並公布。

(4)房屋重置價經濟耐用年限擴展閱讀:

房屋拆遷補償的分類

(一)按土地性質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分別是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

2011年新頒布的《徵收條例》適用於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對於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徵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

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正在修改之中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徵收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二)按使用用途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住宅」是專供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

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築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5. 1、:王某10年前以65萬元購買了一套新建住宅,目前重置價為80萬元。已知該類建築經濟耐用年限為60年,為更

不是一類的題。第一題的問題就有問題!
線路壞了。房子還能降價不成!線路維版修好了就權是。
第二個問題。那東西是一個消耗的問題!15年之後。也就是報廢了!
房子產權65年後。那房子還在。只需上繳每一年的費用!
一個放著升值的。一個是消耗的

6. 求解:某二手房佔地面積6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平方米,重置單價為1200元/平方米,其耐用年限60年

正常折舊的話上限為15萬

7. 某建築物的重置價格為800萬元,有效年齡10年,目前該建築物的剩餘經濟壽命為30年,殘值率為5%,

經濟壽命=10+30=40年
重置價格是全新狀態下的,應該用經濟壽命,不是剩餘經濟壽命。
求折舊,不是房地產價值,不用考慮土地年限(這個是個人觀點)。
800*(1-0.05)/40=19萬元

8. 房屋重置價如何計算

房屋重置價計算公式:房屋重置成新價格=房屋重置價格×(1-已使用年數÷耐用年限)。

房屋成新是指被拆遷房屋拆遷時幾成新,也就是房屋折舊率;

房屋重置成新價是房屋重置價格乘以折舊率;

房子150平米房子按房屋拆遷補償,土地證上其他土地按土地徵用補償。

前者指拆遷的房屋的新舊狀況(如7成新即為70%),後者指宅基地的土地類別(所處的地理位置),區位不同,補償的價格也不同。

1、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按下列公式計算: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戶均安置面積即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

拆遷宅基地上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

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位補償價確定。

房屋重置成新價的評估規則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的計算辦法由市國土房管局制定並公布。

2、主要看當地的拆遷政策,不同地區的拆遷因區域、地塊、房屋結構等情況有所區別。

因此要看您當地的拆遷政策以及出台的相應規則。

詳細請咨詢當地有關部門或者關注《xx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中的拆遷補償和安置。(根據具體情況 建議咨詢當地房管局 辦理合法的手續)

(8)房屋重置價經濟耐用年限擴展閱讀:

房屋重置價就是在當前的建築技術、工藝水平、建材價格、運輸費用和人工費用情況下。

重新購建與原有房屋結構、式樣、質量、功能基本相同的房屋所需的費用。

拆遷補償中的「重置價」是指按上一年重新建造與應計算重置價的房屋相同結構、相同建築標准、相同質量的房屋所需要的價格。

也有的將重置價稱為房屋的單方工程造價。

重置價的計算方法就其本質來說,屬於房地產評估方法中的成本法,但重置價實際上還不是成本價,只是成本價的主要組成部分。

不考慮成新和地式類別的原結構、原材料、原設備、原功能、按成新,以上一年年底的價格為准。

9. 房屋經濟耐用年限是哪裡規定的,有標准文件嗎

設計使用年限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確定:
(1)臨時性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
(2)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
(3)普通房屋和構築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4)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

住宅設計使用年限特別規定
國家頒布的《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
3.1.5 住宅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必須具有足夠的可靠性。
3.3.1 住宅的設計使用年限一般為50年。當住宅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並需要繼續使用時,應對其進行鑒定,並根據鑒定結論作相應處理。重大災害(如火災、風災、地震等)對住宅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或潛在危害。遭遇重大災害後的住宅需要繼續使用時,也應進行鑒定,並做相應處理。
6.1.1 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少於50年,其安全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6.1.4 住宅結構應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作用和環境影響。在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住宅結構和結構構件必須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6.1.6 鄰近住宅的永久性邊坡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於受其影響的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10. 各種結構房屋的經濟耐用年限的參考值和殘值率的參考值——是哪本書或者文件中確定的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84)城計字第754號【經租房屋清產估價原則】

閱讀全文

與房屋重置價經濟耐用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