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後享受養老保險,繳納年滿15年,是連續中途不可中斷滿15年還是累積滿15年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的養老保險累計交夠15年,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開始享受退休金待遇。
按照現行規定,累計計算的繳費年限至少滿十五年的,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如果間斷繳費導致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的,只能領取一次性養老金。
對於間斷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計發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直接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同時計發基礎養老金,以退休時上一年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合歷次間斷繳費前的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進行平均化處理,取出算術平均值。這樣就使計發基礎養老金的基數降低,相對計發的基礎養老金也將減少。
現在退休金的構成: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20%+本人養老金賬戶總額的1/120。也就是說,你繳納社保的年數越多,基數越高,個人社保賬戶的總額就越多,退休時的養老金就越多。
2. 保險連續繳納和累計繳納的區別。
社保包括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這五大險種。
連續繳納:中間不間斷交費15年
累計繳納:可以斷斷續續的交,加起來夠15年
建議您不要中斷社保,影響如下:
1、社保中斷繳費對您的待遇享受是有影響的。中斷養老保險繳費會影響繳費年限,重新繳費後其前後繳費年限可以合並計算;中斷醫療保險繳費則不能享受相關待遇,重新繳費後將按新參保計算繳費年限,不能前後合並計算繳費年限。
2、在外地就業後,按規定應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如需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可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在您的就業地社保經辦部門申請,申請通過後,便可辦理轉移相關手續。
社會保險為被保險人提供的保障是最基本的,養老買滿十五年可領取養老金,醫保買滿十年就可以終生享用醫療服務,還有工傷賠償,失業保障,女性的生育保障。其水平高於社會貧困線,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50%,保障程度較低;商業保險提供的保障水平完全取決於保險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和投保人所繳保費的多少,只要符合投保條件並有一定的繳費能力,被保險人可以獲得高水平的保障,因此無論有沒有社保都應當購買商業保險為自己提供全面而堅實的保障。
3. 醫保斷繳三個月以上,重新計算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現行我國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但如中斷醫療保險繳費一定期限,則不能享受醫保待遇。連續繳費就是指不中斷、不間斷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參保人參加本市職工社會醫療保險應當連續繳費,參保人中斷繳費3個月及以內的,補交中斷期間的社會醫療保險費後可按規定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但參保人中斷繳費超過3個月以上,以及未按規定在3個月內及時參保繳費的,視為中斷參保,中斷參保後再次參保時,可按規定補交中斷參保期間的醫療保險費,但從正常繳費的當月起重新計算連續繳費時間,連續正常繳費六個月後才可以按規定享受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待遇。
(3)累計不中斷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重新計算連續繳費年限,並不意味著之前的繳費年限歸零,之前的繳費年限是作為累計繳費年限計算,只要累計繳滿了當地的醫保規定年限,退休後就能免費享受醫保待遇。
另外,醫保斷繳3個月,醫保的個人賬戶不會清零,裡面的錢一分錢也不會少,可繼續在門診使用。
醫保要繳滿固定年限才能終生享受待遇:
醫療保險女性繳夠20年、男性繳夠25年,退休後可享受終身醫保。醫保如果中斷,則在中斷期間不能享受醫保待遇。
不過,醫保從中斷之日起有一個緩沖期,如果超過3個月沒有續保,則連續繳費年限會重新計算,醫保報銷額度和重大疾病醫保額度也會受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醫保斷繳3月就清零?這些關於社保的知識請記牢!
4. 醫保中斷繳費三個月,重新計算累計交費年限是從哪一年實行的
累計年限不清零
連續繳費年限清零
影響是產生等待期,等待期內,醫保不報銷
醫保大部分地區規定超過三月不能補交
5. 關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累計15年以上的問題
南寧的養老保險是累計計算的,至少累計交滿15年
斷斷續續的交不影響,中斷也不會導致原來的作廢
6. 社保繳納是不是要連續繳納15年如果中間有中斷怎麼辦
社保能夠中斷抄的,你只需要襲交夠15年即可。
補繳社保;一般是針對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進行參保(補繳);在男60以下。女:50歲以下,社保滿15年。可不必補繳;
社保中途斷了,是否需要補繳?
不需要,社保是算累計的。在累計滿15年。年齡達退休要求,就不需要進行補繳。
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由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補繳。
(6)累計不中斷繳費年限擴展閱讀:在我國,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