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信訪投訴回復期限

信訪投訴回復期限

發布時間:2021-02-10 18:38:04

❶ 行政執法機關對群眾舉報答復的工作時限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觀念,經常換位思考,切實加強對信訪舉報工作的領導

人民群眾通過來信來訪來電向紀檢監察機關反映問題,是人民群眾作為國家的主人,充分發揮參政議政權利,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有效途徑,實質上是對紀檢監察機關的一種信任,正確處理好群眾信訪問題,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努力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加強和改進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工作,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有利於懲治和預防腐敗,有利於防止和糾正各種損害人民群眾利益行為的不正之風,有利於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發展民主政治,促進社會和諧。

一是轉變觀念,整合力量。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工作不僅僅是紀檢監察機關和信訪舉報部門幾個幹部的事,信訪問題要得到徹底解決,必須各方面、各部門都要統籌協調,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切實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每個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形成合力。

二是換位思考,轉換工作思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全體幹部應站在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服務「第一要務」的高度,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正確認識和對待群眾的合理要求,隨時轉換工作思維,善於站在不同的角度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切忌把為群眾辦實事看成是找麻煩,把檢舉揭發的群眾看成是「刁民」,而要把群眾信訪、來訪看作是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種鞭策和對紀檢監察幹部的提醒、警示。更要注重情、理、法的結合,深懷愛民之心,真誠地接受群眾傾訴,以情感人,寓情於理,依法辦事,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持,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

三是切實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紀檢監察信訪部門作為紀檢前沿陣地,要高度重視,經常過問,逐步建立起加強做好信訪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從而使信訪舉報工作既要立足於基本職責,把執紀辦案與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相結合,與做群眾思想教育工作相結合,又要把調查取證的過程,變成密切聯系群眾的過程,變成疏導群眾情緒的過程,變成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過程。充分發揮案源主渠道的作用和直查快辦的優勢,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大局服務。

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加大源頭治理的力度,努力化解基層矛盾和對信訪問題的預防處置工作【實名舉報的答復期限

俗話說:「樹有根,水有源」,「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也有其原因。從源頭上解決好群眾關心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已成為當前做好信訪工作的關鍵環節。

一是要加大信訪舉報法規的宣傳力度,教育群眾樹立法制觀念,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問題,自覺遵守信訪秩序。要努力營造良好的信訪舉報環境,認真查處打擊報復案件,為群眾信訪舉報提供便利條件,充分利用接待場所和各種媒體,廣泛宣傳相關的法規、信訪者的權利與義務、信訪工作流程圖、本委局受理的范圍、工作程序及時限、質量要求以及領導接訪的時間等,擴大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的影響,增加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全年工作堅持做到「三辦」,即: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普件快辦;廣泛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保持一張笑臉,程序上講一個清楚,明確給一個答復,承諾一個時限,搞好優質的服務,提高辦事效率。積極實踐「三種下訪」形式:定點下訪,即到信訪問題較突出的單位和地區開展下訪,督促基層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定人下訪,即針對軍轉人員、重點上訪對象、改制企業分流失業人員等特定人群開展下訪,進行調查研究,聽取意見,了解掌握群眾的需求和思想動態,及時排查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找准信訪「症結」,做好「預警」處理,切實解決好這些人員的實際困難;定事下訪,針對移民安置補償、新城征地補償、城市拆遷等特殊弱勢群體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下訪,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妥善處理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三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要以群眾合法合理的意願、期待和要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把群眾的呼聲和願望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動力,把群眾滿意或不滿意作為衡量紀檢監察信訪工作的第一標准,也就是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的根本和主線,避免盲目決策、武斷決策產生誘發群眾信訪、上訪的苗頭和隱患,多一點思考,少一分盲目。

四是要建立健全部門、鄉鎮街道和村居委會信訪工作信息網路點。作為紀檢

監察機關信訪工作的「前位哨」、「電子眼」,定期或不定期報告信訪信息,掌握基層信訪苗頭和動態,充分發揮基層黨政組織「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堅持並完善領導包案、掛帳督辦、領導下訪、電話約訪、信訪工作百分考核、黨風廉政信息發布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基層黨政組織與群眾互動、互信機制, 隨時掌握信訪工作主動權。

三、進一步探索和創新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推行信訪舉報辦事公開制度,依紀依法規范信訪舉報工作

一是創新工作機機制。結合《信訪條例》、中紀委實施《信訪條例》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依紀依法規范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科學分工,明確責任,逐步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領導負責機制,領導親自閱信和接待來訪制度和建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信訪問題排查調處機制、重要線索和疑難信訪問題集體評估與研究制度、社會參與解決糾紛機制、首問責任制、實名舉報制度、雙向承諾制、保密制、信訪舉報責任追究制、信訪季度分析制、集體訪應急處理機制和處理重大集體訪協調機制等,加強協調配合,形成解決問題的整體合力。

二是積極推行信訪舉報工作辦事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在日常工作中,信訪舉報辦事程序要按照:受理→登記→送閱→領導批示→轉辦、交辦、自辦→反饋調查處理情況→上報領導審批→結案( 了結) →立卷歸檔等程序辦理,並積極探索信訪舉報在受理、調查、處理等環節的公開,切實增大紀檢監察機關辦理信訪舉報的透明度。

三是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建設力度。因為信訪舉報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通過關門集中學習、走出去考察學習和在工作中實踐學習,強化紀檢監察機關信訪幹部的素質培養,切實加強信訪幹部隊伍的思想、作風、組織、紀律和素質建設,努力提高其具備五種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糾紛,做群眾思想工作的能力;提高捕捉信息,及時發現違紀案件線索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能力;提高正確運用政策和紀律,查辦信訪案件的能力;提高調動各方面力量,協調處理突發性事件和疑難信訪問題的能力;提高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把握大局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強化內部監督制約,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實際工作中,要發揚求真務實精神,秉公執紀,做到每件信訪有記錄憑據、有擬辦意見、有領導批閱、有辦理結果、有檔案儲存,減少處理信訪舉報的隨意性,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群眾穩定在當地

❷ 信訪受理期限

中央的函只會是轉辦函,不會有具體的辦理意見,對處理問題沒有大的作用。相關部門還是要按政策進行辦理。正常情況下,可要求當地建設部門出具信訪答復處理意見書。收到信訪訴求後,行政機關應在十五天內書面告知是否受理,受理信訪問題後的期限是兩個月,特殊的復雜的可延長一個月。上訪人對答復處理意見不服的,應在收到答復後的一個月內向上一級部門申請復查。如對復查意見不服還可以向做復查意見的上一級部門申請復核,復核意見做出後,三級答復終結。即使上訪人不滿意,不能再走上訪程序,否則就違反了《信訪條例》的規定。復查復核的答復期限是一個月。你應該按照《信訪條例》的規定逐級解決問題,到北京去是浪費自己的金錢和時間。建議你找本《信訪條例》學習一下。

❸ 向紀委舉報某人一般幾天得到回復

一、像舉報中心舉報情況如下:

1、答復具體時間有多長,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

2、偵查部門收到舉報中心移送的舉報線索,應當在一個月內向舉報中心回復處理情況,三個月內回復查辦結果;情況復雜,可以延長辦理期限,但是延長期限不能超過三個月;對採用走訪形式舉報的,應當場答復是否受理;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接待舉報人之日起十五日內答復。

二、如採用信訪舉辦,相關規定如下:

1、《信訪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經調查核實,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分別作出以下處理,並書面答復信訪人:

(一)請求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予以支持;

(二)請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據的,應當對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

(三)請求缺乏事實根據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不予支持。

2、《信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信訪投訴回復期限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修正案(草案)》第六條規定:監察機關依法受理舉報,對實名舉報的予以回復;對舉報事項、受理舉報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2、紀檢監察機關歡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來信、來訪以及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網站、舉報電話等渠道,檢舉、控告黨員幹部的違紀違法行為,支持和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提倡實名舉報,凡是實名舉報的,優先辦理,及時回復。

❹ 信訪後應該是多長時間能夠回復

通常在60天內。來

《信訪事項處源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提出處理信訪事項的書面意見。情況復雜的,經有關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處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

投訴人如對意見的處理不服,可在收到書面意見之日起30天內申請覆核。對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在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或者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4)信訪投訴回復期限擴展閱讀:

信訪

信訪是指活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形式的信件、電子郵件、傳真、電話或個人露面,他們報告情況,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提出建議,意見或投訴,請求處理由有關行政機關依法。

❺ 向紀委舉報某人一般幾天得到回復

一、像舉報中心舉報情況如下:

1、答復具體時間有多長,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

2、偵查部門收到舉報中心移送的舉報線索,應當在一個月內向舉報中心回復處理情況,三個月內回復查辦結果;情況復雜,可以延長辦理期限,但是延長期限不能超過三個月;對採用走訪形式舉報的,應當場答復是否受理;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接待舉報人之日起十五日內答復。

二、如採用信訪舉辦,相關規定如下:

1、《信訪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經調查核實,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分別作出以下處理,並書面答復信訪人:

(一)請求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予以支持;

(二)請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據的,應當對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

(三)請求缺乏事實根據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不予支持。

2、《信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5)信訪投訴回復期限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修正案(草案)》第六條規定:監察機關依法受理舉報,對實名舉報的予以回復;對舉報事項、受理舉報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2、紀檢監察機關歡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來信、來訪以及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網站、舉報電話等渠道,檢舉、控告黨員幹部的違紀違法行為,支持和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提倡實名舉報,凡是實名舉報的,優先辦理,及時回復。

❻ 信訪機關不按規定期限答復信訪者

《信訪條例》規定:一般信訪事項責任單位要在60日內答復信訪人,情況特殊的可再延長30日,若涉及到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如涉及到刑事、紀檢,還有已經司法部門受理尚未審結等特殊情況。

❼ 信訪後應該是多長時間能夠回復

信訪後應該在一個月之內可以回復的。

信訪,是指公民個人或群體以書內信、電容子郵件、走訪、電話、傳真、簡訊等多種參與形式與國家的政黨、政府、社團、人大、司法、政協、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接觸,以反映情況,表達自身意見,請求解決問題,有關信訪工作機構或人員採用一定的方式進行處理的一種制度。

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利益表達形式。但是,由於信訪的有關信息一般要經過信訪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篩選,然後遞交給有關領導、有關機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間接的利益表達方式。

中國政府的突出特點,是在大部分民眾頭上,從中央到鄉鎮共有五級黨政政府,城市比農村少一級鄉鎮政府,但又多一級「單位」。上下級黨政政府之間等級地位十分森嚴,各級政府都是下管一級,形成一個層層向下約束、層層向上負責的「金字塔」式的嵌套機制。這意味著,只能直接管到省、部級,即使是對比如某省某縣的拆遷政策進行糾正,也要通過該省,而該省也須通過該縣的上一級政府,即地市級黨政政府來具體處理,比如將該縣的黨委書記和縣長撤職。

❽ 信訪局網上投訴幾天能回信

沒有受理通知嗎?如果出現未受理或者網路故障未送達,豈不白白等兩個多月?

❾ 新的信訪條例規定,回復來信的期限是多長

最好是最快,因上訪人員大多都是受害者……-

閱讀全文

與信訪投訴回復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