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番鴨養殖技術,養殖成本高不一般養殖多久可以出售和市場價格
地勢
番鴨是棲息屬,它不像河鴨屬的家鴨那樣依賴水源。番鴨鴨舍的場地也要稍高一點,以免積水,最好略向水面傾斜,有5—10度的小坡,利於排水。土質不能太黏,最好是砂質壤土。排水不良、易遭水淹的低窪地決不能建造鴨場。
水質
鴨場的附近應沒有屠宰場和排放污水的工廠,離居民點也要遠一點,盡可能在工廠的上游建場,以保持水質干凈,不受污染。同時水源要充足,即使乾旱季節也不應斷水。
交通
鴨場距離主要物資集散地要近一些,還應有公路水路或鐵路相通,便於運送產品和飼料,以降低運輸費用。但不能在車站、碼頭或交通要道(公路或鐵路)的旁邊建場,否則不利於衛生防疫,而且環境不安靜,也影響產蛋率。
方向
坐北朝南。這種朝向的鴨舍冬季採光吸熱好,夏季通風但又曬不到太**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有利提高產蛋率。如果找不到朝南的地址,朝東南或朝東也可以相反,如果選擇西北朝向的房舍,夏季迎西曬太陽,舍內氣溫高,像蒸籠一樣悶熱,不但影響產蛋,而且容易造成鴨子中暑死亡;冬季迎著西北風,氣溫低,鴨子耗料多,產蛋少1成左右。
其他條件
如氣候,沿海地區要考慮台風的影響,易遭受台風襲擊的地方不易造鴨舍;夏季通風不良,氣溫過高,或初冬季風大,易遭受寒流襲擊的地方也不易建造鴨舍。又如電源,鴨場不能無電,晚上必須照明,尚未通電地區要增加接電拉線的費用;電源不穩定地區,經常停電易使鴨群產生應激,並影響電機孵化。再如排污、處理廢物的方式、污水糞便的去向等問題,也要在建造鴨場前通盤考慮,做好周密計劃。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② 番鴨與火鴨有何區別
番鴨養殖和大多數禽類一樣,飼料養殖成本佔70%左右,飼料是很關鍵的成本所在,一般150日齡成年公鴨體重為4 . 5 公斤左右,大的可達5 公斤,成年母鴨約為2 . 2 公斤,市場價根據地區、行情、番鴨年限由區別。
番鴨原產於熱帶地區,耐寒能力差,人工飼養後,依然保持喜溫的特點,所以在我國南方飼養比較多。最近幾年,飼養管理方法和飼養技術不斷改進,在北方室內飼養或塑料暖棚內飼養獲得成功,產蛋和生長速度可達到南方飼養水平,為在北方推廣飼養創造了條件。
用番鴨與普通家鴨雜交,產生雜交種,稱為騾鴨,有人稱半番鴨,其體型介於家鴨與番鴨之間,無皮瘤。雜交後代具有較強雜交優勢。具有耐粗飼、飼料利用率高、增重快、肉質好等特點,生活力強,飼養管理也比較容易,公母鴨體重無明顯差異,可用作商品肉鴨,或培育用於鴨肥肝的生產。但雜交受精率低,為65 %左右,大規模飼養受到一定影響。母家鴨產蛋率比母番鴨高,因此一般以採用公番鴨與母家鴨雜交方式較好,其產蛋率比以公家鴨與母番鴨雜交的產蛋率高。番鴨與普通家鴨雜交,是不同屬、不同種間的遠緣雜交,所以其後代即騾鴨無生殖能力。雜交一般採用自然交配方式,宜小群飼養交配,公母比例以1:4為宜。
在我國,可飼養番鴨的地區廣大,各地尤其在南方均可進行飼養。
番鴨形態
番鴨雖與普通家鴨同屬鴨科,但體型、外貌與一般家鴨有大不同。番鴨的體形比家鴨大。體軀長而寬,前後窄小,呈紡錘形。站立時,身體與地面幾呈水平狀態,而家鴨呈45°角。番鴨的頭頸粗而大,頭頂有一排長羽,受到刺激時會豎起。喙較短而窄。嘴甲基部和眼的周圍有紅色或黑色肉瘤,雄性番鴨比雌性番鴨發達,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向頭頂和頸部擴大。胸部平坦,寬闊。胸、腿肌肉發達,翅膀長而大,也有力,有一定飛翔能力。腿短且粗壯,蹼大肥厚,步態平穩。羽毛豐滿,有光澤。番鴨的羽色有白色和黑色兩種基色,也有黑白花色、褐色,少量呈銀灰色,黑色羽番鴨的喙紅色有黑斑,皮瘤黑紅色;白色羽鴨喙粉紅色,皮瘤鮮紅色;黑白花色羽鴨的喙紅色帶黑斑,皮瘤紅色。番鴨鳴叫時發出低啞的噝噝聲。母鴨在孵化期間常發出卿卿叫聲。
番鴨生活習性
1 .適應性
番鴨原產於熱帶地區,耐熱能力比較強,但不耐寒冷,適宜在我國南方地區飼養。在北方,採用塑料大棚或有保溫條件的,也可以飼養。
番鴨的翅膀長而有力,具有一定的飛翔能力,但不能高飛,也飛不遠。
番鴨適應性強,性情溫順,步態平穩,行動遲緩,不喜歡長時間在水中游弋,耐旱,易育肥,適宜在陸地上舍飼,所以有人稱其為「旱鴨」。
2 .食性
番鴨食性廣泛,耐粗飼,對飼料的要求不嚴格,能採食多種植物性和動物性飼料。雛鴨喜吃柔軟的粒料,如米飯等,出殼12 小時即有覓食行動。
3 . 生產性能
番鴨生長速度快。初生雛鴨體重為40 克;90 日齡時,公鴨體重可達1 . 5 公斤,母鴨為1 . 3 公斤;120 日齡時,公鴨可達1 . 8 公斤,母鴨為1 . 4 公斤。成年公鴨體重為4 . 5 公斤左右,大的可達5 公斤,成年母鴨約為2 . 2 公斤。母鴨160~180日齡時開產。每年有兩個產蛋期,年產蛋80 ~ 120 枚。飼養條件好,可產150枚。蛋重65~80 克,蛋殼呈玉白色。種蛋合格率高,大小均勻,破損蛋和畸形蛋少。在配種比例為1 公7 母的條件下,受精率為85 % ~ 95% ,受精蛋孵化率為80%~85 %。
番鴨的屠宰率較高。在一般飼養條件下,成年公鴨的半凈膛可達81% ,全凈膛為74 %。不過屠宰率的高低與屠宰日齡的遲早有關。屠宰年齡提前,胴體的貴重部分如胸肉比例下降。迪安(Dean )對番鴨不同周齡屠宰與胸肉、腿肉和皮下脂肪的關系進行了測定,其測定結果列於表6 。
表6 不同屠宰周齡對瘦肉、皮下脂肪的影響
番鴨也具有良好的肥肝性能。3 月齡以上的肉鴨經2 ~ 3 周進行人工強制填飼後,每隻鴨肝重量可達300 ~ 400 克。而且經過填飼的番鴨,增重加快。
番鴨的另一個特點是,雛鴨生長前期如果由於飼料條件不好,生長速度低於正常標准,而後期改善詞養管理,到飼養末期仍能達到正常的增重標准。就是說,番鴨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長速度的能力。
番鴨繁殖特性
1 .性能
番鴨的羽色不同,繁殖性能也有所差異。不同羽色的番鴨的繁殖性能見表7 。
2 .選種
選擇優良的種鴨對提高番鴨的生產性能、經濟效益十分重要。在飼養管理相同的條件下,種鴨優良,能生產出更多的肉和蛋,飼養成本也低。因此選種是養鴨過程中的首要環節。要求種鴨有明顯的品種特性、發育良好、體質健壯。體型外貌是品種的一個重要特徵。公番鴨應個體大,體態雄壯,陰莖發育良好,雄性強,背直且寬,體呈長方形。母鴨應體大、寬圓,胸部豐滿,肥瘦適中,腳粗稍短,腹深,產蛋率高。
此外,還應根據經濟性狀如產蛋率、產肉率、繁殖率、生長度、肉料比、屠宰率、肝料比、受精率和種蛋孵化率、仔鴨成活率等指標進行綜合比較,擇優選種。
3 .配種年齡和比例
我國番鴨的性成熟為6 ~ 9 月齡,公番鴨性成熟比母番鴨遲。法國系番鴨性成熟較遲,比我國番鴨的配種年齡約遲l 個月。自然交配,公母番鴨配種比例一般為1 : 7 ~ 8 ,但視月齡同而不同(表8 )。
4 .種鴨利用年限
種番鴨的利用年限不長,公鴨的利用年限一般為1 ~1.5年。公鴨在第一年繁殖期後,體力衰弱,種用性能降低,因此為減少飼養費用,最好利用1 年後即淘汰,應每年選種公鴨。母鴨的利用年限比公鴨長,可利用2 ~ 3 年。但母番鴨隨年齡增大,就巢性增強,產蛋力下降。據報道,國外一般只利用2 個產蛋周期,然後淘汰作為商品鴨出售,這時母番鴨的肉用價值尚好。種鴨的飼養密度以250 ~ 300 只一群為好。一群中1年的母鴨佔60% ~70% , 2 年母鴨佔20% ~ 30 %。
③ 鴨何時開始產蛋使用年限分別是多少
蛋鴨的開產日齡是指產蛋率達到50%時的日齡。肉種鴨的開產日齡是指產蛋率達到5%時的內日齡。不同種類容、品種、用途的鴨的開產日齡顯著不同。小型蛋用鴨、中型蛋用鴨、大型肉用鴨品種的開產日齡通常在110日齡、140日齡和165日齡左右。
產蛋鴨的生產期或使用年限一般為1年,統計指標通常為500日齡的產蛋量,包括育成期和產蛋期兩個階段。在鴨的產蛋期超過1年後,雖然仍可產蛋,但產蛋量顯著下降,飼料利用率降低,投入的飼養成本增加。因此,產蛋鴨應在完成第一個產蛋期後淘汰更新。
④ 光鴨和番鴨有什麼不同
一、形態特徵不同
1、鴨
番鴨體型與家鴨不同,體型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甲短而狹,嘴、爪發達;胸部寬闊豐滿,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
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瘤,雄者展延較寬。翼羽矯健,長及尾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形外貌亦有一些差別。
二、種群分布不同
1、鴨
綠頭鴨(Mallard;一種典型的鑽水鴨)是大部分家鴨(參閱家禽〔Fowl〕條)的祖先,是最受歡迎的獵禽之一。綠頭鴨春天從南方飛到北方產卵,秋天再飛到南方越冬。
它們被人類馴養後,便失去了遷徙的飛性,而且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鴨蛋,不讓它們停產抱孵。時間一長,家鴨就失去了孵蛋的本領。分布全世界,主要在內陸水域,最常見於北半球溫帶地區。
2、番鴨
番鴨主產於湖北陽新縣,福州市郊和龍海等地,分布於福清、莆田、晉江、長泰、龍岩、大田、浦城等市縣,在江浙滬皖部分地區亦有產區。
閩北主產區在古田縣一帶,飼養黑色番鴨,公鴨運銷本省閩東、閩北各地,作生產「半番」之用。它的配種能力強,受精率高,所產「半番」體型大,長膘快。每逢新春繁殖季節,各地皆到古田選購公番鴨。
三、繁殖不同
1、鴨
種母鴨一般是每二年至三年更換一次,因為第一年產蛋量最高,次年下降10~15%,第三年再下降15~25%,三年以上鴨所產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顯著降低,雛鴨發育不好,死亡率也高,所以,到第四年母鴨應予淘汰。肉用種母鴨的利用年限應比蛋用鴨短,一般至三年予以淘汰。
2、番鴨
番鴨由於種蛋的蛋殼厚、光滑而堅硬、不易破碎、氣孔封得嚴、相對表面積小。直接影響了氣體交換、水分蒸發、熱能傳導和啄殼出雛,致使人工孵化率低。
四川青神縣養殖技術研究所採用仿生孵禽溫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鴨及西洋鴨種蛋的孵化率和健雛率。實踐證明,用此法比常規孵化法提高出殼率10-15%。
⑤ 番鴨母養了七八年了可以吃嗎
番鴨母養了七八年當然可以吃,只是飼養的年限太長,肉質太筋,只宜清燉。
⑥ 種雞的配種年齡、公母比例和利用年限是多少
種雞一般於開產後3~4周,平均蛋重在50克左右時開始配種最為適宜。肉用內種雞的配種效容果不如蛋用種雞穩定,一般肉用種雞宜在開產後第4~5周開始配種。
種雞的公母比例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受精率韻高低及後代的生產性能。一般輕型雞,公母比例為1∶12~15;中型雞為1∶10~12;重型雞為1∶8~10。如配種公雞年輕、活力強、飼料條件好、氣候適宜或運動場寬闊時,可根據種蛋受精率的高低,酌情增加與配母雞的數量。
種雞的利用年限,隨雞的類型和利用性質不同而異。一般品種利用2~4年。
⑦ 種羊的利用年限有多長
小尾寒羊種羊的利用年限與其繁殖和泌乳等性能最佳年限密切相關,也與營養版水平和科學利用有關。權小尾寒羊的產羔率在第1胎較低,第2~6胎較高。羔羊初生重以2~5胎所生的較大,6胎以後所生的有所下降。泌乳量第1~2胎在上升,第3胎達到高峰,第4~5胎在維持高峰,第6胎以後在逐漸下降。因此,從生產效益出發,除高產羊外,母羊一般應在6~7胎以後淘汰。
從母羊可以利用的年限看,一般可達到8歲,少數可達到13歲以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種羊場飼養的88號特級母羊,10歲生了16胎,每胎平均產羔4隻;66號、99號和369號母羊,13歲仍然能夠正常產羔和泌乳。
公羊一般可利用到8~10歲,但由於怕近親繁殖,多數較早就出售了。又因小尾寒羊多胎多產,母羊發情次數多,使得公羊日配種頻繁,年配種量大,使用過度,利用年限縮短,因此,多數在6~8歲就淘汰了。
⑧ 番鴨該怎麼養殖
我現在就是在養殖番鴨,給你參考一下,番鴨養殖和大多數禽類一樣,飼料養殖成本佔70%左右,飼料是很關鍵的成本所在,一般150日齡成年公鴨體重為4 . 5 公斤左右,大的可達5 公斤,成年母鴨約為2 . 2 公斤,市場價根據地區、行情、番鴨年限由區別。
番鴨原產於熱帶地區,耐寒能力差,人工飼養後,依然保持喜溫的特點,所以在我國南方飼養比較多。最近幾年,飼養管理方法和飼養技術不斷改進,在北方室內飼養或塑料暖棚內飼養獲得成功,產蛋和生長速度可達到南方飼養水平,為在北方推廣飼養創造了條件。
用番鴨與普通家鴨雜交,產生雜交種,稱為騾鴨,有人稱半番鴨,其體型介於家鴨與番鴨之間,無皮瘤。雜交後代具有較強雜交優勢。具有耐粗飼、飼料利用率高、增重快、肉質好等特點,生活力強,飼養管理也比較容易,公母鴨體重無明顯差異,可用作商品肉鴨,或培育用於鴨肥肝的生產。但雜交受精率低,為65 %左右,大規模飼養受到一定影響。母家鴨產蛋率比母番鴨高,因此一般以採用公番鴨與母家鴨雜交方式較好,其產蛋率比以公家鴨與母番鴨雜交的產蛋率高。番鴨與普通家鴨雜交,是不同屬、不同種間的遠緣雜交,所以其後代即騾鴨無生殖能力。雜交一般採用自然交配方式,宜小群飼養交配,公母比例以1:4為宜。
在我國,可飼養番鴨的地區廣大,各地尤其在南方均可進行飼養。
番鴨形態
番鴨雖與普通家鴨同屬鴨科,但體型、外貌與一般家鴨有大不同。番鴨的體形比家鴨大。體軀長而寬,前後窄小,呈紡錘形。站立時,身體與地面幾呈水平狀態,而家鴨呈45°角。番鴨的頭頸粗而大,頭頂有一排長羽,受到刺激時會豎起。喙較短而窄。嘴甲基部和眼的周圍有紅色或黑色肉瘤,雄性番鴨比雌性番鴨發達,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向頭頂和頸部擴大。胸部平坦,寬闊。胸、腿肌肉發達,翅膀長而大,也有力,有一定飛翔能力。腿短且粗壯,蹼大肥厚,步態平穩。羽毛豐滿,有光澤。番鴨的羽色有白色和黑色兩種基色,也有黑白花色、褐色,少量呈銀灰色,黑色羽番鴨的喙紅色有黑斑,皮瘤黑紅色;白色羽鴨喙粉紅色,皮瘤鮮紅色;黑白花色羽鴨的喙紅色帶黑斑,皮瘤紅色。番鴨鳴叫時發出低啞的噝噝聲。母鴨在孵化期間常發出卿卿叫聲。
番鴨生活習性
1 .適應性
番鴨原產於熱帶地區,耐熱能力比較強,但不耐寒冷,適宜在我國南方地區飼養。在北方,採用塑料大棚或有保溫條件的,也可以飼養。
番鴨的翅膀長而有力,具有一定的飛翔能力,但不能高飛,也飛不遠。
番鴨適應性強,性情溫順,步態平穩,行動遲緩,不喜歡長時間在水中游弋,耐旱,易育肥,適宜在陸地上舍飼,所以有人稱其為「旱鴨」。
2 .食性
番鴨食性廣泛,耐粗飼,對飼料的要求不嚴格,能採食多種植物性和動物性飼料。雛鴨喜吃柔軟的粒料,如米飯等,出殼12 小時即有覓食行動。
3 . 生產性能
番鴨生長速度快。初生雛鴨體重為40 克;90 日齡時,公鴨體重可達1 . 5 公斤,母鴨為1 . 3 公斤;120 日齡時,公鴨可達1 . 8 公斤,母鴨為1 . 4 公斤。成年公鴨體重為4 . 5 公斤左右,大的可達5 公斤,成年母鴨約為2 . 2 公斤。母鴨160~180日齡時開產。每年有兩個產蛋期,年產蛋80 ~ 120 枚。飼養條件好,可產150枚。蛋重65~80 克,蛋殼呈玉白色。種蛋合格率高,大小均勻,破損蛋和畸形蛋少。在配種比例為1 公7 母的條件下,受精率為85 % ~ 95% ,受精蛋孵化率為80%~85 %。
番鴨的屠宰率較高。在一般飼養條件下,成年公鴨的半凈膛可達81% ,全凈膛為74 %。不過屠宰率的高低與屠宰日齡的遲早有關。屠宰年齡提前,胴體的貴重部分如胸肉比例下降。迪安(Dean )對番鴨不同周齡屠宰與胸肉、腿肉和皮下脂肪的關系進行了測定,其測定結果列於表6 。
表6 不同屠宰周齡對瘦肉、皮下脂肪的影響
番鴨也具有良好的肥肝性能。3 月齡以上的肉鴨經2 ~ 3 周進行人工強制填飼後,每隻鴨肝重量可達300 ~ 400 克。而且經過填飼的番鴨,增重加快。
番鴨的另一個特點是,雛鴨生長前期如果由於飼料條件不好,生長速度低於正常標准,而後期改善詞養管理,到飼養末期仍能達到正常的增重標准。就是說,番鴨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長速度的能力。
番鴨繁殖特性
1 .性能
番鴨的羽色不同,繁殖性能也有所差異。不同羽色的番鴨的繁殖性能見表7 。
2 .選種
選擇優良的種鴨對提高番鴨的生產性能、經濟效益十分重要。在飼養管理相同的條件下,種鴨優良,能生產出更多的肉和蛋,飼養成本也低。因此選種是養鴨過程中的首要環節。要求種鴨有明顯的品種特性、發育良好、體質健壯。體型外貌是品種的一個重要特徵。公番鴨應個體大,體態雄壯,陰莖發育良好,雄性強,背直且寬,體呈長方形。母鴨應體大、寬圓,胸部豐滿,肥瘦適中,腳粗稍短,腹深,產蛋率高。
此外,還應根據經濟性狀如產蛋率、產肉率、繁殖率、生長度、肉料比、屠宰率、肝料比、受精率和種蛋孵化率、仔鴨成活率等指標進行綜合比較,擇優選種。
3 .配種年齡和比例
我國番鴨的性成熟為6 ~ 9 月齡,公番鴨性成熟比母番鴨遲。法國系番鴨性成熟較遲,比我國番鴨的配種年齡約遲l 個月。自然交配,公母番鴨配種比例一般為1 : 7 ~ 8 ,但視月齡同而不同(表8 )。
4 .種鴨利用年限
種番鴨的利用年限不長,公鴨的利用年限一般為1 ~1.5年。公鴨在第一年繁殖期後,體力衰弱,種用性能降低,因此為減少飼養費用,最好利用1 年後即淘汰,應每年選種公鴨。母鴨的利用年限比公鴨長,可利用2 ~ 3 年。但母番鴨隨年齡增大,就巢性增強,產蛋力下降。據報道,國外一般只利用2 個產蛋周期,然後淘汰作為商品鴨出售,這時母番鴨的肉用價值尚好。種鴨的飼養密度以250 ~ 300 只一群為好。一群中1年的母鴨佔60% ~70% , 2 年母鴨佔20% ~ 30 %。
⑨ 番鴨的生長繁殖
番鴨由於種蛋的蛋殼厚、光滑而堅硬、不易破碎、氣孔封得嚴、相對表面積小。直接影響了氣體交換、水分蒸發、熱能傳導和啄殼出雛,致使人工孵化率低。四川青神縣養殖技術研究所採用仿生孵禽溫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鴨及西洋鴨種蛋的孵化率和健雛率。實踐證明,用此法比常規孵化法提高出殼率10-15%。現將有關技術簡介於下: 仿主孵禽溫箱的組成
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雛箱配套組成。在孵化前期番鴨蛋自溫低,將種鴨蛋於立式箱內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邊貯存的熱源均勻供溫的特點,使番鴨蛋各部受溫均勻,孵至17天後,胚蛋自溫逐漸升高,此時應將番鴨蛋由立式箱轉至平型出雛箱孵化,通過向平型出雛箱減加冷熱水,可准確調節蛋溫在所需范圍內,使其處於仿自然孵化狀態。
種蛋的保存和放置
在環境溫度低於18℃以下保存時間在6天內,孵化率較高;反之孵化率較低。種蛋水平放置,有助於提高番鴨蛋的孵化率。
溫度和濕度的控制
在孵化過程中,要對孵至17-35天的胚蛋噴水。氣溫高時噴冷開水;氣溫低時用35℃-40℃的溫水噴灑。每天噴一次,將蛋噴至濕透,待晾乾後繼續孵化。
翻蛋的次數
翻蛋可以促進胚胎活動,防止內容物粘連蛋殼,使其受熱均勻。孵化過程中宜每8小時用手工或滾動式翻蛋一次。 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鴨生長速度相差很大。雛出殼後,飼養至10日齡,從體型、體重的大小即可區分出公與母。平均體重的絕對增長最大值是在70日齡之後。70日齡後公鴨體重增長大大超過母鴨。160日齡時,公鴨比母鴨約重1.10公斤。
在飼料中含有粗蛋白16~18%、代謝能2400~2600千卡/公斤的營養水平下測定,初生重為47.60克的雛鴨,公、母的體重1月齡時分別為0.79公斤、0.78公斤,2月齡進分別為1.74公斤、1.51公斤,3月齡時分別為2.59公斤、1.80公斤,4月齡分別為2.93公斤、1.90公斤,5月齡時分別為3.25公斤、2.10公斤。5月齡之後增重速度逐漸下降。 平均開產日齡為172.88天,見蛋日齡為153天,開產後第一個產蛋周期最長,連產蛋數為35-40枚。以後每個產蛋周期連產蛋數可穩定在13~15枚;年產蛋100~110枚,最高個體可達160枚。有抱性。據110個番鴨蛋測定,平均蛋重71.50克,蛋形橢圓,蛋形指數為1.39,蛋殼為玉白色。
產區群從在每年1~5月份孵化種蛋,按出殼時間先後,將雛鴨分為「頭番」(2~3份出殼的雛苗)、「二番」(3~4月份的鴨苗)和「尾番」(5~6月份的鴨苗)。群從多選頭、二番發育良好、生長快的鴨子留作種用。由於它們的生長階段,正是蚯蚓以及魚蝦等不生動物繁殖旺盛時期,動物性飼料豐富,氣候溫和,它們不僅生長快,而且母鴨當年就能產蛋。頭、二番公鴨在秋季達性成熟,也可及時配種,不作種用的,多在白露時節災食。但用來繁殖半番鴨的種公鴨,多選尾番鴨。毛番鴨飼養到春節前後性成熟,即可與普通母鴨配種,生產半番鴨。群從主要是利用母番鴨或母雞的抱性天然孵化種蛋。常採用雞鴨交替孵化,以維持母鴨、母雞體力上的消耗。孵化率一般在80~85之間,使用人工孵化,孵化率為70%,孵化期35天。
生長發育良好的公雛飼養至4月齡後,即發出「絲絲」叫聲,表示性將成熟,並有追啄母鴨的性行為。至5~6月齡性成熟,即可配種。在春季,公母比例為1:7~8時,受精率為90~95%配種季節過後,種公鴨體力衰弱,配種能力差,一般當年即行為淘汰,次年再選留新種公鴨。 關於填肥時間,群從有「三月大,四月肥」的說法。即養至4月齡體重達2.5~3公斤手,開始填肥。飼料多用米糠和煮熟甘薯各半,用米湯或稀粥調勻,搓成圓條狀的「劑子」。逐只填飼。填飼量由150克逐漸增加至400~450克,填飼量是否合適,多以在下一次填食前用手摸食道膨大部,無積食為標准。經填飼2~3周,體重達3.5~4公斤,即可宰食。
據福建農學院1983年番鴨肥肝試驗。3月齡番鴨,用玉米粒料填飼2周,平均肝重299.64克,個體肝重最高達337.40克;填肥3周,平均肝重352.77克,最高491.80克。填肥2周和3周,在肝重增加的同時,體重分別增加1.44公斤(增重率為51.61%)、1.66公斤(增重率為68.90%),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70.58%、67.41%。公鴨肝重和體得的增長都高於母鴨。填肥2周和3周,瘦肉(胸、腿肌)占屠體比率公別24.96%、23.66%,而北京鴨分別為16.20%、14.80%。
填肥2周和3周,每產1公斤肥肝耗玉米分別為30.05公斤和32公斤,每增加1公斤活重的玉米消耗量分別為4.80公斤和5.84公斤。 主料:番鴨1500克
輔料:芋頭500克,青蒜100克
調料:豬油(煉制)25克,料酒15克,鹽10克,醬油15克,味精2克,豆瓣醬35克,大蒜(白皮)10克,澱粉(玉米)10克,花椒2克
做法:
1. 將番鴨去鴨頭、頸、翅尖、腳掌,剔去大骨,斬成條;
2. 芋頭切成條,放沸水鍋內氽兩次;
3. 炒鍋置旺火上,下豬化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鴨條煸炒至淺黃色起鍋;
4. 再將鍋洗凈加入肉湯燒沸,撈出花椒和豆瓣渣;
5. 放入鴨條、芋頭條、姜、蒜、紹酒、鹽、醬油燒至汁濃鴨軟;
6. 芋頭入味時,加入青蒜苗、味精;
7. 最後用溫澱粉勾薄芡起鍋。 主料:冬筍250g、番鴨650g
配料:薑片25g、料酒1大勺、鹽1小勺、雞粉適量
做法:
1、將鴨肉切塊,冬筍切滾刀狀,入開水鍋中焯燙
2、鴨肉也放入開水中焯燙並且洗凈
3、用上強大的電壓力鍋,將焯燙過的材料和薑片一起放入,加入少許料酒和適量清水,按「煲湯」鍵即可 材料:老番鴨半隻 、紅菇 30克、生薑一小塊、苟杞一小把、鹽適量、醋2-3滴
做法:
1、老番鴨半隻,洗凈後,把腿和翅膀部分放入一個不銹鋼盆內(這個盆要剛好可以放在高壓鍋內)。放入三小碗水,不用滿,因為等下上面的鴨內會析出湯來。加入一小把鹽。
2、泡好的紅菇,加入到第一步的鴨肉內。這種小紅菇花蕾看見了嗎,底部的葉片有一點呈蘭色,傘蓋面中心顏色更紅些,洗的時候水的顏色是深紫紅的。
3、苟杞一小把,也是加入到第一步中。
4、高壓鍋放些水,放一下蒸盤,水沒過為准,把1放在蒸盤上,上面掛上蒸盤,我用銅絲掛住,這個也是實踐總結出來的。
5、把剩下的那些個背肉啊,脖子吃了剁得爛爛的,放上面的蒸層上,加些薑片,壓實。
6、高壓鍋上氣後轉最小火慢燉2-3小時,這樣上層的肉湯會完全析出來。看這個圖片為證,肉縮小了一在圈。湯全下去了。
7、出來的湯色很好,紅紅的。因為加了紅菇和苟杞。把上面的油颳去。
8、颳去油以後的湯色。看看,已經沒有什麼油花了。
⑩ 番鴨養殖
番鴨的養殖技術上,不同階段有不同管理方法,還有一些注意事項,不同階段管理方法
番鴨的幼鴨需要進行多加的留意,雖然幼鴨期的管理與普通的幼鴨期間相差不大,但是為了保證幼鴨前期生長的溫度,所以說一定要注意各個環境的溫度變化,及時的作出溫度的調整措施,可以利用一些設備來改善鴨舍中的溫度,溫度的變化也要根據幼鴨的生長而進行改變,當幼鴨出生三天以後就要讓鴨舍中有一些光照,過程中千萬不可以進行中斷,隨著生長便要逐漸的減少光照的時間,而且要做好鴨舍的防逃技術。
隨著生長就會到達中鴨的期間了,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完全脫離了幼鴨的范圍,但是整個的生長習性與幼鴨期間就會各不相同,這個期間的管理方法與幼鴨期間的管理方法也就不同,這個階段幼鴨的生長速度非常的快,需要的營養會更大,必須要增強飼料的大幅度喂養,質量中的營養成分也要大幅度的添加,這樣才能使幼鴨在生長的過程中更好的發育,無論是選擇哪種養殖的方式,最好在鴨舍的旁邊有一些水池進行建造,可以滿足戲水的習性。
管理事項
整個成長發育期過了以後就要開始進行育肥效果了,所以說為了提高生長的重量,就要在育肥期間進行管理,主要根據生長情況與品種進行有效的增重,每隻鴨的差異不同,所以說也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在時間上一定要選擇好,不可過早也不可過晚,過早的育肥就會對鴨子的整個生長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過晚的育肥就會嚴重的浪費飼料,最好在兩個月期間的時候進行育肥。
在整個生長期間,一定要注意加強通風,鴨舍的通透性一定要保持充足,而且到了一些夏季高溫多雨的天氣下,更應該是鴨舍中的空氣流通,才可以帶走空氣中的熱度,時刻得保持好鴨舍中的空氣流通,也可以減少了疾病發生,晚上過熱的天氣也要進行適當的通風情況。